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卡通玩轉VR,蔡明亮大搞“人鬼情”~華語片“大鬧”威尼斯電影節

華語片真的要在威尼斯搞大事情啦~

其實N年前, 華語片一直都是威尼斯電影節的姻親, 但最近幾年的華語片落寞且沉寂了太久太久了。

在華語片連續兩年無緣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後, 今年的華語片“威尼斯魔咒”終於被打破, 一共8部全新電影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滾燙的入場券。 其中一部進入金獅獎角逐, 還有5部在同一單元勝利會師。

威尼斯電影節“華語片最好看”, 且聽閣主一一分解。

2017年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

吳宇森翻拍《追捕》, 00後上演兩生花~老傳統, 電影節真人秀

8張華語片的威尼斯電影節入場券, 其中3張屬於老傳統“真人秀”。 入圍的倆新人導演文晏和宋鵬飛帶著話題性, 老驥伏櫪的吳宇森這次只是蜻蜓點水似的亮個相而已。

看張涵予挑戰高倉健~《追捕》Manhunt

導演:吳宇森 | 主演:張涵予、戚薇、福山雅治、河智苑 | 入選展映單元

“召倉不是跳下去了嗎?唐塔也跳下去了。 你倒是跳啊!” 吳宇森新片《追捕》翻拍的是七八十年代風靡全中國的、由日本硬漢高倉健領銜主演的經典同名名作(本片1976年日本上映, 1978年中國大陸公映)。 不過新版《追捕》是以原版小說《涉過憤怒的河》改編(其實日版《追捕》原名就叫《涉過憤怒的河》, 中國大陸公映時翻譯成了《追捕》), 走的依然是在一兵一“賊”鬥智鬥勇、你追我逐的過程中, 揭開懸案真相的經典犯罪片套路。

新版《追捕》雙雄

舊版《追捕》雙雄

“中國硬漢”張涵予演的是蒙冤出逃的檢察官杜秋(對應的就是高倉健的角色杜丘), “日本紳士”福山雅治是負責追捕杜秋的警探(原版由原田芳雄扮演), 中日兩大演技派臘肉同台飆戲, 屆時定會燃爆大銀幕。

張涵予如何挑戰經典硬骨頭高倉健是新版的最大看點, 張·福山對決(50歲上下的倆大酷男依然風度翩翩、身手了得)是看點之二, 韓國美女河智苑挑戰女殺手是看點之三, 最大槽點是大陸小花戚薇冒險挑戰“老版真由美”中野良子, 還真替她捏把汗……

張涵予as杜秋

福山雅治as警探矢村聰

戚薇as真由美

河智苑演女殺手

高倉健版杜丘

原田芳雄版矢村警長

中野良子版真由美

倍賞千惠子客串老版

要說吳宇森,他可是威尼斯電影節的“老情人”了——早在2010年威尼斯電影節就把終身成就金獅獎頒給了他,也難怪電影節在最後一刻把《追捕》列入“嘉賓行列”展映單元啦!

吳宇森在《追捕》片場

中國00後演繹兩生花~《嘉年華》Angels Wear White

導演:文晏 | 主演:文淇、周美君、耿樂、史可、劉威葳 | 入圍主競賽單元

看這陣容說這是“熟臉兒”?別以為閣主在忽悠你——從導演到演員幾乎沒有人跟威尼斯沾過邊兒吧?先別起急啊!——廖凡在2014年得柏林影帝的《白日焰火》你一定多少聽說過吧?它的製片人其實就是《嘉年華》的導演文晏!2013年,文晏就憑一部《浮水印街》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新銳導演提名,時隔4年就入圍了金獅獎的爭奪,你說說牛不牛?

《白日焰火》的製片人和《浮水印街》的編劇導演都是《嘉年華》的導演文晏~

《嘉年華》講的是倆00後女孩的成長煩惱,女性視角做主線特符合今年“大女主”的流行大勢。海報由《黃金時代》《一代宗師》等海報設計師黃海操刀,超級驚豔。不知首次“觸電”的倆00後小演員文淇和周美君會帶來怎樣的驚喜,但“爸爸”可是圈內公認最適合出演“邊緣人物”的耿樂——其實早在1994年的《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就貢獻了超吊的演出;但當時的焦點是當年17歲的男主夏雨,他可是憑這片子把威尼斯影帝收入囊中的呢!

《陽光燦爛的日子》,耿樂光膀子,夏雨光大腿~

留守兒童歡樂多~《米花之味》Left Behind Buddha

導演:宋鵬飛 | 入圍威尼斯日單元

“威尼斯日單元”是電影節比較特別的單元之一,2004年才加入到威尼斯電影節的大家庭裡,和坎城電影節的“導演雙周單元”算是表兄弟,都旨在挖掘新銳導演。宋鵬飛是繼2014年的《地下香》獲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後,二度來到威尼斯。《地下香》關注北漂生活,而這新片《米花之味》則聚焦雲南留守兒童,獨特的視角和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都是這部片兒的看頭。

卡通玩起VR,蔡明亮大搞“人鬼情”~新規則,電影節新設VR單元

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緊跟大趨勢大潮流,首度開設了VR競賽單元。5部華語VR《拾夢老人》、《自遊》、《臥室》、《窗》和《家在蘭若寺》紮堆兒佔領了這個單元1/4的名額,而且入圍作品除了蔡明亮的新作,幾乎是一水兒的新鮮面孔,算是給華語片長臉的大新聞。閣主這就帶你嘗個鮮!

