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中國有嘻哈》要做第二季了,IP運營的正確打開方式

僅僅幾年, IP就從一個陌生的詞彙發展成為行業的口頭語。 從文娛行業來看, 不論是影視、動漫、文學還是遊戲, IP都是一個熱門議題。

但從近兩年開始, IP效應開始失效。 受同質化嚴重、涉嫌抄襲、盲目改編等原因, 一些大IP改編的影視作品並沒能獲得很好的市場反響和成績, 比如前段時間由《悟空傳》改編的同名電影因改編過度, 評分僅為5.2, 遠低於原作的8.3分;影版《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因受原著涉嫌抄襲的影響, 雖有楊洋、劉亦菲主演但票房僅為5.35億, 豆瓣評分更是低至4.1分。

在市場對於IP的態度逐漸趨於冷靜的情況下, 如何打通IP全產業鏈的佈局, 最大化提升IP的價值和影響成為業內急需解決的問題。 那麼版權方、內容製作公司、視頻平臺以及遊戲公司對此分別是怎麼看的呢?

“大IP+大明星”失效, 問題出在哪?

愛奇藝副總裁王世穎:IP不是萬能靈藥, 未來漫畫IP具有較大的價值

首先第一點, IP不是萬能靈藥, 而是催化劑, 一個錦上添花的東西。 一個好的作品, 如果有一個大的IP去助力的話, 有可能形成一個爆發的效果。 但如果是一個爛的作品, 既使把好的IP注入進去, 也不能成為一個好的作品。

大家常說IP為作品提供了故事, 提供了流量。 其實我們應該把故事叫做內容, 因為內容不僅包括了一個故事基礎, 它還包括了另外兩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一個叫人設, 一個叫世界觀。 在文化領域, 這幾年大家對於世界觀已經比較重視了;藝人領域也越來越重視人設, 對產品而言也一樣, 一個故事總有結束, 但人設是永恆的, 這是一個IP留給後續衍生產品的最大財富, 只要人設立得住, 就可以在人設基礎上編出很多很多的故事,

無限期的延長這個IP的生命力。

再者是流量。 其實用戶在帶來了流量的同時, 還帶來了其它東西, 第一是熱度;第二是信任感;第三是安全感;第四是忍耐力。

這幾年大家一直在強調頭部IP和超級IP, 好像說如果沒有頭部IP和超級IP, 就沒有辦法打造爆款。

其實不同等級的IP, 對IP衍生品都有促進效果的。 好的IP不見得說它一定有多大的影響力, 或者說它有多大的點擊量, 關鍵是要適合。 比如《方大廚》, 沒有著名的演員, 但拍得精緻, 且完全還原了小說;而《河神》用最好的製作團隊、最精緻的製作去匹配這個大IP, 兩部戲在豆瓣的評分都是8以上。

還有一個詞“IP化”。 IP化會讓一個IP不斷有新的產品湧現出來, 不斷增值, 並使整個產業鏈都會受益。 同時, 當IP矩陣一旦形成後, 其抗風險能力會成倍的增加。

其次, 高門檻的產品更需要IP的拉動作用。 所謂高門檻的產品, 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才能進入到一款產品。 比如說VR、AR、遊戲、旅遊產品等除了這些高成本之外, 它可能還有一個回饋的不確定性。

但在IP的拉動作用下, 人們會願意因為喜歡這個IP, 會樂於去嘗試這個IP相關的一切內容。

愛奇藝對外採購IP的戰略, 就是採購源頭IP, 主要是文學和漫畫, “我們會做全版權的採購, 之後進行整體化的衍生。 ”文學的意義在於它會提供海量的IP, 並提供初步有效的篩選, 基本上大的方向和內容不需要再進一步進行審核了。

而漫畫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 第一它比動畫的產能要高很多, 第二隨著整個漫畫產業的規範化的發展, 漫畫形成了不依附於個體的IP方式, 未來的價值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新文化傳媒集團副總裁許彬:頂級內容除了IP還需要高水準製作水準做支撐

說到內容, 就要提到內容付費。 新文化作為一個內容製作企業, 最關注的是視頻付費的增長。中國的付費用戶在2016年已經達到7500萬,在17年的時候有望超過1個億,即使去掉一些重複的用戶,也基本上占了中國家庭的10%以上。按創新應用領域10%的臨界點來說,這個行業未來一定是加速發展,同時是不可逆的。

