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麥兆輝:香港電影的時代過去了,我沒有太多留戀|電影人說

麥兆輝感歎香港電影的時代已經過去, 而融入內地電影市場, 需要在瞭解人情思想上, 做更多的努力。

作者 | 馬程

香港導演北上的大潮下,

麥兆輝、莊文強這對“麥莊”組合, 是一個響亮的牌子。

2002年的《無間道》之後的15年時間裡, 兩人一直合作編劇和導演, 拿獎無數。 從《頭文字D》到《竊聽風雲》三部曲, 《聽風者》到《關雲長》, 兩人一方面在影片的內容和類型上不斷突破, 同時也在逐漸適應內地電影市場的節奏。

雖然《無間道3》就已經是香港大陸合拍片, 但是直到這一次的《非凡任務》, “麥莊”才首次啟用了全內地的演員陣容, 拍攝一部完全基於內地緝毒背景的動作片。

和《無間道》、《聽風者》相同, 《非凡任務》也是一部關於“臥底”的電影, 從開拍起就引發了不少關注。 然而, 在麥兆輝看來, 《無間道》是無法複製的, 也無需複製。 內地電影市場, 給了他更多嘗試不同風格的機會, 更多的資金,

可以幫助提升電影的品質。

在這部影片中, 莊文強仍然負責任劇本創作, 而導演工作則由麥兆輝和同樣合作多年的攝影師潘耀明一起完成。

麥兆輝在採訪中承認香港電影的時代已經過去, 但他沒有太多的留戀。 他跟著潮流, 在融入內地電影市場, 積極在瞭解人情思想上, 做更多地努力。

在《非凡任務》上映前, 導演麥兆輝跟《三聲》聊了聊, 他這部拍攝“主旋律”電影的有趣經歷, 以及對導演這個“角色”的理解。

拍內地警匪片, 特別是和公安部合作, 創作上限制會比較大嗎?

其實很多著名的好萊塢電影, 獲得奧斯卡的就是愛國主義題材, 關鍵看怎麼表達。 我反而覺得是帶著我們往一個(明確的)方向走, 省得拍出來沒法放映,

浪費不少時間。

但是以創作上的妥協換來的。

每個劇本都要經過審查, 所以這種妥協一直都存在。 這次合拍對創作來講是有利的。 這個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我們需要先把整個想法寫成一個腳本, 再來進行溝通。 有可能這個員警不能這樣做, 但是我覺得好看, 我認為好看就是合格。 首先有一個完整劇本, 大家都從劇本出發來交流。 比起那個時候很多電影沒有劇本就拍要好得多。

為什麼會出現沒有劇本就開拍?

以前在香港拍戲的節奏很快的。 1990年代, 香港電影最好的時候, 會有老闆過來找我, 說劉德華或者誰下個月有檔期, 有一個月的時間, 你快點想, 犯罪、喜劇、動作, 什麼都可以。 很多導演沒有腳本就開始拍了。 但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雖然市場轉到內地, 但之前你們合作最多的還是梁朝偉、古天樂這些香港演員。 這次第一次用全內地的演員班底, 有什麼不同?

當然是有很多要磨合。 比如, 我的普通話就說得不太好。

怎麼讓演員很快地理解你的意圖和故事裡人物的心理?

我會分享一些故事講給他們聽。 比如真實的香港員警的故事, 我爸爸和哥哥是員警, 我還是很能理解員警的心理。

比如這次拍攝《非凡任務》比較好的一點, 每一場演出前都有排戲。 每一位演員都很有耐心, 我們在拍攝前可以把整體的戲份進行預演, 做充分的準備。

很多香港導演是不排戲的。 演員都很忙, 同一場對話的戲, 比如劉德華今天有空, 那就他的戲份先拍完, 之後換個機位,

其他的演員再對著空位置繼續講。 對著另外的人之後再拍也可以。

這個過程同時也會幫到你導演的工作。

沒錯。 排戲的過程中, 我們會考慮到很多因素, 問自己很多問題, 比如道具的位置對不對, 為什麼要用高角度俯拍啊, (確保)每一個鏡頭拍出來之後, 都能夠展示出我想要的資訊。 每個鏡頭都有它存在的價值。 這是很重要的。

