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新蜘蛛俠太不正經?不,我覺得OK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九月大片裡, 最亮眼的女同學, 已經出現了——

別反駁Sir。

有疑問的同學, 呃, 你的審美要升級了。

(再說, 9月大片就那幾部,

《敦克爾克》裡都是男人, 而《猩球崛起》嘛……)

這位又高又美的黑妹兒, 叫蘿拉·哈里爾, 來自九月第二部超級大片——

《蜘蛛俠:英雄歸來》

Spider-Man: Homecoming

好了收收心, 咱說電影。

這次“蜘蛛俠”, 不愧是英雄歸來。

上映之後, 票房和口碑, 都傳捷報。

北美首週末票房1.17億美元, 國內首日零點票房突破千萬,

這才上映兩天, 已超2億人民幣。

爛番茄新鮮度92%, 豆瓣7.7, 評分位元列蜘蛛俠系列電影之首。

不過說實話, Sir一開始對漫威的這次蜘蛛俠重啟, 並不看好。

因為它簡直是夾。 縫。 求。 存。

一邊, 是強大的前作。

托比·馬奎爾主演的《蜘蛛俠》三部曲, 可以說是超級英雄片的開山之作。 安德魯·加菲爾德主演的《超凡蜘蛛俠1、2》, 也常被影迷和漫迷提起。

五部電影, 品質不齊、評價不一。

但眾多關鍵故事情節, 已被劇透乾淨;蜘蛛俠的精神和形象, 已深入人心。

在兩任“前男友”陰影下, 新蜘蛛俠, 如何贏得觀眾?

另一邊, 則是漫威的套路。

超級英雄之間, 常年彼此挖苦諷刺, 技能接龍, 順便拯救下地球……地球人早受夠了。

雖然每年漫威大片都是院線爆款,

但不可否認, 觀眾對漫威的套路, 那是越來越不買帳。

然而就在這一道夾縫中, 《蜘蛛俠:英雄歸來》驚喜地開出了一朵紅藍色的小花。

有影評人說, 這是“最好的蜘蛛俠電影”。

好在哪?

好在雖然“前任”陰影巨大, 它還是創造了一個讓觀眾耳目一新的熊孩子, 不, 蜘蛛俠。

耳——

這會是你聽過的, 最叨逼叨的蜘蛛俠。

影片開頭, 蜘蛛俠(湯姆·霍蘭德 飾)作為斯塔克公司實習生, 收穫了鋼鐵俠為他量身定做的新戰衣, 參與了《美隊3》的那場超英混戰。

結果……彼得用視頻自拍, 全程嘴沒消停過。 回到酒店, 還對著攝像機逼逼個沒完。

為啥逼逼?因為他的人設是學生啊, 學生能參加超英混戰, 他激動啊!

吵得隔壁哈皮叔叔(喬恩·費儒 飾)上門投訴, 你看他這跟頭翻得,

老不消停的樣子……

目——

這會是你看到的, 最奶裡奶氣的蜘蛛俠。

相比于托比·馬奎爾的沉穩, 安德魯·加菲爾德的瀟灑(當然也有點奶), 這回的湯姆·霍蘭德從裡到外, 都透著孩子氣。

對, 簡直熊孩子一枚。

出來做好人好事, 經常幫倒忙;在空中飛來飛去, 深一腳淺一腳地毀壞私宅;看到女神,

話都說不利索;爬到高處, 還會腿軟……

片中一個街頭混混對蜘蛛俠的吐槽, 最紮心——

我一直以為衣服裡面是個女孩。

然而蜘蛛俠的回答是:

不!我不是女孩!我是男孩!不!男人!

