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港股血案:遼寧首富不算慘,中國首富照樣被腰斬

短短10多分鐘暴跌90%, 市值蒸發約326億港幣, 輝山乳業董事長、遼寧首富楊凱的“慘劇”令人震驚, 但在港股市場, 這種財富轉瞬灰飛煙滅的慘案並不鮮見, 中國首富一樣被腰斬!

“驚魂25分鐘”漢能薄膜發電蒸發1400多億

2015年5月20日, 港股“漢能薄膜發電”的股價在早市開盤僅75分鐘時, 突遭洗倉式下跌, 從開盤時的7.35港元最低跌至3.88港元, 跌幅高達46.95%, 幾乎被“腰斬”。 25分鐘後, 漢能緊急停牌, 停牌前最終報價每股3.91港元。 此時漢能的總市值約為1637億港元, 而在前一個交易日, 其市值有3000多億港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

漢能薄膜發電, 是中國前首富李河君創立的漢能控股集團旗下的高科技能源企業, 2009年開始進入薄膜發電行業, 在遭遇“腰斬”前, 漢能股價才剛剛經歷了快速拉升。

從2014年底開始, 漢能股價從不到2港元一路飆升, 數月內最高曾升至9.07港元, 公司市值一度接近6000億, 比其他中國太陽能上市公司市值總和還要高,

達到美國最大太陽能組件製造商First Solar市值的6倍。

李河君也因此身家暴漲, 成為耀眼的全球光伏王的同時, 還在2015年初發佈的胡潤全球富豪榜上擠下王健林和馬雲, 問鼎中國新首富寶座, 轟動一時。

怎料, 就在3個月後, 漢能的市值在半小時內蒸發1400多億港元, 持有漢能約80%股份的集團董事會主席李河君, 身家也相應縮水千億港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自被責令停牌以來, 漢能一直沒有停止爭取複牌的努力, 與證監會保持著積極溝通。 同時, 在2016年5月完成董事會大換血的漢能, 在市場化變革中也取得了不少成效, 短短一年裡, 多項技術拿下全球第一, 擁有1300件全球專利技術, 還在市場方面建立了扁平化組織, 銷售勢頭良好。

2016上半年漢能薄膜發電營業收入為32.96億港元, 同比增長56%, 實現了扭虧為盈, 這主要是因為戶用及工商業分散式光伏發電系統銷售同比增長約284%, 裝備產線交付收入同比增長約33%, 來自協力廠商的銷售收入達28.49億, 占漢能薄膜上半年總收入的86%。

今年1月23日, 漢能薄膜發電發佈公告稱, 香港證監會經調查證實, 李河君無重大問題, 公告同時披露, 香港證監會與漢能薄膜就兩項複牌必要條件達成共識。

香港高銀一天內縮水1277億

就在“漢能薄膜發電股價”暴跌後的第二天, 也就是2015年5月21日, 香港高銀集團旗下的高銀地產和高銀金融股價雙雙跳水。 這兩隻股與“漢能薄膜發電”一樣, 都曾是滬港通熱門標的。

截至當天收盤, 高銀地產下跌41%, 報14.36港元, 公司市值從868億港元縮水至512億港元;高銀金融下跌43.34%, 報17.48港元, 公司市值從2141億港元縮水至1220億港元, 一天之內兩家公司市值共蒸發1277億港元。

與漢能薄膜發電類似, 高銀地產和高銀金融在暴跌前也經歷過一輪“瘋漲”, 從2015年3月中旬一直到5月20日,

高銀地產曾由4.08港元漲至最高位29.5港元, 一個半月內漲了6.23倍;高銀金融則從2015年1月開始, 由7.5港元漲至最高35.4港元。

作為兩家公司掌門人及最大控股股東, 高銀集團主席潘蘇通當時擁有高銀地產64.41%的股權, 以及高銀金融70.33%的股權。 在2015年的《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上, 52歲的潘蘇通曾以61億美元淨資產位列第11名。 而此前, 他的帳面財富還一度超過2000億港幣, 成為身價齊平馬雲和王健林的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可是,高銀地產和高銀金融兩個股價的暴跌,意味著潘蘇通的個人資產瞬間縮水877億港元。目前,兩檔股票的價格分別徘徊在7港元和3港元上下,兩家公司總市值分別為261億港元和213億港元。

半小時,恒發洋參市值蒸發91%。

還有一隻“慘”股就是恒發洋參,它曾在半小時內跌去91.39%。2016年1月28日,恒發洋參在開盤一小時的時候突然開始塌方式下跌,10點36分,公司緊急宣佈停止交易,至此,恒發洋參的股價從開盤時的0.39港元下跌至0.034港元,市值蒸發71億港元後,僅剩6億港元。恒發洋參的大股東楊永仁當時持有公司71.24%的股份,一個上午之內身家縮水50多億港元。2016年7月,恒發洋參改名為“前海健康控股”,目前股價徘徊在0.09港元左右,公司總市值約16億。

一跌再跌,德普科技兩日連續暴跌累計達94%

2016年7月28日,德普科技的股價暴跌86.34%,令不少投資者心驚肉跳,而這還沒完,29日,德普股價繼續下跌56%,兩天加在一起共跌94%,股價從2.27港元跌得只剩0.135港元,市值蒸發了140多億港元,剩餘8.8億港元。而在2016年上半年的時候,德普科技的股價還在穩步上漲,從1.67港元最高漲至2.84港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可是,高銀地產和高銀金融兩個股價的暴跌,意味著潘蘇通的個人資產瞬間縮水877億港元。目前,兩檔股票的價格分別徘徊在7港元和3港元上下,兩家公司總市值分別為261億港元和213億港元。

半小時,恒發洋參市值蒸發91%。

還有一隻“慘”股就是恒發洋參,它曾在半小時內跌去91.39%。2016年1月28日,恒發洋參在開盤一小時的時候突然開始塌方式下跌,10點36分,公司緊急宣佈停止交易,至此,恒發洋參的股價從開盤時的0.39港元下跌至0.034港元,市值蒸發71億港元後,僅剩6億港元。恒發洋參的大股東楊永仁當時持有公司71.24%的股份,一個上午之內身家縮水50多億港元。2016年7月,恒發洋參改名為“前海健康控股”,目前股價徘徊在0.09港元左右,公司總市值約16億。

一跌再跌,德普科技兩日連續暴跌累計達94%

2016年7月28日,德普科技的股價暴跌86.34%,令不少投資者心驚肉跳,而這還沒完,29日,德普股價繼續下跌56%,兩天加在一起共跌94%,股價從2.27港元跌得只剩0.135港元,市值蒸發了140多億港元,剩餘8.8億港元。而在2016年上半年的時候,德普科技的股價還在穩步上漲,從1.67港元最高漲至2.84港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