推動這種趨勢發展的因素,除了付費用戶的增長,還有國內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近幾年中國的電影票房一直在不斷的破紀錄,但從2012年以來的資料看,真正加速其實是近三年開始,每年一個臺階。這與IP有著很大的關係。資料顯示,從2015年以來,TOP50的高產片中IP改編影片超20部,票房占比超40%;在電視劇市場,由IP改編的劇集播放量達到70%。在整個影視劇裡面,半壁江山以上都是由IP內容支撐起來的。

但IP本身在改編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頭部的電視劇和電影中,中國的評分和美國的評分相比差距比較大。可見IP雖是內容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但IP之外的其他方面如製作能力、產品類型化、創作專業化、人才培養仍有欠缺,都是需要行業去突破的。在我們看來頂級內容會有以下趨勢:

一、頂級內容的價格依然有上升的空間;

二、會向國外看齊,進行全版權的運營或者說一些視窗化的發行。隨著流量價格的提高、用戶付費的發展,這種方式值得期待;

三、內容出海;

四、是內容行銷,比如電視劇植入、電影植入、遊戲植入;

五、是衍生品,但中國還沒有那種特別強,且真正具備持續生產能力的內容作品和IP作品;最後是文化地產,取決於大家的IP到底好不好。

對我們自身而言,首先我們會堅持內容為王;第二從產品層面,要強調號召力的產品;第三進行產業資源的整合,包括搭建IP體系、持續的內容製作以及內容的類型化;第四圍繞IP體系和頂級內容進行變現模式,包括內容行銷和內容植入等;第五加強海外發行;第六開拓互聯網管道;最後,在院線方面的佈局,發展線下互動娛樂。從我們自己內心的標準,電視劇的單集價格都在800萬以上,電影票房基本上都是在20億、30億的量級才能稱之為頂級內容。

IP運營門道:沒有全產業鏈何談IP增值

在圍繞“頂級IP的運營之道”的圓桌討論中,閱文集團副總裁羅立、思美傳媒董事長朱明虯、華策集團克頓傳媒副總裁房迎、銀河酷娛創始人CEO李煒、愛奇藝副總裁王世穎以及盛大遊戲IP發展中心總經理袁俊先分別從不同行業角度分享了對IP運營的看法。

閱文集團副總裁羅立:第一作為一個頂級IP一定要有非常好的故事;第二作為一個頂級IP,一定是集聚了用戶的熱愛情結;第三是一定要有正確的世界觀;第四它要有一個明確,而且漫長改編的可能性。

作為一個IP的運營者或者開發者,我們對現在整個IP市場,包括從大IP到小IP,整個開發過程還是充滿著遺憾的。在這樣一個市場裡面,你要像美國、日本這樣做圓滿的IP開發,這是很難做到的。很可能在未來,當整個產業鏈越成熟,IP散發出的光芒越閃亮。第二個在開發環節上,也是有很多遺憾的。相比於現在已經出現的產品而言,可能我們更期待或者更看好未來還沒有出現的這些產品。

我們認為在未來的時候,整個動畫市場,未必會有網劇那麼大,因為它整個數量會受到限制的,但它的受眾群並不少。我相信整個動畫產品,包括遊戲和周邊在內,應該說它將是未來的一個金礦。

思美傳媒董事長朱明虯:我從一個廣告人看這個話題。我認為IP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種子,我們去衡量它好不好,首先鑒別它是不是一個非常好的種子。因為整個IP的打造或者衍生,實際上有很多的產業鏈去連成的。如果說在中間的改編、製作或者到最後的發行,如果不到位的話,一個很好的種子也會變成一個不是很理想的IP。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我認為整個產業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每個環節都是要非常精工細作的。當然這個IP在誰手上,誰開發,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如果去定義一個頂級的IP,它是有很多維度去做詮釋,而不是單一的粉絲量很大。

因為思美傳媒非常關注兩個人群,一個是9000歲的人群,一個是新中產的人群,這兩個人群是在整個市場中起到主流和引導的作用,所以我們一直關注著9000歲和新中產的階層,如何去找到他們的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產業方向。

華策集團克頓傳媒副總裁房迎:剛才王總在講的時候,我特別贊同她的觀點,她對於IP有幾個方面的認識,我特別認同一點,它的人物特別重要,我們在創作過程中也是特別注重這一點。無論是什麼樣的IP,它還是跟我們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還是我們活著人心靈聲音的一個爆發而已。