……哈哈尷尬死了。

而這些耳目一新的人設, 恰恰更貼近漫畫原作——

一個青春期高中生,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人設青春,故事也跟著青春,不信,下面帶你擼一下。

我是劇透預警的分割線

《蜘蛛俠:英雄歸來》的開頭,直接聰明地捨棄了前作關於蜘蛛俠起源的贅述,短平快地選擇了一個青春的切口。

返校日。

這一天,蜘蛛俠焦急地等待放學,但別以為他是趕回家學習……

只因放學後,他才可以變身,然後四處撒歡。

他還考慮要不要暴露自己蜘蛛俠的身份,不,不是為了正義……

只是用來撩妹。

他面臨的問題,和大世界沒幾毛錢關係,只是一個普通高中生的焦慮和煩惱。

這麼輕鬆的敘事下,電影基調也沒法沉重,而是一派的輕鬆幽默。

蜘蛛俠不再嚷嚷什麼“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而是自帶笑點,化身“友好鄰居超級英雄”。

但,輕鬆不代表肥皂。

這個熊孩子蜘蛛俠,並不是單薄而獨立的,而是人設、故事、氛圍的高度統一。

它沒想做割裂式的顛覆,而是恰如其分地繼承和創新。

兩個細節。

小蜘蛛俠救出心儀的女神,倒掛在電梯上——同《蜘蛛俠1》中的那場經典吻戲,如出一轍。

可這回,蜘蛛俠沒親到……反而掉了下去。

還有蜘蛛俠夾在遊船中間,試圖用絲的黏力,阻止船裂。

這也讓Sir想到了《蜘蛛俠2》中,蜘蛛俠強行停止一列失控列車。

同樣的姿勢,同樣的危機。

但在《英雄歸來》,他又一次功虧一簣,掉了鏈子。

別小看這種小改變。

這種恰如其分的小創新,讓觀眾在既有回憶、又有新鮮感的同時,也接受了新的人物性格。

這一出“小屁孩”成長記,其實是一部反漫威老套路的,青春片。

他喜歡學姐,參加派對,日常和同學撕逼,死黨為泡妞出謀劃策,進入全國競賽,參加校園舞會……

起初很多小事都辦不牢,而在校園舞會之前,他穿上帥氣西裝、面對心動女孩的那一刻,突然變得成熟、獨立,做出了靠譜的人生決定……

很完整的美式校園青春。

之前漫威英雄片當然也有青春,但像它這樣打完一整套“青春校園廣播體操”的,還是首次。

這麼講故事,觀眾注意力就被成功轉移了,從之前套路的升級打boss,變成了共同追憶校園體驗。

將青春經歷放進了喊打喊殺的漫威裡——這對於傳統漫威來說,是一種降維。

從前是超能力正邪之爭,翻江倒海,拯救地球。看多了,膩。

於是這次,從超級英雄本身,開始降維。

這次的蜘蛛俠,無限趨近於凡人。

他是孩子,是學生,雖然有學霸基因,不會為課業煩惱。但依然過著高中生活——

其貌不揚,自信不夠,天天跟死黨廝混,不和家長講實話,懵懵懂懂開始初戀……

以往超級英雄身上的孤傲、獨立、安全感,變成了笨拙、幼稚、不靠譜。

他,當然也會被其他超級英雄排斥。

在鋼鐵俠眼中,他是一個需要“輔助車輪系統”(兒童自行車後面的那兩個小輪子)的屁孩。

蜘蛛俠眼中的BOSS級罪犯,在鋼鐵俠口中是 “雞毛蒜皮”“不值得復仇者聯盟出手”。

沒錯,這次的反派,也同時被降維。

從前漫威的反派都套路——出場前是戰鬥力MAX、千年一遇的史前邪惡怪獸,言語間總帶著一種不可戰勝的吊樣。然而一到高潮戲,總是先打來打去,然後占個上風,最後被瞬秒……

這次,反派也low了。他沒錢,沒超能力,出場的第一個鏡頭,就被一幫公務員K.O。

與其說他是大BOSS,不如說是一個……被社會邊緣化的老賊。

反派的邪惡,也不再是轟動宇宙的陰謀,而是養家糊口,對抗權貴。

邁克爾·基頓飾演反派“禿鷲”

