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沒有“魚”的“魚香肉絲”為何如此定名?

今天的【藝鍋煮】咱們要吃的是一種說魚卻沒魚的名菜——魚香肉絲!(這是不是傳說的“掛羊頭賣狗肉”?)

說起魚香肉絲我總有一種被騙了的感覺, 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聽家裡人說要做“魚香肉絲”, 對於酷愛吃魚的我來說真是歡欣鼓舞。 可是當一盤魚香肉絲端上來, 我瞬間就蒙了, 這盤裡的是什麼?

綠的是青椒絲, 黑的是木耳絲, 紅的是胡蘿蔔和紅辣椒, 還有細細的豬肉絲和冬筍, 我想說……魚在哪?

來, 誰起的這麼個“掛羊頭賣狗肉”的菜名?出來我保證不打你!

話說其實這“魚香”之名也不是空穴來風, 關於這類菜的由來還確實有個和“魚”有關的傳說。

相傳在很多年前, 一戶四川人十分愛魚, 燒魚的方法也很是獨特, 最擅長的就是以蔥、薑、蒜、醬油、醋、泡菜和酒調味讓魚去腥。 一天, 女子剛燒完魚, 發現今天的料放的格外多, 鍋裡還有遺留的料和魚湯, 倒掉實在有些可惜, 於是便決定用這些料接著炒別的菜。 菜剛上桌, 她的相公便回來了, 或許是過於饑餓, 男子剛上桌便開始吃, 女子本想讓丈夫吃些別的, 怕這新菜不好吃, 可後來見丈夫乾脆直接上手抓了起來, 菜也很快見底了, 丈夫還一個勁問這是什麼菜, 說好吃,

女子這才安心下來, 告訴丈夫這是用做魚的料炒的菜。 魚香炒也就這樣流傳下來。

後來四川人慢慢開始熱衷這種獨特的炒法, 於是魚香肉絲、魚香三絲、魚香茄子等等“魚香菜”開始在四川的菜單中盛行起來。

不過除了這種坊間的傳聞, 還有一種說法,

說其實所謂“魚香”其實就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原來川菜中有一種製作手法, 是用四川獨有的辣豆瓣醬配以食材烹製美食, 而製作出來的菜菜香濃郁, 回味悠遠, 齒頰留香因此被稱為“餘香系列”。 所以“魚香肉絲”原本應該稱為“餘香肉絲”, 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 各大餐館功能表上都還標注的是“餘香肉絲”。

事實上和很多中國名菜相比, 魚香肉絲的歷史並不悠遠, 就連包含1328種川菜的1909年版《成都通覽》中也並沒有所謂的“魚香菜”一類。 而真正為“魚香肉絲”定名的其實是抗戰時期蔣介石的專用廚師, 據傳其烹製手法的靈感其實是來自於泡椒肉絲一菜。

話說回來, 不管怎麼看這一盤魚香肉絲似乎都很家常, 與很多名菜相比, 食材既不名貴, 做法也不複雜, 不過正因如此似乎更有賴廚師的技術了!要知道一盤看似家常的菜想做得好吃, 做得精緻這才是最考驗手藝的!

魚香肉絲即是如此!首先在製作魚香肉絲時所選的肉必須是三分肥七分瘦, 這樣肉絲才不至於太老太硬, 或太油太膩。 配上冬筍、黑木耳以及泡椒等食材,以鹽、糖、醋、蔥、薑、蒜等等調味,製作出來的魚香肉絲不僅菜色紅亮,多姿多彩,而且甜鹹酸辣,味濃兼備,入口後肉絲的鮮嫩軟綿,黑木耳冬筍的爽脆,夾雜著蒜味和蔥薑的香濃,幾種味道不斷衝擊味蕾,堪稱味覺盛宴,當真是傳世之美味也!

不過這樣的魚香肉絲是否真的就是抗戰時期的魚香肉絲呢?

關於這個我曾讀過一篇文章,說老輩正宗的魚香肉絲其實就是肉絲和泡椒,並沒有其他配料,一口吃下全是肉絲的軟嫩,後來飯店裡為了節省成本才開始在裡面加上配菜,這種做法也就慢慢進入了家庭。

話說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蜜罐裡的後輩們,即便是全肉的魚香肉絲,所用的食材也不算貴,況且其味道如此美味,因此時時以此解饞也不是難事。不過這菜是定名於抗戰時期,在那種年代,百姓們想吃一次這樣的肉菜恐怕是沒有那麼容易吧?

雖然身為後輩,但對於老一輩們的抗戰生活我還是感觸頗深的。幾年前建州博物館曾舉辦過一次大型的抗戰主題文物展,其中不僅有很多當年日軍侵華時我們爭得的戰利品,還有很多宣傳抗日的抗戰瓷器,總之都是十分重要的歷史紀念。

比如這個“鐵血救國抗戰到底”盤就是當時展出的一套一級文物,“鐵血救國抗戰到底”瓷器之一。針對外觀而言,雖然不像那些古代御用瓷器擁有華麗的彩繪,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瓷釉,但單就盤底“鐵血救國,抗戰到底”八個大字就足以讓人覺得振聾發聵,擲地有聲!