其實從我們的作品當中,包括我們的工作人員,大家都是特別年輕,對於這樣的一些東西,也都特別感興趣,自己喜歡,別人才有可能喜歡。另外從克頓本身的一些做法,我們自己會有一個創意中心,非常注重源頭的開發和創作,這個創意中心會對當下的市場情況,大家目前的一些生活需求,對於文化趨勢的一種渴望等做一些分析和研究,並且提出來一些看法。再有一個,還是不要急功近利,踏踏實實把前期的東西做好。

銀河酷娛創始人CEO李煒:擁有持久生命力的IP才是一個頂級的IP。在綜藝這一塊,最頂級的IP就是《快樂大本營》,因為它已經做了二十年,是有性價比的常青樹。所以我們在做火星情報局的時候,就想過一個項目如果開機做不了三季,我們寧願不開機。所以我們一開始提出十年做二十季,現在我們火星情報局走過了三季,也在往這個方向發展,怎麼讓IP有生命力。我們希望每個作品都能夠有三年、五年、十年的生命力,圍繞這個,我們去打造IP,我相信這個IP一定會是一個頂級的IP。

在做火星情報局之前,其實我們對這個行業進行了大概半年的研究,因為我們過去都是做傳統電視,第一次進入到內容這一塊。我們第一個判斷,視頻點播會在三到五年內大幅度的提高,包括我們去大學、中學調研的時候,發現超過70%到80%的00後,已經一兩個月沒有看過電視,我們去研究他們的語境,研究他們喜歡的氛圍。所以火星情報局在一開始的時候,完全是根據使用者的畫像,根據他們喜歡的氛圍,要結合藝人本身的經歷和故事來講。未來是00後的,我們一定要重視他們的感受,重視他們的習慣行為的一些變化。

在這個行業裡面,我還是堅持團隊第一。你有一個巨大的IP,但你沒有一個非常好的團隊來執行,那也是做不出來的,所以我們現在無論做影視還是綜藝這一塊,我們還是以人為第一位。如果我只有藝人,但沒有團隊執行,也不會開機,但如果只有藝人,找不到團隊來呈現,對於一個IP是毀滅性的。所以我們還是非常珍惜現在的IP,不求快,求精求穩,我們會很專注在一個項目上面,不會為了儘快的變現,而快速的把它做出來,這是我們的一個長期的規模。

盛大遊戲IP發展中心總經理袁俊:遊戲相對於其它IP來說有一個弱點的,缺乏的是故事性和內容性,講究的是職業平衡,包括系統的玩法。對於一個IP來講,一個好的IP,首先它裡面必須包含好的內容,好的角色,好的故事。

從我們的遊戲行業角度來看的話,實際上歸為三個詞:第一個是影響力,包括用戶的覆蓋面和美譽度兩個維度;第二個是生命力,一個IP需要不斷的延展、不斷做改編,才能留在用戶的心裡;第三個是適應力,除了做原生IP存在的業態之外,是不是還能往其它的業態去衍生,這是衡量一個頂級的IP重要指標。如果它遊戲只能是遊戲,它就不能稱之為頂級IP。

從遊戲層面來講,我們看的是更為實質的東西,比如說手機遊戲的爆發,來自於中國本身移動信號的大幅度提升;從內容角度來講,也是這樣一個模式,比如80後的,最早接觸遊戲可能在10歲左右,到現在的話,我們接觸到現在二十多年了,比我們小10歲的人,他們大概5、6歲接觸到遊戲了,對於這些用戶來說,遊戲變成他生活中間一個很必然存在的事件。包括看網綜、玩遊戲、二次元,未來我們認為可能一個完全主流的文化,這是一個趨勢,也是一個潮流。

愛奇藝副總裁王世穎:《中國有嘻哈》可以說是一個跨時代的網綜,一個跨時代的音樂選秀。為什麼?一個是厚積薄發,整個嘻哈文化,在中國的發展,已經到了破土而出的時機。第二個,我們匹配了頂級的團隊和充足的資金,2億多的投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獨創了一個模式,劇情式的選秀。《中國有嘻哈》每一集觀看量都是在2億以上,在人群當中的影響力,很多商家都在蹭我們的IP,很多麵包店起的名字,就是《中國有嘻哈》裡面選手的名字。整個中國都通過這一檔網綜,認識到了嘻哈的文化,也把這個文化迅速的擴展到年輕人的層面。《中國有嘻哈》肯定還會出第二季的,街舞的綜藝也會在明年上,也是一個可能會讓大家耳目一新的節目。

最關注的是視頻付費的增長。中國的付費用戶在2016年已經達到7500萬,在17年的時候有望超過1個億,即使去掉一些重複的用戶,也基本上占了中國家庭的10%以上。按創新應用領域10%的臨界點來說,這個行業未來一定是加速發展,同時是不可逆的。