這麼“低級”的正邪較量,也造成了故事的降維。

直接簡練,沒有複雜支線、晦澀背景。

有一個細節特好,給你劇透一下——

當蜘蛛俠與反派坐在同一輛車上,兩人互相試探,蜘蛛俠的身份即將暴露。

每一句反派的問話,都是暗藏殺機的利箭。

鏡頭在兩人特寫之間切換,每問一句,蜘蛛俠的反應都變得更慌張。

而每次鏡頭切到反派,都會離面部更近一些——從看到脖子,到只看到下巴,再到只看到鼻子。

步步逼近,幾乎窒息。

最後,“鳥人”邁克爾·基頓犀利的雙眼,占滿了整個螢幕。

雙方在這一刻,真正形成了對立,儘管言語輕鬆,也沒掏槍也沒架炮的,但你反而能感覺到:下一秒,他們就要拼個你死我活。

精彩吧?意外吧?

正邪對立,終於不再用誇張特效、傻乎乎的價值觀批判來呈現了。

這些降維,在Sir看來,不是普通的簡化,而是落地。

沒有大場面,你看到的都是日常情景,打架地點,都發生在屋外草坪、天臺、街道;接頭的地方是學校廁所……

一個有著青春焦慮的鄰家高中生,對抗一個為家庭犯罪的大叔。

這些,是真會發生的身邊故事。

到結局,當我們以為又將是一場六神裝集齊的超級大戰時……

……蜘蛛俠竟然穿著一件DIY的學生版破戰衣,沖向了反派。

甚至當大戰結束,也不是因為蜘蛛俠打贏了,而是他打救了反派。

沒見過。

正邪對抗啊,怎麼就和泥巴地裡打架差不多?

其實之前,超級英雄與凡人的關係,是永恆的主題。

超能人,首先都是人。

而這次低齡化蜘蛛俠,表面看是一個普通成長故事,但Sir認為,它還有另一個編劇上的作用——

不只讓故事中的蜘蛛俠找到了自己,也為故事外的其他超級英雄,找到將來的出路。

你看,鋼鐵俠是本片男二,重要角色。

加入他,僅僅因為人氣和號召力?

非也。

鋼鐵俠有一句關鍵臺詞:

“如果你失去這件戰衣就什麼都不是,那你就不配擁有它。”

戰衣,本是漫威的核心標籤。

正派要,反派也要。要不……沒法打。

戰衣,隔開了內心意志與超能力的界限。而尋找兩者的統一,是每個超級英雄必經的階段。

鋼鐵俠做到了,他希望蜘蛛俠也能做到。

有戰衣做什麼,不牛逼。

沒有它能做到什麼,才牛逼。

——這就是新意。

除了那句關鍵臺詞,Sir還注意到一個細節。

鋼鐵俠在又一次對蜘蛛俠訓話後,補了一句:

“欸?為什麼聽起來那麼像我爸?”

哈哈,什麼意思?

在Sir看來,首先,他隱約把蜘蛛俠當兒子看待;其次,他想到了曾經的自己;再次,也許他也意識到了:

我說的都是老話,而新的蜘蛛俠,不可能走上我的老路。

所以在這句自嘲後,鋼鐵俠最終認可了熊孩子的所作所為,就像這次觀眾,也順利接受了熊孩子蜘蛛俠的新設定。

這是超英的傳承,更是超英故事套路的傳承。

你看哈,這位新晉蜘蛛俠腦洞很肥,他曾問同伴:

“你覺得復仇者聯盟會在意西班牙語測驗嗎?”

