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敦克爾克》這種電影,真的只有他拍得出來

今天《敦克爾克》全國上映。

昨天晚上, 給你們推送完叔就連夜趕往電影院, 在這個已經有點轉涼的秋季, 看第一場《敦克爾克》, 這個精神, 叔都被自己感動。

《敦克爾克》國內上映晚了北美一個多月, 我們這邊看著外媒的一路好評, 也眼饞了一個多月。

IMDB

Metascore

這個外媒評分完全是封神的節奏, 更是吊足了叔的胃口。

今天淩晨看了片之後叔不得不為這部電影豎個大拇指, 全膠片拍攝的整部電影,

質感完全沒得說。

看了IMAX版本的觀眾絕對能感受到任何一張圖片和銀幕呈現的效果都有很大的差距。

比起諾蘭以往的作品, 這部電影少了一環扣一環的故事性, 多了歷史的厚重感。

電影的視角對準的是二戰的重大歷史事件敦克爾克大撤退,

被德軍逼到絕境的盟軍, 在逆境中重生, 三十三萬人得以撤退成功, 是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 對於二戰也有深遠影響。

說到這裡, 叔必須幫大家避避雷, 《敦克爾克》的山寨版《敦克爾克行動》網上已經有資源了, 謹慎下載。

評分2.7, 山寨得不太像。

《敦克爾克》以三個視角來講述這個歷史事件, 這三個視角分別具有不同的時間維度, 分別是一週一天和一小時。

一個是被困在敦克爾克的英國士兵湯米, 作為士兵他肯定有為國而戰之心, 但作為個人在那種被困淺灘無能為力的狀況下, 最想的還是回家。

一個是以湯老濕為代表的英國空軍, 他們勢單力薄卻一直狙擊德國空軍, 以一己之力保護很多人。 不得不說, 湯老濕成功帥到了叔。

還有一個是英國平民道森先生,他帶著自己的小兒子開著自己家的遊艇從海峽的那一岸到這一岸救走了一船的士兵,他是千千萬收到求助信號前來營救的平民的縮影。

三個小視角,構成一幅壯闊的撤退光景。全片沒有出現半個德國人。對手,在這場平民對於士兵的救援中,從來不是激起情緒的良藥。

這是一部太不一樣的戰爭片,沒有戰火紛飛、炸彈滿天,也沒有敵我雙方、決戰致死。反而作為士兵的湯米們一直在逃,敵機投擲炸彈,他們抱頭躲避,魚雷炸沉軍艦,他們游水逃生。

這才是對戰爭最真實的還原,在這場牽動世界的戰爭面前,所有人都是渺小的存在,但是這些渺小的存在每一個又都是值得在意、尊重的個體。

而敦克爾克行動又是一次萬千個人自發救援士兵的行動,個中意義無需多言。不用血腥就能展現戰爭的危機殘酷,不用煽情就能打動人心,這一次的諾蘭再次讓人嘆服。

這一次士兵不是戰爭的犧牲品也不是英雄主義的代名詞,他們僅僅是自己。

最後士兵在報紙上朗讀邱吉爾的講話,空軍迫降到德軍面前,平民又回到了家中。接下來,每個人都還要書寫自己的故事。

拋棄繁複敘事,選擇極簡美學,對於諾蘭而言,這無疑是全新的突破。

說《敦克爾克》,作為導演的諾蘭是繞不過的話題,接下來叔就準備和大家再聊聊諾蘭。

諾蘭幾乎是當代幾位在國內知名度最高的外國導演之一,《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在很多國內觀眾心中都是“神作”級別。不管這個“神”是怎麼定義的,在商業片角度來看,諾蘭的電影真是部部良心,製作精良、劇情慎密、敘事精彩。

對於叔而言,對諾蘭的電影如此期待的一大原因是,也只有堅持膠片的他的電影,才能讓叔在不戴3D眼鏡的情況下在電影院來一次完美的觀影體驗。

外媒曾經把諾蘭稱為“新世紀庫布裡克”,事實上以電影風格而言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差別,估計兩位也不願意放一塊兒比較。

庫布裡克的電影非常“飄”,比如《2001太空漫遊》是深邃飄渺的哲學奧義。

諾蘭則不同,他的電影講究敘事性,每部電影都讓人帶著疑問去看,下一刻的未知引領著每個觀眾。

他的長片處女作《追隨》,只用了6000美元投資的黑白電影,就擠入了豆瓣top250。短短70分鐘,區區三個人物,完成反轉又反轉精彩劇情。

一個以尾隨陌生人打發時間的作家,被發現之後會發生什麼。

《追隨》的極簡,有幾處讓叔想起布列松的《扒手》。

處女作之後,諾蘭經費越來越多,在技術上尋求創新,同時也在敘事上尋求突破。

某種角度而言,好萊塢主流大片,諾蘭給了更多的可能性。

於大眾印象而言,超級英雄電影更多的是一個爽字,它描述的故事也比較脫離當下社會,“爽”始終佔據主體。在《美隊3》中提出了對於超級英雄存在的質疑,不過也只是淺嘗則止,最終還是回歸拯救世界的老套路。

