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吳蔚文掛了,張晨光獻出殿堂級演出,連孫儷都佩服這老戲骨

看《那年花開月正圓》, 感受老戲骨張晨光殿堂級別的演出, 的確是一大享受。

吳老爺下線了, 而他下線之前, 做了兩件事, 一是把兄弟和兒媳轟走, 二是被抄家前吃完了那碗胡辣湯。

他弟弟們斷絕關係, 分割家產, 其實就是想用這樣的方式來保護他們。 而把兒媳婦周瑩轟走, 同樣也是為保全吳家的骨血。 張晨光用外表嚴峻, 內心糾結, 但又不得不表現出絕情和無義的方式來把自己的情緒宣洩出來,

幾句嘶吼, 震撼人心, 可謂把《那年花開月正圓》推上了一個小高潮,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毫不做作又豐富立體的呈現, 才讓人覺得吳老爺是一個心中充滿大愛又十分了得的人物。

同樣, 知道自己被抓, 在官兵闖入東院的那一瞬間, 他所表現出來的輕鬆和淡定, 也著實讓人佩服。 喝下最後的幾口胡辣湯, 站立起一個令人敬佩的人。

一動一靜, 一嘶吼一有禮, 讓人看到了張晨光的演技, 絕對是教課書般的令人癡迷。 也難怪導演丁黑會說, 吳蔚文掛了……光哥(張晨光)殿堂級演出, 無愧擔當, 我繼續學習。

的確, 正是因為這殿堂級的演出, 讓人感受到老戲骨的刻骨銘心。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場戲就是吳聘需要用成親的方式來沖喜, 結果花轎回來, 新娘未到。 張晨光飾演的吳老爺, 可謂心情跟過山車一樣, 一場戲經歷了喜怒哀樂四個階段, 看得人心潮澎湃, 太刺激了。 也正是因為這場戲, 讓人感受到了人生百態, 也感受到張晨光賦予吳老爺的人格魅力, 老戲骨演活了整個人物複雜而又糾結矛盾的內心。

同樣, 孫儷在接受專訪的時候, 也提到了關於張晨光的一個小細節。 有一場戲, 光哥(張晨光)飾演的吳家大老爺吳蔚文的臺詞裡寫著:“磕頭”, 意思是讓孫儷在關公面前磕頭。 孫儷跟導演說, 不對, 我怎麼知道老爺讓我磕頭,

就是給關公磕頭呢?於是就臨時“胡亂演”, 直接對著光哥磕頭。 光哥也能接住那個招, 板著臉說:“不是對我磕。 ”

正是這樣的一個隨機動作, 恰巧就能看到一個老戲骨的風采, 這種收放自如, 以不變應萬變, 現場反映敏捷, 能夠隨機應變, 又能把握得當, 拿捏精准的演技, 並不是所有人都可能做到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