“麥莊”的動作電影中文戲總是會占到不小比重, 你覺得文戲在動作電影裡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文戲”其實是一個故事的核心, 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關鍵。 這是在最開始設置情節的時候, 就要想好怎麼做。

《非凡任務》裡, 花了很多筆墨去講臥底的內心世界, 他的掙扎和困境等, 還有毒販的心理, 對亡妻的哀悼等。第一版劇本寫出來,很多人說不像內地的電影。我們就去翻閱了很多內地的緝毒員警的紀錄片,瞭解他們的經歷和情感。

您一直和莊文強一起合作,一個導一個編,有這樣一個固定搭檔優勢在哪裡?

電影屆很少有像我和莊文強兩人這樣,合作很多部,都沒有吵架和分家的。他的文筆好,擅長多種類型,我對員警界的瞭解多,拍攝現場的經驗豐富一點,在編劇和導演上能有一個互補。

這次我和潘耀明一起導,他是攝影師,對鏡頭語言的運用,肯定更加熟悉,合作的過程是互補的。現在,這個班底合作已經非常默契了。我不認為,這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合作模式,還是會根據不同的故事和影片,做不同的安排。

有這個班底的好處是,我們會經常聚在一起,討論故事和劇本,這能夠幫助情節更加豐富。總之,確定班底之前,就是要先把這個故事想出來。

當了這麼多年導演,您覺得形成了自己作品風格嗎?

我說不好,我好像並沒有什麼風格。我覺得我總有一個講好一個故事的衝動,我也希望在不同的故事背景來建立影片的風格,能夠根據故事的可能性,來發現一些新的主題和調性。個人風格這個,讓其他人來形容吧。

但您算是一個高產的導演,怎麼保持穩定的產量?

我肯定算不上高產。基本2、3年拍一部。高產是像林超賢那樣,一部接一部,他這些年的電影是我的三倍吧。

但我現在保持自己的節奏,每一部拍完之後,我雖然不會向他那樣馬上緊接著下一部電影,但會開始想下一部電影的故事,在找投資之前,必須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和腳本,這個故事我自己要覺得有趣才好。

會有不少人追著你,希望你和莊文強弄快一點吧?

哈哈。我老婆是總希望我多拍一些,也可以多賺些錢。我就說,賺那麼多錢幹嘛。

對亡妻的哀悼等。第一版劇本寫出來,很多人說不像內地的電影。我們就去翻閱了很多內地的緝毒員警的紀錄片,瞭解他們的經歷和情感。

您一直和莊文強一起合作,一個導一個編,有這樣一個固定搭檔優勢在哪裡?

電影屆很少有像我和莊文強兩人這樣,合作很多部,都沒有吵架和分家的。他的文筆好,擅長多種類型,我對員警界的瞭解多,拍攝現場的經驗豐富一點,在編劇和導演上能有一個互補。

這次我和潘耀明一起導,他是攝影師,對鏡頭語言的運用,肯定更加熟悉,合作的過程是互補的。現在,這個班底合作已經非常默契了。我不認為,這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合作模式,還是會根據不同的故事和影片,做不同的安排。

有這個班底的好處是,我們會經常聚在一起,討論故事和劇本,這能夠幫助情節更加豐富。總之,確定班底之前,就是要先把這個故事想出來。

當了這麼多年導演,您覺得形成了自己作品風格嗎?

我說不好,我好像並沒有什麼風格。我覺得我總有一個講好一個故事的衝動,我也希望在不同的故事背景來建立影片的風格,能夠根據故事的可能性,來發現一些新的主題和調性。個人風格這個,讓其他人來形容吧。

但您算是一個高產的導演,怎麼保持穩定的產量?

我肯定算不上高產。基本2、3年拍一部。高產是像林超賢那樣,一部接一部,他這些年的電影是我的三倍吧。

但我現在保持自己的節奏,每一部拍完之後,我雖然不會向他那樣馬上緊接著下一部電影,但會開始想下一部電影的故事,在找投資之前,必須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和腳本,這個故事我自己要覺得有趣才好。

會有不少人追著你,希望你和莊文強弄快一點吧?

哈哈。我老婆是總希望我多拍一些,也可以多賺些錢。我就說,賺那麼多錢幹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