呆萌VR拾殘夢~《拾夢老人》The Dream Collector

製作團隊:Pinta Studio | 入圍VR競賽單元

《拾夢老人》這個撿垃圾的老頭兒撿的是別人丟掉的夢想,而且還負責修復這些殘夢。就像超級英雄都是組團打怪,拾夢老爺爺也有自己的團隊——蠢萌小白狗和腹黑小賤鹿,這倆可是全片的萌點擔當,從8歲到18歲都難抵禦這股賣萌光波。片中每個角色都經過了無數次地反復修改,不知逼瘋多少設計大大!

片長只有12分鐘的《拾夢老人》製作週期長達半年。Pinta Studio對新技術和工作流程幾乎是從零開始摸索,既殺時間又燒錢,研究核心技術Unity引擎的操作法、建立全新的視聽語言,引導觀眾VR式的體感交互……這些聽起來就知道浩大難搞定的工程都被這支成立於2016年的“鮮肉夢之隊”逐一實現啦!

Pinta Studio三位大佬(左起):CMO啊呸、CEO雷崢蒙和《拾夢老人》導演米粒

Pinta Studio主創之前的作品絕對是國產動畫界的良心——CEO雷崢蒙和CMO啊呸是前阿裡數娛的精英,導演米粒是先後參與過《魁拔》、《大聖歸來》、《搖滾藏獒》和《小門神》等卡通電影的“技術帝”,從二維到三維沒他玩兒不轉的。大神組團玩VR,《拾夢老人》真挺了不起的。

閣主再私心為《拾夢老人》的小萌狗和小賤鹿打個call。據說,這部VR卡通將於9月13日在VR全平臺正式上線,到時一見分曉吧!

到底跟“倩女幽魂”啥關係?~《家在蘭若寺》The Deserted

導演:蔡明亮 | 主演:李康生、尹馨、陸弈靜、陳湘琪 | 入圍VR競賽單元

蔡明亮是威尼斯電影節的大常客了,兩次滿載而歸(1994年憑《愛情萬歲》獲最佳影片金獅獎、2013年憑《郊遊》獲評審團大獎),而這次蔡明亮的VR新作《家在蘭若寺》能否中標,也是本屆威尼斯電影節VR單元的最大焦點。

蔡明亮憑《愛情萬歲》和《郊遊》兩獲威尼斯大獎,看清楚海報上的絕對男主李康生的姿態~

《家在蘭若寺》是首次有蔡明亮嘗試以電影規格拍攝的VR影片,片長約60分鐘就斥資5000萬元新臺幣(約人民幣1100萬元),也算是大手筆了。新潮的VR技術搭配蔡明亮的獨特敘事風格,不知道會碰撞出什麼色兒的煙火呢?

蔡明亮玩過了影像實驗展,又開始大玩VR電影了~

蘭若寺?到底這部新片跟《倩女幽魂》的鬼寺有啥關係?沒錯,這次蔡明亮就是想借“蘭若寺”還《倩女幽魂》的魂!據說在這個“人鬼情未了”的奇幻愛情故事裡,有隱居深山的孝順書生、掛念兒子的老母親、神秘的女鬼鄰居和善解人意的魚精,還是那些御用班底(“沒他就拍不了電影”的絕對男主李康生如約獻身),這些角色聚在一塊兒,到底能組合出怎樣的奇情呢?又是怎麼借助VR技術讓你化身“寧采臣”身居蘭若寺呢?閣主也是需要腦補一番,還真有點期待呢,趕緊先買一副VR眼鏡備著!

往屆威尼斯電影節

威尼斯這只金獅子,華語片當之無愧

安利了本屆威尼斯電影節的華語片種子選手,閣主還想聊聊往昔的威尼斯電影節的崢嶸歲月稠,數數當年那些曾獲金獅青睞的華語片佳作。江山代有人才出,但咱也不能只見新人笑、獨留舊人哭吧!那可都是大導演們的心血力作啊~

看嫩出一臉水的梁朝偉~《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1989

導演:侯孝賢 | 主演:梁朝偉、辛樹芬、陳松勇| 獲1989年第46屆金獅獎

侯孝賢這部《悲情城市》是華語片衝擊金獅獎的急先鋒(首部獲金獅獎的華語片)。這部經典的悲喜人生看得多少人壓抑非常,但看到梁朝偉當年嫩出水兒的一張俏臉,幸福感就油然而生。女主演辛樹芬該是“初戀臉”創始人,陳妍希、陳都靈這些小花都只能算是後來者。辛樹芬是侯孝賢電影的御用女主,也是偉仔最欣賞的女演員,她與丈夫自小學五年級相識,後來丈夫出國四處奔走,辛樹芬一直與他書信聯繫——侯孝賢的原話“足可見她古典的程度”。《悲情城市》裡的寬美是辛樹芬告別影壇之作,之後便全心相夫教子洗手做羹湯了。

