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21城·21人》|康若文琴:塵埃之上俯視塵埃的女詩人

作家小傳

康若文琴, 又名周文琴, 藏族, 出生于四川省瑪律康市。 1991年開始發表詩歌、散文, 作品散見於全國各級報刊, 作品入選多種文集。

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 四川省作協全委會委員, 阿壩州作協主席。 出版詩集《瑪律康 瑪律康》《康若文琴的詩》, 榮獲第六屆“四川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 魯迅文學院第十九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

作家薦城

瑪律康市是阿壩州府所在地, 也是我的故鄉。 “瑪律康”藏語意為火苗旺盛的地方, 它坐落於峽谷之間, 梭磨河穿城而過。 山像四季變幻的畫掛在瑪律康的四壁, 滿城都是山水的氣息, 每天一抬眼就能看到高原藍和透亮的雲。 我熱愛故鄉自然的山水, 生活在其間的嘉絨人, 鳥鳴以及這裡的慢時光。

◆ ◆ ◆

對 話 作 家

在四川的西北部, 有這樣一個地方, 雅克夏雪山、三奧雪山矗立在旁、梭磨河在峽谷間湍急流淌,

山巔是高原藍和祥雲白, 山間穀底經幡隨風獵獵……沒錯, 它就是瑪律康, 一個足以讓每個人神往的地方。

就在這樣一個讓人心曠神怡、豪情萬丈的雪域高原, 很多人愛用歌聲來表達對它的熱愛, 但有一位藏族女子偏用最細膩的詩句來一一細說它的故事、記錄它的時光。

◆ ◆ ◆

“作為一名業餘寫作者, 文學一直是我的信仰和追求, 寫作之路對我而言就是朝聖之路, 尋找精神原鄉之路。 而文學回饋我的更多, 給了我實現夢想的途徑, 給了我堅持美好和詩意的載體。 文學為我打開了另一道門, 讓我看到了另一片瑰麗的天空, 讓我能夠在塵埃之上俯視塵埃。 ”當談起文學創作, 康若文琴這樣說道。

從小, 康若文琴對文學就特別感興趣, 但真正文學創作的萌芽卻來源於一場雪。

“成都是一個很難得下雪的城市, 剛進大學的那年冬天, 孤獨而年少的我遇到了成都的一場大雪, 看到紛飛的雪花, 我突然十分想念遠在阿壩的親人們。 ”康若文琴回憶起17歲在成都讀大學的時光,

就在那天, 她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詩歌取名叫做《成都的雪》。

在大學期間, 就讀中文專業的康若文琴參加文學社團、詩社, 將激情與熱情投入到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和學習創作中。 隨後她開始發表詩歌、散文, 作品散見於全國各級報刊, 作品入選多種文集。

然而, 對於這名女詩人來講, 寫作依然是一個不斷追求超越的過程。 “剛開始寫作時, 每當寫完一首詩, 我都會十分喜悅, 這種喜悅是不可替代的, 不可言說的。 慢慢的就不滿足了, 會不斷否定自己, 希望能不斷超越自我。 ”

用詩歌追尋、思索人生

寫詩是自己與心靈對話,康若文琴一直試圖用詩歌追尋人與自然、人與時間、人與永恆的密碼,用詩歌思索生離死別、愛恨情仇,以及人人懼怕的死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想像。

在她所著的《尕裡台景語》詩句裡,用語言的顏料繪出了一幅尕裡台景語,我們仿佛在一言一語中能看到她的詩歌理想。

把羊群撒上草原,孩子喊叫母親

黑帳篷以外,犛牛是人的親戚

人是神的親戚

此時的澤多,牽著孫兒

跟著青草以上的牛羊

走上山去,她的身影發黑

似乎大地的傷疤

騎馬的男人掉頭

村莊扭動腰身。日光下的寺廟

喇嘛安詳,誦經的大地

充滿神諭

在大地上,村莊始終躬身

炊煙攜帶它們的內心

好像有人呼喚

哦,樹林裡的喧嘩

正好對應人心,尤其是在

這趨近正午的時分

在康若文琴的詩裡,我們還能讀到活躍、英勇無畏的人物,像梭磨河滾滾奔流,溫柔、暖心的畫面,像藏族家中的火塘一樣。在她的詩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動一靜,一張一弛的審美取捨。

青岡柴滿頭大汗

使勁燃燒

生命,在四處打探出路

逼退屋外的漫天飛雪

生死,一瞬間

阿妣火塘邊生

青煙一眨眼就追到了頭

也沒走出寨子

坐下,站起

有一天,不用再起來

阿妣說,她的頭巾會燃成一朵花

來世,她還是一個女人

——《阿妣和火塘》

“我一直在追求把詩意和神秘賦予身邊的普通人和平常事物。”在康若文琴的詩歌中,例如《阿媽的花腰帶》、《瑪律康城裡的阿妣》、《茶堡女人》、《阿吾雲旦嘉措》等,詩歌中的真摯的情感,讓人動容。