諾蘭的《蝙蝠俠》系列則不同,他更多的貼近社會,讓蝙蝠俠去處理一些真正需要直面的問題。在《黑暗騎士》問世時,對於解讀其中的人性思考,完全超越了傳統超級英雄電影的範疇。

有時候,諾蘭的電影總是給人冷冷的感覺。

他在電影中對於謎題的鋪陳吊足觀眾胃口,看完《盜夢空間》估計很多人都是沒換過神來,然後一遍遍的討論劇情,討論最後那個旋轉的陀螺到底有沒有停下來。

記得好多年前看完《致命魔術》,對於結局叔是驚掉了下巴。

看完諾蘭的電影,我們作為觀眾更多的感覺是“太牛逼了”,而不是情緒上的感動。

就算是《速度與激情8》都要在最後留一些煽情時間,說說我們是一家人的鐵漢柔情。諾蘭卻比較當機立斷,很少停下來給觀眾醞釀情緒。

這點冷靜,也讓他自成一派。

在敘事方面,諾蘭也是非線性敘事的高手。

《記憶碎片》用倒敘營造了一種記憶支離破碎的感覺,順便將電影剪輯技術發揮到了極致,完整事件的版圖,隨著電影的進行由一塊塊拼圖拼出全貌。

《追隨》至今已有十九年,《敦克爾克》是他的第十部電影,在這之前的九部中有七部進入了IMDB250,僅次於庫布裡克和希區柯克兩位大師。

諾蘭已註定在主流電影範疇開拓自己的一片天地。

當然,在叔看來他最重要的還是獨特的個人風格,與穩准狠的個人選擇。換句話說有些電影誰都能拍,雖然拍出來可能有水準高低之分。但是諾蘭的電影恐怕只有他自己會去拍了吧。

就像以戰爭片為標籤的《敦克爾克》,就完全跳脫了這個標籤,個人情緒成為了主導。當然這部電影也不是完美的,也有配樂太滿、場景格局不夠宏大等等缺點,可是這些“缺點”其實也是融入構成電影的一個主要部分。

對於諾蘭而言《敦克爾克》有很多“第一次”:第一部戰爭片,第一次真實事件改編,第一次對年輕人懷有責任感...

不斷突破自我,也是諾蘭一直在做的事。

《致命魔術》在佈局和線索鋪陳做到極致;《盜夢空間》在敘事上極度複雜化精彩化;《星際穿越》嘗試宏大的硬太空科幻題材。拒絕複製自己,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而諾蘭做到了。

在《黑暗騎士崛起》全程無露臉和《敦克爾克》中露臉兩分鐘的湯姆·哈迪說,要是諾蘭讓我在頭上套個塑膠袋演戲我都願意。

頭頂內褲都能讓人讀出一絲帥氣,塑膠袋又算什麼。

誠然,諾蘭應該不會讓湯老濕如此簡陋上陣,但是作為湯老濕顏粉的叔也不介意諾蘭這樣做。

作為創作者沒有一件事比創作一部好電影更加興奮的事兒。

作為觀眾也沒有比觀看一部好作品更佳激動的事兒。

週末二刷之後,叔要做的就是等待諾蘭下一部精心雕琢的佳作。

還有一個是英國平民道森先生,他帶著自己的小兒子開著自己家的遊艇從海峽的那一岸到這一岸救走了一船的士兵,他是千千萬收到求助信號前來營救的平民的縮影。

三個小視角,構成一幅壯闊的撤退光景。全片沒有出現半個德國人。對手,在這場平民對於士兵的救援中,從來不是激起情緒的良藥。

這是一部太不一樣的戰爭片,沒有戰火紛飛、炸彈滿天,也沒有敵我雙方、決戰致死。反而作為士兵的湯米們一直在逃,敵機投擲炸彈,他們抱頭躲避,魚雷炸沉軍艦,他們游水逃生。

這才是對戰爭最真實的還原,在這場牽動世界的戰爭面前,所有人都是渺小的存在,但是這些渺小的存在每一個又都是值得在意、尊重的個體。

而敦克爾克行動又是一次萬千個人自發救援士兵的行動,個中意義無需多言。不用血腥就能展現戰爭的危機殘酷,不用煽情就能打動人心,這一次的諾蘭再次讓人嘆服。

這一次士兵不是戰爭的犧牲品也不是英雄主義的代名詞,他們僅僅是自己。

最後士兵在報紙上朗讀邱吉爾的講話,空軍迫降到德軍面前,平民又回到了家中。接下來,每個人都還要書寫自己的故事。

拋棄繁複敘事,選擇極簡美學,對於諾蘭而言,這無疑是全新的突破。

說《敦克爾克》,作為導演的諾蘭是繞不過的話題,接下來叔就準備和大家再聊聊諾蘭。

諾蘭幾乎是當代幾位在國內知名度最高的外國導演之一,《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在很多國內觀眾心中都是“神作”級別。不管這個“神”是怎麼定義的,在商業片角度來看,諾蘭的電影真是部部良心,製作精良、劇情慎密、敘事精彩。

