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書法欣賞|田英章工楷筆法在“工筆啟功楷書”中應用深入分析(1)

為了研究“工筆啟功楷書”書法特點與書寫技法, 筆者閱讀了大量田英章先生的工楷作品, 當然啟功大師的啟功體也到處拍了些真跡題詞作品研習。 好在這兩位元大師的作品存世豐富, 無論流動在網路的電子資源還是流落的社會資源都足夠讓人免費觀賞, 要不還真有點足步艱難。

圖1:啟功類似楷書《優入聖域》

要研究啟功大師與田英章先生的書法作品, 最大的難點在於找到一手可確認的真跡作品不易。 兩種書體太受大眾歡迎, 足以“以作假亂真”的仿品可謂比比皆是。 不過啟功大師與田英章先生對啟功體結構理論與田式工楷的筆法結構理論講解都非常清楚,

這樣又可以依照他們的書法理論體系來學習鑒定作品真偽了。

圖1是傳說是啟功大師的真跡作品照片, 同時很幸運, 這幅《優入聖域》作品雖然是啟功體, 但也可以看得出, 風格上更多是“啟功楷書”的筆法而不是啟功行書的風格。 這對於分析其中楷書結構特點就直接多了, 可惜的是啟功楷書存世作品中據說極少有工筆作品。

圖2:田英章工楷《業精於勤》

在筆者閱讀兩位大家的書法理論之後, 自以為工筆楷書書法的結構風格特點最終都由三方面因素決定:

1)組成文字的筆劃之位置關系統;2)筆劃本身體的形態;3)筆劃之間在形態上和位置關係上的呼應關係。

啟功大師研發的啟功體書法著眼于速寫書法, 所以對筆法沒有嚴格的要求, 書寫時筆者不需要精工雕琢。 在這個方面, 田式工楷的細緻筆法成為其最大的特點, 且多以直筆方筆出現, 因此作品(比如圖2)顯得挺拔有力。

圖3:啟功作品《驥老伏櫪志在千里》

在筆劃間位置關係上, 田公的結構28法中有一半內容講解了筆劃協作的位置關係, 比如左高右低, 多個相同筆劃同時出現時間距相等原則, 包圍結構處理原則等。 田式工楷更多偏向筆劃均等佔用文字“九宮”位置, 顯得均稱;而啟功體則將文字中宮收緊在“黃金律”的比例之內, 顯得更為緊湊。

這幾天的研究還發現一個啟功體新的特點, 那就是筆劃著墨重度有其特殊規劃。 無論圖3還是圖4, 兩幅啟功體書法作品中, 啟功單字結構中, 筆劃存在主筆與輔筆著黑厚度明顯存不同, 主筆著墨大多佔用0.618的比重, 而輔筆著點多隻佔用其餘0.382的比重度。

圖4:啟功作品《鋤禾日當午》

啟功書法中, 章法上, 筆劃著墨厚度同樣存在一種動態的變化。 有些是字相間重薄更替變化, 有些則是上下句整句的筆劃著墨百度更替變化。 而單個獨立筆劃則呈現“等線體”狀態。 這種現象在圖4的作品中有明顯的體現。

而田式工楷中, 單字筆劃則只是根據筆劃緊密程度不同, 筆劃應景粗細變化, 沒有規律性分佈。

但在每一個筆劃中, 卻都有著厚度的變化, 比如橫豎中部變細。 在圖2圖5的作品中明顯體現了這樣的特點。 在章法上, 字與字的著墨重芳基本一致。

圖5:李淼工楷《相濡以沫》

在筆劃位置關係處理之外, 在筆劃形態上, 啟功體筆劃除了沒有嚴格起筆收筆精確雕刻之外, 其它筆劃形態都應創作者當時場景進行臨時變化。 橫筆劃大多扛肩, 筆劃短化等處理技巧都存在, 只要保證文字的相對規範性與可識性, 多種變化都有體現。

而在田工楷中, 筆劃形態位置關係處理同樣用於處理筆劃間呼應關係。 啟功體在較嚴格的黃金律結體規則下, 其餘行筆筆劃關係處理都較靈活, 不同人的啟功體書法等可見不同風格差異。

而田式工楷則可通過書法人在筆劃間的呼應關係處理上體現出自己的風格。也許正是這種筆劃間呼應關係給予創作者留下了表現不處理技巧,形成作品的不同特點。

而田式工楷則可通過書法人在筆劃間的呼應關係處理上體現出自己的風格。也許正是這種筆劃間呼應關係給予創作者留下了表現不處理技巧,形成作品的不同特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