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聯想之星王明耀:判斷文化領域創業項目,我有四個尺規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

)北京】9月8日報導

9月6日, 在聯想之星“未來之旅”之「青年文化」活動上, 聯想之星總經理、主管合夥人王明耀分享了聯想之星在文化領域的佈局思路。

他認為, 現在年輕人、中老年人等各個群體的特點在不斷發生變化, 而新人群預示著投資機會, 這個機會是跟文化娛樂相關的。 雖然從體量的角度來看, 純文化的體量並不太大。 但是, 一方面, 文化具有高速增長的趨勢, 另一方面, 文化是一個切入點, 可以跨界與很多大體量產業相結合。 因此, 文化非常有吸引力, 加強文化領域的投資, 也是在尋找未來的想像力。

對於優質文化創業項目的標準, 王明耀總結了四點:撩到用戶是基礎、狂熱程度是標準、持續性定成敗、拓展性定空間。

那麼, 擁有哪些特質的創業者適合文化創業?王明耀也指出了四點:有文化的味道, 有一點點情懷, 有商業感覺, 以及有系統打法。

以下為王明耀演講實錄: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探討的是“文化”, 這個詞非常泛, 文化本身有可能是娛樂、體育等等, 所以從投資的角度, 我們討論的是特別廣義的定義。

作為早期天使投資機構, 我們為什麼佈局文化領域?文化領域有什麼吸引我們的地方?我們怎麼思考?我大概從這幾個層面來講。

青年文化是文化領域的最大公約數

光說文化比較虛, 我們怎麼思考呢?最早的時候, 我們最關注的關健詞是“新消費”, 消費是每個人日常都會發生的事情, 而且這幾年消費變得很熱。 有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消費升級, 升級是我們最大的主題, 中國的經濟發展了, 我們更有錢了, 每個人收入增加了, 消費升級是過去若干年以及未來若干年的核心主題。 消費升級比較容易理解, 在衣食住行裡, 以車為例, 原來是開吉利, 現在變成開賓利;服裝方面人們開始追求品牌;飲食也一樣, 原來吃日料, 幾個人一共花幾百塊錢, 現在一個人可能就要一千塊錢。

除了消費主題, 有些主題不能簡單地叫做升級。

比如音樂, 我們喜歡古典音樂、現代音樂, 現在嘻哈又比較火, 那嘻哈一定就比古典音樂升級了嗎?好像不是。 音樂節也一樣, 之前有很多草原音樂節和其他各類音樂節, 你也不能說現在的電子音樂就是升級, 其實只是因為出現了新人群。 以前我們說80後新銳, 後來說95後新銳, 而現在是00後的時代了, 95後也沒什麼不得了。

不僅年輕人這個群體發生了變化, “新中年人”、“新老年人”也跟以前的中老年人不一樣了, 我們這代人老了之後跟現在這批老人肯定不一樣, 我們肯定不跳廣場舞, 很難想像現在的廣場舞會在未來發生。 人群在不斷變化, 新人群正是我們的投資機會, 這個機會跟文化、娛樂最為相關。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消費, 我們把消費分兩類, 一類是物質消費, 包括衣食住行;一類是精神消費。 人們的物質消費滿足得差不多了之後, 精神消費就會起來了, 人的需求呈金字塔形狀。

合在一起, 核心就是文化娛樂, 同時人群也在變化, 包括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今天主要談談青年文化, 因為青年是中堅力量。 有統計表明, 在北京, 假如只有100個人, 其中大概有71個人是青年, 13個人是少年及以下年齡層, 還有大概16個人屬於老年範疇, 所以青年是最大的公約數, 今天我們要重點討論青年文化。

聯想之星在這個領域投資了很多項目。 未來我們也會討論怎樣投資老年文化, 已經有人投了廣場舞;我們也有一兩個項目是針對00後的, 但青年是最大公約數。

純文化體量雖不大,但可結合大體量產業

為什麼關注文化?從體量角度來看,純文化體量其實不太大,遊戲、動漫、電影、文學都是比較典型的例子。遊戲現在增長得很多了,我們2010年投遊戲的時候,只有幾百億的體量,現在有一兩千億了,聽起來好像不少,電影票房現在一年也有個四五百億。從投資的角度講,行業裡有太多大的領域,衣食住行,哪個不大?金融更大,2017年中報出來之後,我們發現中國有幾千個上市公司,其中銀行只有二十幾家,但它們貢獻了46%的利潤,所以金融體量是很大的。從這個角度講,文化領域本身體量的不是特別大。

那我們為什麼投資文化領域呢?它的吸引力主要來自兩點:一是高速增長,今後這一趨勢將越來越明顯,因為當人們覺得攀比性的物質消費沒意思了之後,肯定會開始消費文化。這點在南方城市表現得更明顯,經濟越發達的地方,文化氛圍越濃厚,比如江浙地區,很多東西很有品位,大家玩得也很高級,文化趨勢是會蔓延的。

