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馬尾人在家門口就能吃到的文化“大餐”,好吃又豐富!

點擊標題下「馬尾的事兒」可快速關注

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

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

9月5日, 傍晚時分, 亭頭村登龍境禮堂門前的空地上, 幾十名群眾踩著節拍跳起了廣場舞。 在公園裡乘涼的陳大爺一邊用手來回指著一邊跟記者說。 “你看看, 這個廣場就是家門口的‘文化樂園’, 每天都有打球的、跳舞的, 人可多, 可熱鬧了!”

像亭頭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這樣的“文化樂園”, 我區各個鎮街還有很多。

去年以來, 我區斥資2000多萬元建立改造了70多個鎮(街道)、村(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 預計今年年底實現全區覆蓋。

區文體局副局長林蔭儂

我區在創建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過程中, 不僅注重提升公共綜合文化服務站(中心)建設, 同時還注重打造市民的文化“大餐”。

“兩馬”、 “船政”文化品牌亮點多

7月11日上午, 在馬尾區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舉行的“兩馬夏令營”乒乓球友誼賽拉開了序幕。

來自馬祖的李姿昀

這是我第一次來大陸, 在這裡, 教練教的握拍姿勢不太一樣, 剛開始還有點不習慣, 但能學到技巧。

她的哥哥是去年“兩馬夏令營”的成員之一, 哥哥跟她說了很多馬尾的見聞和趣事, 今年有機會, 她就毫不猶豫報了名。

像這樣基於“兩馬交流”為主題的活動還有很多。

兩馬交流”文化品牌已經成為海峽兩岸各領域交流最活躍的陣地。 “‘兩馬’文體交流率先打破了兩岸隔閡了50多年的堅冰, 拉開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序幕, 5年間兩地的文體交流日益常態化, 已經成為馬尾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亮點品牌。

區文體局副局長林蔭儂

不僅“兩馬交流”, 船政文化也是我區創建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文化品牌。 “近些年來, 在船政文化旅遊景點上不斷發力, 到目前為止已投入資金約2億元, 打造船政文化城, 而且致力在文藝精品創作上, 注重加強原創。 ”區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周凱介紹道, “比起單純的文字灌輸, 藝術形式來得更喜聞樂見,

也讓船政文化這一地域文化實現了推廣的覆蓋性。 ”船政音樂舞蹈創作基地在創作的過程中還不斷追求藝術形式的創新, 今年10月、11月將推出船政音樂舞蹈實景演出, 用船政元素讓歌舞演繹得更加完美。

文化藝術集市 馬尾市民的文化大餐

5月23日, 閩安村村民李大爺們吃完飯後, 便來到了村禮堂外的空地, 在人群圍攏的地方, 赫然看見一方舞臺已搭建完畢, 但是看到舞臺旁邊的一輛小型箱車旁, 不少村民正拿著書在翻閱。 李大爺走近一看, 是圖書館的“移動書屋”。

“剛好想辦張借書證, 但一直沒時間到區裡, 這下好了, 在村裡就能辦上了。 ”李大爺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 一會的功夫就辦好了借書證。 一旁檔案局的活動帳篷前,

楊依伯正拿著宣傳冊看得津津有味, “原本以為檔案知識跟自己沒多大關係, 沒想到這裡面的家庭檔案還挺有趣的, 我回去想試著整理一本自己的家庭檔案, 等孩子們回來, 給他們每人一本, 讓他們即便在外也不會忘了家。 ”

以往演出前的安排並沒有這麼豐富的文化“大餐”, 放幾首歌,聚集了人氣,演出也就開始了。但從去年開始,馬尾區文體局結合“文藝演出四進基層”活動,與區內各單位部門合作,融合資源,多形式多單位聯合,建造起了“文化大集市”。

“過去趕集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我們聯合多家單位既送演出,又送文化服務,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綜合‘文化大餐’,區內每年都有幾十場的公益演出,群眾能享受到更多的‘文化紅利’。”周凱說。

值班編輯:張薇

如需轉載,請向小編申請授權哦~

不然,被發現的話

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放幾首歌,聚集了人氣,演出也就開始了。但從去年開始,馬尾區文體局結合“文藝演出四進基層”活動,與區內各單位部門合作,融合資源,多形式多單位聯合,建造起了“文化大集市”。

“過去趕集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我們聯合多家單位既送演出,又送文化服務,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綜合‘文化大餐’,區內每年都有幾十場的公益演出,群眾能享受到更多的‘文化紅利’。”周凱說。

值班編輯:張薇

如需轉載,請向小編申請授權哦~

不然,被發現的話

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