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敦克爾克》——一場反映微觀人性的宏大戰爭

駁船、遊艇、拖船、漁船參與救援

美國華納兄弟發行、克里斯多夫·諾蘭執導的電影《敦克爾克》上映以來, 口碑上佳。 影片保有克里斯多夫·諾蘭作品一貫的獨特視角和切入點、略帶燒腦性,

而看過影片之後, 我印象特別深的還是《敦克爾克》對戰爭片的獨特處理方式。

沒看電影之前, 只看了電影花絮, 就感覺又是一部好萊塢式的大場面戰爭片, 無非講求場面宏大, 特效先進之類的。 但看過影片之後, 才知道《敦克爾克》在描述一場戰爭時特有的微觀風格。

真實的敦克爾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6日-1940年6月4日, 由於歐洲本土德國的優勢所逼, 英法聯軍在法國東北部的敦克爾克進行了一場保存有生力量的絕地大撤退。 參加此次撤退的英法聯軍人員40萬人, 而德軍的數目是2倍。 最終, 撤退取得了巨大成功, 有30余萬人成功撤退至英國本土, 為最終戰爭的勝利保存了實力。

英國首相邱吉爾

影片當然少不了宏大場面的反映, 但單看場面, 你不會感覺到這是一場100多萬人參加的戰爭。 影片從一系列微觀角度入手, 非常獨特地“以小見大”, 讓人們看完之後, 更多的是深思和感動, 而不是熱血沸騰。

影片主要講述1個參與撤退急切想要回到家鄉的士兵、1艘參與任務的小型遊艇主、2架空中接應掩護撤退的戰機飛行員, 以及幾個怕死的盟軍士兵、還有面對如此規模的戰爭仍然西裝革履參與救援的英國民眾。

年輕的士兵

回家

那個士兵一出場, 就已經是一個受過戰爭驚嚇的年輕人, 聽到槍聲會奪命狂奔, 見到死亡會渾身發抖。 見到傷患會挺身相救, 但他沒有表現出大無畏的奉獻精神, 他樂於幫助戰友脫離苦海, 因為他本身也正是這樣一位急於回到家鄉的撤退士兵。 甚至在遇到選擇, 是自己有機會保命還是給另外的人機會逃生時, 他選擇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這不是一般英雄片和戰爭片的主角形象, 但讓觀眾看了之後, 沒有對他的恨, 而是有一種代入感, 想像你就是那個正值年少的人, 像微塵一樣被投入到這樣一場足以另人類毀滅的殘酷戰爭中。

失去兒子的遊艇主

失去大兒子的遊艇主,他並沒有當過兵,因為兒子是一名空軍,使得他對戰機的型號特別清楚,聽到聲音,就可以判斷這是敵機還是本國的戰機,對不同戰機的性能瞭若指掌。他致力於救援海上遇到的每一個同胞和孩子,即使那個人怯懦、自私、只想著保命。他很冷靜,似乎像理解戰機一樣理解這樣的逃兵。這是一種深沉的父愛,他對兒子的愛和理解,表現在他對戰機和逃兵的理解,而對戰爭,他看得很現實、冷靜。正像是我們常說的那句話,愛家才會愛國……

那2架空中負責掩護的戰機,擊落了幾架敵機,影片講述了作為飛行員,在空中戰爭中的冷靜、無助、決絕、擔當。1個人撤退成功後,面對別人的質疑選擇沉默。1個人機油耗盡,正當觀眾以為他要以身殉國、壯烈犧牲、就像其他戰爭和英雄片所呈現的那樣時,他選擇了艱難迫降,在德軍抓捕到他之前,他燒掉了那架戰機,然後被敵人帶走——他給了人們一個啟示:活著,就有希望。

那個覺得撤退是軍人的一種恥辱、回國會遭人唾駡的士兵,在接應的火車把撤退人員拉回英國本土後,得到的是像迎接凱旋一樣的歡呼和愛戴。當他說“我們只是逃回來了”時,祖國的民眾回答"這就是勝利"。

沉默

沉默

全片幾乎沒多少臺詞,很沉默,救援、逃跑、躲避轟炸、迎接,士兵、將軍、民眾都沒有衣衫襤褸,而是像英國人固有的那種優雅去應對這樣一場戰爭,大家各司其職,之間的理解、團結、友愛、包容沒有太多語言的表達,卻給了觀眾深深的震撼!明明是撤退和逃跑,卻讓人感覺到正義必勝!正義的應有之義,就應該包括人們對戰爭的恐懼、面對戰爭不去抱怨而是堅持!

影片就是通過這幾個戰爭中的微觀的個人,展示給了我們一場宏大的戰爭,沒有熱血沸騰,而是對戰爭與和平的深層反思。

失去兒子的遊艇主

失去大兒子的遊艇主,他並沒有當過兵,因為兒子是一名空軍,使得他對戰機的型號特別清楚,聽到聲音,就可以判斷這是敵機還是本國的戰機,對不同戰機的性能瞭若指掌。他致力於救援海上遇到的每一個同胞和孩子,即使那個人怯懦、自私、只想著保命。他很冷靜,似乎像理解戰機一樣理解這樣的逃兵。這是一種深沉的父愛,他對兒子的愛和理解,表現在他對戰機和逃兵的理解,而對戰爭,他看得很現實、冷靜。正像是我們常說的那句話,愛家才會愛國……

那2架空中負責掩護的戰機,擊落了幾架敵機,影片講述了作為飛行員,在空中戰爭中的冷靜、無助、決絕、擔當。1個人撤退成功後,面對別人的質疑選擇沉默。1個人機油耗盡,正當觀眾以為他要以身殉國、壯烈犧牲、就像其他戰爭和英雄片所呈現的那樣時,他選擇了艱難迫降,在德軍抓捕到他之前,他燒掉了那架戰機,然後被敵人帶走——他給了人們一個啟示:活著,就有希望。

那個覺得撤退是軍人的一種恥辱、回國會遭人唾駡的士兵,在接應的火車把撤退人員拉回英國本土後,得到的是像迎接凱旋一樣的歡呼和愛戴。當他說“我們只是逃回來了”時,祖國的民眾回答"這就是勝利"。

沉默

沉默

全片幾乎沒多少臺詞,很沉默,救援、逃跑、躲避轟炸、迎接,士兵、將軍、民眾都沒有衣衫襤褸,而是像英國人固有的那種優雅去應對這樣一場戰爭,大家各司其職,之間的理解、團結、友愛、包容沒有太多語言的表達,卻給了觀眾深深的震撼!明明是撤退和逃跑,卻讓人感覺到正義必勝!正義的應有之義,就應該包括人們對戰爭的恐懼、面對戰爭不去抱怨而是堅持!

影片就是通過這幾個戰爭中的微觀的個人,展示給了我們一場宏大的戰爭,沒有熱血沸騰,而是對戰爭與和平的深層反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