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芮城縣介紹

芮城縣是山西省運城市下轄的一個縣, 位於山西省西南端, 黃河中游。 全縣國土面積1178.76平方公里。 全縣面積1178.76平方公里, 轄7個鎮、3個鄉。

礦產有金、鎂、銅、磷、煤、石油、大理石、石灰石、紫砂石、白雲石、石英砂等。 土特產主要有芝麻糖、無核蜜棗、麻片、醬菜、泡泡油糕。 名勝古跡主要有永樂宮(又名:大純陽萬壽宮)、西侯渡遺址、大禹渡。

人口民族

據2000年11月1日零時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 芮城縣總人口為372773人。 人口構成基本情況是:性別構成男性為189709人, 占總人口50.89%;女性為183064人, 占總人口49.11%。

芮城縣家庭總戶數為96247戶, 其中家庭戶95478戶, 占99.2%;集體戶769戶,

占0.8%。 城鄉人口非農業人口28932人, 占7.76%;農業人口343841人, 占92.24%。 接受大學教育的有4276人, 占總人口的1.15%, 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的有38018人, 占10.22%;接受初中教育的有163746人, 占43.93%;接受小學教育的115294人, 占30.92%。 民族構成漢族人口372147人, 占總人口的99.83%, 少數民族626人, 占0.17%。

2002年統計公報, 芮城縣總人口38.0662萬人, 其中農業人口34.3779萬。

芮城縣以漢族為主, 有5個少數民族, 為回族、滿族、蒙古族、藏族、苗族, 總人數300多人。 其中回族人口最多, 約270餘人, 主要集中在學張鄉高墊村, 古魏鎮西關村。

歷史沿革

芮城縣風景芮城殷商時屬方國, 稱"芮國", 西周初分封詣侯, 武王封姬姓子弟於此, 稱魏國, 今縣城北有魏城遺址。 魏城春秋時屬晉, 戰國時屬魏。 秦置郡縣, 魏屬河東郡。 漢立河北縣于魏城, 仍屬河東郡, 相沿至晉。

[1]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始建芮城縣於今縣城。

隋初芮城縣屬蒲州唐武德二年(619年)設芮州, 轄芮城、永樂、河北(平陸)等縣。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芮城、永樂縣屬永興路陝州。 熙寧六年(1073年)廢永樂縣併入河東縣(永濟)。 元、明、清芮城縣屬解州。

縣內行政區劃, 明、清時代沿用都裡制。 明初芮城縣設4都, 每都10裡, 共40裡。

民國36年(1947)4月29日芮城縣解放, 芮城、永樂縣屬晉魯豫邊區太嶽行政區第三分區。

民國38年(1949)7月1日, 永樂縣併入芮城縣, 同年8月1日劃分山西省運城專區, 芮城縣屬之。 [1]

1953年建立鄉(鎮)制, 芮城縣358個自然村劃歸為42個鄉(鎮)。 至56年3月合併為15個鄉(鎮)。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 實行政社合一建制, 芮城縣50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分別組成4個公社, 15個鄉改為管理區建屬公社。 至1977年7月,

增至16個公社。

1984年9月恢復鄉(鎮)建制, 芮城縣分為3個鎮13個鄉, 共309個行政村, 698個自然村。

2001年撤並鄉鎮, 嶺底鄉併入陌南鎮, 大禹渡鄉併入南衛鄉, 古仁鄉一分為三, 分別並入學張鄉、大王鎮、永樂鎮, 杜莊鄉併入陽城鎮, 漢渡鄉、中瑤鄉併入風陵渡鎮, 芮城縣分7鎮3鄉。

著名人物

呂洞賓(西元798-?)名岩, 字洞賓, 號純陽子, 自稱回道人。 世稱呂祖。 唐河中府永樂縣(今山西芮城)人氏。

魏斯, 芮城人, 既魏國開國國君魏文侯。 其在位期間獎勵耕戰, 興修水利, 進行改革, 使魏國日益強大。 西元前376年與趙、韓三家分晉, 建立戰國七群之魏國, 其祖父魏讎為晉國大夫, 曾隨晉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 佐晉文公成霸業。

段幹木, 姓段幹, 名木, 芮城學張鄉下段村人, 戰國初年魏國名士。

師子夏, 友田子方, 為孔子再傳弟子。 因其三人皆出於儒門, 又先後為魏文侯師, 故被後人稱為"河東三賢"。

潘德沖, 字沖和, 道教全真派上層人物。 定宗二年(1245)主持興建永樂宮, 他四處化緣集資, 辛勤操勞, 歷盡艱苦, 為永樂宮建設貢獻畢生精力。 1256年逝于永樂宮, 1260年葬于永樂宮北之峨嵋嶺後。

楊振鐸(1905-1933)字警軒, 曾化名楊澤, 東壚鄉楊溝村(今遷東壚村)人。 1930年任共青團江蘇地下省委書記及中共上海滬中區行動委員會書記, 被捕入獄。 後被叛徒出賣, 1933年4月1日在南京雨花臺英勇就義, 時年28歲。 (獅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