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湖南衛視《我們來了2》如何讓星素互動更有意義

賞一地風光, 領略一方風物, 拜謁心中的一方淨土, 讀懂一個族群的記憶, 傳承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 《我們來了》第二季以一期永州行, 充分踐行了這句話。

節目組汲取了瑤族文化中的精華要素, 以永州勾藍瑤寨頗負盛名的洗泥節為興趣外衣, 以傳統為根, 以價值為魂, 生動示範了一檔讓傳統文化“走出去”, 更“走上去”的節目是如何做的。

以傳統為根

做“不變味”的文化節目

《我們來了》第二季用腳步去探索中國文化, 溯源到傳統文化背後的那個精神連接的鏈條——文化傳統。

在永州的文化體驗中, 節目抓住永州勾藍瑤族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以洗泥節、長鼓舞為代表的瑤族民俗文化、以周敦頤為代表的國學文化和理學文化、以世界上女人唯一的文字江永女書為代表的語言文字, 同時借助視覺語言將瑤族的服飾文化、美食文化、民居特色、生活方式等衣食住行全方位、立體化、具象化呈現。

《我們來了》第二季細細剝開瑤族文化傳統的層層“外衣”, 將少數民族村居生活狀態用真人秀的形式娓娓道來, 以此展現傳統的瑤族文化魅力。 此外, 節目選取了永州勾藍瑤族最負盛名傳統節日——洗泥節進行文化溯源。

舊時, 這裡群眾的農田離村寨較遠, 農忙時節, 男人住在田裡蓋起的牛莊屋。 每年農曆五月忙完春耕, 男人可以洗清腳上的泥, 回家歇上一陣, “洗泥節”正是瑤族群眾慶祝夫妻團聚的節日。 一年一次, 洗去犁耙、身上的泥垢, 走上田壟, 暫停農事, 做人生的另一份耕耘:休閒、娛樂, 繁衍生息。

觀賞“洗泥節”, 不僅僅是為一份熱鬧而來。 節目中作為“客人”, 嘉賓們一個個興致勃勃, 在泥地裡也“生龍活虎”, 挽起袖子和褲腿, 跳入水池中和村民在泥地裡捕魚摸魚。

其他惡搞整蠱式的真人秀慣用手法往往是把嘉賓一廂車拉到一塊泥潭裡, 搭上“五彩斑斕”的道具, 穿著“鄉土風味”的殼子做著和國外綜藝“如出一轍”的娛樂化遊戲。

但在《我們來了》中,

觀眾看到的是嘉賓們在熱鬧的洗泥節現場與民同樂, 他們邀請全村村民和媒體記者一起幫忙下池摸魚, 共慶洗泥節, 沒有讓“星味”變濃, 讓節日“變味”。

以價值為魂

傳播平凡生活美

《我們來了》從第一季開始就是在不拋棄綜藝節目的“有趣味”的娛樂性質的同時,

找到“有意義”的文化體驗, 讓核心價值觀更深入人心。 再者, 《我們來了》以展現女性之美為特色之一, 在節目中嘉賓們細膩的心理活動和情感變化傳遞出一份別樣的溫情和感動。

永州之行中, 嘉賓們體驗農村生活, 參加農產品大會買菜, 找村民們借食材, 親自洗菜做菜, 切身體會農村生活點滴, 而不是對著端到餐桌的美食, 發表一番溢美之詞, “蜻蜓點水”觸及地域美食文化。 也只有像這樣真實淳樸的生活體驗, 才能讓嘉賓們真摯的生活情愫油然而生。

蔣欣會在洗菜時候回憶到,過年時候父母心疼自己工作累,不讓她進廚房幫廚;造型師小白感恩汪涵一碗最普通的蔥油拌面,感慨生活的不容易,表現出作為“北漂”一族生活的堅韌一面;關之琳在採訪中由衷感慨永州是她印象最深刻,覺得這是最快樂的一次體驗。