推動這種趨勢發展的因素,除了付費用戶的增長,還有國內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近幾年中國的電影票房一直在不斷的破紀錄,但從2012年以來的資料看,真正加速其實是近三年開始,每年一個臺階。這與IP有著很大的關係。資料顯示,從2015年以來,TOP50的高產片中IP改編影片超20部,票房占比超40%;在電視劇市場,由IP改編的劇集播放量達到70%。在整個影視劇裡面,半壁江山以上都是由IP內容支撐起來的。

但IP本身在改編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頭部的電視劇和電影中,中國的評分和美國的評分相比差距比較大。可見IP雖是內容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但IP之外的其他方面如製作能力、產品類型化、創作專業化、人才培養仍有欠缺,都是需要行業去突破的。在我們看來頂級內容會有以下趨勢:

一、頂級內容的價格依然有上升的空間;

二、會向國外看齊,進行全版權的運營或者說一些視窗化的發行。隨著流量價格的提高、用戶付費的發展,這種方式值得期待;

三、內容出海;

四、是內容行銷,比如電視劇植入、電影植入、遊戲植入;

五、是衍生品,但中國還沒有那種特別強,且真正具備持續生產能力的內容作品和IP作品;最後是文化地產,取決於大家的IP到底好不好。

對我們自身而言,首先我們會堅持內容為王;第二從產品層面,要強調號召力的產品;第三進行產業資源的整合,包括搭建IP體系、持續的內容製作以及內容的類型化;第四圍繞IP體系和頂級內容進行變現模式,包括內容行銷和內容植入等;第五加強海外發行;第六開拓互聯網管道;最後,在院線方面的佈局,發展線下互動娛樂。從我們自己內心的標準,電視劇的單集價格都在800萬以上,電影票房基本上都是在20億、30億的量級才能稱之為頂級內容。

IP運營門道:沒有全產業鏈何談IP增值

在圍繞“頂級IP的運營之道”的圓桌討論中,閱文集團副總裁羅立、思美傳媒董事長朱明虯、華策集團克頓傳媒副總裁房迎、銀河酷娛創始人CEO李煒、愛奇藝副總裁王世穎以及盛大遊戲IP發展中心總經理袁俊先分別從不同行業角度分享了對IP運營的看法。

閱文集團副總裁羅立:第一作為一個頂級IP一定要有非常好的故事;第二作為一個頂級IP,一定是集聚了用戶的熱愛情結;第三是一定要有正確的世界觀;第四它要有一個明確,而且漫長改編的可能性。

作為一個IP的運營者或者開發者,我們對現在整個IP市場,包括從大IP到小IP,整個開發過程還是充滿著遺憾的。在這樣一個市場裡面,你要像美國、日本這樣做圓滿的IP開發,這是很難做到的。很可能在未來,當整個產業鏈越成熟,IP散發出的光芒越閃亮。第二個在開發環節上,也是有很多遺憾的。相比於現在已經出現的產品而言,可能我們更期待或者更看好未來還沒有出現的這些產品。

我們認為在未來的時候,整個動畫市場,未必會有網劇那麼大,因為它整個數量會受到限制的,但它的受眾群並不少。我相信整個動畫產品,包括遊戲和周邊在內,應該說它將是未來的一個金礦。

思美傳媒董事長朱明虯:我從一個廣告人看這個話題。我認為IP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種子,我們去衡量它好不好,首先鑒別它是不是一個非常好的種子。因為整個IP的打造或者衍生,實際上有很多的產業鏈去連成的。如果說在中間的改編、製作或者到最後的發行,如果不到位的話,一個很好的種子也會變成一個不是很理想的IP。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我認為整個產業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每個環節都是要非常精工細作的。當然這個IP在誰手上,誰開發,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如果去定義一個頂級的IP,它是有很多維度去做詮釋,而不是單一的粉絲量很大。

因為思美傳媒非常關注兩個人群,一個是9000歲的人群,一個是新中產的人群,這兩個人群是在整個市場中起到主流和引導的作用,所以我們一直關注著9000歲和新中產的階層,如何去找到他們的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產業方向。

華策集團克頓傳媒副總裁房迎:剛才王總在講的時候,我特別贊同她的觀點,她對於IP有幾個方面的認識,我特別認同一點,它的人物特別重要,我們在創作過程中也是特別注重這一點。無論是什麼樣的IP,它還是跟我們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還是我們活著人心靈聲音的一個爆發而已。

