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23款幹鍋醬幹鍋油做法,各類幹鍋菜品的都能用,天涼了收藏好

1

自製孜然香辣幹鍋醬

原料:

幹辣椒節6000克、郫縣豆瓣18千克、幹大紅袍花椒2000克、幹青花椒500克、薑片600克、洋蔥顆500克、蒜顆300克、蔥顆300克、泡子薑1000克、泡辣椒1000克、野山椒1000克、冰糖400克、豆豉2200克、白酒500毫升、熟菜油(或調合油) 40升、化豬油2000克、化雞油3000克。

香料:

八角500、 克肉桂180 克、草果160 克、山柰100克、丁香75克、豆蔻30克、砂仁95克、白芷65克、陳皮65克、木香95克、肉豆蔻95克、羅漢果60克、甜當歸75克、乾薑95 克、良薑75 克、山楂45 克、甘草80 克、小茴香115 克、月桂葉95克、靈草150克。

制法:

1.首先把八角、肉桂分別掰成小塊, 草果、砂仁、白芷、陳皮、木香、肉豆蔻、甜當歸、良薑分別切碎, 豆蔻、羅漢果分別拍破, 並和其他香料(除靈草) 一起裝入盛器。 靈草剪成長約0.5釐米的節, 裝入另一盛器中。 將裝有靈草和其他香料的盛器, 分別加入清水, 以完全淹沒香料為度, 香料洗淨後瀝幹, 分別加工成粗粉(比米粒稍微小一點), 即成靈草粉和香料粉。

2.鍋置爐具上, 注入清水, 旺火燒沸後下幹辣椒節推勻,

迅速撈出(作為底料的辣椒煮久了, 辣味會不夠), 立即用清水沖洗至水色清亮, 瀝盡水後用絞肉機加工成粗塊, 即成糍粑辣椒。 幹花椒沖洗瀝幹, 入絞肉機絞一下, 利於麻味溢出。 如沒有絞肉機則瀝幹後保持粒狀。 然後把泡子薑沖洗瀝幹, 加工成小顆粒。 泡辣椒、野山椒沖洗瀝幹, 加工成細塊。 冰糖敲成蠶豆大小。

3.底料炒制:淨鍋置火上, 開中火燒熱後關火, 放入熟菜油(或調和油), 用旺火或中火(量大用旺火, 量小用中火)加熱, 待油溫加熱至180~190℃時, 慢慢下薑片, 以防溢鍋, 用中火或小火(量大用中火, 量小用小火) 翻炸至薑片表面微微收縮時, 放入洋蔥顆、蒜顆推勻, 再放入蔥顆推勻, 用中火或小火翻炸至鍋內原料水分基本幹、蒜呈淡黃色時關火,

濾去料渣待用。

鍋內加化豬油、化雞油, 開火加熱至160~170℃, 待油煉香時, 關火(如果油溫加熱至160~170℃時還沒香味, 就要繼續加熱至香味出來後才關火, 再等油溫降至160~170℃), 舀出適量的油, 分別放入盛有郫縣豆瓣和糍粑辣椒的盛器中, 並分別攪勻。

淨鍋倒油, 油的用量以全部淹沒花椒、且還有一點油為度。 以量大用旺火, 量小用中火為參考, 油溫加熱至230~240℃或190~200℃ (因230~240℃下花椒, 麻味濃, 但微有澀口;190~200℃下花椒, 則麻味稍輕, 沒澀味) 時, 改用微火下入幹大紅袍花椒和幹青花椒, 並快速鏟勻(如用勺就推勻), 炸至麻香濃郁時, 立即下泡子薑粒, 炒至泡子薑香氣濃郁且不幹時, 下加工成細塊的泡辣椒和野山椒鏟勻, 用旺火或中火炒至香氣濃郁不幹時(如果泡辣椒、野山椒炒至香氣濃郁後油溫高於120℃。

應立即關火, 慢慢烹入適量白酒, 以便降溫;如果野山椒炒至香氣濃郁後油溫不高於120℃就不關火), 馬上放入冰糖、糍粑辣椒鏟勻, 用旺火炒至油面沸騰(須保持鍋內三分之二油脂呈沸騰狀), 立即改用中小火, 炒至辣椒表皮水分基本幹、辣椒色澤深且不發黑、辣香味剛出來時, 油溫若高於120℃就須關火, 慢慢烹入適量白酒, 以利於油溫降至120℃, 油溫若低於120℃就不關火。

接著, 下郫縣豆瓣和豆豉, 再用旺火炒至三分之二油面沸騰時, 改用中小火炒至豆瓣吐油並下香料粉, 用旺火或中火炒至三分之二油面沸騰時, 立即改用中小火炒至豆瓣瓣粒表皮緊皮、微收縮時, 下靈草粉炒至香氣濃郁,

然後烹入白酒一起炒勻, 待白酒水分完全蒸發時關火。

待炒好的料不產生熱氣時, 放入盛器中, 加蓋密封, 或涼透後入絞肉機絞碎, 入盛器中密封。

至此, 幹鍋底料便製成, 置放5~6日後方可使用。

2

煉製幹鍋油

原料:

菜油1 升、沙拉油10 升、豆瓣1500 克、豆豉150克、薑粒1000克、蒜粒1500克、洋蔥粒1750克、小蔥節2500克、辣椒面250克、香料粉125克、孜然粉150克、花椒面100克、白酒100 毫升、鹽100 克、味精200 克、糖100 克、醪糟150克。

制法:

1.香料粉用白酒、醪糟和勻備用。

2.菜油煉熟,加入沙拉油燒熱至240℃時,下洋蔥粒和小蔥節炸黃至微糊時撈出,再放入薑蒜粒炸黃撈出備用。

3.下豆瓣炸約10分鐘出香,再下豆豉炒至酥香,立即關火。然後下用白酒、醪糟和勻的香料粉攪拌約15分鐘,再加辣椒面、花椒面、孜然粉、炸黃的薑蒜粒及鹽、味精、糖和勻,靜置,用時取油裝盛器即可。

