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單的記憶

東單這個地方對老北京人來說, 可以說沒有不知道的。 他是老北京幾個最繁華的地段之一。 它的西邊就是中國乃至世界都出名的北京王府井大街。 南面有兩個大的醫院;北京醫院和同仁醫院。 北面有著名的協和醫院和協和醫科大學。 東面有中國當以及至亞洲最大的火車站;北京火車站。

周邊還有不少名勝古跡比如;建于明朝的貢院遺址和建於同期的祿米倉智化寺。 建于明清兩代用於存糧食的祿米倉、東堂子胡同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北極閣的寧郡王府等。

東單附近還發生過重大的歷史事件比如: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期間, 德國公使克林德曾被斬殺於西總布胡同西口。 清廷專為克林德樹碑立傳。 現此碑安放于中山公園南門內。

五四運動時期, 愛國學生為了反對賣國的二十一條群情激憤, 放火燒了曹汝霖在北總部趙家樓的官邸。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前期的所在地就坐落在東單以北的一條胡同裡, 由於它的存在, 這條街就叫做;(外交部街)。 我上中學時的學校也在這條街上, 校名就是以這條街的名字而得名。 東單地區還住過很多歷史和近代的名人;曾住趙堂子胡同的民國學者朱啟鈐、東堂子胡同的蔡元培、曾經在方巾巷住過的宋慶齡。 以及住在東單附近的喬冠華、薄熙來、梅蘭芳、臧克家、林徽因夫婦。 北總部胡同32號更是大家雲集之地, 作為中國國立藝專校址, 它聚集了中國畫界的很多風雲人物如;徐悲鴻、(校長)齊白石、李可染、李苦禪、黃胄等, 如果你有他們中任何人的一幅畫在今日就富可敵國。 如今大部分建築都已拆毀或改建的面目全非了。

本人住在東單附近號稱三坑四廟之一的火神廟胡同, 後改成春雨胡同。 小時候在新開路小學上學, 這是一所清朝時候就有的, 有名的八旗子弟小學。 那時對附近的名勝古跡不知道也不感興趣, 一天到晚就知道瘋玩。 常去的地方就包括長安街上路北的兒童影院,

東單北大街路東的大華電影院, 再向北的紅星電影院了。 那時候就愛看打仗的電影。 記得在兒童電影院看過(南征北戰、)(小兵張嘎), 在大華看過(黑山阻擊戰), 在紅星電影院看過(紅日)(冰海沉船)等, 現在回憶起來, (冰海沉船)這部電影講的就是現在重拍的電影(泰坦尼克)。 那時看電影就是看個熱鬧, 什麼中心思想也不管。 沒想到幾十年後重拍, 裡面包含著那麼多慷慨大義、視死如歸和令人憐憫, 壯麗淒美的愛情故事, 它著實的賺足了我們的眼淚。 一曲(我心永恆)更是傳遍了全世界, 經久不衰。 同樣是一個事件、一個主題, 50多年後變得更有影響力了。 時間似乎可以改變一切。

一到寒、暑假我就更瘋了。 東單西南角有個東單公園, 裡面有個運動場。 那時還沒有遊樂場這個詞。 ;裡面有飛傘、轉椅、還有旋轉木馬等大型器具。 由於離家很近, 幾乎每天都去。 記得有一次坐轉椅, 有人犯壞, 使勁轉動轉椅, 越轉越快, 等停下來時我就暈了, 蹲在地下就吐了。 一放假, 電影院就有兒童票了, 5分錢一張。對於家庭不富裕的我來說,省了五分錢就跟中了彩一樣的高興。如今兒童影院和紅星影院已經不復存在了。

東單附近還有一個很出名的兒童醫院:東單三條兒童醫院。這個醫院在當時的北京也是很有名的。這個醫院對於住在東單附近的人們更是不陌生。和我同時代的朋友應該都在這個醫院看過病。記得醫院有一個長得很漂亮、皮膚皙白、個子高高的女大夫。我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只知道大家都叫她秦大夫。她為人和氣友善,尤其對小朋友,總是輕聲細語的哄著,打針時用其它辦法分散你的注意力。等你稍微感覺一點疼時,針頭已經拔出來了。現在回想起來挺溫馨的。

偉大中國的首都北京博大精深、人傑地靈。她在世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作為北京的一部分,東單對北京的貢獻可圈可點。我為曾經住在東單而自豪。

時間一晃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我們也從一個隻知道玩耍的小朋友進入到了老年。往事如煙,經常回首。兒時的一樁樁一幕幕時常在腦中回蕩。小時候的事不知為什麼就是記的那麼深,如同刀刻的一般,沒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

我相信與我同齡的人和我一樣,兒時的美好記憶將永遠伴隨終身。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5分錢一張。對於家庭不富裕的我來說,省了五分錢就跟中了彩一樣的高興。如今兒童影院和紅星影院已經不復存在了。

東單附近還有一個很出名的兒童醫院:東單三條兒童醫院。這個醫院在當時的北京也是很有名的。這個醫院對於住在東單附近的人們更是不陌生。和我同時代的朋友應該都在這個醫院看過病。記得醫院有一個長得很漂亮、皮膚皙白、個子高高的女大夫。我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只知道大家都叫她秦大夫。她為人和氣友善,尤其對小朋友,總是輕聲細語的哄著,打針時用其它辦法分散你的注意力。等你稍微感覺一點疼時,針頭已經拔出來了。現在回想起來挺溫馨的。

偉大中國的首都北京博大精深、人傑地靈。她在世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作為北京的一部分,東單對北京的貢獻可圈可點。我為曾經住在東單而自豪。

時間一晃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我們也從一個隻知道玩耍的小朋友進入到了老年。往事如煙,經常回首。兒時的一樁樁一幕幕時常在腦中回蕩。小時候的事不知為什麼就是記的那麼深,如同刀刻的一般,沒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

我相信與我同齡的人和我一樣,兒時的美好記憶將永遠伴隨終身。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