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川劇表演藝術家楊淑英逝世 飾演穆桂英曾獲鄧小平稱讚

記者從市川劇研究院獲悉, 國家一級演員、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楊淑英因病搶救無效, 于昨日13時30分在家中與世長辭, 享年89歲。 楊淑英與陳書舫、競華、許倩雲並稱川劇“新四大名旦”。 其表演自然、大方, 生活氣息濃厚, 講究聲、情、技藝的融合和完美, 創造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譚韶華所著《川劇群星》中, 稱楊淑英“演文戲含蓄雋永, 演武戲英姿颯爽”, “唱高音明朗嘹亮, 唱低音柔和婉轉”, 並善於根據各種人物的身份與性格設計和創造新的唱腔。 “楊淑英的表演是歷史上的經典, 不可複製、不可代替。 這些成就來源於她對生活的態度、對藝術的積累、對人物的創造。

楊淑英臺上演戲可謂‘繞梁三日, 餘音不絕’, 台下做人淡泊名利、平易近人, 她的離去是川劇界的巨大損失。 ”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所飾角色廣為觀眾稱道

昨晚, 記者來到市川劇研究院, 剛剛走進大門, 就有演員向記者指引道:“你是來看老媽的吧, 我們同事和她的親屬正在靈堂為她守夜。 ”因為楊淑英平易近人, 劇院的晚輩們都喊她“老媽”, 聽到老媽去世的消息, 大家自發地來到這裡幫忙做事, 為她守夜。

楊淑英1928年7月出生于自貢, 幼年學過雜技和曲藝, 進而對川劇玩友演唱產生興趣, 12歲拜師川劇男旦鐘瓊瑤, 並向師母白卉娟學藝, 後在川南、川中一帶搭班演出, 演技日趨成熟,

以《斬四姑》一劇在自貢正式登臺。 79歲的唐思敏是楊淑英的老同事, 共事幾十年, 他對楊淑英的作品如數家珍。 “楊淑英文武兼備, 唱、做俱佳, 長於花旦和刀馬旦, 擅長高腔、胡琴戲, 所唱高腔曲牌《香羅帶》尤富韻味, 自成風格, 有‘楊香羅’之稱。 古裝劇《穆桂英》《譚記兒》《夫妻橋》《梁紅玉》《杜十娘》《點將責夫》《射雕》等, 現代戲《江姐》《朝陽溝》《李雙雙》等都是她的代表劇碼。 特別是她與藍光臨搭檔演出的《夫妻橋》, 兩人技藝高超、配合默契, 劇中所塑造的主角形象廣為觀眾稱道。 ”

鄧小平點名要看她的戲

楊淑英的戲迷眾多, 多次看過楊淑英演出的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 曾書贈“餘音繞梁, 三日不絕”條幅給予讚揚。

“1978年初, 鄧小平及夫人卓琳到成都,

在金牛賓館小禮堂觀看川劇演出, 得知楊淑英當時生病後, 第二天專門派自己的醫生去給她看病, 還將自己備用的藥品送給她。 ”唐思敏回憶說, 當年冬天, 楊淑英隨團赴京作彙報演出再次見到鄧小平。 小平同志點名看了楊淑英主演的川劇《點將責夫》後讚揚楊淑英飾演的穆桂英很有氣魄, 英姿颯爽, 武打乾淨俐落。 “楊淑英演穆桂英很有氣魄, 英姿颯爽, 武打乾淨俐落, 嗓子寬厚明亮, 吐字清楚, 聽得懂。 ”他的行家評價給了楊淑英巨大的鼓舞。 唐思敏回憶說, 以後每次進京演出, 小平同志都要點名看她的戲, 使她倍感光榮。

舞臺下淡泊名利

藝術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但在舞臺下的楊淑英卻從來不看重名利。 楊淑英的五女兒向記者介紹說,

儘管經常到全國各地甚至出國演出, 但回到家中母親從來不向別人說起在外面的經歷。 有關領導接見的照片也是一律不准擺在客廳。 “媽媽是個十分低調的人。 ”楊淑英的三女兒楊萬琨介紹說, “有一次周總理看媽媽的演出, 等到表演結束之後, 總理就找不到她人了, 原來她一下臺就躲到舞臺後面去了。 總理到處找, 才把她從角落裡找出來。 ”

因為父親去世得早, 家裡孩子全靠楊淑英一人的收入養大。 楊萬琨介紹, 因為母親經常外出演出, 家裡的孩子都是一位嬸娘在照顧。 “但是媽媽只要出去演出, 總會給我們帶一些小玩具、小飾品回來, 而且每個孩子都有。 我還記得她給我們帶回來的小擺件, 就是一隻母雞帶著小雞,

小雞的個數就正好對應我們每一個子女。 ”本報記者 李雪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