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政策信號不一 轉換成本高企 網貸存管當地語系化落地幾何

近日, 北上廣深四地下發的P2P網貸備案登記相關監管的徵求意見稿中, 部分地區的意見稿中提出了“銀行存管屬地化”的要求, 即網貸平臺只能選擇本地銀行或在本地設有分支機搆的銀行進行資金存管合作。 對此規定, 那些已經存管上線但銀行非屬地化的平臺開始忐忑, 還沒進行銀行洽談的平臺也不安起來……。

把問題“扼殺在搖籃裡”

據瞭解, 上個月就有平臺因為屬地化問題而更換銀行。 8月24日, 抱財網宣佈了更換存管銀行的消息, 據瞭解, 抱財網應該是第一家因為擔心屬地化問題而選擇更換銀行的平臺。

抱財網副總裁林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抱財更換存管銀行的主要原因是回應“銀行存管屬地化”的要求。

林凱表示, 目前在北京市備案辦法對資金存管銀行要求尚不明確的情況下, 為儘早推動抱財網在資金存管方面的進程, 同時為了避免政策變動給平臺用戶帶來的操作不便,

因此我們慎重決定更換了存管銀行, 與平安銀行簽訂了存管協議。

上海市於6月1日提出銀行存管屬地化原則, 林凱稱, 一系列的政策讓抱財意識到銀行存管屬地化的必要性, 也開始準備尋找新的資金存管銀行。

對於那些選擇了更換存管銀行的平臺來說, 最為關心的問題是政策的最終確定性。 事實上, 銀行存管屬地化之所以在行業內引起巨大波瀾, 主要是因為個別地方突然推出的此類政策, 超出了行業預想, 打亂了大多數平臺在銀行資金存管上的合規進程。

為何多數平臺“按兵不動”

事實上, 早在今年4月,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巡視員沈鴻就曾提出存管銀行屬地化的意見。

當時的說法是, 在京網貸機構原則上只能選擇北京本地銀行或在北京設有分支機搆的銀行進行資金存管。

那為何時至今日大部分平臺仍未實現存管屬地化?

銅掌櫃副總裁金少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在銀行存管屬地化政策並沒有完全落地的情況下, 大多數平臺選擇了觀望和等待。 至於一些平臺為了符合存管屬地化的要求而更換存管銀行, 則可能主要是基於他們對當地監管政策的判斷。

“其實存管屬地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 也想得到最終的結論, 對此提心吊膽……”有平臺相關負責人跟記者袒露了自己的擔憂。

某P2P平臺創始人表示, 監管機構對P2P平臺資金存管銀行屬地化的要求, 真的是把我們給架在火上了。

現在最大的希望是監管層能對這條規定有所鬆動。

形勢未定, 大家觀望, 為了合規, 更換銀行, 成本是個關注點, 未來企業合規了, 但是失去了生存和盈利能力, 怎麼辦?萬一又不需要更換銀行了, 浪費的時間和精力又該如何彌補?

由此看來, 大家的擔憂無非就是現在只是徵求意見的下發, 有可能最終結果並沒有硬性要求存管屬地化。

金少策分析, 即是那些選擇更換存管銀行的平臺, 也多是在篩選和合作意向溝通階段, 真正去落地實施的, 仍是少數。 原因就在於目前各地出臺的涉及存管屬地化的政策也都屬於徵求意見稿階段, 並沒有最終坐實, 一旦倉促更換, 可能再度面臨政策不確定風險。

解決存管屬地化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小編有這樣的疑問, 對於存管屬地化為何要這麼小心翼翼?只要更改了當地銀行不就肯定合規了嗎?

“改銀行說得輕巧, 成本壓力大啊, 這麼一換至少上百萬的成本出去了。 ”北京一家平臺負責人告訴跟記者吐槽稱。 記者又陸續走訪了幾家平臺, 成本問題幾乎成了共同的擔憂。

人人聚財CEO許建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平臺在前期洽談、對接、上線銀行存管階段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人力、財力, 而銀行與銀行之間的標準和要求不一, 更換存管銀行無異於推倒重來, 平臺必須尤為慎重, 這也是負責任的經營態度。

同樣在變更銀行存管的成本問題上,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認為, 存管屬地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平臺銀行存管的難度和平臺成本, 限期內合規整改困難增加。尤其對於那些已經上線卻不符合屬地化要求的平臺來說,面臨的困難更大。一是網貸平臺的合規進程可能放緩,如果註冊地在當地的網貸平臺合作的存管銀行在當地沒有經營實體,則面臨更換註冊地或更換存管銀行的選擇。第二,在切換存管銀行過程中,用戶體驗可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第三,對於網貸平臺來說,選擇存管銀行的難度會增大,可選擇的範圍也變窄了。

對於周治翰以上提到的第二點用戶體驗,林凱則認為,一方面,變更銀行需要經過洽談、系統對接、資料移轉等相關工作,確實會延誤銀行資金存管上線的時間,這可能會使一部分投資人產生擔憂,我們也對此發佈公告及召開見面會,希望可以得到投資人的理解;另一方面,我們之所以選擇更換資金存管銀行就是為了避免政策變動給平臺用戶帶來的操作不便,把可以預見的問題提前“扼殺在搖籃裡”。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周治翰也提到,平臺更換存管銀行平臺,最為關心的應該還是監管最終的政策,如何擁抱政策以達到合規、最終實現備案。所以,穩定的政策環境,有利於平臺對照實行,儘快完成整改。

限期內合規整改困難增加。尤其對於那些已經上線卻不符合屬地化要求的平臺來說,面臨的困難更大。一是網貸平臺的合規進程可能放緩,如果註冊地在當地的網貸平臺合作的存管銀行在當地沒有經營實體,則面臨更換註冊地或更換存管銀行的選擇。第二,在切換存管銀行過程中,用戶體驗可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第三,對於網貸平臺來說,選擇存管銀行的難度會增大,可選擇的範圍也變窄了。

對於周治翰以上提到的第二點用戶體驗,林凱則認為,一方面,變更銀行需要經過洽談、系統對接、資料移轉等相關工作,確實會延誤銀行資金存管上線的時間,這可能會使一部分投資人產生擔憂,我們也對此發佈公告及召開見面會,希望可以得到投資人的理解;另一方面,我們之所以選擇更換資金存管銀行就是為了避免政策變動給平臺用戶帶來的操作不便,把可以預見的問題提前“扼殺在搖籃裡”。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周治翰也提到,平臺更換存管銀行平臺,最為關心的應該還是監管最終的政策,如何擁抱政策以達到合規、最終實現備案。所以,穩定的政策環境,有利於平臺對照實行,儘快完成整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