就算是個“悲情城市”,海報上的偉仔和辛樹芬也漂亮的像是一對芭比娃娃~

重看鞏秋菊,依然碾壓范金蓮~《秋菊打官司》The Story of Qiu-Ju,1992

導演:張藝謀 | 主演:鞏俐、雷恪生、劉佩琦 | 獲1992年第49屆金獅獎、鞏俐獲威尼斯影后

《秋菊打官司》故事盡人皆知。那會兒的鞏皇還沒如今這麼霸氣,從《紅高粱》到《菊豆》再到《秋菊打官司》,村味兒不離不棄,比起范爺的《我不是潘金蓮》,鞏秋菊顯然更原汁原味、接地氣。老謀子的這次奪金獅(1991年張藝謀憑《大紅燈籠高高掛》僅獲得銀獅獎),是大陸影壇當年拿到的最有分量的電影節大獎,鞏俐更成為首位獲得威尼斯影后的華人演員。

那時候老謀子鏡頭裡的鞏皇,怎麼都是大紅色最好看~

看李康生身體,楊貴媚抽煙~《愛情萬歲》Vive L'Amour,1994

導演:蔡明亮 | 主演:李康生、陳昭榮、楊貴媚 | 獲1994年第51屆金獅獎

蔡明亮的《愛情萬歲》最直觀特點就是話少,90分鐘片長總共不到10句對白,卻把都市人的社交困惑和個人的精神危機刻畫得淋漓盡致。楊貴媚演的售樓小姐精明性感,拿煙姿勢都透著那種勾人寂寞,差點看不出她就是李安《飲食男女》裡保守又老派的大姐朱家珍;歲月真不饒人,到吳宇森的《太平輪》裡,她都開始能演金城武和楊祐甯的媽了!話說回來,當年的男主李康生依然還是新片《家在蘭若寺》的男主,依然一副好身材+沉默是金。

看楊貴媚的寂寞性感

看李康生的自戀睡姿

史上最不養眼電影卻動人~《一個都不能少》Not One Less,1999

導演:張藝謀 | 主演:魏敏芝 | 獲1999年第56屆最佳影片金獅獎

張藝謀憑《一個都不能少》再擒金獅,既讓人驚喜萬分又是情理之中。老謀子用毫不離奇的故事反應社會和人性的敘事風格,和威尼斯電影節一直標榜的“電影為嚴肅藝術服務”的宗旨,簡直是天生一對。滿滿西北鄉土氣、“原生態”素人演員讓《一個都不能少》可以上榜“史上最不養眼電影”的行列了,但正是這份質樸,更容易讓人感動。

賈科長用人唯親~《三峽好人》Still Life,2006

導演:賈樟柯 | 主演:趙濤、韓三明 | 獲2006年第63屆最佳影片金獅獎

華語片在威尼斯沉寂了6年後,賈樟柯這部《三峽好人》就出現了。他之前的“故鄉三部曲”《小武》、《月臺》、《任逍遙》形成了非常鮮明的風格,所以在聽到《三峽好人》裡的重慶方言和山西方言後,就絲毫不意外啦!女主趙濤後來還擔任了賈樟柯的紀錄片《無用》的監製,以及賈樟柯所有電影的女主——賈樟柯該是電影圈裡最愛和老婆搭檔拍戲的導演了!順便提一嘴,男主韓三明其實是賈樟柯老家的表弟,他真是用人唯親啊~

看湯唯那張六角形臉~《色|戒》Lust, Caution,2007

導演:李安 | 主演:梁朝偉、湯唯、王力宏、陳沖 | 獲2007年第64屆最佳影片金獅獎

電影劇本改編小說的風潮一直盛行,但水準能和原著媲美甚至出其右的為數不多,李安的《色|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李安發掘了湯唯,說不上驚豔卻耐看有韻味的“六角臉型”和曼妙的民國造型相稱得宜,配上樑朝偉陰狠的易先生——最後一場易先生送上鴿子蛋鑽戒,王桂芝方知戲假情真的對手戲,讓人邊被劇情虐邊忍不住回味。

比金獅獎更有故事的還有這些華語佳作

除了擒獲金獅的華語片之外,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還有很多其他的亮眼之作。它們傳達的可能不一定是主流價值觀,卻需要在時間長河中慢慢體會。

李冰冰、陳建斌、吳秀波未紅時都是威尼斯座上賓

盤點有個好玩的事兒,就是總能在這樣那樣的舊片子裡找到如今當紅、當年卻在費力打拼的大明星的身影。2000年,張元憑《回家過年》捧回了華人首個最佳導演銀獅獎。當年還未進入一線女星行列、還是一臉倔強模樣的李冰冰演了個俐落的女警,可比現在浮誇的演技好太多了!