對於叔而言,對諾蘭的電影如此期待的一大原因是,也只有堅持膠片的他的電影,才能讓叔在不戴3D眼鏡的情況下在電影院來一次完美的觀影體驗。

外媒曾經把諾蘭稱為“新世紀庫布裡克”,事實上以電影風格而言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差別,估計兩位也不願意放一塊兒比較。

庫布裡克的電影非常“飄”,比如《2001太空漫遊》是深邃飄渺的哲學奧義。

諾蘭則不同,他的電影講究敘事性,每部電影都讓人帶著疑問去看,下一刻的未知引領著每個觀眾。

他的長片處女作《追隨》,只用了6000美元投資的黑白電影,就擠入了豆瓣top250。短短70分鐘,區區三個人物,完成反轉又反轉精彩劇情。

一個以尾隨陌生人打發時間的作家,被發現之後會發生什麼。

《追隨》的極簡,有幾處讓叔想起布列松的《扒手》。

處女作之後,諾蘭經費越來越多,在技術上尋求創新,同時也在敘事上尋求突破。

某種角度而言,好萊塢主流大片,諾蘭給了更多的可能性。

於大眾印象而言,超級英雄電影更多的是一個爽字,它描述的故事也比較脫離當下社會,“爽”始終佔據主體。在《美隊3》中提出了對於超級英雄存在的質疑,不過也只是淺嘗則止,最終還是回歸拯救世界的老套路。

諾蘭的《蝙蝠俠》系列則不同,他更多的貼近社會,讓蝙蝠俠去處理一些真正需要直面的問題。在《黑暗騎士》問世時,對於解讀其中的人性思考,完全超越了傳統超級英雄電影的範疇。

有時候,諾蘭的電影總是給人冷冷的感覺。

他在電影中對於謎題的鋪陳吊足觀眾胃口,看完《盜夢空間》估計很多人都是沒換過神來,然後一遍遍的討論劇情,討論最後那個旋轉的陀螺到底有沒有停下來。

記得好多年前看完《致命魔術》,對於結局叔是驚掉了下巴。

看完諾蘭的電影,我們作為觀眾更多的感覺是“太牛逼了”,而不是情緒上的感動。

就算是《速度與激情8》都要在最後留一些煽情時間,說說我們是一家人的鐵漢柔情。諾蘭卻比較當機立斷,很少停下來給觀眾醞釀情緒。

這點冷靜,也讓他自成一派。

在敘事方面,諾蘭也是非線性敘事的高手。

《記憶碎片》用倒敘營造了一種記憶支離破碎的感覺,順便將電影剪輯技術發揮到了極致,完整事件的版圖,隨著電影的進行由一塊塊拼圖拼出全貌。

《追隨》至今已有十九年,《敦克爾克》是他的第十部電影,在這之前的九部中有七部進入了IMDB250,僅次於庫布裡克和希區柯克兩位大師。

諾蘭已註定在主流電影範疇開拓自己的一片天地。

當然,在叔看來他最重要的還是獨特的個人風格,與穩准狠的個人選擇。換句話說有些電影誰都能拍,雖然拍出來可能有水準高低之分。但是諾蘭的電影恐怕只有他自己會去拍了吧。

就像以戰爭片為標籤的《敦克爾克》,就完全跳脫了這個標籤,個人情緒成為了主導。當然這部電影也不是完美的,也有配樂太滿、場景格局不夠宏大等等缺點,可是這些“缺點”其實也是融入構成電影的一個主要部分。

對於諾蘭而言《敦克爾克》有很多“第一次”:第一部戰爭片,第一次真實事件改編,第一次對年輕人懷有責任感...

不斷突破自我,也是諾蘭一直在做的事。

《致命魔術》在佈局和線索鋪陳做到極致;《盜夢空間》在敘事上極度複雜化精彩化;《星際穿越》嘗試宏大的硬太空科幻題材。拒絕複製自己,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而諾蘭做到了。

在《黑暗騎士崛起》全程無露臉和《敦克爾克》中露臉兩分鐘的湯姆·哈迪說,要是諾蘭讓我在頭上套個塑膠袋演戲我都願意。

頭頂內褲都能讓人讀出一絲帥氣,塑膠袋又算什麼。

誠然,諾蘭應該不會讓湯老濕如此簡陋上陣,但是作為湯老濕顏粉的叔也不介意諾蘭這樣做。

作為創作者沒有一件事比創作一部好電影更加興奮的事兒。

作為觀眾也沒有比觀看一部好作品更佳激動的事兒。

週末二刷之後,叔要做的就是等待諾蘭下一部精心雕琢的佳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