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山西盲藝人10余種樂器演奏“原生態搖滾樂”

【解說】一聲醒木響, 57歲的李杞與其他襄垣鼓書藝人一開嗓, 周圍很快聚滿觀眾, 水泄不通。 9月2日, 在山西省長治市首屆藝術節上, 襄垣縣展館內的鼓書表演台前舉步維艱。

襄垣鼓書成型於明末清初, 表演者少則四人, 多則十餘人, 其中一人操辦全套打擊樂, 多人弦樂伴奏。 當天的表演隊伍是極為精簡的4人隊伍, 李杞在其中演奏全部打擊樂器, 包括快板、書鼓、鑔、響鑼、木魚、鼓、醒木、腳蹬梆、高音鑼和塌音鑼等11種樂器。

【同期】襄垣鼓書藝人李杞:這個叫腳蹬梆, 這個是鑔, 可以敲, 也可以拍。 這是書鼓, 這叫響鑼, 這叫木魚,

這個是高調鑼, 這個是塌音鑼, 這個是醒木。

【解說】其餘幾人演奏二胡、二把、胡胡等弦樂, 鼓書藝人每個人都會演唱。

【同期】襄垣鼓書藝人李杞:襄垣鼓書作為一種擊打樂器, 一個人打八九十來個, 能打十樣, 這是九樣, 自己打自己唱, 像這個鼓書有三大件, 二胡、二把、胡胡, 現在去外面配一些電子琴呀, 配一些新樂器呀, 在非遺裡面不配樂器, 都是古用樂器。

【解說】演唱襄垣鼓書的大多是盲人, 而且均已年長, 然而在表演中, 他們卻隨音樂動作起伏, 表演頗有激情, 曲到高亢處聲帶嘶吼, 被稱為原生態搖滾樂。

【同期】襄垣鼓書藝人王愛華:唱是唱, 凡是坐場的都能唱。 比如說一個書, 這個它是說那一段, 分角色了, 這個角色是我我就得唱,

那個角色是他他就得唱, 也能合唱, 需要合唱的時候我們就合唱, 需要分開唱的就分開唱。

當天的表演10分鐘一場, 現場觀眾一直將他們層層圍住。 演奏空歇, 不少老人始終站在台前, 等待下一場開始。

【同期】觀眾段田有:像我們這個年齡想看也看不到, 好不容易能看到, 很珍貴的一種民間盲人藝術。 這是一個古老文化, 應該給他們提供一個平臺, 讓年輕的一代看一看以前盲人怎麼生存的, 怎麼表現藝術的, 怎麼為大眾唱歌跳舞的。

【解說】2008年, 襄垣鼓書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平日裡, 這些老藝人們跋山涉水, 四處傳唱, 希望這項百年傳統技藝能夠廣為傳播。

記者 屈麗霞 山西長治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