《回家過年》,李冰冰穿軍大衣戴貝雷帽扮女警,還真有那股子范兒~

2011年,蔡尚君導演、顧小白編劇的《人山人海》同樣獲得了銀獅獎,當年還沒演《甄嬛傳》四郎的陳建斌在《人山人海》中是土掉渣兒的農民造型;同樣造型+陰狠眼神的還有沒變身大紅大紫“波叔”的吳秀波,當年還是一臉年輕氣盛的戾氣。

《人山人海》中土掉渣的陳建斌

話說,去年曹保平那部《追凶者也》被吐槽說,其取材的真實案件藍本跟這部《人山人海》鬧出“雙胞胎風波”,而劉燁和張譯的角色對應的就是陳建斌與吳秀波。但話說回來,明眼人都覺得《追凶者也》比《人山人海》顯然要更娛樂化。

《人山人海》陳建斌

《人山人海》吳秀波

《追凶者也》劉燁

《追凶者也》張譯

姜文、許鞍華都曾是威尼斯影帝影后推手

雖然姜文和許鞍華兩位導演的才華一直都能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得以施展,但他們卻有開枝散葉的本事,兩人兩部最優秀的導演作品,分別把兩位元主演推上了影帝和影后的寶座。

夏雨1994年憑姜文的導演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威尼斯影帝,但此後的夏雨似乎一直都沒有走出威尼斯影帝的陰霾,成年後的角色只能說so~so,只有《尋龍訣》裡的“話癆師爺”還算是突破自我、找到了點小定位。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夏雨難以超越的高度~

2011年,“桃姐”憑許鞍華導演的《桃姐》獲威尼影后,她今年又在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裡,她光芒四射的演技簡直搶光了所有明星的光彩。

親切的《桃姐》

最美的時光流轉,當屬田壯壯、關錦鵬

其實最擅長用光影記錄時光的美好的導演當屬大陸導演田壯壯和香港導演關錦鵬了,而他們兩部記錄時光的佳作,也都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青睞,雖然比不得金獅獎、銀獅獎,但這份只有小眾理解欣賞的時光美好,才是最值得細細品 讀的味道。

2002年,田壯壯帶著《小城之春》去了威尼斯,得了當年的聖馬可最佳影片獎。《小城之春》翻拍自1948年的同名老片,舒緩的情緒、悠然的節奏、恬靜的氣質都在這個江南小城的幾個男女之間漸漸暈開,情緒也在油然蔓延……可惜這樣的情緒只能讓心靜之人慢慢咀嚼、回甘。新版的《小城之春》由辛柏青(原定為當年四大小生之一的李亞鵬出演)、吳軍和胡靖釩主演,沒大紅的明星,但演員氣質卻十分吻合本片氣質。

田壯壯版《小城之春》,有種樸素版《花樣年華》的味道~

舊版《小城之春》1948年上映,是當時不可多得的、氣質獨特的文藝佳作

關錦鵬改編自王安憶小說的《長恨歌》口碑和票房都沒討大眾歡心,只在2005年威尼斯電影節上得了個莫名其妙的“歐洲藝術交流獎”。

《長恨歌》海報上的王琦瑤有種哀豔的悲涼~

據說王安憶中意的王琦瑤人選是吳倩蓮——沒殺傷力的外形卻集幾個男人寵愛于一身,足夠給人驚喜。但關錦鵬卻屬意更加豔麗的鄭秀文出演,即使Sammi足夠勤奮,依然不是王安憶乃至大眾眼中的王琦瑤,落得個慘敗收場……

鄭秀文~關錦鵬眼中的王琦瑤

吳倩蓮~王安憶心目中的王琦瑤

賈樟柯還是紀錄片高手,陳果紀實忘不了重口味

賈樟柯的《二十四城記》(2008)算是一部偽紀錄片,但其實他還曾以一部真·紀錄片《無用》(2008)獲得過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紀錄片大獎,拍的正是國產中國風fashion品牌無用的創辦人的故事。

賈樟柯的紀錄片《無用》,記錄的是中國fashion品牌無用的創始人的故事~

除了賈樟柯,大陸導演劉傑、黃文海和王兵拍攝的紀錄片或反映現實社會的紀實劇情片,都曾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大大小小好幾個獎項——2006年,劉傑的紀實片《馬背上的法庭》(李雪健、呂聿來主演)獲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劉傑後來是兼顧藝術紀實片和主流商業片,在拍了《碧羅雪山》(2010)和《德蘭》(2015,董子健主演)的同時,還拍了青春片《青春派》(2013,董子健處女作)和懸疑片《捉迷藏》(2016,霍建華主演),是個從小眾逐漸走進大眾視線的優質導演。

劉傑的《馬背上的法庭》當年是威尼斯電影節的一匹黑馬~

《德蘭》、《青春派》和《捉迷藏》,董子健在劉傑電影中的三種不同狀態~

拍重口味的紀實片,香港導演陳果(成名作《香港製造》)可不止《香港有個好萊塢》這麼一部喲——2002年他拍的一部名為《人民公廁》重口味程度就有過之無不及,更獲得當年的特別關注獎。

重口味的陳果有一部重口味電影《人民公廁》

《人民公廁》中,有韓國當年的小鮮肉張赫(代表作《火山高校》)與趙寅成(代表作《霜花店》)和日本鮮肉阿部力(日劇《東京女子圖鑒》的直樹),與香港演員李燦森、谷祖琳組成一個“多國部隊”,在北京、香港、釜山、印度、紐約等多個城市發生人與人的碰撞……