是的,他不太懂超級英雄是什麼。

他以為超級英雄都是完美酷炫、高高在上的,他也想成為那樣的大人物。

但最後他卻想通,希望繼續做個“平凡英雄”。

漫威像是在利用這位“低齡的蜘蛛俠”,重新解構一次超級英雄——

懂得平凡,才是英雄。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一個青春期高中生,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人設青春,故事也跟著青春,不信,下面帶你擼一下。

我是劇透預警的分割線

《蜘蛛俠:英雄歸來》的開頭,直接聰明地捨棄了前作關於蜘蛛俠起源的贅述,短平快地選擇了一個青春的切口。

返校日。

這一天,蜘蛛俠焦急地等待放學,但別以為他是趕回家學習……

只因放學後,他才可以變身,然後四處撒歡。

他還考慮要不要暴露自己蜘蛛俠的身份,不,不是為了正義……

只是用來撩妹。

他面臨的問題,和大世界沒幾毛錢關係,只是一個普通高中生的焦慮和煩惱。

這麼輕鬆的敘事下,電影基調也沒法沉重,而是一派的輕鬆幽默。

蜘蛛俠不再嚷嚷什麼“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而是自帶笑點,化身“友好鄰居超級英雄”。

但,輕鬆不代表肥皂。

這個熊孩子蜘蛛俠,並不是單薄而獨立的,而是人設、故事、氛圍的高度統一。

它沒想做割裂式的顛覆,而是恰如其分地繼承和創新。

兩個細節。

小蜘蛛俠救出心儀的女神,倒掛在電梯上——同《蜘蛛俠1》中的那場經典吻戲,如出一轍。

可這回,蜘蛛俠沒親到……反而掉了下去。

還有蜘蛛俠夾在遊船中間,試圖用絲的黏力,阻止船裂。

這也讓Sir想到了《蜘蛛俠2》中,蜘蛛俠強行停止一列失控列車。

同樣的姿勢,同樣的危機。

但在《英雄歸來》,他又一次功虧一簣,掉了鏈子。

別小看這種小改變。

這種恰如其分的小創新,讓觀眾在既有回憶、又有新鮮感的同時,也接受了新的人物性格。

這一出“小屁孩”成長記,其實是一部反漫威老套路的,青春片。

他喜歡學姐,參加派對,日常和同學撕逼,死黨為泡妞出謀劃策,進入全國競賽,參加校園舞會……

起初很多小事都辦不牢,而在校園舞會之前,他穿上帥氣西裝、面對心動女孩的那一刻,突然變得成熟、獨立,做出了靠譜的人生決定……

很完整的美式校園青春。

之前漫威英雄片當然也有青春,但像它這樣打完一整套“青春校園廣播體操”的,還是首次。

這麼講故事,觀眾注意力就被成功轉移了,從之前套路的升級打boss,變成了共同追憶校園體驗。

將青春經歷放進了喊打喊殺的漫威裡——這對於傳統漫威來說,是一種降維。

從前是超能力正邪之爭,翻江倒海,拯救地球。看多了,膩。

於是這次,從超級英雄本身,開始降維。

這次的蜘蛛俠,無限趨近於凡人。

他是孩子,是學生,雖然有學霸基因,不會為課業煩惱。但依然過著高中生活——

其貌不揚,自信不夠,天天跟死黨廝混,不和家長講實話,懵懵懂懂開始初戀……

以往超級英雄身上的孤傲、獨立、安全感,變成了笨拙、幼稚、不靠譜。

他,當然也會被其他超級英雄排斥。

在鋼鐵俠眼中,他是一個需要“輔助車輪系統”(兒童自行車後面的那兩個小輪子)的屁孩。

蜘蛛俠眼中的BOSS級罪犯,在鋼鐵俠口中是 “雞毛蒜皮”“不值得復仇者聯盟出手”。

沒錯,這次的反派,也同時被降維。

從前漫威的反派都套路——出場前是戰鬥力MAX、千年一遇的史前邪惡怪獸,言語間總帶著一種不可戰勝的吊樣。然而一到高潮戲,總是先打來打去,然後占個上風,最後被瞬秒……

這次,反派也low了。他沒錢,沒超能力,出場的第一個鏡頭,就被一幫公務員K.O。

與其說他是大BOSS,不如說是一個……被社會邊緣化的老賊。

反派的邪惡,也不再是轟動宇宙的陰謀,而是養家糊口,對抗權貴。

邁克爾·基頓飾演反派“禿鷲”

