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什麼樣的雕刻要10人花10年完成?信宜這位猛獁牙雕巨匠給你開眼界了!

眾仙踏浪而來

奇珍異獸相伴

個個栩栩如生

……

這樣的作品你見過嗎?

朱忠盛的代表作《千尊頌盛世》局部

大型牙雕作品《千尊頌盛世》長四米多,

由多個猛獁牙組合而成, 耗費五百斤原材料。 在十名專家協助下, 從1998年開始創作, 用十年時間雕刻了上千個羅漢。

朱忠盛的代表作《千尊頌盛世》

《千尊頌盛世》不僅在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引起轟動, 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展出。

小連結

世界各國自1989年開始全面禁止象牙貿易,

萬年前埋藏於冰川下的猛獁牙重見天日, 代替普通象牙成為牙雕的原材料。 首先用猛獁牙替代象牙的是香港牙雕大師, 而朱忠盛正是其中一名佼佼者。 作為國際知名猛獁牙雕刻藝術家、香港民間藝術大師, 朱忠盛建立了至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猛獁牙雕創作基地和展示中心。 其作品獲獎無數, 得到了境內外知名媒體和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同, 其不少作品被各界名流收藏, 澳門的何鴻燊就收藏了一件擺放在葡京酒店。

這件巨作以鬼斧神工, 巧奪天工的雕工將朱忠盛先生對祖國的美好祝願刻畫得淋漓盡致。

許多人是在香港“一代極品”猛獁牙雕刻作品專賣店看到朱忠盛的作品,

並為之驚豔、震撼。 但少有人知道, 朱忠盛是茂名信宜籍人, 其作品也誕生於信宜的創作基地。 今天我們來聽聽他的故事吧!

朱忠盛向記者介紹猛獁牙雕工藝

小畫家在香港入行當牙雕學徒

朱忠盛出生於信宜的一戶農家。 小時候受到姨丈的薰陶,

愛好畫畫, 由於天資聰穎, 又得到姨丈的指點, 他畫出來的人物、動物、植物都栩栩如生。 他買來小刀, 有時候拿木頭雕刻嫦娥, 雕得活靈活現, 可惜在那個特殊的年代, 家庭條件不好的他沒有機會進入美術學院深造。 沒接受系統的美術教育, 卻成就了他不拘一格的獨特藝術風格。

朱忠盛在接受採訪

讀到中學, 他就到街頭賣水粉畫, 成為一位遠近聞名的小畫家, 因為畫得好, 銀行也來買他的畫。 那時因為外婆是地主, 姐姐很早就在香港, 這些特殊的家庭成分、海外關係, 在那個年代是不受待見的, 他想離開家鄉, 去外面闖一闖。 年輕的時候, 朱忠盛是有很大的抱負的, 就是要幹出點事來。

香港當時經濟比內地好很多。 改革開放後, 21歲的朱忠盛去到香港。 看到香港攝影行業繁榮, 滿街都是照片, 他敏銳地意識到, 在攝影行業的強烈衝擊下, 畫像行業在香港將日益蕭條。

大型牙雕作品(局部)

不過他依舊喜愛畫畫。發現香港象牙雕刻人才緊缺,有象牙廠招學徒,他去見工,從此進入了牙雕行業。象牙廠學徒月薪500元,外面的工資已經是1000多元。他認為工資少一點沒關係,只要有一套手藝就不怕將來沒飯吃。進了工廠,廠裡全是男孩,大半是讀書不成,為了將來養家糊口來學一門手藝的。牙雕工廠的分工細緻,每個人只負責其中一個生產環節。朱忠盛最初是用直刀、角刀、勾刀三把刀來做衣紋,未染指立體雕。到了第3年,月薪升到3000元。每到週末,同事常常一起玩牌,大家的工資就在牌桌上、飯桌上花掉了,他一點積蓄也沒有。

牙雕作品(局部)