第二,雖然純文化體量不夠大,但文化是一個切入點,可以跟很多產業相結合,迪士尼就是最典型的案例,最早是動畫片,然後到衍生產品,隨後是遊樂園,直接進入旅遊行業。文化跟還可以跟酒店業結合,跟房地產結合等等。就拿騰訊來說,從收入的角度來看,它就是一個遊戲公司,現在它為什麼這麼值錢?因為它現在有微信支付,跟金融相關,有了極大的想像力,所以就變成體量極大的公司。

這就是文化非常有吸引力的原因,我們要加強對它的投資,尋找未來的想像力。

優質文化創業項目的四個特點

什麼叫做好的文化創業項目?第一點,撩到用戶是基礎。很多人跟我們聊文化專案,講了很多邏輯,結果產品出來之後市場反映很平淡,這樣肯定不行。文化項目一定要有嗨點,讓大家感覺被撩到,這種感覺說不清楚,但它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是不行的。

第二,狂熱程度是標準。同樣能撩到用戶,但用戶的狂熱程度是不同的。同樣都是有粉絲的人,大V有幾千萬粉絲,有些人發條消息只有幾十條回復,有些人發條消息能有幾十萬條回復,這就是狂熱。這是另外一種指標:粉絲的回應程度。我們考察一個項目,要看它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打動粉絲的內心。文化是有原生力的,狂熱就是它的原生力,原生力使原本的小眾文化可能成為大眾文化。假如永遠是小眾文化,那可能不適合投資。最早周傑倫的歌只是一幫小孩聽,現在變成大眾文化了,甚至慢慢變成偏老一點的東西了,因為有狂熱,這個市場會越來越大。這是判斷文化項目很重要的一點。

第三,持續性定成敗。文化項目能否成功,有沒有持續性很重要。比如一些現象級的網紅,我們會考慮其內容有沒有持續性。IP是非常重要的點,能不能持續產生IP,內容是誰產生的,會不會出來一些大V,能不能做成平臺,我們都有系統性的思考。有可持續性的內容,這個專案就能成功;否則就是一門生意,有一單算一單,那麼它的價值就不會特別大。這跟體量是相關的。最近電影《戰狼2》收穫了50億票房,看起來很大,但是作為一個公司,如果未來不能保證產出類似作品,價值也不會很大。文化創業專案,大家一定要思考持續性的問題。

第四,拓展性定空間。做文化項目要有拓展空間,才能做成大體量項目,否則也就是個小體量項目。比如映客應該是直播行業的龍頭項目了,最近賣了五六十億,價值也沒有特別大。主要原因是映客沒有辦法結合大體量產業,就是粉絲打賞。跟其他領域的頭部項目,比如滴滴相比,映客的體量就不算大。所以空間大不大要看能不能結合大體量產業,有結合就有體量,沒法結合就只能做成一個好專案。這點很有意思,空間是由這點決定的。

擁有這四點特質,你離文化創業成功就不遠了

擁有哪些特質的人,做文化創業項目更容易成功?我們看了很多項目,不斷修正、總結出了一些特點。

第一,要有文化的味道,要有一點敏感性。做文娛、文學類項目,創業者內心不豐富,是找不到感覺的。

第二,還要有一點點情懷。文化類項目不能只為賺錢,或者說不能只求短期賺錢,有些事情做了雖然能賺錢,但是破壞品位,那就不能做,要有一定的堅持。但為什麼叫做一點點情懷?情懷不能多了,多了這事也成不了。做文化項目,就像熬一鍋湯,沒有鹽,一點味道也沒有,鹽放多了,湯就沒法喝了。我們希望創業者有一點情懷,但是不能多。

第三,有商業感覺。文化怎麼跟錢結合?怎麼能做大體量?沒有商業感覺,就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很多人找不到商業感覺,這事就不太容易做成。

第四,有系統打法,這是最大的挑戰。抓住點上的機會,按照制定好的戰略去走,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節奏,不過快或過慢,這些都非常難。

說白了,文化領域的創業者,要有文人的氣質,但要把文人的劣根性去掉,找到企業家的感覺,綜合起來才有可能成功,所以要求是很高的。

聯想之星關注這個方向,也做了一些佈局,大家可以和我們多交流。

相比其他領域的投資,做文化投資更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別的項目可能很枯燥,但文化項目相對會很有意思。最後送大家一句話,希望大家玩著文化把錢給掙了。

謝謝大家!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61188

純文化體量雖不大,但可結合大體量產業

為什麼關注文化?從體量角度來看,純文化體量其實不太大,遊戲、動漫、電影、文學都是比較典型的例子。遊戲現在增長得很多了,我們2010年投遊戲的時候,只有幾百億的體量,現在有一兩千億了,聽起來好像不少,電影票房現在一年也有個四五百億。從投資的角度講,行業裡有太多大的領域,衣食住行,哪個不大?金融更大,2017年中報出來之後,我們發現中國有幾千個上市公司,其中銀行只有二十幾家,但它們貢獻了46%的利潤,所以金融體量是很大的。從這個角度講,文化領域本身體量的不是特別大。

