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Kite暴漲到Teva暴跌:市場情緒風險中的基本面分析

首先展示兩檔股票的今年以來的走勢圖:第一張圖展示的公司, 今年股價已上漲48%, 該公司2017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淨利潤為-2億美元;第二張圖展示的公司今年股價下跌57%, 2017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淨利潤為1.3億美元。

第一張圖展示的是Kite Pharm的股價, 一家成立於2009年, 臨致力於新的癌症免疫治療產品研發的生物製藥公司, 而第二家展示的是Teva Pharmaceutical的股價, 一家成立於1901年的百年企業, 現為世界最大的仿製藥公司。

在中國七夕情人節當天Gilead Sciences Inc.以約119億美元現金收購Kite Pharma Inc., 這是Gilead這家公司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之一。 Gilead是一家專注抗病毒的藥企, 2016年以326億美元的營收排名全球藥企第8名。 本次收購Gilead獲得了有可能是新一代癌症治療方法的CAR-T技術, 同時顯示了Gilead向腫瘤領域進軍的決心。 Gilead的銷售收入主要來源於丙肝藥物, 但由於其丙肝產品超高的治癒率和高昂的治療費用, 導致有效病人的持續減少, Gilead的銷售收入也不斷下滑。

CAR-T技術是通過重建病人自身免疫系統來對抗腫瘤的新一代治療方法, 不同于傳統的放療、化療和靶向藥物治療, CAR-T治療過程複雜, 需要抽取病人的血液、分離免疫T細胞,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給T細胞加入一個能識別腫瘤細胞的靶基因,

然後再被重新注入患者體內, 從而啟動T細胞的嵌合抗體來殺死腫瘤細胞。 Kite是在CAR-T領域領先的企業, 擁有豐富的CAR-T產品線。 去年12月4日Kite已向FDA遞交了CAR-T療法KTE-C19的的新藥申請。 宣佈收購消息當天, Kite股價大漲28%, 受利好情緒的影響如Juno, Bluebird等細胞治療公司均出現的較大漲幅。

Kite大漲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為, Gilead過往的並購記錄顯示了Gilead在收購時的獨到戰略眼光——2011年Gilead億近乎於豪賭的方式110億美元收購了Pharmasset並獲得在研藥物Solvadi, 當時Pharmasset只有82名員工, 2011年Pharmasset三季度虧損近9000萬美元——然而這次並購的成功是絕無僅有的, Gilead僅用了3年不到的時間便收回並購成本。 Solvadi2016年銷售近40億美元, 同時其超高的治癒率也標誌著丙肝被人類攻克。 本次Kite的暴漲的背後可能是資本市場期望Kite成為第二個Pharmasset。

而同樣在本周FDA批准了諾華CAR-T療法Kymriah, 標誌著CAR-T技術正式商業化。 諾華也公佈了Kymriah的價格為47.5萬美元, 從其超高定價的市場定價策略來看, 未來有經濟能力接受 CAR-T 治療的病患量將非常有限。 除了高昂的價格, CAR-T現階段的副作用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多家CAR-T療法研發公司在試驗過程中發生了嚴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 雖然Gilead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hn F. Milligan博士對CAR-T療法充滿信心, 並堅信細胞療法是治療癌症的基石, 而現在CAR-T則為少數腫瘤患者“最後的希望“。 首個CAR-T的獲批上市, 是CAR-T技術科技上的成功, 但尚未達到商業上的成功。 如同Gilead的Solvadi, 超高的治癒率攻克了丙肝, 但上市幾年後卻因為用得起的患者都被治癒, 而能用的起的患者越來越少而導致Solvadi銷量的大幅下跌,

隨著CAR-T技術成熟, 治癒率將逐漸提高, 副作用也將逐漸降低, CAR-T的商業化可能也會遇到和Solvadi類似的問題, 可見CAR-T從科技成功到商業成功註定不會一帆豐順。