去香港3年後,他回了趟老家,母親去世,自己還沒成家立業,錢也沒攢下多少,內心彷徨。走到街上看到拿碗乞討的乞丐,他突然焦慮起來,害怕這就是自己的未來。打了3年工後,他決定出來,自己做老闆。

1985年,他在香港開象牙廠,招了二三十個師傅幹活,賺了200多萬元。期間,因為香港象牙雕刻人才緊缺,象牙廠之間的人才出現惡性競爭,用心培養出來的人才往往很快就被同行重金挖走,為此他決定回家鄉信宜開廠。

年輕富翁回信宜開廠掀起牙雕革命

大型牙雕作品(局部)

1989年,國際象牙貿易逐步禁止。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牙雕業:工廠倒閉,從業人員紛紛改行。正當牙雕被淘汰之際,遠在西伯利亞的猛獁成了救星。這種俗稱長毛象的龐然大物,近年在冰川層大量發現,其牙齒品質比象牙更優勝。首先用猛獁牙替代象牙的是香港牙雕業界,而朱忠盛正是其中一名佼佼者。在牙雕業風聲鶴唳時,朱忠盛早已在信宜的廠裡選出10多人專門研究利用猛獁牙代替象牙。這是朱忠盛和同行悄悄掀起的一場牙雕革命,當成千上萬的猛獁作品面世時,人們驚呼:牙雕藝術賦予了猛獁新生命,冰封萬年的猛獁歸來了。

朱忠盛牙雕藝術和他的創作基地

位於信宜市某大廈的朱忠盛“一代極品”創作基地,是一個猛獁牙雕藝術品的世界。在展覽區,最顯眼的是幾座大氣磅礴的猛獁牙雕作品,初看波瀾壯闊,再看巧奪天工,細看迴腸盪氣,各類小件作品也極具神韻。業界評價其作品有中國的形神、歐洲的寫實、日本的細膩。基地工作人員解說,朱忠盛大師的作品包含中國傳統文化的“仙道佛”等元素,並巧妙運用中國傳統建築的“榫卯結構”技法,作品富於起伏變化,生動地表達出傳統故事的場面和主要群體,具有較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工廠全景圖

朱忠盛忙完工廠裡的活兒來到展廳。說起自己的作品,朱忠盛笑容滿面,“這些大件牙雕都是我的收藏品,好的作品我捨不得賣,我打算設展覽館把它們向全社會展示。”他花了大半生的心血,汪洋恣肆地完成了2000多件作品,其中最大的藝術作品淨重220多公斤。他比較滿意又能體現他藝術風格的系列代表作約1500多件,現還收藏在他的基地中。

朱忠盛在創作基地裡向記者介紹猛獁牙雕工藝

現年59歲的朱忠盛說,自己年紀大了,已很少親自操刀雕刻,現在擔任總設計師和導師的角色,指導著60多人的團隊進行牙雕創作。儘管是團隊創作,大型牙雕的創作也耗時很長,就拿他的巨作《千尊頌盛世》來說,10人一起雕刻也花了10年時間才完成。基地裡有一層樓作為加工場,茂名晚報記者現場看到,工人們兩三個人為一組,正在全神貫注地雕刻,手中的鑽頭、刻刀在猛獁牙中打磨勾刮,象牙上生出層層疊疊的人、動物、植物、建築,形成一個個場景、一個個故事。

工匠對牙雕作品精雕細刻,唯妙唯肖

創作基地裡,工人在猛獁牙上雕刻

在基地裡,朱忠盛打開一間神秘的密室,裡面擺著一根根完整的猛獁牙,最大根的重達100多公斤,這些都是用於牙雕創作的原材料。朱忠盛說,這些原材料是自己長期收藏所得。數十年前挖出猛獁牙時,很多人不懂利用,它非常廉價。中國人採用了它作雕刻原料,它才洛陽紙貴。猛獁牙主要來自西伯利亞的冰川之下,外國商人開直升機去當地雇人開挖。按照現在人工雕刻的速度,世界上的猛獁牙用一百年也用不完,但是上好的猛獁牙很難得,現在拿500萬元也未必能買到一條上好的猛獁牙。