製作關鍵

1.生菜油須煉成熟菜油後方能使用。

2.應根據幹鍋原料、成菜特點等多種因素選擇幹辣椒品種。需辣味濃郁者可選小米椒、新一代辣椒等。需香辣味濃郁者可用朝天椒、子彈頭辣椒等,也可幾者混用。需青花椒味突出,青花椒的用量可適量加大,幹大紅袍花椒的用量可適量減少或只用青花椒。

3.煮幹辣椒時清水宜多,且須推勻。

4.炒制幹鍋底料時只能用鐵鍋,且鐵鍋應大,須考慮下了油脂和其他原料後油面與鍋口之間還有一定的距離。若鐵鍋小,可按比例分批次炒制,避免下原料和油脂沸騰後,油脂溢鍋、濺鍋。

5.測量油溫用紅外線測溫儀,油溫為鍋內油脂中心油溫,操作環境溫度低,製作製品的油溫要高;操作環境溫度高,製作製品的油溫要低。

6.炒制時,須用鐵鏟從鍋底、中間、四周不停地均勻鏟動,以使原料受熱均勻,避免粘鍋、糊鍋。

7.下泡薑、泡辣椒、野山椒、薑片、洋蔥顆、蒜顆、蔥顆、豆瓣、辣椒、花椒、香料、白酒等原料入油鍋時,應慢慢下,以防溢鍋。

8.幹鍋底料炒制完成後,必須待底料涼透後方可絞成粗塊,底料有熱氣時水分較多,此時絞碎會使底料的水分增多。

9. 幹鍋底料須置放5~6 日再用,方能香氣濃郁,味濃不燥。

3

新式麻辣香鍋醬

麻辣鮮香的麻辣香鍋收到年輕人的熱愛,幹鍋醬是製作的關鍵。

原料:沙拉油、冰糖各500克,炒酥的豆瓣醬(郫縣豆瓣剁碎,用沙拉油煸炒至出香)1250克,香料(八角、丁香、桂皮、草果、香葉各30克,沙薑15克,羅漢果2個),蔥段30克,薑片50克,花椒60克,幹紅辣椒、特級醬油各100克,豬大骨1千克。

製作

1.豬大骨(提前焯水),放入不銹鋼桶內,倒入清水5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制4小時,過濾取湯。2.取淨鍋加沙拉油,燒至五成熱時,先放入蔥段、薑片小火熬至出香,放入香料,繼續用小火炒香花椒、幹紅辣椒、特級醬油、冰糖,再放入炒酥的豆瓣醬小火炒勻,倒入熬好的湯汁,小火熬制15分鐘,離火冷卻,入冰箱冷藏。

適用範圍 可以製作各種麻辣香鍋。不過為了增加菜肴的香味,烹調時一定要加入香辣油,口味才能更加出眾。

4

香辣油

原料

A料(辣椒面50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芝麻、香蔥、香菜各50克,桂皮10克,陳皮、草果、紫草、八角各5克,羅漢果2個,香葉3克,丁香、白豆蔻各2克,薑片、蒜瓣各20克,胡蘿蔔、永豐辣醬、川湘麻辣鮮醬、辣妹子醬各100克),花生油2.5千克。

製作:A料混合均勻放入盆內;鍋內放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時出鍋,倒入裝有A料的盆內,浸泡24小時。將盆內的所有原料倒入鍋內,用中火加熱,直至蔬菜原料水分盡失,撈出料渣,即得香辣油。

5

香辣幹鍋醬

沙拉油2000克,桂林辣椒醬2瓶,美樂香辣醬2瓶,三五火鍋底料3袋,肖老五香水魚料2袋,郫縣豆瓣醬500克,泡椒茸400克,炒香即可,走菜時搭配炸蒜子和香辣油使用。

6

香濃幹鍋醬

阿香婆香辣牛肉醬200克,海天香辣醬200克,柱侯醬2000克,蠔油500克,海鮮醬400克,芝麻醬、花生醬各150克,南乳100克,十三香30克,味精300克,雞精200克,以上用料加清水1000克攪勻,鍋上火下沙拉油500克,下入攪好的醬料,小火炒香即可。

7

幹鍋油的制法

用料:沙拉油5000克,小蔥500克,生薑150克,大蒜頭200克,洋蔥100克,胡蘿蔔80克,香茅草150克,幹辣椒250克,香芹50克,香菜150克,香葉30克,八角、桂皮各50克,白蔻、甘草、丁香、山奈各25克,青花椒30克。

做法:

1、香茅草、香芹切段待用,辣椒、香葉等香料(青花椒除外)用溫水泡洗控幹待用。

2、取湯桶1只上火,加沙拉油大火燒至五成熱,改中火下薑片、大蒜頭、胡蘿蔔片先炸一下,再下小蔥段、洋蔥絲、香芹段小火慢熬,不停攪拌直至各種料頭水分快幹時,再下香菜和香料小火熬出香味,端離火口撒入30克青花椒,加蓋燜20分鐘,再濾渣留油即可。

成品特點:

清香,微麻,微辣,適用於“幹鍋包心菜”、“幹鍋四季豆”等素料為主的菜品。

8

幹鍋醬的制法

用料:

“胡玉美”豆瓣辣醬1瓶,“川湘”香辣醬5瓶,湖南“辣妹子醬”4瓶,“老乾媽”香辣豆豉1瓶,熟花生碎250克,“李錦記”蒜蓉辣醬2瓶,牛油200克,沙拉油200克,自製蔥油100克,紅油200克,蒜、薑、洋蔥末各150克,醪糟3瓶,十三香2袋,黑胡椒碎35克,冰糖碎50克。

製作:

將鍋上火加牛油、沙拉油、紅油燒熱,下蒜、薑、洋蔥末小火煸幹出香,再加入各種醬、醪糟炒拌勻,加入冰糖碎小火熬至香濃發稠,再撒入十三香、熟花生碎、黑胡椒碎,淋自製蔥油炒勻,起鍋晾透即可。

特點:

色澤紅亮,香辣可口,適用於“幹鍋野兔”、“幹鍋八爪魚”、“幹鍋牛腱”等以葷料做主料的幹鍋菜。

至於怎樣做好幹鍋菜,除了調製好適合當地口味的幹鍋醬料,我還有一些小竅門:

A、幹鍋菜雖然謂之“幹鍋”,其實不是絕對的幹,雖然原料大都要幹煸炒入味,但操作中還可以加一點湯(或用酒來代替),以便於醬料、味料有效地融合,否則口感太幹,也易糊。

B、幹鍋菜起鍋時,可以在打底的洋蔥上淋一些啤酒,再放上菜肴,既添香又防粘底,另外配一隻小手鏟上桌,客人用餐時,服務生隨手炒一炒,讓香味溢出,效果更佳。

C、平時火腿上的肥油,用處不大,其實用來炒“幹鍋包心菜”(一般做法是將包心菜和五花肉一起煸香)、“幹鍋萵筍”等素料,效果很好,香味特濃。

D、幹鍋菜的料頭較多,也很鮮嫩,其實不必炒得太透,只把主料炒透,這樣顏色要好看得多。

9

楊建華幹鍋醬配方

幹鍋菜是相對於火鍋而得名,其調味靈活多變,烹製方法多樣,湯汁較少,油脂較多,香氣濃郁。幹鍋菜的製作方式是先把菜烹好,再轉裝在鍋仔中上桌食用,同時隨鍋配火爐用小火加熱保溫,使鍋中菜肴保持最佳口感,為防止菜肴粘鍋,下面一般都墊有洋蔥絲,有時還需要用鏟子不時鏟動。

後來,幹鍋菜逐漸演變成將主料食完後,再利用剩餘的湯汁(或加湯)燙食其它原料或由廚師加入其它原料加工好後食用,這就有些類似火鍋的就餐形式,比如最近比較流行的幹鍋鴨頭等。製作幹鍋菜時,主料一般不碼芡,成菜也不勾芡,並且成菜後湯汁較少、油脂較多、香味濃郁。

幹鍋菜的味型一般有酸辣味、泡椒味、麻辣味、孜然麻辣味、魚香味等。幹鍋菜要根據不同的主料配以不同的輔料,起到口感互補的作用,但總的來說,以芳香類或塊莖類輔料為多,如香芹、洋蔥、香菇、竹筍、土豆等,葉類蔬菜則較少應用。

幹鍋菜肴一般以香辣味為基礎味,在香辣味的基礎上再根據不同的菜肴靈活運用,一般情況下使用幹鍋醬和香辣油即可。

香辣幹鍋醬的制法:

鍋放花生油2000克燒熱,下蔥薑末各200克炒香,再下泡椒茸300克、郫縣豆瓣醬1000克小火煸炒出香,下辣妹子辣椒醬250克、叉燒醬125克、海鮮醬、排骨醬各240克、阿香婆牛肉豆豉醬650克、美樂香辣醬700克、蔥薑味豆豉醬250克、熟芝麻100克炒勻出香即可。

10

幹鍋醬

做法:取淨鍋加沙拉油500克,燒至五成熱放入炒酥的豆瓣醬750克,加入八角、草果、桂皮、丁香各30克、沙薑15克、花椒60克、幹紅辣椒100克、羅漢果2個、特級醬油1千克、冰糖500克小火炒香後,加入清水5千克、大骨1千克小火熬4小時,去渣留汁,再放入500克豆瓣醬小火炒勻即可,冷卻後入冰箱冷凍,即為幹鍋醬。

11

幹鍋油

鍋內放沙拉油2、雞油各2千克,香料(蔥200克,大料、花椒、香葉、香茅草、白芷、山柰、陳皮、草果、白蔻各10克)小火熬制60分鐘,撈出料渣放入調好的醬。熬制10分鐘將醬和油分開保存。

製作幹鍋菜時,主料一般不碼芡,成菜也不勾芡,並且成菜後湯汁較少、油脂較多、香味濃郁。幹鍋菜的味型一般有酸辣味、泡椒味、麻辣味、孜然麻辣味、魚香味等。

12

幹鍋香辣油

具體制法:將辣椒面500克、桂皮10克、香葉3克、丁香、白蔻各2克、陳皮、草果、紫草、八角各5克、羅漢果2個、芝麻50克、胡蘿蔔100克、香蔥、香菜各50克、薑片、蒜瓣各2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永豐辣醬、川湘麻辣鮮醬、辣妹子醬各100克放入2.5千克燒至八成熱的花生油浸泡24小時,然後上中火將所有原料炸至水分全幹撈出瀝渣,剩餘的油即成幹鍋香辣油。

用這種香辣油做出的幹鍋菜香辣適口,如“幹鍋鱔魚”、“幹鍋仔雞”、“幹鍋排骨”等。以“幹鍋排骨”為例:

原料:淨豬排1千克,青尖椒段50克。

調料:自製幹鍋香辣油200克,豆瓣醬10克,鹽、蔥末、薑末各3克,蒜瓣5克,香蔥段、幹辣椒段各2克,蠔油10克,薑片、辣妹子醬各5克,啤酒30克,沙拉油50克。

製作:

1、將排骨改成5釐米長的段,放入蔥末、薑末,加1千克水用高壓鍋壓至上汽後3分鐘,青尖椒段入五成熱的油中滑油30秒,撈出放入幹鍋內。

2、炒鍋上火下自製幹鍋香辣油燒至五成熱,下豆瓣醬、薑片、蒜瓣、幹辣椒中火煸炒出香,再下入排骨翻炒1分鐘,加蠔油、辣妹子醬、鹽,烹啤酒,小火燜5分鐘,裝入墊有青尖椒段的幹鍋中,放香蔥段,用酒精爐點火上桌即可。

13

秘制辣油的製作

取熟豬油25千克,加入香料(小茴香125克、豆蔻、草果各100克、丁香、良薑各25克,香葉、八角、桂皮各75克、花椒250克、沙薑、乾草、陳皮各50克)微火熬制1.5小時至出香味,過濾掉香料後再加入郫縣豆瓣醬750克、孜然粉125克、白胡椒粉750克、辣椒粉1750克再微火熬制1.5小時,加入50克白芝麻即成。

老油的配方:

原料:菜油2500克,雞油、牛油各1000克,沙拉油2000克,幹辣椒250克,豬油、郫縣豆瓣各1500克,八角、生薑各100克,醪糟汁500克,山奈、青花椒、桂皮、小茴香各50克,草果、紫草各25克,香葉、香草各10克,公丁香5克。

制法:

1、菜油,沙拉油,雞油分別煉熟(煉熟後再使用口味更香);牛油切成小塊;郫縣豆瓣剁細;幹辣椒入沸水鍋中煮約2分鐘後,撈出絞成蓉即成糍粑辣椒;生薑拍破;大蒜去皮剝成瓣;大蔥挽結;冰糖敲碎;八角,山奈,桂皮掰成小塊;果草拍破。

2、炒鍋置中火上倒入菜油,沙拉油,雞油燒熟,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薑,蒜瓣,蔥爆香,接著下入郫縣豆瓣,糍粑辣椒,青花椒,轉用微火慢慢炒約1-1.5小時,至豆瓣水氣炒幹,香氣四溢且辣椒微微發白時,撿出鍋中蔥不用。

3、隨即下入八角,山奈,桂皮,小茴香,草果,紫草,香葉,香草,公丁香,繼續用小火炒約15-20分鐘,至鍋中香料色澤變深時,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發(即沒有水蒸氣時)。這時將鍋端離火口,加蓋焐至鍋中原料冷卻。

14

素菜用幹鍋油

如果你要做的菜肴主要為蔬菜,則使用幹鍋油,素菜為主的幹鍋菜如幹鍋四季豆、幹鍋娃娃菜等。

幹鍋油的製作:

原料:油5000克,蔥500克,薑150克,蒜200克,洋蔥100克,胡蘿蔔80克,香茅草150克,幹辣椒250克,香芹50克,香菜150克,香葉30克,八角50克、桂皮50克,白蔻25克、甘草25克、丁香25克、山奈25克,鮮花椒30克。

做法:

1.香茅草、香芹切段,除了花椒外的所有香料泡入溫水

2.炒鍋加油大火燒到五成熱,中火下入薑片、蒜頭、胡蘿蔔油炸,下蔥段、洋蔥絲、香芹段小火慢炒,直到水分即將耗幹,加入香菜和香料小火熬,聞到一股清香味即可

3.可以用洋蔥絲墊底,加上點啤酒,既不會粘鍋又添加了美味。

15

葷菜用幹鍋醬

原味幹鍋醬的製作:

原料:豆瓣醬1瓶,香辣醬5瓶,湖南甜味辣椒醬4瓶,辣豆豉1瓶,熟花生碎250克,蒜蓉辣醬2瓶,牛油200克,油200克,蔥油100克,紅油200克,蒜150克、薑150克、洋蔥末150克,醪糟3瓶,十三香2袋,黑胡椒碎35克,冰糖碎50克

做法:

1.炒鍋加牛油、油、紅油燒熱,放蒜、薑、洋蔥末小火煸炒

2.加入醬、醪糟炒勻,加入冰糖碎小火熬濃稠

3.撒入十三香、花生碎、黑胡椒碎,淋上蔥油炒勻即可

16

香辣海鮮幹鍋醬

1.炒鍋放油2000克,放蔥薑末各200克爆香

2.放泡椒茸300克、郫縣豆瓣醬1000克小火炒香

3.下辣椒醬250克、叉燒醬125克、海鮮醬、排骨醬各240克、牛肉豆豉醬650克、豆豉醬250克、熟芝麻100克炒勻即可

17

香辣川味幹鍋醬

油2000克,辣椒醬2瓶,香辣醬2瓶,重慶火鍋底料3袋,香水魚料2袋,郫縣豆瓣醬500克,泡椒茸400克,炒香即可

18

香濃菌類幹鍋醬

香辣牛肉醬200克,海天醬200克,柱侯醬2000克,蠔油500克,海鮮醬400克,芝麻醬、花生醬各150克,腐乳100克,十三香30克,味精300克,雞精200克,加水1000克,炒鍋放油500克,小火炒香即可

19

秘制幹鍋醬

原料:

大骨1000克(改刀成大塊),黃豆400克,幹紅辣椒節100克,花生碎100克,芝麻、香菜末各20克。

調料:

A料(八角30克、沙薑15克、丁香15克、桂皮30克、草果30克、花椒60克、羅漢果2個分別用幹布擦淨待用)

鹽460克,味精20克,紅油豆瓣醬750克,豆瓣醬500克,李錦記柱侯醬350克,香辣醬250克,醬油800克、冰糖500克,紅豆腐乳250克,沙拉油500克,清水3000克。

做法:

1、紅油豆瓣醬750克先入油炒香。

2、淨鍋入450克鹽、400克黃豆,小火翻炒至表皮爆裂。

3、關火晾涼後過濾鹽,將黃豆放入攪拌機攪打成粉待用。

4、鍋入沙拉油燒至五成熱,先放入炒香的紅油豆瓣醬,然後調入A料,邊攪動邊小火翻炒,時間持續40分鐘至香味完全被激發。

5、倒入柱侯醬、香辣醬、幹紅辣椒節、醬油、冰糖小火炒至起泡,再加入清水大火煮沸,添入大骨,改小火熬4小時。

6、撇去浮沫,涼透後過濾香料渣,揀出骨頭,放入豆瓣醬(不必提前炒香)、花生碎、芝麻、步驟3中炒好的黃豆粉、鹽、味精、香菜末、紅豆腐乳炒勻即成秘制幹鍋醬。

關鍵:

黃豆與鹽同炒的好處是受熱均勻,不會把黃豆炒成一邊黑一邊黃。

20

泡椒幹鍋醬

原料:

泡椒末200克,野山椒顆150克,大蔥末20克,泡薑末15克,洋蔥末、蒜粒各10克。

調料:

郫縣豆瓣醬(剁碎)20克,醪糟15克,料酒20毫升,味精、糖各10克,鹽、雞精各5克,花生油200毫升,紅油100毫升。

做法:

往炒鍋裡注入花生油燒熱,下大蔥末、泡薑末、洋蔥末和蒜粒先炒香,再把泡椒末和野山椒顆放進去炒出味,等到加郫縣豆瓣醬、料酒、味精、白糖、精鹽、雞精和醪糟炒幾分鐘後,才倒入紅油推勻即成。

