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黃庭堅行草書法《教審帖》《惟清道人帖》《山預帖》

黃庭堅(1045-1105), 字魯直, 號山谷道人, 晚號涪翁, 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 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 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 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于蘇軾門下, 合稱為“蘇門四學士”。 生前與蘇軾齊名, 世稱“蘇黃”。 著有《山谷詞》。 黃庭堅書法獨樹一格, 為“宋四家”之一, 是宋書尚意的重要人物。 與蘇軾一起將宋代書法的人文氣推向高峰。 黃庭堅書法的最大特點是重“韻”, 持重風度, 寫來疏朗有致, 如郎月清風, 書韻自高。

《教審帖》亦稱《與立之承奉書》

《惟清道人帖》

黃庭堅《惟清道人帖》, 行書, 紙本。 縱29.4釐米, 橫32釐米, 尺牘十一行。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惟清道人帖》中作者記錄了惟清道人的操行品質及其與張商英(天覺)的交往。 黃庭堅於1094年(北宋紹聖元年)在江西分寧, 從帖文分析, 此帖當書於其年夏日, 時年51歲。 帖中所提之惟清道人在《嘉泰錄》卷六中有所記載, 俗姓陳, 南州武寧(在江西)人, 為江西隆興府黃龍寺禪師, 1117年(北宋政和七年)卒。

《惟清道人帖》書風端穩緊結, 俊健古雅, 有晉唐人法度和韻致。 與黃庭堅行楷書特具的跌宕開闔、斜欹外拓的風格相比有所不同, 表現出書家師法前人之長, 以古法為根基的一面。 惟清道人帖行書行間寬綽而字間緊密, 所以筆劃多取橫勢, 結體欹側,

左低右高, 有峭拔之態, 充分體現了黃庭堅小行書的特點, 為其代表作品。 鈐有“緝熙殿寶”、《項元汴印》、《儀周珍藏》等藏印。 此帖曾經明內府及項元汴、安岐等收藏。 乾隆評此帖雲:”淩冬老幹, 偃蹇岩壑“。 著錄于《妮古錄》卷四、《平生壯觀》卷二、《墨緣匯觀》法書卷上。

釋文:惟清道人本貴部人, 其操行智識,今江西叢林中未見其匹亞。昨以天覺堅欲以觀音召之,難為不知者道,因勸渠自往見天覺,果已得免,天覺留渠府中過夏。想秋初即歸過邑,可邀與款曲,其人甚可愛敬也。或問清欲于舊山高居築庵獨住,不知果然否?得渠書頗說後來草堂少淹留也。庭堅叩頭。

黃庭堅行書《山預帖》

此帖書於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四、五月間。鈐有明內府稽察司半印、“張應申印”、“清鑒堂圖書印”、“笪重光印”等印記。《石渠寶笈初編》、《故宮書畫錄》等著錄。《清鑒堂帖》、《禦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谷園摹古法帖》、《宋黃文節公法書》等收錄。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其操行智識,今江西叢林中未見其匹亞。昨以天覺堅欲以觀音召之,難為不知者道,因勸渠自往見天覺,果已得免,天覺留渠府中過夏。想秋初即歸過邑,可邀與款曲,其人甚可愛敬也。或問清欲于舊山高居築庵獨住,不知果然否?得渠書頗說後來草堂少淹留也。庭堅叩頭。

黃庭堅行書《山預帖》

此帖書於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四、五月間。鈐有明內府稽察司半印、“張應申印”、“清鑒堂圖書印”、“笪重光印”等印記。《石渠寶笈初編》、《故宮書畫錄》等著錄。《清鑒堂帖》、《禦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谷園摹古法帖》、《宋黃文節公法書》等收錄。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