趙寅成×張赫

阿部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定居中國多年的美籍男導演伍仕賢(代表作《獨自等待》,今年新作《反轉人生》)儼然已經把自己當做中國人了,他在2001拍攝的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僅有11分鐘的紀實短片《車四十四》,曾在當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得過評委會特別獎。當年還是伍仕賢女友的龔蓓苾演片中44路公車的女司機,慘遭仨匪徒強暴,一車乘客因膽小而眼睜睜看著慘案發生而未出援手,唯一替身而出的英雄卻被匪徒打傷……事後,憤怒的女司機開著公車投河!超強的節奏與故事張力讓觀眾在這短短11分鐘一直繃著弦兒,人性之惡也隨時爆發。

《車四十四》雖處女作,卻是極富張力

黃文海和王兵依然堅守著紀實派的紀錄片領域——黃文海在2009年以《我們》獲地平線單元評委會特別獎,王兵2012年以《三姊妹》獲地平線單元大獎,2016年以《苦錢》或地平線單元最佳編劇獎。其實作為小眾新銳導演,閣主覺得可以把自己辛苦拍攝的紀實性短片報名這個“地平線單元”,勝算可能更大。

王兵《三姊妹》

黃文海《我們》

張涵予as杜秋

福山雅治as警探矢村聰

戚薇as真由美

河智苑演女殺手

高倉健版杜丘

原田芳雄版矢村警長

中野良子版真由美

倍賞千惠子客串老版

要說吳宇森,他可是威尼斯電影節的“老情人”了——早在2010年威尼斯電影節就把終身成就金獅獎頒給了他,也難怪電影節在最後一刻把《追捕》列入“嘉賓行列”展映單元啦!

吳宇森在《追捕》片場

中國00後演繹兩生花~《嘉年華》Angels Wear White

導演:文晏 | 主演:文淇、周美君、耿樂、史可、劉威葳 | 入圍主競賽單元

看這陣容說這是“熟臉兒”?別以為閣主在忽悠你——從導演到演員幾乎沒有人跟威尼斯沾過邊兒吧?先別起急啊!——廖凡在2014年得柏林影帝的《白日焰火》你一定多少聽說過吧?它的製片人其實就是《嘉年華》的導演文晏!2013年,文晏就憑一部《浮水印街》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新銳導演提名,時隔4年就入圍了金獅獎的爭奪,你說說牛不牛?

《白日焰火》的製片人和《浮水印街》的編劇導演都是《嘉年華》的導演文晏~

《嘉年華》講的是倆00後女孩的成長煩惱,女性視角做主線特符合今年“大女主”的流行大勢。海報由《黃金時代》《一代宗師》等海報設計師黃海操刀,超級驚豔。不知首次“觸電”的倆00後小演員文淇和周美君會帶來怎樣的驚喜,但“爸爸”可是圈內公認最適合出演“邊緣人物”的耿樂——其實早在1994年的《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就貢獻了超吊的演出;但當時的焦點是當年17歲的男主夏雨,他可是憑這片子把威尼斯影帝收入囊中的呢!

《陽光燦爛的日子》,耿樂光膀子,夏雨光大腿~

留守兒童歡樂多~《米花之味》Left Behind Buddha

導演:宋鵬飛 | 入圍威尼斯日單元

“威尼斯日單元”是電影節比較特別的單元之一,2004年才加入到威尼斯電影節的大家庭裡,和坎城電影節的“導演雙周單元”算是表兄弟,都旨在挖掘新銳導演。宋鵬飛是繼2014年的《地下香》獲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後,二度來到威尼斯。《地下香》關注北漂生活,而這新片《米花之味》則聚焦雲南留守兒童,獨特的視角和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都是這部片兒的看頭。

卡通玩起VR,蔡明亮大搞“人鬼情”~新規則,電影節新設VR單元

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緊跟大趨勢大潮流,首度開設了VR競賽單元。5部華語VR《拾夢老人》、《自遊》、《臥室》、《窗》和《家在蘭若寺》紮堆兒佔領了這個單元1/4的名額,而且入圍作品除了蔡明亮的新作,幾乎是一水兒的新鮮面孔,算是給華語片長臉的大新聞。閣主這就帶你嘗個鮮!

呆萌VR拾殘夢~《拾夢老人》The Dream Collector

製作團隊:Pinta Studio | 入圍VR競賽單元

《拾夢老人》這個撿垃圾的老頭兒撿的是別人丟掉的夢想,而且還負責修復這些殘夢。就像超級英雄都是組團打怪,拾夢老爺爺也有自己的團隊——蠢萌小白狗和腹黑小賤鹿,這倆可是全片的萌點擔當,從8歲到18歲都難抵禦這股賣萌光波。片中每個角色都經過了無數次地反復修改,不知逼瘋多少設計大大!

片長只有12分鐘的《拾夢老人》製作週期長達半年。Pinta Studio對新技術和工作流程幾乎是從零開始摸索,既殺時間又燒錢,研究核心技術Unity引擎的操作法、建立全新的視聽語言,引導觀眾VR式的體感交互……這些聽起來就知道浩大難搞定的工程都被這支成立於2016年的“鮮肉夢之隊”逐一實現啦!