猛獁牙原材料

朱忠盛利用猛獁牙取代象牙,既可以使中華傳統牙雕藝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發揚光大,又保護野生動物、尊重地球生命。因為此舉直到示範作用,朱忠盛被邀請參與採訪拍攝英國BBC電視臺紀錄片《邊緣的生命》、加拿大電影紀錄片《人類的時代》。

工匠對大型牙雕作品創作一絲不苟、耐心細緻

經過三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如今朱忠盛成為當今世界牙雕行業的巨匠。回眸年少時,在香港打工,他樸實的打扮和口音,不時引來人們異樣的目光。從一文不名的內地農村小子,到享譽中外的藝術大師,他做到了當年連許多香港人都不敢想的事情。為什麼他能從一眾牙雕學徒中脫穎而出?

他笑著說,因為自己會畫設計圖紙,熟悉整個牙雕創作流程,大多學徒都只擅長自己負責的那個環節。俗話說,“亂世買黃金,盛世興收藏。”談到自己的成就,朱忠盛既自豪又感慨地說,是國家日益強盛,自己才有機會創作出《歌舞昇平 國泰民安》《千尊頌盛世》等一個個滿意之作。

猛獁牙雕作品

文/茂名晚報記者 林夏 通訊員 賴志能

圖/茂名晚報記者 林夏 茂名日報全媒體記者 閔燦 吳雲傑

茂名發佈編輯部

編輯:柯柱基

大型牙雕作品(局部)

不過他依舊喜愛畫畫。發現香港象牙雕刻人才緊缺,有象牙廠招學徒,他去見工,從此進入了牙雕行業。象牙廠學徒月薪500元,外面的工資已經是1000多元。他認為工資少一點沒關係,只要有一套手藝就不怕將來沒飯吃。進了工廠,廠裡全是男孩,大半是讀書不成,為了將來養家糊口來學一門手藝的。牙雕工廠的分工細緻,每個人只負責其中一個生產環節。朱忠盛最初是用直刀、角刀、勾刀三把刀來做衣紋,未染指立體雕。到了第3年,月薪升到3000元。每到週末,同事常常一起玩牌,大家的工資就在牌桌上、飯桌上花掉了,他一點積蓄也沒有。

牙雕作品(局部)

去香港3年後,他回了趟老家,母親去世,自己還沒成家立業,錢也沒攢下多少,內心彷徨。走到街上看到拿碗乞討的乞丐,他突然焦慮起來,害怕這就是自己的未來。打了3年工後,他決定出來,自己做老闆。

1985年,他在香港開象牙廠,招了二三十個師傅幹活,賺了200多萬元。期間,因為香港象牙雕刻人才緊缺,象牙廠之間的人才出現惡性競爭,用心培養出來的人才往往很快就被同行重金挖走,為此他決定回家鄉信宜開廠。

年輕富翁回信宜開廠掀起牙雕革命

大型牙雕作品(局部)

1989年,國際象牙貿易逐步禁止。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牙雕業:工廠倒閉,從業人員紛紛改行。正當牙雕被淘汰之際,遠在西伯利亞的猛獁成了救星。這種俗稱長毛象的龐然大物,近年在冰川層大量發現,其牙齒品質比象牙更優勝。首先用猛獁牙替代象牙的是香港牙雕業界,而朱忠盛正是其中一名佼佼者。在牙雕業風聲鶴唳時,朱忠盛早已在信宜的廠裡選出10多人專門研究利用猛獁牙代替象牙。這是朱忠盛和同行悄悄掀起的一場牙雕革命,當成千上萬的猛獁作品面世時,人們驚呼:牙雕藝術賦予了猛獁新生命,冰封萬年的猛獁歸來了。

