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黃梅戲撞上精准扶貧,《扶貧新郎》昨日隆重首演了!

距李時珍誕辰500周年

倒計時還有 260天

全面推進文化扶貧, , 以先進文化代替貧困文化不僅是扶貧的根本之路, 也是促進農村實現小康的必由之路。 以文化扶貧助力精神脫貧, 可以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通過自身努力在改善物質生活的基礎上, 過上有文化、有尊嚴的生活。 9月7日晚, 由我縣黃梅戲劇團自創黃梅戲《扶貧新郎》首演, 熱情謳歌全縣人民積極投身精准扶貧攻堅戰精神風貌,

弘揚了時代主旋律, 引來好評如潮。 市扶貧辦、市文廣新局負責人到場觀摩該劇。

黃梅戲

扶貧新郎

現代黃梅戲《扶貧新郎》是我縣圍繞“黃岡黨旗紅”主題創作的一部以精准扶貧為題材的優秀地方劇碼, 由縣黃梅戲劇團歷時五個月精心創作而成。 劇碼中描寫一名基層駐點村書記黑皮, 為改變貧困村面貌, 全心身投入到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積極引進專案, 優化產業結構, 以實際行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精彩劇照

據文化局負責人介紹, 這部戲來自基層的扶貧戲以小見大, 生活氣息濃厚、時代特色鮮明, 具有“潤物無聲”的特點。 該劇碼隨後將在全縣巡演, 在演出中繼續打磨提高, 為全縣群眾送上“暖心可口”的文化大餐, 凝聚全縣脫貧攻堅、跨越發展強大合力。

圖文:蘄春網 責編:李林清、李威

投稿:cnqichun@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