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浮漂中的“勞斯萊斯”,簡直是藝術品!釣魚都捨不得用!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 擁有一支好的浮漂也是一些釣魚發燒友的追求。 今天介紹的大漆漂, 被稱為浮漂中的"勞斯萊斯".因其製作工藝的特殊性, 每一件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 因為市面上鮮有銷售, 所以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哦!

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國漆。 泛稱中國漆。 為一種天然樹脂塗料, 是割開漆樹樹皮, 從韌皮內流出的一種白色粘性乳液, 經加工而製成的塗料。 是屬於純天然的產品。 大漆工藝的使用, 起源於河姆渡文化時期, 距今已經6千年歷史, 漢馬王堆出土的漆器, 在地下待了幾千年, 出土的時候依然完好無損。 大漆用於浮漂, 絕對是浮漂行業的革命, 不僅顛覆了傳統化學漆漂易損易耗快速消費的情況, 也讓浮漂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一:防水性, 漆膜薄如蟬翼, 切開一支大漆浮漂, 漆膜是可以撕開的, 而不是像化學漆一樣碎裂, 撕開的漆膜, 用卡尺幾乎量不出厚度。 要知道, 這個厚度是上了二十遍漆的厚度。 相對於一些化學漆漂來說, 連五十分之一都不到。 漆膜薄到了這種程度, 其防水性能仍舊有驚人的表現, 一支剛剛生產出來的化學漆漂, 做泡水測試, 一天一夜下來, 起碼下降2目,

相信多數釣魚人都有這個體驗, 而大漆漂泡水一天一夜, 最多不會超過半目的變化, 曾有釣友因線組老化, 水庫上魚後掛底, 磯釣杆線拉斷七八米, 大漆浮漂也隨著線組留在了水中, 二十天后水庫因發電, 水位下降, 釣友取回大漆漂, 測試, 漂吃水僅僅降了不到三目。

其二:自重輕, 漆膜薄就減少了浮漂的自重, 多數老釣手在選漂時首先是掂漂, 漂輕才有繼續看下去的基礎。 在這裡給大家一個浮漂的終極定律:浮漂體積相對越小, 吃鉛越大越好。 漂體積小了, 則阻力就更小了, 空氣的阻力決定了是否拋杆順利, 水中的阻力決定了漂的靈敏度。 不要小瞧這個漆膜的厚薄度對漂自重的影響, 舉例如大佛手漂型來講, 上漆之前自重為0.8克, 上化學漆厚自重絕對超過1克, 大漆上漆後自重不會超過0.84克, 如果是木類的漂材, 重量幾乎不會增加, 有些反而變得更輕。 這是由於大漆的另一特性, 大漆在乾燥過程中對濕度要求很大, 沒有濕度是不會乾燥的, 木類材質的漂上大漆後在乾燥的過程中,

漂體內的水分會被大漆拔出, 所以會變得比上漆之前更輕。

其三:耐用性, 很多人寧願一年買十支十元二十元的化學漆漂也不願意買一支上百元的大漆漂, 覺得大漆漂太貴。 一支大漆漂使用得當, 在維護上僅僅只用補一下漂尾色目, 高頻率使用,本人使用的只大漆漂,五年多了,依舊沒出問題,至於具體可以用多少年,那就不得而知。

大漆漂因其耐用性和製作難度,絕大多數商家都不願生產開發大漆漂,首先易損易耗減少了消費,其次製作週期太長,生產工藝複雜,導致了人力物力成本大量增加,不符合商家利益。所以市面上沒有任何廠家推出過大漆漂。

大漆漂的上漆工藝,非常複雜,二十遍大漆至少需要打磨十遍,每一遍大漆都要在蔭房陰乾一天以上,之後才是推光、揩清,最終才能呈現出通透的鏡面效果,其製作時間一般都在2個月以上。在以後的文章裡,我會專門為大家介紹大漆漂的製作及變塗工藝流程。

高頻率使用,本人使用的只大漆漂,五年多了,依舊沒出問題,至於具體可以用多少年,那就不得而知。

大漆漂因其耐用性和製作難度,絕大多數商家都不願生產開發大漆漂,首先易損易耗減少了消費,其次製作週期太長,生產工藝複雜,導致了人力物力成本大量增加,不符合商家利益。所以市面上沒有任何廠家推出過大漆漂。

大漆漂的上漆工藝,非常複雜,二十遍大漆至少需要打磨十遍,每一遍大漆都要在蔭房陰乾一天以上,之後才是推光、揩清,最終才能呈現出通透的鏡面效果,其製作時間一般都在2個月以上。在以後的文章裡,我會專門為大家介紹大漆漂的製作及變塗工藝流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