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天下第一名門”是曲阜孔氏,哪個家族敢稱“天下第二”?

孔府

“天下第一名門”——曲阜孔氏, 毫無爭議。 除了這個老大, “天下第二”想爭的就太多了。 比方說“亞聖”是孟子, 不給個“亞軍”, 老孟家的人肯定不服。

但孟子自己清楚, 他老爹學問不高, 子孫也不太爭氣, 孟子之後便無猛人。 老莊朱程, 其後人也大約如此。 剩下來的, 似乎只有桐城桂林方氏。

新版影印本《桐城桂林方氏家譜》

臺灣著名作家高陽語稱, 桐城桂林方氏是“我國第一等的詩禮之家”,

郭謙先生的《影響中國百年的文化世家》, 還有梁實秋、錢理群等大家的相關著述, 也有類似的觀點。

進士登科錄

桂林方氏明初由江西遷入桐城, 明代中葉後英才輩出, 科舉不窮:或兄弟同登科第, 或祖孫世代簪纓;或忠貞顯於朝, 或風義揚於野;或孝悌著於家,

或詩文彰於世。 六百年間書香不斷, 名滿天下。

文物

桂林方氏 “折桂如林”, 或兄弟同登進士的, 如方大鎮與方大鉉, 方亨咸與方玄成;有父子同登進士的, 如方維甸、方傳穆父子, 方奎炯、方鑄父子;有祖孫三代同登進士, 如方大美、方拱乾、方亨咸、方玄成, 方大鎮、方孔炤、方以智。

一門興盛, 世所罕見。

進士登科錄

清道光版《桐城縣誌》《桂林方氏家譜》及明清進士題名錄等顯示, 明清兩朝桂林方氏共有進士26人, , 他們是:

方佑, 天順元年三甲第一百七十名進士, 任廣西桂林府知府;

方向, 成化十七年二甲七十六名進士, 任廣東瓊州知府;

方克, 嘉靖五年三甲第一百六十四名進士, 任陝西苑馬少卿;

方大美, 萬曆十四年三甲第一百四十名進士, 任太僕少卿;

方大鎮, 萬曆十七年三甲第十六名進士, 任大理少卿;

方大鉉, 萬曆四十一年二甲第十二名進士, 任戶部主事;

方孔炤, 萬曆四十四年二甲第二十五名進士, 任僉都禦史, 屯田山東、河北兼理軍務, 巡撫湖北;

方大任, 萬曆四十四年三甲第九十六名進士,

任僉都禦史;

方拱乾, 崇禎元年二甲第五名進士, 明任左諭德, 清任詹事府少詹事;

方以智, 崇禎十三年二甲第五十四名進士, 任翰林院檢討;

方觀承棉花圖拓本

方若珽, 順治四年二甲第十二名進士, 任戶部郎中;

方亨咸, 順治四年三甲第六十七名進士, 任陝西道監察禦史;

方玄成,字孝標,以字行,順治六年二甲第四名進士,任內宏文院侍讀學士;

方式濟,康熙四十八年二甲第四十五名進士,任內閣中書;

方浩,雍正八年三甲第一百六十九名進士,任江西吉南贛道按察副使,寄灤州籍;

方世儁,乾隆四年二甲第三十九名進士,任兵部侍郎、湖南巡撫;

方玉麟,乾隆十三年三甲第六十一名進士,任江蘇華亭知縣;

方維甸,乾隆四十六年二甲第二十四名進士,任兵部尚書、閩浙總督、直隸總督,諡勤襄;

方保升,嘉慶十三年二甲第五名進士,任翰林院庶起士;

方長庚,嘉慶二十四年二甲第三十八名進士,任翰林院庶起士、刑部主事;

方傳穆,嘉慶二十四年二甲第七十一名進士,任翰林院編修、湖南沅州知府;

方寶慶,道光六年二甲第五十八名進士,任翰林院庶起士、福建漳州知府;

方奎炯,道光二十年二甲第四十九名進士,任甘肅文縣、隆德、高臺知縣,四川打爐箭同知;

方鑄,光緒九年二甲第六十五名進士,任度支部郎;

方象堃,光緒二十四年二甲第一百二十九名進士,任內閣中書、浙江仁和知縣;

