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厲害了!粵高新企業數量全國第一,初步構建起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

近平總書記指出:

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根本要靠創新。 要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提升科學中心集中度和顯示度, 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 要突破制約產學研相結合的體制機制瓶頸, 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專案都充分活躍起來, 使科技成果更快推廣應用、轉移轉化。 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 改革人才培養使用機制, 借鑒運用國際通行、靈活有效的辦法, 推動人才政策創新突破和細化落實, 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 3月5日, 習近平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

作為全國經濟第一大省, 全球知名的製造業基地, 一直以外向型經濟著稱的廣東已經為經濟動力的轉換做好了準備。

▲廣州國際創新節。 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 2.58%。

今天, 廣東初步構建起了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

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正加速形成, 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不斷提供新鮮經驗和成功範例。

2016年, 廣東省全面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 在頂層設計上, 起草了《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規劃綱要超過2%, 即意味著已進入創新型國家之列。 2016年廣東R&D占GDP比重達到2.58%, 顯示廣東已構建起科技創新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方式, 借助科技金融手段, 發揮財政投入的杠杆作用, 引導了社會資本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投入。

他建議,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之中, 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注重鼓勵和引導企業的研發投入, 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全球區域創新中心。

全國人大代表、金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志敏:政策利好激發企業創新動力

袁志敏表示, 廣東注重以創新驅動發展, 在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強, 出臺了一系列科技創新激勵政策。 市區一級也很“給力”,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此前就出臺了“黃金10條”產業扶持政策,

加強研發經費的支援資金, 等於說企業能從不同層面享受到“惠企”紅利。

“得益于不斷出臺創新研發投入、人才引進政策等利好, 本土企業的創新活力大大激發。 ”他說, 金髮科技每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4%左右, 形成了擁有130多個博士的研發團隊, “在新材料研發領域絕對是國際一流的團隊。 ”確保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一直保持了兩位數的年增長速度。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劉偉:創新由企業供給、市場調節

“建議政府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 ”劉偉表示, 創新本屬於市場行為, 由企業來供給、市場去調節。 因此, 政府只需要提供穩定強、易執行的基本創新的支持政策即可,

切實轉變思維方式, 重點扮演規範市場環境的角色, 逐步減少對各個創新領域的干涉。

全國人大代表、江門金羚集團董事長潘皓炫:從參與者變成標準制定者

潘皓炫表示, 作為“世界工廠”的廣東, 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是經濟良性發展的關鍵, 要充分發揮珠三角內部原有技術的優勢, 不斷推進傳統製造向智慧製造轉變。

他說, 很多廣東企業已經邁開了創新驅動發展的堅實步伐, 譬如在參與積體電路製造和研發方面, 廣東已經從過去的參與者變成了現在的標準制定者。

街坊說

匯量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FO曹曉歡:廣東在科技金融結合方面很給力

作為一家伴隨國內移動互聯網企業出海成長起來的全球精准行銷龍頭, 來自廣東的匯量科技目前是移動行銷行業的第一家掛牌新三板企業、亞洲最大的移動行銷平臺。

曹曉歡表示,廣東在科技金融結合方面,無論是政策支持還是平臺搭建都很給力,對於很多互聯網科技企業來說,享受到了很多福利。其中天河區作為廣州市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創新創業基地,對創新創業專案給予財稅、金融、後勤乃至行政簡政放權等全方位多層次的扶持政策。

他說,政府專項投資基金以及與之關係緊密的社會投資基金直接提供資金支援,租金和利息減免政策切實降低企業成本,各類獎勵資金擴大企業資金來源,政府審批流程優化簡化辦事流程提高效率,還舉辦專門的創新創業大賽,引導全社會重視創新創業,為創業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華南師範大學畢業生吳慶文:師弟師妹都願意加入創業團隊

近幾年,創業者更是切身體會到政策帶來的紅利,畢業自華南師範大學的吳慶文是其中代表。他說,廣東的科技政策及配套服務,為企業提供了很多支援。2009年,他們還只在學校裡組建了一個工作室,正是因為當時廣東省科技廳出臺了一個創業專項,才成立了企業。

他表示,這些年來,廣州在支持不同類型的科技企業上更是出臺了整套完善的政策。去年,他們企業就成為廣州科技小巨人企業,在政策及資金上都得到扶持。據他瞭解,廣東針對高新技術企業、標杆企業也有不同的支持。只要是優秀的科技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都可以得到政府的配套支援。

“最近兩年來,廣州的創新創業氛圍明顯加強,許多師弟師妹都希望嘗試創業,也很願意加入創業團隊。”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何道嵐、羅樺琳、何瑞琪、楊洋、伍君儀、李傳智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崔素華

來自廣東的匯量科技目前是移動行銷行業的第一家掛牌新三板企業、亞洲最大的移動行銷平臺。

曹曉歡表示,廣東在科技金融結合方面,無論是政策支持還是平臺搭建都很給力,對於很多互聯網科技企業來說,享受到了很多福利。其中天河區作為廣州市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創新創業基地,對創新創業專案給予財稅、金融、後勤乃至行政簡政放權等全方位多層次的扶持政策。

他說,政府專項投資基金以及與之關係緊密的社會投資基金直接提供資金支援,租金和利息減免政策切實降低企業成本,各類獎勵資金擴大企業資金來源,政府審批流程優化簡化辦事流程提高效率,還舉辦專門的創新創業大賽,引導全社會重視創新創業,為創業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華南師範大學畢業生吳慶文:師弟師妹都願意加入創業團隊

近幾年,創業者更是切身體會到政策帶來的紅利,畢業自華南師範大學的吳慶文是其中代表。他說,廣東的科技政策及配套服務,為企業提供了很多支援。2009年,他們還只在學校裡組建了一個工作室,正是因為當時廣東省科技廳出臺了一個創業專項,才成立了企業。

他表示,這些年來,廣州在支持不同類型的科技企業上更是出臺了整套完善的政策。去年,他們企業就成為廣州科技小巨人企業,在政策及資金上都得到扶持。據他瞭解,廣東針對高新技術企業、標杆企業也有不同的支持。只要是優秀的科技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都可以得到政府的配套支援。

“最近兩年來,廣州的創新創業氛圍明顯加強,許多師弟師妹都希望嘗試創業,也很願意加入創業團隊。”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何道嵐、羅樺琳、何瑞琪、楊洋、伍君儀、李傳智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崔素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