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為何外國老人不帶孫子?值得每個人反思

現在的小爸媽,

要工作、要賺錢,

還要二人世界,

養孩子的重任

自然交到了老一輩的手中,

所以出現了多才多藝奶奶帶出來的孩子!

廣場舞技能滿分

雖然中國的寶寶都這麼多才多藝,

但是國外的奶奶可不是像中國奶奶

一樣願意甚至樂意去帶孩子的喔!

那麼外國的奶奶為什麼不帶孩子呢?

先聽小滿君講個小故事吧!

一中國女士從英國回來探親, 順便帶著她的洋老公和洋婆婆到中國旅遊。 這位女士有兩個孩子, 一個5歲, 一個3歲, 都是由她自己當全職媽媽養育著。

而她的外國婆婆則相當瀟灑, 自從退休後, 單身一個人每隔半年到一個新的地方居住、寫書, 對人生有相當深刻的感悟。

剛到中國時, 看到許多中國老人都在帶孫子, 這位外國老太很震驚!她說了這樣一句話:“這是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任。 ”

那麼他們為什麼堅持要媽媽親自帶孩子呢?這位英國老太太說了三個原因:

1

孩子由母親自己帶, 更利於成長

媽媽親自養育孩子長大, 這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母親在孩子成長中的陪伴, 是孩子獲取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也是孩子養成良好性格和健康心理的前提。

中國的留守兒童大多有性格上的缺陷, 心理上更是感到十分孤單。 賺錢是一個沒有止境的事, 但孩子的長大卻在瞬間。

孩子成長的最重要的那幾年, 沒有母親的陪伴, 缺失母愛, 將是孩子一輩子都難以癒合的傷害。

除了母親的角色, 父親的角色對孩子的成長也很重要。 所以英國一般都有家庭日,

在這天, 爸爸什麼也不幹, 就陪伴孩子玩耍、郊遊或打橄欖球等。

2

隔代教育爆發矛盾和衝突

時代在發展, 年輕人的觀念也越發新潮, 與老年人的想法肯定有所不同。 這時, 我們中老年人不妨放一放手, 要相信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一代更比一代強!

隔代教育, 多多少少會引發一些矛盾和衝突。 而放手, 則不僅減少了這樣的矛盾, 而且自己也有了更多的休息時間, 可以去和朋友聊天、打牌、唱歌、跳舞, 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 對於年輕人來說, 也要多理解自己的父母, 畢竟父母都是一片好心, 在生活經驗上, 老人總歸比年輕人更豐富一些。

3

外國老人都有晚年計畫

中國的老人大多很空虛,有些老人退休後,從充滿活力的一個人似乎突然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有些甚至一下子得了老人癡呆。

因為退休前,日子推著自己走,而退休後沒有了後面“推”的動力,就像個沒有方向感的飄零。沒有了寄託,這時他們會變得敏感,甚至把自己生命的價值,寄託在年輕人對自己的尊重和重要性上面來。

而外國老人則自己找樂子,自己安排晚年生活、旅遊、寫書,甚至只是在社區當義工,料理花園當個勤勞的園丁都能把小日子過得津津有味。

於你而言,安心上班固然輕鬆;

于爺爺奶奶而言,子孫繞膝的日子固然美好,

但是于孩子而言呢?

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最重要!

爺爺奶奶也要有一個豐富的晚年生活,

去看那些沒看過的風景,

去走那些沒走過的路,

去完成那些還沒有完成的夢想!

老人總歸比年輕人更豐富一些。

3

外國老人都有晚年計畫

中國的老人大多很空虛,有些老人退休後,從充滿活力的一個人似乎突然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有些甚至一下子得了老人癡呆。

因為退休前,日子推著自己走,而退休後沒有了後面“推”的動力,就像個沒有方向感的飄零。沒有了寄託,這時他們會變得敏感,甚至把自己生命的價值,寄託在年輕人對自己的尊重和重要性上面來。

而外國老人則自己找樂子,自己安排晚年生活、旅遊、寫書,甚至只是在社區當義工,料理花園當個勤勞的園丁都能把小日子過得津津有味。

於你而言,安心上班固然輕鬆;

于爺爺奶奶而言,子孫繞膝的日子固然美好,

但是于孩子而言呢?

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最重要!

爺爺奶奶也要有一個豐富的晚年生活,

去看那些沒看過的風景,

去走那些沒走過的路,

去完成那些還沒有完成的夢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