方履中,光緒二十九年二甲第一百一十二名進士,任翰林院編修;光緒二十九年經濟特科一等第三名。

方苞

方苞因未參加殿試,沒有取得進士資格。

方觀承棉花圖拓本

明末,崇禎甲戍(1634)黃文鼎、汪國華民變,科舉最盛的中一房遷居金陵,吳應箕《留都見聞錄》:“桐城自甲戍、乙亥後,巨室盡家于南。何相國以元老客居而門庭安靜,都人鹹誦之。其餘方仁植中丞(方大鎮子方孔炤)、坦庵太史(方大美子方拱乾)、孫魯山給諫皆為時名人,而悉家於此。又數姓之兄弟子侄,文采風流,炤耀京邑,他方流寓者所不敢望。”錢澄之《方處士子留墓表》:“父應乾,太學生,別號瞿庵。家世豪貴,不諳物情,為鄉里所怨。崇禎甲戍秋,桐城民變,以瞿庵及諸大族為名,聚眾毀其家,子留隨父母遷居江甯。”此後,方大美一支定居金陵,並于清涼山龍蟠裡另立方氏分祠教忠祠,祖父方幟葬於繁昌縣,方苞與其父方仲舒、曾祖方象乾、高祖方大美都葬于金陵。方大鎮這一支後返桐城,隱居于南鄉龍山鹿水間白鹿山莊(今屬安慶市楊橋鎮)。

方以智書法

清初,清廷為打擊江南縉紳階層,選擇桐城桂林方氏為標本。清順治丁酉(1657)江南鄉試科場案,以主考官方猷與方拱乾子方章鉞同宗為由,將方拱乾與子孝標、亨咸、育盛、膏茂、章鉞等家眷六十余口遣戍甯古塔。若非如此,桐城桂林方氏將科舉更盛。

方觀承棉花圖

任陝西道監察禦史;

方玄成,字孝標,以字行,順治六年二甲第四名進士,任內宏文院侍讀學士;

方式濟,康熙四十八年二甲第四十五名進士,任內閣中書;

方浩,雍正八年三甲第一百六十九名進士,任江西吉南贛道按察副使,寄灤州籍;

方世儁,乾隆四年二甲第三十九名進士,任兵部侍郎、湖南巡撫;

方玉麟,乾隆十三年三甲第六十一名進士,任江蘇華亭知縣;

方維甸,乾隆四十六年二甲第二十四名進士,任兵部尚書、閩浙總督、直隸總督,諡勤襄;

方保升,嘉慶十三年二甲第五名進士,任翰林院庶起士;

方長庚,嘉慶二十四年二甲第三十八名進士,任翰林院庶起士、刑部主事;

方傳穆,嘉慶二十四年二甲第七十一名進士,任翰林院編修、湖南沅州知府;

方寶慶,道光六年二甲第五十八名進士,任翰林院庶起士、福建漳州知府;

方奎炯,道光二十年二甲第四十九名進士,任甘肅文縣、隆德、高臺知縣,四川打爐箭同知;

方鑄,光緒九年二甲第六十五名進士,任度支部郎;

方象堃,光緒二十四年二甲第一百二十九名進士,任內閣中書、浙江仁和知縣;

方履中,光緒二十九年二甲第一百一十二名進士,任翰林院編修;光緒二十九年經濟特科一等第三名。

方苞

方苞因未參加殿試,沒有取得進士資格。

方觀承棉花圖拓本

明末,崇禎甲戍(1634)黃文鼎、汪國華民變,科舉最盛的中一房遷居金陵,吳應箕《留都見聞錄》:“桐城自甲戍、乙亥後,巨室盡家于南。何相國以元老客居而門庭安靜,都人鹹誦之。其餘方仁植中丞(方大鎮子方孔炤)、坦庵太史(方大美子方拱乾)、孫魯山給諫皆為時名人,而悉家於此。又數姓之兄弟子侄,文采風流,炤耀京邑,他方流寓者所不敢望。”錢澄之《方處士子留墓表》:“父應乾,太學生,別號瞿庵。家世豪貴,不諳物情,為鄉里所怨。崇禎甲戍秋,桐城民變,以瞿庵及諸大族為名,聚眾毀其家,子留隨父母遷居江甯。”此後,方大美一支定居金陵,並于清涼山龍蟠裡另立方氏分祠教忠祠,祖父方幟葬於繁昌縣,方苞與其父方仲舒、曾祖方象乾、高祖方大美都葬于金陵。方大鎮這一支後返桐城,隱居于南鄉龍山鹿水間白鹿山莊(今屬安慶市楊橋鎮)。

方以智書法

清初,清廷為打擊江南縉紳階層,選擇桐城桂林方氏為標本。清順治丁酉(1657)江南鄉試科場案,以主考官方猷與方拱乾子方章鉞同宗為由,將方拱乾與子孝標、亨咸、育盛、膏茂、章鉞等家眷六十余口遣戍甯古塔。若非如此,桐城桂林方氏將科舉更盛。

方觀承棉花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