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話說培田都閫府石桅杆

在客家地區, 祠堂門前總能看到桅杆, 它是舊時客家人考取功名的象徵, 學者將其譽為客家人的“華表”。

桅杆的原形是筆。 我國自隋代至清代實行科舉考試選拔人才, 人們要經過科舉考試才能步入官場, 筆作為科舉應試的象徵, 文人又以筆為晉升的階梯, 筆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象徵, 因而受到尊崇。

在培田古村落“都閫府”大門前, 現仍豎立著一對石桅杆。 桅杆基座呈八角形, 從基座嵌入的中柱被兩塊夾石條固定, 柱身除雕騰龍祥雲外, 還套雙櫨鬥, 夾石條頂部石獅與柱身騰龍相呼應, 石桅杆露出地面高達8.5米,

蔚為壯觀。 桅杆材料為花崗岩, 共由八個部件構成。 基座和夾石條深埋地下, 夾石條高達2米, 石條頂部雕刻有石獅。 中柱雕刻五爪盤龍並通過榫頭牢牢嵌入基座。 往上的雙櫨鬥, 宛如倒扣的民間量米器具鬥(官升), 又似兩頂官帽套緊上下兩根石柱。 櫨鬥間為2.5米長的石圓柱, 石鬥呈正四棱臺狀。 最高一截是巨筆樣圓形石柱。 桅杆下部中柱字跡較模糊, 經辨認, 門口右邊桅杆陰刻如下:“光緒壬辰會試中式第三十三名進士 御前欽點侍衛 特授青州守府護理參府篆務 光緒戊子鄉試第六名舉人”。 另一支桅杆中柱相同位置陰刻: “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春吉日 誥封昭武都尉 太學生吳燦書 吳拔楨立”。

古代桅杆分石制和木制兩種。

但無論石桅杆或木桅幹, 都會把主人的姓名、生平事蹟和立杆年代等雕刻於底座的兩塊石柱上。 木桅杆較石桅杆建造成本較低, 但不如石桅杆耐用。

木桅杆長期置於室外易糟朽, 因而如今已難得一見, 能保存至今的多數是石桅杆。 石桅杆用石條鑿成方形、圓狀石柱, 柱雕龍獅等吉祥圖案, 分若干層豎起, 因貌似船上的桅杆, 故名石桅杆;又因像一支毛筆, 亦稱之為“石筆”;也有些地方稱之為“旗杆”。

它是我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產物, 一個地方的石旗杆越多, 說明這個地方人才輩出, 人傑地靈。 高聳豎立的功名旗杆, 顯示著昔日主人的尊貴和為考取功名的寒窗苦事。 它不僅是功名的標誌, 而且是一處獨特的人文景觀。 如今能完整保存下來的石桅杆已不多見。

在明朝, 凡考中進士, 可豎桅杆以顯功名;到了清朝, 考中秀才、監生、貢生、舉人、進士, 均被視為當地和其宗族的榮耀, 其中貢生及以上的, 除了在房前, 也可在廟宇和陵墓前豎一對桅杆。 因等次不同, 底座有嚴格區別, 秀才底座為四角, 舉人為六角, 進士和四品以上官員底座為八角形狀。 另外, 櫨鬥數也有講究, 貢生、舉人為單櫨鬥, 進士為雙櫨鬥。 “都閫府”石桅杆屬八角底座雙櫨鬥, 表明其家族出過進士或四品以上官員。

據《培田族譜·世德堂記》載:“世德堂”建於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是培田五亭公吳昌風(吳燦書)過世後, 由其後代為他建的“饗堂”, 所以又稱“五亭公祠”。 其三子吳拔楨1892年考取武進士(欽點為藍翎侍衛),

後選調山東青州任“都司銜”(清代為正四品武官)的守備, 為光宗耀祖、激勵族人, 便豎了這對石桅杆。

石桅杆有彰顯身份和激勵後人讀書出仕的作用。 作為古代科舉文化的實物遺存, 這對保存完好的清代石桅杆, 有助於進一步研究科舉文化、宗族文化等, 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價值。

培田除“都閫府”這對石桅杆外, 還在官廳門前豎立著一對石桅杆和另一對木桅杆夾。 石桅杆為單櫨鬥, 高度也只有五六米, 而木桅杆因長期置於戶外, 如今只剩下石條夾和基座。 石上刻有“乾隆玖年甲子科”“歲進士吳鏞立”字樣。

據瞭解, 在連城縣境內曲溪鄉羅勝村、軍山村、蒲溪村, 四堡鎮霧閣村、馬屋村、上梘村, 廟前鎮芷溪村, 莒溪鎮詹坑村和坪坑村,

塘前鄉迪坑村, 宣和鄉中曹村等地, 至今仍保存著部分石桅杆, 但多數為單櫨鬥石桅杆, 大部分屬監生、貢生或舉人所立, 像“都閫府”這種雙櫨鬥石桅杆確實較為罕見, 它真正的名稱是“龍紋雙鬥進士旌旗表桅杆”, 檔次較高、品位不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