這麼“低級”的正邪較量,也造成了故事的降維。

直接簡練,沒有複雜支線、晦澀背景。

有一個細節特好,給你劇透一下——

當蜘蛛俠與反派坐在同一輛車上,兩人互相試探,蜘蛛俠的身份即將暴露。

每一句反派的問話,都是暗藏殺機的利箭。

鏡頭在兩人特寫之間切換,每問一句,蜘蛛俠的反應都變得更慌張。

而每次鏡頭切到反派,都會離面部更近一些——從看到脖子,到只看到下巴,再到只看到鼻子。

步步逼近,幾乎窒息。

最後,“鳥人”邁克爾·基頓犀利的雙眼,占滿了整個螢幕。

雙方在這一刻,真正形成了對立,儘管言語輕鬆,也沒掏槍也沒架炮的,但你反而能感覺到:下一秒,他們就要拼個你死我活。

精彩吧?意外吧?

正邪對立,終於不再用誇張特效、傻乎乎的價值觀批判來呈現了。

這些降維,在Sir看來,不是普通的簡化,而是落地。

沒有大場面,你看到的都是日常情景,打架地點,都發生在屋外草坪、天臺、街道;接頭的地方是學校廁所……

一個有著青春焦慮的鄰家高中生,對抗一個為家庭犯罪的大叔。

這些,是真會發生的身邊故事。

到結局,當我們以為又將是一場六神裝集齊的超級大戰時……

……蜘蛛俠竟然穿著一件DIY的學生版破戰衣,沖向了反派。

甚至當大戰結束,也不是因為蜘蛛俠打贏了,而是他打救了反派。

沒見過。

正邪對抗啊,怎麼就和泥巴地裡打架差不多?

其實之前,超級英雄與凡人的關係,是永恆的主題。

超能人,首先都是人。

而這次低齡化蜘蛛俠,表面看是一個普通成長故事,但Sir認為,它還有另一個編劇上的作用——

不只讓故事中的蜘蛛俠找到了自己,也為故事外的其他超級英雄,找到將來的出路。

你看,鋼鐵俠是本片男二,重要角色。

加入他,僅僅因為人氣和號召力?

非也。

鋼鐵俠有一句關鍵臺詞:

“如果你失去這件戰衣就什麼都不是,那你就不配擁有它。”

戰衣,本是漫威的核心標籤。

正派要,反派也要。要不……沒法打。

戰衣,隔開了內心意志與超能力的界限。而尋找兩者的統一,是每個超級英雄必經的階段。

鋼鐵俠做到了,他希望蜘蛛俠也能做到。

有戰衣做什麼,不牛逼。

沒有它能做到什麼,才牛逼。

——這就是新意。

除了那句關鍵臺詞,Sir還注意到一個細節。

鋼鐵俠在又一次對蜘蛛俠訓話後,補了一句:

“欸?為什麼聽起來那麼像我爸?”

哈哈,什麼意思?

在Sir看來,首先,他隱約把蜘蛛俠當兒子看待;其次,他想到了曾經的自己;再次,也許他也意識到了:

我說的都是老話,而新的蜘蛛俠,不可能走上我的老路。

所以在這句自嘲後,鋼鐵俠最終認可了熊孩子的所作所為,就像這次觀眾,也順利接受了熊孩子蜘蛛俠的新設定。

這是超英的傳承,更是超英故事套路的傳承。

你看哈,這位新晉蜘蛛俠腦洞很肥,他曾問同伴:

“你覺得復仇者聯盟會在意西班牙語測驗嗎?”

是的,他不太懂超級英雄是什麼。

他以為超級英雄都是完美酷炫、高高在上的,他也想成為那樣的大人物。

但最後他卻想通,希望繼續做個“平凡英雄”。

漫威像是在利用這位“低齡的蜘蛛俠”,重新解構一次超級英雄——

懂得平凡,才是英雄。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