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品牌系列調查丨四川長虹:老將的品牌創新之路

品牌建設與傳播系列調查·四川之案例篇作為家電品牌從小就響在耳邊, 猶記得家鄉小縣城裡的人都會以能買到長虹牌電視而自豪, 因此, 當記者踏入長虹綿陽總部的那一刻, 面對著一部長虹的“發展史”——產品陳列室, 腦海就禁不住冒起了這些回憶, 也更渴望探尋其品牌故事。

長虹, 1958年成立, 其前身是國營長虹機器廠, 是當時國內唯一的機載火控雷達生產基地, 經過了近六十年的發展, 長虹已經由軍工立業、彩電興業, 發展到資訊電子的多元拓展, 現今是集軍工、消費電子、核心器件研發與製造為一體的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

隨著行業技術的不斷反覆運算, 長虹正快速佈局人工智慧, 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

記者獲悉, 2016年, 長虹品牌價值達1208.96億元, 穩居中國電子百強品牌第7位, 在中國企業500強排名第141位, 居中國製造業500強第64位。 今年, 長虹繼續穩健增長, 品牌價值達到1319.75億元。

技術是品牌建立的核心

長虹品牌的建立, “軍工”是基礎。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 國家開始在西部建設軍工研製基地時, 長虹開始籌建。 而實現真正的增長, 來自於1970年電視技術的引進, 也是長虹發展壯大進程中重要的“彩電興業”。 資料顯示, 這之後, 長虹依靠研製出高品質彩電產品, 拓寬產業規模、擴大品牌影響力度, 最終實現了“保軍轉民”。

長虹集團企劃部部長劉海中對本報記者講述了這一路走來長虹品牌價值形成:“是消費者賦予了長虹的價值。 ”他以電視為例, 目前市場上的長虹牌電視機保有量超過1.5億台, 並且以每年1000萬級的量持續增加, 即我國平均每三個家庭裡就有一個家庭使用長虹電視, 這些人通過長虹電視感受到了新技術帶來的便捷體驗和增值服務, 長虹通過持續反覆運算新技術產品賦予了廣大民眾一種超乎想像的生活價值, 並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這是品牌的力量所在。

但如果就這樣簡單地定義長虹品牌所蘊含的涵義, 並不足以闡述長虹品牌如此高的接受度。

“事實上, 我們的品牌涵蓋了整個企業的戰略、產業、技術、製造、管理、行銷、服務等環節,

而在整個體系中, 技術是核心。 ”劉海中表示, 技術決定了產品的個性化特質和良好的使用者體驗, 通過好產品品牌與企業和社會進行溝通, 讓社會可以感受到企業的存在價值。 從這個角度來說, 技術讓品牌擁有了品牌效益, 可這並不是全部, 它是企業戰略、產業、管理、市場、服務等元素的綜合表現和結果。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 長虹品牌發展的背後還離不開企業文化的支援。 “我們的企業文化有三個核心理念。 ”劉海中說。

第一, 核心價值觀。 長虹以“敬業擔當, 同創共用”作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努力創造出優質的產品, 以此給社會帶來良好的服務, 這樣消費者、股東和股民才會回饋企業, 進而企業才會讓員工付出有收穫。

據悉, 目前整個長虹公司擁有1000億元的銷售規模, 9萬名員工, 其中綿陽本部超過4萬人。

第三, 使命。 長虹將這份使命定義為“為消費者創造有想像的產品和服務”。 在這個品牌理念上又分為對外、對內, 對外, 長虹主張“讓想像發生”系列人工智慧產品的全面上市。 ”劉海中對記者釋疑。

他說, 長虹具有互聯網型企業不具備的優勢, 首先, 長虹擁有自己豐富的硬體產業鏈, 軍工品質的智慧家電品質過硬於其他品牌;其次, 長虹是做智慧技術基礎研發的企業, 所以在智慧化應用領域會走得更快、更領先, 而智慧化應用可以讓產品除硬體以外的內容和服務實現快捷、寬泛的交互, 比如在語音交互、體感交互, 甚至意念交互領域,

長虹都已經開始佈局。

同時, 伴隨著智慧化而來的, 還有資料運營。 在這方面, 長虹亦有較深入的涉及, 並成為了企業品牌在變革中站穩腳跟的助力。

“我們建立了物聯運營支撐平臺, 叫做UP平臺。 ”劉海中介紹說, 這個平臺是一個開放的資料運營平臺, 既面對消費者、製造商、內容提供者、服務商, 也直接對接智慧產品終端, 既是一個資料獲取、整理、分析的平臺, 也是一個內容分享、線上交易、共同開發的聯合運營平臺。 目前, UP平臺擁有使用者中心、設備中心、支付中心等21個能力中心及能力開放平臺, 在此平臺上, 友商、協力廠商開發者、創業公司等可實現平臺共用、能力共用, 從而大大提升合作夥伴的物聯資料運營效率, 獲取使用者行為資料,實現終端設備的自動回應與服務,並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此外,劉海中表示,為適應新形勢下的品牌建設工作,長虹在集團層面全面推行集團、產品公司、駐地分公司三級管控的品牌管理模式,在品牌推廣層面,集團工作重點放在了企業形象傳播和宏觀品牌活動上,而把產品品牌的主要工作下放到各產品公司,以更加貼近市場,貼近用戶。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陽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獲取使用者行為資料,實現終端設備的自動回應與服務,並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此外,劉海中表示,為適應新形勢下的品牌建設工作,長虹在集團層面全面推行集團、產品公司、駐地分公司三級管控的品牌管理模式,在品牌推廣層面,集團工作重點放在了企業形象傳播和宏觀品牌活動上,而把產品品牌的主要工作下放到各產品公司,以更加貼近市場,貼近用戶。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陽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