朱忠盛牙雕藝術和他的創作基地

位於信宜市某大廈的朱忠盛“一代極品”創作基地,是一個猛獁牙雕藝術品的世界。在展覽區,最顯眼的是幾座大氣磅礴的猛獁牙雕作品,初看波瀾壯闊,再看巧奪天工,細看迴腸盪氣,各類小件作品也極具神韻。業界評價其作品有中國的形神、歐洲的寫實、日本的細膩。基地工作人員解說,朱忠盛大師的作品包含中國傳統文化的“仙道佛”等元素,並巧妙運用中國傳統建築的“榫卯結構”技法,作品富於起伏變化,生動地表達出傳統故事的場面和主要群體,具有較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工廠全景圖

朱忠盛忙完工廠裡的活兒來到展廳。說起自己的作品,朱忠盛笑容滿面,“這些大件牙雕都是我的收藏品,好的作品我捨不得賣,我打算設展覽館把它們向全社會展示。”他花了大半生的心血,汪洋恣肆地完成了2000多件作品,其中最大的藝術作品淨重220多公斤。他比較滿意又能體現他藝術風格的系列代表作約1500多件,現還收藏在他的基地中。

朱忠盛在創作基地裡向記者介紹猛獁牙雕工藝

現年59歲的朱忠盛說,自己年紀大了,已很少親自操刀雕刻,現在擔任總設計師和導師的角色,指導著60多人的團隊進行牙雕創作。儘管是團隊創作,大型牙雕的創作也耗時很長,就拿他的巨作《千尊頌盛世》來說,10人一起雕刻也花了10年時間才完成。基地裡有一層樓作為加工場,茂名晚報記者現場看到,工人們兩三個人為一組,正在全神貫注地雕刻,手中的鑽頭、刻刀在猛獁牙中打磨勾刮,象牙上生出層層疊疊的人、動物、植物、建築,形成一個個場景、一個個故事。

工匠對牙雕作品精雕細刻,唯妙唯肖

創作基地裡,工人在猛獁牙上雕刻

在基地裡,朱忠盛打開一間神秘的密室,裡面擺著一根根完整的猛獁牙,最大根的重達100多公斤,這些都是用於牙雕創作的原材料。朱忠盛說,這些原材料是自己長期收藏所得。數十年前挖出猛獁牙時,很多人不懂利用,它非常廉價。中國人採用了它作雕刻原料,它才洛陽紙貴。猛獁牙主要來自西伯利亞的冰川之下,外國商人開直升機去當地雇人開挖。按照現在人工雕刻的速度,世界上的猛獁牙用一百年也用不完,但是上好的猛獁牙很難得,現在拿500萬元也未必能買到一條上好的猛獁牙。

猛獁牙原材料

朱忠盛利用猛獁牙取代象牙,既可以使中華傳統牙雕藝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發揚光大,又保護野生動物、尊重地球生命。因為此舉直到示範作用,朱忠盛被邀請參與採訪拍攝英國BBC電視臺紀錄片《邊緣的生命》、加拿大電影紀錄片《人類的時代》。

工匠對大型牙雕作品創作一絲不苟、耐心細緻

經過三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如今朱忠盛成為當今世界牙雕行業的巨匠。回眸年少時,在香港打工,他樸實的打扮和口音,不時引來人們異樣的目光。從一文不名的內地農村小子,到享譽中外的藝術大師,他做到了當年連許多香港人都不敢想的事情。為什麼他能從一眾牙雕學徒中脫穎而出?

他笑著說,因為自己會畫設計圖紙,熟悉整個牙雕創作流程,大多學徒都只擅長自己負責的那個環節。俗話說,“亂世買黃金,盛世興收藏。”談到自己的成就,朱忠盛既自豪又感慨地說,是國家日益強盛,自己才有機會創作出《歌舞昇平 國泰民安》《千尊頌盛世》等一個個滿意之作。

猛獁牙雕作品

文/茂名晚報記者 林夏 通訊員 賴志能

圖/茂名晚報記者 林夏 茂名日報全媒體記者 閔燦 吳雲傑

茂名發佈編輯部

編輯:柯柱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