其實從我們的作品當中,包括我們的工作人員,大家都是特別年輕,對於這樣的一些東西,也都特別感興趣,自己喜歡,別人才有可能喜歡。另外從克頓本身的一些做法,我們自己會有一個創意中心,非常注重源頭的開發和創作,這個創意中心會對當下的市場情況,大家目前的一些生活需求,對於文化趨勢的一種渴望等做一些分析和研究,並且提出來一些看法。再有一個,還是不要急功近利,踏踏實實把前期的東西做好。

銀河酷娛創始人CEO李煒:擁有持久生命力的IP才是一個頂級的IP。在綜藝這一塊,最頂級的IP就是《快樂大本營》,因為它已經做了二十年,是有性價比的常青樹。所以我們在做火星情報局的時候,就想過一個項目如果開機做不了三季,我們寧願不開機。所以我們一開始提出十年做二十季,現在我們火星情報局走過了三季,也在往這個方向發展,怎麼讓IP有生命力。我們希望每個作品都能夠有三年、五年、十年的生命力,圍繞這個,我們去打造IP,我相信這個IP一定會是一個頂級的IP。

在做火星情報局之前,其實我們對這個行業進行了大概半年的研究,因為我們過去都是做傳統電視,第一次進入到內容這一塊。我們第一個判斷,視頻點播會在三到五年內大幅度的提高,包括我們去大學、中學調研的時候,發現超過70%到80%的00後,已經一兩個月沒有看過電視,我們去研究他們的語境,研究他們喜歡的氛圍。所以火星情報局在一開始的時候,完全是根據使用者的畫像,根據他們喜歡的氛圍,要結合藝人本身的經歷和故事來講。未來是00後的,我們一定要重視他們的感受,重視他們的習慣行為的一些變化。

在這個行業裡面,我還是堅持團隊第一。你有一個巨大的IP,但你沒有一個非常好的團隊來執行,那也是做不出來的,所以我們現在無論做影視還是綜藝這一塊,我們還是以人為第一位。如果我只有藝人,但沒有團隊執行,也不會開機,但如果只有藝人,找不到團隊來呈現,對於一個IP是毀滅性的。所以我們還是非常珍惜現在的IP,不求快,求精求穩,我們會很專注在一個項目上面,不會為了儘快的變現,而快速的把它做出來,這是我們的一個長期的規模。

盛大遊戲IP發展中心總經理袁俊:遊戲相對於其它IP來說有一個弱點的,缺乏的是故事性和內容性,講究的是職業平衡,包括系統的玩法。對於一個IP來講,一個好的IP,首先它裡面必須包含好的內容,好的角色,好的故事。

從我們的遊戲行業角度來看的話,實際上歸為三個詞:第一個是影響力,包括用戶的覆蓋面和美譽度兩個維度;第二個是生命力,一個IP需要不斷的延展、不斷做改編,才能留在用戶的心裡;第三個是適應力,除了做原生IP存在的業態之外,是不是還能往其它的業態去衍生,這是衡量一個頂級的IP重要指標。如果它遊戲只能是遊戲,它就不能稱之為頂級IP。

從遊戲層面來講,我們看的是更為實質的東西,比如說手機遊戲的爆發,來自於中國本身移動信號的大幅度提升;從內容角度來講,也是這樣一個模式,比如80後的,最早接觸遊戲可能在10歲左右,到現在的話,我們接觸到現在二十多年了,比我們小10歲的人,他們大概5、6歲接觸到遊戲了,對於這些用戶來說,遊戲變成他生活中間一個很必然存在的事件。包括看網綜、玩遊戲、二次元,未來我們認為可能一個完全主流的文化,這是一個趨勢,也是一個潮流。

愛奇藝副總裁王世穎:《中國有嘻哈》可以說是一個跨時代的網綜,一個跨時代的音樂選秀。為什麼?一個是厚積薄發,整個嘻哈文化,在中國的發展,已經到了破土而出的時機。第二個,我們匹配了頂級的團隊和充足的資金,2億多的投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獨創了一個模式,劇情式的選秀。《中國有嘻哈》每一集觀看量都是在2億以上,在人群當中的影響力,很多商家都在蹭我們的IP,很多麵包店起的名字,就是《中國有嘻哈》裡面選手的名字。整個中國都通過這一檔網綜,認識到了嘻哈的文化,也把這個文化迅速的擴展到年輕人的層面。《中國有嘻哈》肯定還會出第二季的,街舞的綜藝也會在明年上,也是一個可能會讓大家耳目一新的節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