Pinta Studio三位大佬(左起):CMO啊呸、CEO雷崢蒙和《拾夢老人》導演米粒

Pinta Studio主創之前的作品絕對是國產動畫界的良心——CEO雷崢蒙和CMO啊呸是前阿裡數娛的精英,導演米粒是先後參與過《魁拔》、《大聖歸來》、《搖滾藏獒》和《小門神》等卡通電影的“技術帝”,從二維到三維沒他玩兒不轉的。大神組團玩VR,《拾夢老人》真挺了不起的。

閣主再私心為《拾夢老人》的小萌狗和小賤鹿打個call。據說,這部VR卡通將於9月13日在VR全平臺正式上線,到時一見分曉吧!

到底跟“倩女幽魂”啥關係?~《家在蘭若寺》The Deserted

導演:蔡明亮 | 主演:李康生、尹馨、陸弈靜、陳湘琪 | 入圍VR競賽單元

蔡明亮是威尼斯電影節的大常客了,兩次滿載而歸(1994年憑《愛情萬歲》獲最佳影片金獅獎、2013年憑《郊遊》獲評審團大獎),而這次蔡明亮的VR新作《家在蘭若寺》能否中標,也是本屆威尼斯電影節VR單元的最大焦點。

蔡明亮憑《愛情萬歲》和《郊遊》兩獲威尼斯大獎,看清楚海報上的絕對男主李康生的姿態~

《家在蘭若寺》是首次有蔡明亮嘗試以電影規格拍攝的VR影片,片長約60分鐘就斥資5000萬元新臺幣(約人民幣1100萬元),也算是大手筆了。新潮的VR技術搭配蔡明亮的獨特敘事風格,不知道會碰撞出什麼色兒的煙火呢?

蔡明亮玩過了影像實驗展,又開始大玩VR電影了~

蘭若寺?到底這部新片跟《倩女幽魂》的鬼寺有啥關係?沒錯,這次蔡明亮就是想借“蘭若寺”還《倩女幽魂》的魂!據說在這個“人鬼情未了”的奇幻愛情故事裡,有隱居深山的孝順書生、掛念兒子的老母親、神秘的女鬼鄰居和善解人意的魚精,還是那些御用班底(“沒他就拍不了電影”的絕對男主李康生如約獻身),這些角色聚在一塊兒,到底能組合出怎樣的奇情呢?又是怎麼借助VR技術讓你化身“寧采臣”身居蘭若寺呢?閣主也是需要腦補一番,還真有點期待呢,趕緊先買一副VR眼鏡備著!

往屆威尼斯電影節

威尼斯這只金獅子,華語片當之無愧

安利了本屆威尼斯電影節的華語片種子選手,閣主還想聊聊往昔的威尼斯電影節的崢嶸歲月稠,數數當年那些曾獲金獅青睞的華語片佳作。江山代有人才出,但咱也不能只見新人笑、獨留舊人哭吧!那可都是大導演們的心血力作啊~

看嫩出一臉水的梁朝偉~《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1989

導演:侯孝賢 | 主演:梁朝偉、辛樹芬、陳松勇| 獲1989年第46屆金獅獎

侯孝賢這部《悲情城市》是華語片衝擊金獅獎的急先鋒(首部獲金獅獎的華語片)。這部經典的悲喜人生看得多少人壓抑非常,但看到梁朝偉當年嫩出水兒的一張俏臉,幸福感就油然而生。女主演辛樹芬該是“初戀臉”創始人,陳妍希、陳都靈這些小花都只能算是後來者。辛樹芬是侯孝賢電影的御用女主,也是偉仔最欣賞的女演員,她與丈夫自小學五年級相識,後來丈夫出國四處奔走,辛樹芬一直與他書信聯繫——侯孝賢的原話“足可見她古典的程度”。《悲情城市》裡的寬美是辛樹芬告別影壇之作,之後便全心相夫教子洗手做羹湯了。

就算是個“悲情城市”,海報上的偉仔和辛樹芬也漂亮的像是一對芭比娃娃~

重看鞏秋菊,依然碾壓范金蓮~《秋菊打官司》The Story of Qiu-Ju,1992

導演:張藝謀 | 主演:鞏俐、雷恪生、劉佩琦 | 獲1992年第49屆金獅獎、鞏俐獲威尼斯影后

《秋菊打官司》故事盡人皆知。那會兒的鞏皇還沒如今這麼霸氣,從《紅高粱》到《菊豆》再到《秋菊打官司》,村味兒不離不棄,比起范爺的《我不是潘金蓮》,鞏秋菊顯然更原汁原味、接地氣。老謀子的這次奪金獅(1991年張藝謀憑《大紅燈籠高高掛》僅獲得銀獅獎),是大陸影壇當年拿到的最有分量的電影節大獎,鞏俐更成為首位獲得威尼斯影后的華人演員。