21

香豉幹鍋醬

原料:

幹豆豉150克,永川豆豉20克,老乾媽水豆豉40克,洋蔥末50克,蒜粒20克,薑粒、香菜末各10克。

調料:

郫縣豆瓣醬20克,辣椒面、孜然粉各10克,小茴香粉5克,十三香2克,糖、味精、精鹽、雞粉、白酒各適量,糊辣油50毫升,芝麻油50毫升。

做法:

1、取幹豆豉和永川豆豉分別剁成粗粒,另把郫縣豆瓣醬剁細。

2、淨鍋入芝麻油和糊辣油燒熱,下蒜粒和薑粒先炒香,再把剩餘的原料倒鍋裡,繼續翻炒2分鐘再倒出來,晾涼便可用。

22

香蔥幹鍋醬

原料:

小蔥白末150克,大蔥白末100克,洋蔥末50克,泡椒末30克,薑末20克,泡菜丁100克,蝦米50克。

調料:

香辣味火鍋底料50克,海鮮醬50克,海鮮醬油20毫升,雞精、味精各10克,糖5克,化豬油50克,花生油50毫升。

做法:

鍋入化豬油和花生油燒熱,投入小蔥白末、大蔥白末、洋蔥末、泡椒末、薑末、泡菜丁和蝦米先炒2分鐘,然後才把剩餘的原料下鍋炒出香味,出鍋便好。

提示:

與其他幾種幹鍋醬不同的是,香蔥醬不可提前批量製作,因為時間長了蔥香味會自行消失,所以最好是現用現炒。

23

油辣幹鍋醬

做法:

取淨鍋,加幹鍋香辣油500克,燒至五成熱放入炒酥的豆瓣醬750克,加入八角30克、沙薑15克、丁香30克、桂皮30克、草果30克、花椒60克、幹紅辣椒100克、羅漢果2個、特級醬油1千克、冰糖500克小火炒香後,加入清水5千克、大骨1千克小火熬4小時,去渣留汁,再放入500克豆瓣醬小火炒勻即可,冷卻後入冰箱冷凍,即為“幹鍋醬”。

幹鍋香辣油:

將辣椒面500克、桂皮10克、香葉3克、丁香2克、白蔻2克、陳皮5克、草果5克、紫草5克、八角5克、羅漢果2個、芝麻50克、胡蘿蔔100克、香蔥50克、香菜50克、薑片20克、蒜瓣2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永豐辣醬100克、川湘麻辣鮮醬100克、辣妹子醬100克,放入2.5千克燒至八成熱的花生油浸泡24小時,然後上中火將所有原料炸至水分全幹撈出瀝渣,剩餘的油即成幹鍋香辣油。

制法:

1.香料粉用白酒、醪糟和勻備用。

2.菜油煉熟,加入沙拉油燒熱至240℃時,下洋蔥粒和小蔥節炸黃至微糊時撈出,再放入薑蒜粒炸黃撈出備用。

3.下豆瓣炸約10分鐘出香,再下豆豉炒至酥香,立即關火。然後下用白酒、醪糟和勻的香料粉攪拌約15分鐘,再加辣椒面、花椒面、孜然粉、炸黃的薑蒜粒及鹽、味精、糖和勻,靜置,用時取油裝盛器即可。

製作關鍵

1.生菜油須煉成熟菜油後方能使用。

2.應根據幹鍋原料、成菜特點等多種因素選擇幹辣椒品種。需辣味濃郁者可選小米椒、新一代辣椒等。需香辣味濃郁者可用朝天椒、子彈頭辣椒等,也可幾者混用。需青花椒味突出,青花椒的用量可適量加大,幹大紅袍花椒的用量可適量減少或只用青花椒。

3.煮幹辣椒時清水宜多,且須推勻。

4.炒制幹鍋底料時只能用鐵鍋,且鐵鍋應大,須考慮下了油脂和其他原料後油面與鍋口之間還有一定的距離。若鐵鍋小,可按比例分批次炒制,避免下原料和油脂沸騰後,油脂溢鍋、濺鍋。

5.測量油溫用紅外線測溫儀,油溫為鍋內油脂中心油溫,操作環境溫度低,製作製品的油溫要高;操作環境溫度高,製作製品的油溫要低。

6.炒制時,須用鐵鏟從鍋底、中間、四周不停地均勻鏟動,以使原料受熱均勻,避免粘鍋、糊鍋。

7.下泡薑、泡辣椒、野山椒、薑片、洋蔥顆、蒜顆、蔥顆、豆瓣、辣椒、花椒、香料、白酒等原料入油鍋時,應慢慢下,以防溢鍋。

8.幹鍋底料炒制完成後,必須待底料涼透後方可絞成粗塊,底料有熱氣時水分較多,此時絞碎會使底料的水分增多。

9. 幹鍋底料須置放5~6 日再用,方能香氣濃郁,味濃不燥。

3

新式麻辣香鍋醬

麻辣鮮香的麻辣香鍋收到年輕人的熱愛,幹鍋醬是製作的關鍵。

原料:沙拉油、冰糖各500克,炒酥的豆瓣醬(郫縣豆瓣剁碎,用沙拉油煸炒至出香)1250克,香料(八角、丁香、桂皮、草果、香葉各30克,沙薑15克,羅漢果2個),蔥段30克,薑片50克,花椒60克,幹紅辣椒、特級醬油各100克,豬大骨1千克。

製作

1.豬大骨(提前焯水),放入不銹鋼桶內,倒入清水5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熬制4小時,過濾取湯。2.取淨鍋加沙拉油,燒至五成熱時,先放入蔥段、薑片小火熬至出香,放入香料,繼續用小火炒香花椒、幹紅辣椒、特級醬油、冰糖,再放入炒酥的豆瓣醬小火炒勻,倒入熬好的湯汁,小火熬制15分鐘,離火冷卻,入冰箱冷藏。