令我叫絕的還有這件展品,“渴飲倭奴血”的酒杯。整個酒杯不算華貴,但造型端莊樸素,足底有花紋,蓋沿一圈有素雅的彩漆,看起來素麗大方,最為奪目的是杯體上“渴飲倭奴血”五個大字,字體張揚有力,表現出了當時人民對侵略者堅決打擊的信念與決心。看著這個酒杯,仿佛先烈們昔日在艱難中飲血報國的景象依然歷歷在目,令人動容!

雖然經歷著那樣的艱難,但為了讓我們這些後輩能夠過上現在這樣吃穿不愁的生活,我們的革命前輩們才更有了奮勇殺敵,艱苦拼搏的信心與信念!

如今我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用這樣別有深意的國貨瓷裝上一盤曾記百姓難食的魚香肉絲,心中該是如何的感激?

不管怎樣,看著這一盤壘得高高的魚香肉絲猶如一座肉山擺在眼前還真是有點難以自控。“山”下是“一汪紅水”,“山”上是色彩繽紛,宛然一副美麗的山水畫映入眼簾,肉絲和泡椒結合營造的濃郁的“魚香”讓人瞬間恍惚,似乎有了“吃魚”的錯覺,此時誰還管他到底該不該有配菜?肉絲的軟嫩配上筍子和木耳的爽脆讓牙關有了絕妙的觸感,酸甜鹹辣的味道不時的刺激著味蕾,讓人胃口大開。在吞咽間不得不說:“感謝生活賜予我們如此美食!真是,要的就是這個味兒!”

配上冬筍、黑木耳以及泡椒等食材,以鹽、糖、醋、蔥、薑、蒜等等調味,製作出來的魚香肉絲不僅菜色紅亮,多姿多彩,而且甜鹹酸辣,味濃兼備,入口後肉絲的鮮嫩軟綿,黑木耳冬筍的爽脆,夾雜著蒜味和蔥薑的香濃,幾種味道不斷衝擊味蕾,堪稱味覺盛宴,當真是傳世之美味也!

不過這樣的魚香肉絲是否真的就是抗戰時期的魚香肉絲呢?

關於這個我曾讀過一篇文章,說老輩正宗的魚香肉絲其實就是肉絲和泡椒,並沒有其他配料,一口吃下全是肉絲的軟嫩,後來飯店裡為了節省成本才開始在裡面加上配菜,這種做法也就慢慢進入了家庭。

話說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蜜罐裡的後輩們,即便是全肉的魚香肉絲,所用的食材也不算貴,況且其味道如此美味,因此時時以此解饞也不是難事。不過這菜是定名於抗戰時期,在那種年代,百姓們想吃一次這樣的肉菜恐怕是沒有那麼容易吧?

雖然身為後輩,但對於老一輩們的抗戰生活我還是感觸頗深的。幾年前建州博物館曾舉辦過一次大型的抗戰主題文物展,其中不僅有很多當年日軍侵華時我們爭得的戰利品,還有很多宣傳抗日的抗戰瓷器,總之都是十分重要的歷史紀念。

比如這個“鐵血救國抗戰到底”盤就是當時展出的一套一級文物,“鐵血救國抗戰到底”瓷器之一。針對外觀而言,雖然不像那些古代御用瓷器擁有華麗的彩繪,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瓷釉,但單就盤底“鐵血救國,抗戰到底”八個大字就足以讓人覺得振聾發聵,擲地有聲!

令我叫絕的還有這件展品,“渴飲倭奴血”的酒杯。整個酒杯不算華貴,但造型端莊樸素,足底有花紋,蓋沿一圈有素雅的彩漆,看起來素麗大方,最為奪目的是杯體上“渴飲倭奴血”五個大字,字體張揚有力,表現出了當時人民對侵略者堅決打擊的信念與決心。看著這個酒杯,仿佛先烈們昔日在艱難中飲血報國的景象依然歷歷在目,令人動容!

雖然經歷著那樣的艱難,但為了讓我們這些後輩能夠過上現在這樣吃穿不愁的生活,我們的革命前輩們才更有了奮勇殺敵,艱苦拼搏的信心與信念!

如今我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用這樣別有深意的國貨瓷裝上一盤曾記百姓難食的魚香肉絲,心中該是如何的感激?

不管怎樣,看著這一盤壘得高高的魚香肉絲猶如一座肉山擺在眼前還真是有點難以自控。“山”下是“一汪紅水”,“山”上是色彩繽紛,宛然一副美麗的山水畫映入眼簾,肉絲和泡椒結合營造的濃郁的“魚香”讓人瞬間恍惚,似乎有了“吃魚”的錯覺,此時誰還管他到底該不該有配菜?肉絲的軟嫩配上筍子和木耳的爽脆讓牙關有了絕妙的觸感,酸甜鹹辣的味道不時的刺激著味蕾,讓人胃口大開。在吞咽間不得不說:“感謝生活賜予我們如此美食!真是,要的就是這個味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