她們在女書體驗學習過程中,透過女書的形,去參悟它的神,瞭解到女書背後深藏的女性之間的情誼,陳妍希也借用柳宗元的“晚歲應為鄰舍翁”表達對友誼的珍惜和對生活的憧憬。

《我們來了》不僅關注生活之美,聚焦人性之美,也呼籲媒體朋友多來到基層,講述老百姓中的故事,共同傳播文化之美。在洗泥節現場,嘉賓們邀請6位元主流媒體的記者和6位元瑤族大姐分別組成兩個摸魚外援小分隊。

洗泥節摸魚活動結束的時候,汪涵說了這樣一番話:“我特別希望媒體朋友把你們的筆,把你們的墨,把你們的精力多放在山水之間,多放到老百姓的生活當中,我也希望我們將來所有的藝人朋友跟媒體朋友聯起手來,有更多機會來到基層,來到老百姓當中,領會他們的幸福和快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最大的奮鬥目標。”

平凡的美是最自然的美,勞動的快樂,簡單的滿足,成就了生活裡最美好的精神狀態。嘉賓們洗泥節的體驗讓更多人能看到那些被大眾忽視的“畫中人”的美好生活,看到在這一方沃土上生活的人之“精氣神”。

不僅是洗泥節,瑤族同胞的每一道習俗都是千年的佳釀,每一種習俗都彰顯勾藍瑤族對待生活的向上態度。《我們來了》通過對中華文化的深入挖掘,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瑤族同胞的精神盛宴,也表達出了對提高電視觀眾的文化審美水準、提高國民的文化自信、構建新時代的文化認同的希冀。

這種抱著敢於“肩扛價值觀”的責任情懷,把價值放大與人性關懷作為節目的終極落點,讓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走出來”,更“走上去”。

蔣欣會在洗菜時候回憶到,過年時候父母心疼自己工作累,不讓她進廚房幫廚;造型師小白感恩汪涵一碗最普通的蔥油拌面,感慨生活的不容易,表現出作為“北漂”一族生活的堅韌一面;關之琳在採訪中由衷感慨永州是她印象最深刻,覺得這是最快樂的一次體驗。

她們在女書體驗學習過程中,透過女書的形,去參悟它的神,瞭解到女書背後深藏的女性之間的情誼,陳妍希也借用柳宗元的“晚歲應為鄰舍翁”表達對友誼的珍惜和對生活的憧憬。

《我們來了》不僅關注生活之美,聚焦人性之美,也呼籲媒體朋友多來到基層,講述老百姓中的故事,共同傳播文化之美。在洗泥節現場,嘉賓們邀請6位元主流媒體的記者和6位元瑤族大姐分別組成兩個摸魚外援小分隊。

洗泥節摸魚活動結束的時候,汪涵說了這樣一番話:“我特別希望媒體朋友把你們的筆,把你們的墨,把你們的精力多放在山水之間,多放到老百姓的生活當中,我也希望我們將來所有的藝人朋友跟媒體朋友聯起手來,有更多機會來到基層,來到老百姓當中,領會他們的幸福和快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最大的奮鬥目標。”

平凡的美是最自然的美,勞動的快樂,簡單的滿足,成就了生活裡最美好的精神狀態。嘉賓們洗泥節的體驗讓更多人能看到那些被大眾忽視的“畫中人”的美好生活,看到在這一方沃土上生活的人之“精氣神”。

不僅是洗泥節,瑤族同胞的每一道習俗都是千年的佳釀,每一種習俗都彰顯勾藍瑤族對待生活的向上態度。《我們來了》通過對中華文化的深入挖掘,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瑤族同胞的精神盛宴,也表達出了對提高電視觀眾的文化審美水準、提高國民的文化自信、構建新時代的文化認同的希冀。

這種抱著敢於“肩扛價值觀”的責任情懷,把價值放大與人性關懷作為節目的終極落點,讓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走出來”,更“走上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