那時候老謀子鏡頭裡的鞏皇,怎麼都是大紅色最好看~

看李康生身體,楊貴媚抽煙~《愛情萬歲》Vive L'Amour,1994

導演:蔡明亮 | 主演:李康生、陳昭榮、楊貴媚 | 獲1994年第51屆金獅獎

蔡明亮的《愛情萬歲》最直觀特點就是話少,90分鐘片長總共不到10句對白,卻把都市人的社交困惑和個人的精神危機刻畫得淋漓盡致。楊貴媚演的售樓小姐精明性感,拿煙姿勢都透著那種勾人寂寞,差點看不出她就是李安《飲食男女》裡保守又老派的大姐朱家珍;歲月真不饒人,到吳宇森的《太平輪》裡,她都開始能演金城武和楊祐甯的媽了!話說回來,當年的男主李康生依然還是新片《家在蘭若寺》的男主,依然一副好身材+沉默是金。

看楊貴媚的寂寞性感

看李康生的自戀睡姿

史上最不養眼電影卻動人~《一個都不能少》Not One Less,1999

導演:張藝謀 | 主演:魏敏芝 | 獲1999年第56屆最佳影片金獅獎

張藝謀憑《一個都不能少》再擒金獅,既讓人驚喜萬分又是情理之中。老謀子用毫不離奇的故事反應社會和人性的敘事風格,和威尼斯電影節一直標榜的“電影為嚴肅藝術服務”的宗旨,簡直是天生一對。滿滿西北鄉土氣、“原生態”素人演員讓《一個都不能少》可以上榜“史上最不養眼電影”的行列了,但正是這份質樸,更容易讓人感動。

賈科長用人唯親~《三峽好人》Still Life,2006

導演:賈樟柯 | 主演:趙濤、韓三明 | 獲2006年第63屆最佳影片金獅獎

華語片在威尼斯沉寂了6年後,賈樟柯這部《三峽好人》就出現了。他之前的“故鄉三部曲”《小武》、《月臺》、《任逍遙》形成了非常鮮明的風格,所以在聽到《三峽好人》裡的重慶方言和山西方言後,就絲毫不意外啦!女主趙濤後來還擔任了賈樟柯的紀錄片《無用》的監製,以及賈樟柯所有電影的女主——賈樟柯該是電影圈裡最愛和老婆搭檔拍戲的導演了!順便提一嘴,男主韓三明其實是賈樟柯老家的表弟,他真是用人唯親啊~

看湯唯那張六角形臉~《色|戒》Lust, Caution,2007

導演:李安 | 主演:梁朝偉、湯唯、王力宏、陳沖 | 獲2007年第64屆最佳影片金獅獎

電影劇本改編小說的風潮一直盛行,但水準能和原著媲美甚至出其右的為數不多,李安的《色|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李安發掘了湯唯,說不上驚豔卻耐看有韻味的“六角臉型”和曼妙的民國造型相稱得宜,配上樑朝偉陰狠的易先生——最後一場易先生送上鴿子蛋鑽戒,王桂芝方知戲假情真的對手戲,讓人邊被劇情虐邊忍不住回味。

比金獅獎更有故事的還有這些華語佳作

除了擒獲金獅的華語片之外,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還有很多其他的亮眼之作。它們傳達的可能不一定是主流價值觀,卻需要在時間長河中慢慢體會。

李冰冰、陳建斌、吳秀波未紅時都是威尼斯座上賓

盤點有個好玩的事兒,就是總能在這樣那樣的舊片子裡找到如今當紅、當年卻在費力打拼的大明星的身影。2000年,張元憑《回家過年》捧回了華人首個最佳導演銀獅獎。當年還未進入一線女星行列、還是一臉倔強模樣的李冰冰演了個俐落的女警,可比現在浮誇的演技好太多了!

《回家過年》,李冰冰穿軍大衣戴貝雷帽扮女警,還真有那股子范兒~

2011年,蔡尚君導演、顧小白編劇的《人山人海》同樣獲得了銀獅獎,當年還沒演《甄嬛傳》四郎的陳建斌在《人山人海》中是土掉渣兒的農民造型;同樣造型+陰狠眼神的還有沒變身大紅大紫“波叔”的吳秀波,當年還是一臉年輕氣盛的戾氣。

《人山人海》中土掉渣的陳建斌

話說,去年曹保平那部《追凶者也》被吐槽說,其取材的真實案件藍本跟這部《人山人海》鬧出“雙胞胎風波”,而劉燁和張譯的角色對應的就是陳建斌與吳秀波。但話說回來,明眼人都覺得《追凶者也》比《人山人海》顯然要更娛樂化。

《人山人海》陳建斌

《人山人海》吳秀波

《追凶者也》劉燁

《追凶者也》張譯

姜文、許鞍華都曾是威尼斯影帝影后推手

雖然姜文和許鞍華兩位導演的才華一直都能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得以施展,但他們卻有開枝散葉的本事,兩人兩部最優秀的導演作品,分別把兩位元主演推上了影帝和影后的寶座。

夏雨1994年憑姜文的導演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威尼斯影帝,但此後的夏雨似乎一直都沒有走出威尼斯影帝的陰霾,成年後的角色只能說so~so,只有《尋龍訣》裡的“話癆師爺”還算是突破自我、找到了點小定位。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夏雨難以超越的高度~