適用範圍 可以製作各種麻辣香鍋。不過為了增加菜肴的香味,烹調時一定要加入香辣油,口味才能更加出眾。

4

香辣油

原料

A料(辣椒面50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芝麻、香蔥、香菜各50克,桂皮10克,陳皮、草果、紫草、八角各5克,羅漢果2個,香葉3克,丁香、白豆蔻各2克,薑片、蒜瓣各20克,胡蘿蔔、永豐辣醬、川湘麻辣鮮醬、辣妹子醬各100克),花生油2.5千克。

製作:A料混合均勻放入盆內;鍋內放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時出鍋,倒入裝有A料的盆內,浸泡24小時。將盆內的所有原料倒入鍋內,用中火加熱,直至蔬菜原料水分盡失,撈出料渣,即得香辣油。

5

香辣幹鍋醬

沙拉油2000克,桂林辣椒醬2瓶,美樂香辣醬2瓶,三五火鍋底料3袋,肖老五香水魚料2袋,郫縣豆瓣醬500克,泡椒茸400克,炒香即可,走菜時搭配炸蒜子和香辣油使用。

6

香濃幹鍋醬

阿香婆香辣牛肉醬200克,海天香辣醬200克,柱侯醬2000克,蠔油500克,海鮮醬400克,芝麻醬、花生醬各150克,南乳100克,十三香30克,味精300克,雞精200克,以上用料加清水1000克攪勻,鍋上火下沙拉油500克,下入攪好的醬料,小火炒香即可。

7

幹鍋油的制法

用料:沙拉油5000克,小蔥500克,生薑150克,大蒜頭200克,洋蔥100克,胡蘿蔔80克,香茅草150克,幹辣椒250克,香芹50克,香菜150克,香葉30克,八角、桂皮各50克,白蔻、甘草、丁香、山奈各25克,青花椒30克。

做法:

1、香茅草、香芹切段待用,辣椒、香葉等香料(青花椒除外)用溫水泡洗控幹待用。

2、取湯桶1只上火,加沙拉油大火燒至五成熱,改中火下薑片、大蒜頭、胡蘿蔔片先炸一下,再下小蔥段、洋蔥絲、香芹段小火慢熬,不停攪拌直至各種料頭水分快幹時,再下香菜和香料小火熬出香味,端離火口撒入30克青花椒,加蓋燜20分鐘,再濾渣留油即可。

成品特點:

清香,微麻,微辣,適用於“幹鍋包心菜”、“幹鍋四季豆”等素料為主的菜品。

8

幹鍋醬的制法

用料:

“胡玉美”豆瓣辣醬1瓶,“川湘”香辣醬5瓶,湖南“辣妹子醬”4瓶,“老乾媽”香辣豆豉1瓶,熟花生碎250克,“李錦記”蒜蓉辣醬2瓶,牛油200克,沙拉油200克,自製蔥油100克,紅油200克,蒜、薑、洋蔥末各150克,醪糟3瓶,十三香2袋,黑胡椒碎35克,冰糖碎50克。

製作:

將鍋上火加牛油、沙拉油、紅油燒熱,下蒜、薑、洋蔥末小火煸幹出香,再加入各種醬、醪糟炒拌勻,加入冰糖碎小火熬至香濃發稠,再撒入十三香、熟花生碎、黑胡椒碎,淋自製蔥油炒勻,起鍋晾透即可。

特點:

色澤紅亮,香辣可口,適用於“幹鍋野兔”、“幹鍋八爪魚”、“幹鍋牛腱”等以葷料做主料的幹鍋菜。

至於怎樣做好幹鍋菜,除了調製好適合當地口味的幹鍋醬料,我還有一些小竅門:

A、幹鍋菜雖然謂之“幹鍋”,其實不是絕對的幹,雖然原料大都要幹煸炒入味,但操作中還可以加一點湯(或用酒來代替),以便於醬料、味料有效地融合,否則口感太幹,也易糊。

B、幹鍋菜起鍋時,可以在打底的洋蔥上淋一些啤酒,再放上菜肴,既添香又防粘底,另外配一隻小手鏟上桌,客人用餐時,服務生隨手炒一炒,讓香味溢出,效果更佳。

C、平時火腿上的肥油,用處不大,其實用來炒“幹鍋包心菜”(一般做法是將包心菜和五花肉一起煸香)、“幹鍋萵筍”等素料,效果很好,香味特濃。

D、幹鍋菜的料頭較多,也很鮮嫩,其實不必炒得太透,只把主料炒透,這樣顏色要好看得多。

9

楊建華幹鍋醬配方

幹鍋菜是相對於火鍋而得名,其調味靈活多變,烹製方法多樣,湯汁較少,油脂較多,香氣濃郁。幹鍋菜的製作方式是先把菜烹好,再轉裝在鍋仔中上桌食用,同時隨鍋配火爐用小火加熱保溫,使鍋中菜肴保持最佳口感,為防止菜肴粘鍋,下面一般都墊有洋蔥絲,有時還需要用鏟子不時鏟動。

後來,幹鍋菜逐漸演變成將主料食完後,再利用剩餘的湯汁(或加湯)燙食其它原料或由廚師加入其它原料加工好後食用,這就有些類似火鍋的就餐形式,比如最近比較流行的幹鍋鴨頭等。製作幹鍋菜時,主料一般不碼芡,成菜也不勾芡,並且成菜後湯汁較少、油脂較多、香味濃郁。

幹鍋菜的味型一般有酸辣味、泡椒味、麻辣味、孜然麻辣味、魚香味等。幹鍋菜要根據不同的主料配以不同的輔料,起到口感互補的作用,但總的來說,以芳香類或塊莖類輔料為多,如香芹、洋蔥、香菇、竹筍、土豆等,葉類蔬菜則較少應用。

幹鍋菜肴一般以香辣味為基礎味,在香辣味的基礎上再根據不同的菜肴靈活運用,一般情況下使用幹鍋醬和香辣油即可。

香辣幹鍋醬的制法:

鍋放花生油2000克燒熱,下蔥薑末各200克炒香,再下泡椒茸300克、郫縣豆瓣醬1000克小火煸炒出香,下辣妹子辣椒醬250克、叉燒醬125克、海鮮醬、排骨醬各240克、阿香婆牛肉豆豉醬650克、美樂香辣醬700克、蔥薑味豆豉醬250克、熟芝麻100克炒勻出香即可。