腫瘤領域雖作為在研項目最多的領域, 但現在的主流和基礎用藥還是以化學藥為主。

和Kite的風風火火相比, 世界第一大化藥仿製藥企業Teva今年卻經歷著股價的暴跌, Prof. Arie Belldegrun將這兩家沒有太多關係的企業聯繫了起來, 現任Kite CEO Prof. Arie Belldegrun正是在今年年初辭去了Teva董事會的職務。

Teva的暴跌源自其內憂外患:

1.FDA也開始大大加快仿製藥審批, 以增強競爭來降低藥品價格, 多家仿製藥企業發佈警告預計仿製藥的價格將下降9%;

2.2017年中報未達預期, 其中2017年上半年銷售近20億美元的主打產品40mg Copaxone也面臨專利的挑戰, 很有可能失去獨家地位;

3.去年405億美金收購Actavis,背負了巨額債務,對公司淨利潤造成影響。

因此Teva股價一路走低,在2017年半年報公佈後更是出現了50%的暴跌,在Teva的影響下Mylan等仿製藥企業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Teva在今年年底前,公司預計裁員7000人,關閉或賣掉6家工廠,退出45個國家;明年計畫再關閉9家工廠。

已經有人開始擔心Teva面臨行業的壓力,主力品種銷售下降、並購導致債務上升、在研新產品遲遲未上市,和當年因激進並購背負巨額債務的曾經的仿製藥巨頭,一年暴跌93%的Valeant有幾分相似。

而Teva現在遠沒有到當時Valeant的債務水準,2015年Valeant股價暴跌時的 Debt to Equity Ratio 為4.799,而Teva現在的Debt to Equity Ratio只有1.252,Teva現在的主要競爭對手Mylan現在的Debt to Equity Ratio為1.173。

FDA加速仿製藥獲批,所有仿製藥藥企的存量市場的產出都將下降,增量市場成為了仿製藥企業未來增長的關鍵。在產品儲備方面,Teva之前有大約600個仿製藥品種,收購Actavis後,Teva有望達到1500個仿製藥品種,而目前仿製藥廠對原研產品的ANDA申請共有27個,其中13個來之於Teva。而在去年並購了Actavis後,Teva在FDA審評的數量高達300個左右。

目前在藥品使用端,絕大多數臨床指南推薦的主流用藥推薦長期經過實踐的非專利化學藥,可以預見在不久未來,這家擁有精明猶太人基因的以色列企業也沒有市場認為的那麼悲觀。

很有可能失去獨家地位;

3.去年405億美金收購Actavis,背負了巨額債務,對公司淨利潤造成影響。

因此Teva股價一路走低,在2017年半年報公佈後更是出現了50%的暴跌,在Teva的影響下Mylan等仿製藥企業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Teva在今年年底前,公司預計裁員7000人,關閉或賣掉6家工廠,退出45個國家;明年計畫再關閉9家工廠。

已經有人開始擔心Teva面臨行業的壓力,主力品種銷售下降、並購導致債務上升、在研新產品遲遲未上市,和當年因激進並購背負巨額債務的曾經的仿製藥巨頭,一年暴跌93%的Valeant有幾分相似。

而Teva現在遠沒有到當時Valeant的債務水準,2015年Valeant股價暴跌時的 Debt to Equity Ratio 為4.799,而Teva現在的Debt to Equity Ratio只有1.252,Teva現在的主要競爭對手Mylan現在的Debt to Equity Ratio為1.173。

FDA加速仿製藥獲批,所有仿製藥藥企的存量市場的產出都將下降,增量市場成為了仿製藥企業未來增長的關鍵。在產品儲備方面,Teva之前有大約600個仿製藥品種,收購Actavis後,Teva有望達到1500個仿製藥品種,而目前仿製藥廠對原研產品的ANDA申請共有27個,其中13個來之於Teva。而在去年並購了Actavis後,Teva在FDA審評的數量高達300個左右。

目前在藥品使用端,絕大多數臨床指南推薦的主流用藥推薦長期經過實踐的非專利化學藥,可以預見在不久未來,這家擁有精明猶太人基因的以色列企業也沒有市場認為的那麼悲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