2011年,“桃姐”憑許鞍華導演的《桃姐》獲威尼影后,她今年又在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裡,她光芒四射的演技簡直搶光了所有明星的光彩。

親切的《桃姐》

最美的時光流轉,當屬田壯壯、關錦鵬

其實最擅長用光影記錄時光的美好的導演當屬大陸導演田壯壯和香港導演關錦鵬了,而他們兩部記錄時光的佳作,也都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青睞,雖然比不得金獅獎、銀獅獎,但這份只有小眾理解欣賞的時光美好,才是最值得細細品 讀的味道。

2002年,田壯壯帶著《小城之春》去了威尼斯,得了當年的聖馬可最佳影片獎。《小城之春》翻拍自1948年的同名老片,舒緩的情緒、悠然的節奏、恬靜的氣質都在這個江南小城的幾個男女之間漸漸暈開,情緒也在油然蔓延……可惜這樣的情緒只能讓心靜之人慢慢咀嚼、回甘。新版的《小城之春》由辛柏青(原定為當年四大小生之一的李亞鵬出演)、吳軍和胡靖釩主演,沒大紅的明星,但演員氣質卻十分吻合本片氣質。

田壯壯版《小城之春》,有種樸素版《花樣年華》的味道~

舊版《小城之春》1948年上映,是當時不可多得的、氣質獨特的文藝佳作

關錦鵬改編自王安憶小說的《長恨歌》口碑和票房都沒討大眾歡心,只在2005年威尼斯電影節上得了個莫名其妙的“歐洲藝術交流獎”。

《長恨歌》海報上的王琦瑤有種哀豔的悲涼~

據說王安憶中意的王琦瑤人選是吳倩蓮——沒殺傷力的外形卻集幾個男人寵愛于一身,足夠給人驚喜。但關錦鵬卻屬意更加豔麗的鄭秀文出演,即使Sammi足夠勤奮,依然不是王安憶乃至大眾眼中的王琦瑤,落得個慘敗收場……

鄭秀文~關錦鵬眼中的王琦瑤

吳倩蓮~王安憶心目中的王琦瑤

賈樟柯還是紀錄片高手,陳果紀實忘不了重口味

賈樟柯的《二十四城記》(2008)算是一部偽紀錄片,但其實他還曾以一部真·紀錄片《無用》(2008)獲得過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紀錄片大獎,拍的正是國產中國風fashion品牌無用的創辦人的故事。

賈樟柯的紀錄片《無用》,記錄的是中國fashion品牌無用的創始人的故事~

除了賈樟柯,大陸導演劉傑、黃文海和王兵拍攝的紀錄片或反映現實社會的紀實劇情片,都曾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大大小小好幾個獎項——2006年,劉傑的紀實片《馬背上的法庭》(李雪健、呂聿來主演)獲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劉傑後來是兼顧藝術紀實片和主流商業片,在拍了《碧羅雪山》(2010)和《德蘭》(2015,董子健主演)的同時,還拍了青春片《青春派》(2013,董子健處女作)和懸疑片《捉迷藏》(2016,霍建華主演),是個從小眾逐漸走進大眾視線的優質導演。

劉傑的《馬背上的法庭》當年是威尼斯電影節的一匹黑馬~

《德蘭》、《青春派》和《捉迷藏》,董子健在劉傑電影中的三種不同狀態~

拍重口味的紀實片,香港導演陳果(成名作《香港製造》)可不止《香港有個好萊塢》這麼一部喲——2002年他拍的一部名為《人民公廁》重口味程度就有過之無不及,更獲得當年的特別關注獎。

重口味的陳果有一部重口味電影《人民公廁》

《人民公廁》中,有韓國當年的小鮮肉張赫(代表作《火山高校》)與趙寅成(代表作《霜花店》)和日本鮮肉阿部力(日劇《東京女子圖鑒》的直樹),與香港演員李燦森、谷祖琳組成一個“多國部隊”,在北京、香港、釜山、印度、紐約等多個城市發生人與人的碰撞……

趙寅成×張赫

阿部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定居中國多年的美籍男導演伍仕賢(代表作《獨自等待》,今年新作《反轉人生》)儼然已經把自己當做中國人了,他在2001拍攝的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僅有11分鐘的紀實短片《車四十四》,曾在當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得過評委會特別獎。當年還是伍仕賢女友的龔蓓苾演片中44路公車的女司機,慘遭仨匪徒強暴,一車乘客因膽小而眼睜睜看著慘案發生而未出援手,唯一替身而出的英雄卻被匪徒打傷……事後,憤怒的女司機開著公車投河!超強的節奏與故事張力讓觀眾在這短短11分鐘一直繃著弦兒,人性之惡也隨時爆發。

《車四十四》雖處女作,卻是極富張力

黃文海和王兵依然堅守著紀實派的紀錄片領域——黃文海在2009年以《我們》獲地平線單元評委會特別獎,王兵2012年以《三姊妹》獲地平線單元大獎,2016年以《苦錢》或地平線單元最佳編劇獎。其實作為小眾新銳導演,閣主覺得可以把自己辛苦拍攝的紀實性短片報名這個“地平線單元”,勝算可能更大。

王兵《三姊妹》

黃文海《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