10

幹鍋醬

做法:取淨鍋加沙拉油500克,燒至五成熱放入炒酥的豆瓣醬750克,加入八角、草果、桂皮、丁香各30克、沙薑15克、花椒60克、幹紅辣椒100克、羅漢果2個、特級醬油1千克、冰糖500克小火炒香後,加入清水5千克、大骨1千克小火熬4小時,去渣留汁,再放入500克豆瓣醬小火炒勻即可,冷卻後入冰箱冷凍,即為幹鍋醬。

11

幹鍋油

鍋內放沙拉油2、雞油各2千克,香料(蔥200克,大料、花椒、香葉、香茅草、白芷、山柰、陳皮、草果、白蔻各10克)小火熬制60分鐘,撈出料渣放入調好的醬。熬制10分鐘將醬和油分開保存。

製作幹鍋菜時,主料一般不碼芡,成菜也不勾芡,並且成菜後湯汁較少、油脂較多、香味濃郁。幹鍋菜的味型一般有酸辣味、泡椒味、麻辣味、孜然麻辣味、魚香味等。

12

幹鍋香辣油

具體制法:將辣椒面500克、桂皮10克、香葉3克、丁香、白蔻各2克、陳皮、草果、紫草、八角各5克、羅漢果2個、芝麻50克、胡蘿蔔100克、香蔥、香菜各50克、薑片、蒜瓣各2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永豐辣醬、川湘麻辣鮮醬、辣妹子醬各100克放入2.5千克燒至八成熱的花生油浸泡24小時,然後上中火將所有原料炸至水分全幹撈出瀝渣,剩餘的油即成幹鍋香辣油。

用這種香辣油做出的幹鍋菜香辣適口,如“幹鍋鱔魚”、“幹鍋仔雞”、“幹鍋排骨”等。以“幹鍋排骨”為例:

原料:淨豬排1千克,青尖椒段50克。

調料:自製幹鍋香辣油200克,豆瓣醬10克,鹽、蔥末、薑末各3克,蒜瓣5克,香蔥段、幹辣椒段各2克,蠔油10克,薑片、辣妹子醬各5克,啤酒30克,沙拉油50克。

製作:

1、將排骨改成5釐米長的段,放入蔥末、薑末,加1千克水用高壓鍋壓至上汽後3分鐘,青尖椒段入五成熱的油中滑油30秒,撈出放入幹鍋內。

2、炒鍋上火下自製幹鍋香辣油燒至五成熱,下豆瓣醬、薑片、蒜瓣、幹辣椒中火煸炒出香,再下入排骨翻炒1分鐘,加蠔油、辣妹子醬、鹽,烹啤酒,小火燜5分鐘,裝入墊有青尖椒段的幹鍋中,放香蔥段,用酒精爐點火上桌即可。

13

秘制辣油的製作

取熟豬油25千克,加入香料(小茴香125克、豆蔻、草果各100克、丁香、良薑各25克,香葉、八角、桂皮各75克、花椒250克、沙薑、乾草、陳皮各50克)微火熬制1.5小時至出香味,過濾掉香料後再加入郫縣豆瓣醬750克、孜然粉125克、白胡椒粉750克、辣椒粉1750克再微火熬制1.5小時,加入50克白芝麻即成。

老油的配方:

原料:菜油2500克,雞油、牛油各1000克,沙拉油2000克,幹辣椒250克,豬油、郫縣豆瓣各1500克,八角、生薑各100克,醪糟汁500克,山奈、青花椒、桂皮、小茴香各50克,草果、紫草各25克,香葉、香草各10克,公丁香5克。

制法:

1、菜油,沙拉油,雞油分別煉熟(煉熟後再使用口味更香);牛油切成小塊;郫縣豆瓣剁細;幹辣椒入沸水鍋中煮約2分鐘後,撈出絞成蓉即成糍粑辣椒;生薑拍破;大蒜去皮剝成瓣;大蔥挽結;冰糖敲碎;八角,山奈,桂皮掰成小塊;果草拍破。

2、炒鍋置中火上倒入菜油,沙拉油,雞油燒熟,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薑,蒜瓣,蔥爆香,接著下入郫縣豆瓣,糍粑辣椒,青花椒,轉用微火慢慢炒約1-1.5小時,至豆瓣水氣炒幹,香氣四溢且辣椒微微發白時,撿出鍋中蔥不用。

3、隨即下入八角,山奈,桂皮,小茴香,草果,紫草,香葉,香草,公丁香,繼續用小火炒約15-20分鐘,至鍋中香料色澤變深時,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發(即沒有水蒸氣時)。這時將鍋端離火口,加蓋焐至鍋中原料冷卻。

14

素菜用幹鍋油

如果你要做的菜肴主要為蔬菜,則使用幹鍋油,素菜為主的幹鍋菜如幹鍋四季豆、幹鍋娃娃菜等。

幹鍋油的製作:

原料:油5000克,蔥500克,薑150克,蒜200克,洋蔥100克,胡蘿蔔80克,香茅草150克,幹辣椒250克,香芹50克,香菜150克,香葉30克,八角50克、桂皮50克,白蔻25克、甘草25克、丁香25克、山奈25克,鮮花椒30克。

做法:

1.香茅草、香芹切段,除了花椒外的所有香料泡入溫水

2.炒鍋加油大火燒到五成熱,中火下入薑片、蒜頭、胡蘿蔔油炸,下蔥段、洋蔥絲、香芹段小火慢炒,直到水分即將耗幹,加入香菜和香料小火熬,聞到一股清香味即可

3.可以用洋蔥絲墊底,加上點啤酒,既不會粘鍋又添加了美味。

15

葷菜用幹鍋醬

原味幹鍋醬的製作:

原料:豆瓣醬1瓶,香辣醬5瓶,湖南甜味辣椒醬4瓶,辣豆豉1瓶,熟花生碎250克,蒜蓉辣醬2瓶,牛油200克,油200克,蔥油100克,紅油200克,蒜150克、薑150克、洋蔥末150克,醪糟3瓶,十三香2袋,黑胡椒碎35克,冰糖碎50克

做法:

1.炒鍋加牛油、油、紅油燒熱,放蒜、薑、洋蔥末小火煸炒

2.加入醬、醪糟炒勻,加入冰糖碎小火熬濃稠

3.撒入十三香、花生碎、黑胡椒碎,淋上蔥油炒勻即可

16

香辣海鮮幹鍋醬

1.炒鍋放油2000克,放蔥薑末各200克爆香

2.放泡椒茸300克、郫縣豆瓣醬1000克小火炒香

3.下辣椒醬250克、叉燒醬125克、海鮮醬、排骨醬各240克、牛肉豆豉醬650克、豆豉醬250克、熟芝麻100克炒勻即可

17

香辣川味幹鍋醬

油2000克,辣椒醬2瓶,香辣醬2瓶,重慶火鍋底料3袋,香水魚料2袋,郫縣豆瓣醬500克,泡椒茸400克,炒香即可

18

香濃菌類幹鍋醬

香辣牛肉醬200克,海天醬200克,柱侯醬2000克,蠔油500克,海鮮醬400克,芝麻醬、花生醬各150克,腐乳100克,十三香30克,味精300克,雞精200克,加水1000克,炒鍋放油500克,小火炒香即可

19

秘制幹鍋醬

原料:

大骨1000克(改刀成大塊),黃豆400克,幹紅辣椒節100克,花生碎100克,芝麻、香菜末各20克。

調料:

A料(八角30克、沙薑15克、丁香15克、桂皮30克、草果30克、花椒60克、羅漢果2個分別用幹布擦淨待用)

鹽460克,味精20克,紅油豆瓣醬750克,豆瓣醬500克,李錦記柱侯醬350克,香辣醬250克,醬油800克、冰糖500克,紅豆腐乳250克,沙拉油500克,清水3000克。

做法:

1、紅油豆瓣醬750克先入油炒香。

2、淨鍋入450克鹽、400克黃豆,小火翻炒至表皮爆裂。

3、關火晾涼後過濾鹽,將黃豆放入攪拌機攪打成粉待用。

4、鍋入沙拉油燒至五成熱,先放入炒香的紅油豆瓣醬,然後調入A料,邊攪動邊小火翻炒,時間持續40分鐘至香味完全被激發。

5、倒入柱侯醬、香辣醬、幹紅辣椒節、醬油、冰糖小火炒至起泡,再加入清水大火煮沸,添入大骨,改小火熬4小時。

6、撇去浮沫,涼透後過濾香料渣,揀出骨頭,放入豆瓣醬(不必提前炒香)、花生碎、芝麻、步驟3中炒好的黃豆粉、鹽、味精、香菜末、紅豆腐乳炒勻即成秘制幹鍋醬。

關鍵:

黃豆與鹽同炒的好處是受熱均勻,不會把黃豆炒成一邊黑一邊黃。

20

泡椒幹鍋醬

原料:

泡椒末200克,野山椒顆150克,大蔥末20克,泡薑末15克,洋蔥末、蒜粒各10克。

調料:

郫縣豆瓣醬(剁碎)20克,醪糟15克,料酒20毫升,味精、糖各10克,鹽、雞精各5克,花生油200毫升,紅油100毫升。

做法:

往炒鍋裡注入花生油燒熱,下大蔥末、泡薑末、洋蔥末和蒜粒先炒香,再把泡椒末和野山椒顆放進去炒出味,等到加郫縣豆瓣醬、料酒、味精、白糖、精鹽、雞精和醪糟炒幾分鐘後,才倒入紅油推勻即成。

21

香豉幹鍋醬

原料:

幹豆豉150克,永川豆豉20克,老乾媽水豆豉40克,洋蔥末50克,蒜粒20克,薑粒、香菜末各10克。

調料:

郫縣豆瓣醬20克,辣椒面、孜然粉各10克,小茴香粉5克,十三香2克,糖、味精、精鹽、雞粉、白酒各適量,糊辣油50毫升,芝麻油50毫升。

做法:

1、取幹豆豉和永川豆豉分別剁成粗粒,另把郫縣豆瓣醬剁細。

2、淨鍋入芝麻油和糊辣油燒熱,下蒜粒和薑粒先炒香,再把剩餘的原料倒鍋裡,繼續翻炒2分鐘再倒出來,晾涼便可用。

22

香蔥幹鍋醬

原料:

小蔥白末150克,大蔥白末100克,洋蔥末50克,泡椒末30克,薑末20克,泡菜丁100克,蝦米50克。

調料:

香辣味火鍋底料50克,海鮮醬50克,海鮮醬油20毫升,雞精、味精各10克,糖5克,化豬油50克,花生油50毫升。

做法:

鍋入化豬油和花生油燒熱,投入小蔥白末、大蔥白末、洋蔥末、泡椒末、薑末、泡菜丁和蝦米先炒2分鐘,然後才把剩餘的原料下鍋炒出香味,出鍋便好。

提示:

與其他幾種幹鍋醬不同的是,香蔥醬不可提前批量製作,因為時間長了蔥香味會自行消失,所以最好是現用現炒。

23

油辣幹鍋醬

做法:

取淨鍋,加幹鍋香辣油500克,燒至五成熱放入炒酥的豆瓣醬750克,加入八角30克、沙薑15克、丁香30克、桂皮30克、草果30克、花椒60克、幹紅辣椒100克、羅漢果2個、特級醬油1千克、冰糖500克小火炒香後,加入清水5千克、大骨1千克小火熬4小時,去渣留汁,再放入500克豆瓣醬小火炒勻即可,冷卻後入冰箱冷凍,即為“幹鍋醬”。

幹鍋香辣油:

將辣椒面500克、桂皮10克、香葉3克、丁香2克、白蔻2克、陳皮5克、草果5克、紫草5克、八角5克、羅漢果2個、芝麻50克、胡蘿蔔100克、香蔥50克、香菜50克、薑片20克、蒜瓣2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永豐辣醬100克、川湘麻辣鮮醬100克、辣妹子醬100克,放入2.5千克燒至八成熱的花生油浸泡24小時,然後上中火將所有原料炸至水分全幹撈出瀝渣,剩餘的油即成幹鍋香辣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