那我們為什麼投資文化領域呢?它的吸引力主要來自兩點:一是高速增長,今後這一趨勢將越來越明顯,因為當人們覺得攀比性的物質消費沒意思了之後,肯定會開始消費文化。這點在南方城市表現得更明顯,經濟越發達的地方,文化氛圍越濃厚,比如江浙地區,很多東西很有品位,大家玩得也很高級,文化趨勢是會蔓延的。

第二,雖然純文化體量不夠大,但文化是一個切入點,可以跟很多產業相結合,迪士尼就是最典型的案例,最早是動畫片,然後到衍生產品,隨後是遊樂園,直接進入旅遊行業。文化跟還可以跟酒店業結合,跟房地產結合等等。就拿騰訊來說,從收入的角度來看,它就是一個遊戲公司,現在它為什麼這麼值錢?因為它現在有微信支付,跟金融相關,有了極大的想像力,所以就變成體量極大的公司。

這就是文化非常有吸引力的原因,我們要加強對它的投資,尋找未來的想像力。

優質文化創業項目的四個特點

什麼叫做好的文化創業項目?第一點,撩到用戶是基礎。很多人跟我們聊文化專案,講了很多邏輯,結果產品出來之後市場反映很平淡,這樣肯定不行。文化項目一定要有嗨點,讓大家感覺被撩到,這種感覺說不清楚,但它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是不行的。

第二,狂熱程度是標準。同樣能撩到用戶,但用戶的狂熱程度是不同的。同樣都是有粉絲的人,大V有幾千萬粉絲,有些人發條消息只有幾十條回復,有些人發條消息能有幾十萬條回復,這就是狂熱。這是另外一種指標:粉絲的回應程度。我們考察一個項目,要看它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打動粉絲的內心。文化是有原生力的,狂熱就是它的原生力,原生力使原本的小眾文化可能成為大眾文化。假如永遠是小眾文化,那可能不適合投資。最早周傑倫的歌只是一幫小孩聽,現在變成大眾文化了,甚至慢慢變成偏老一點的東西了,因為有狂熱,這個市場會越來越大。這是判斷文化項目很重要的一點。

第三,持續性定成敗。文化項目能否成功,有沒有持續性很重要。比如一些現象級的網紅,我們會考慮其內容有沒有持續性。IP是非常重要的點,能不能持續產生IP,內容是誰產生的,會不會出來一些大V,能不能做成平臺,我們都有系統性的思考。有可持續性的內容,這個專案就能成功;否則就是一門生意,有一單算一單,那麼它的價值就不會特別大。這跟體量是相關的。最近電影《戰狼2》收穫了50億票房,看起來很大,但是作為一個公司,如果未來不能保證產出類似作品,價值也不會很大。文化創業專案,大家一定要思考持續性的問題。

第四,拓展性定空間。做文化項目要有拓展空間,才能做成大體量項目,否則也就是個小體量項目。比如映客應該是直播行業的龍頭項目了,最近賣了五六十億,價值也沒有特別大。主要原因是映客沒有辦法結合大體量產業,就是粉絲打賞。跟其他領域的頭部項目,比如滴滴相比,映客的體量就不算大。所以空間大不大要看能不能結合大體量產業,有結合就有體量,沒法結合就只能做成一個好專案。這點很有意思,空間是由這點決定的。

擁有這四點特質,你離文化創業成功就不遠了

擁有哪些特質的人,做文化創業項目更容易成功?我們看了很多項目,不斷修正、總結出了一些特點。

第一,要有文化的味道,要有一點敏感性。做文娛、文學類項目,創業者內心不豐富,是找不到感覺的。

第二,還要有一點點情懷。文化類項目不能只為賺錢,或者說不能只求短期賺錢,有些事情做了雖然能賺錢,但是破壞品位,那就不能做,要有一定的堅持。但為什麼叫做一點點情懷?情懷不能多了,多了這事也成不了。做文化項目,就像熬一鍋湯,沒有鹽,一點味道也沒有,鹽放多了,湯就沒法喝了。我們希望創業者有一點情懷,但是不能多。

第三,有商業感覺。文化怎麼跟錢結合?怎麼能做大體量?沒有商業感覺,就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很多人找不到商業感覺,這事就不太容易做成。

第四,有系統打法,這是最大的挑戰。抓住點上的機會,按照制定好的戰略去走,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節奏,不過快或過慢,這些都非常難。

說白了,文化領域的創業者,要有文人的氣質,但要把文人的劣根性去掉,找到企業家的感覺,綜合起來才有可能成功,所以要求是很高的。

聯想之星關注這個方向,也做了一些佈局,大家可以和我們多交流。

相比其他領域的投資,做文化投資更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別的項目可能很枯燥,但文化項目相對會很有意思。最後送大家一句話,希望大家玩著文化把錢給掙了。

謝謝大家!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6118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