這位藏族女詩人能寫出這樣生動的畫面,離不開從小在外婆身邊的耳濡目染。“我的外婆不會說漢語,更不會漢字書寫,但她用嘉絨藏族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給了我精神滋養和想像力,這種傳承,成了我文學創作的重要支撐。”

“假如我一旦放下手中的筆,我就會失去屬於自己的神秘花園。”康若文琴告訴記者。

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足以可見康若文琴對寫作的執著和熱愛。寫作成了她生活的必需品,而她的詩歌卻給了每個人精神的食糧。

用對家鄉的熱愛抒寫“地理詩歌”

俄羅斯詩人葉賽甯曾寫道“去找故鄉吧,沒有故鄉就沒有詩人”。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寫作者,康若文琴把瑪律康作為詩寫的主要源泉,源于瑪律康是她的出生地,又與她成長、生活、工作、愛情息息相關。

“瑪律康坐落於峽谷之間,梭磨河穿城而過,山像四季變幻的畫掛在瑪律康的四壁,滿城都是山水的氣息。我熱愛自然的山水,生活在其間的嘉絨人,鳥鳴以及慢時光。”談起家鄉時,這位女詩人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喜悅。

作為嘉絨藏族人,生活在阿壩高原,康若文琴對故鄉的愛,滲透在了血液中。為了不使自己的作品脫離血脈相依的土地,有“根”可源,不致流逝的光陰與其漸鈍的歲月而消逝,她選擇賴以生存的這塊熱土的事物,以真正的體驗帶給人們這份感性釋放和審美愉悅。

“民族文化是我的根,我的滋養,沒有藏族文化的滋養,我的寫作將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康若文琴說,寫詩是一個人不斷完善自我,理解這個世界的過程,隨著創作的深入,她會更深入地理解藏文化、訴說家鄉的故事。

一位詩人對家鄉到底有多深愛?或許,我們可以在這本詩集中找到答案。

康若文琴在詩集《瑪律康 瑪律康》中,用108首詩歌吟唱著自己對家鄉的情感,有一首詩,她這樣寫道:

瑪律康把山撐開,讓河水慢下來

河水慢了,時光自然慢了

紅樺、白楊、青岡用呼吸說話

一出聲,便融化在群山之巔

柳低眉,柳聆聽,柳貼近河面,濺一身綠

阿妣們的語言像柳絮,陽光翻曬後

啥都可以安放

心有多靜,時光就有多慢

兩座寺廟,格魯

和雍仲本毗鄰,居山腰

其中一座叫瑪律康

陽光的火焰,讓鷹也倦怠

總有流浪狗,躺在廟前

這些時光的奴僕,它們睡上一覺

便追上了時光

——《瑪律康,慢時光》

眾所周知,“瑪律康”在嘉絨藏語中意為火苗旺盛的地方,這其實也是生命力和地方文化的飽滿象徵。就在這個地方,用自己的堅守和傾聽,抒寫家鄉的“地理詩歌”,這是康若文琴一直在做的事情。

對於她的詩歌,作家張放這樣說道,“在康若文琴的筆下,寺廟、雕樓莊嚴、雪山冰川神聖、青稞糌粑芳香,僧俗兩界人物莫不神奇美麗、和平相處、梭磨河奔流不息、閃著銀光,瑪律康在撫摸的手指間動彈、閃耀……”

作家郭毅這樣評價道:“康若文琴的詩作與眾多詩人的作品相比,就像瑪律康那片土地上的巍巍山脈和草原一樣,顯得俊俏挺拔、開闊無涯。當詩人們對自己的繆斯津津樂道、孤芳自賞的時候,康若文琴于遼闊的高原呈現的風景色彩,只有她才會意識到‘這裡’的重要。”

時光易逝但詩心不變

四川發佈用戶端記者在《康若文琴的詩》裡看到,一首詩寫於2012年《十年以來》,上面這樣寫道:

十年一定圓滿了許多因與果

一如春華尋找秋實的承諾

出發時笑,到達時也笑

唯一行走在途中的

是十年前一個疲憊的假設

風塵僕僕者,總是逾期抵達

光陰是最古老的謎語

灰色的外殼像牙齒一樣結實

一萬年都消蝕不掉,何況十年

給目光一張單程票

回去看看,假設出發的祭壇上

那一炷檀香,依然嫋嫋如今離寫這首詩的時間又過去了5年,現在給目光一張單程票,回去看看,康若文琴有了這樣的感悟:“時間一分一秒無情地流逝,五年,我從事的工作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一顆詩心沒變。因為詩歌,時間在我心裡慢了下來,時光保持了它本來應該有的模樣,保持著它優雅而舒緩的節奏,我不再那麼浮躁,我會一直用自己的語言寫自己感覺。”

來源 | 四川發佈用戶端記者 黃晶

想獲取更多政務新聞及服務資訊,請下載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政務用戶端——四川發佈。

寫詩是自己與心靈對話,康若文琴一直試圖用詩歌追尋人與自然、人與時間、人與永恆的密碼,用詩歌思索生離死別、愛恨情仇,以及人人懼怕的死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想像。

在她所著的《尕裡台景語》詩句裡,用語言的顏料繪出了一幅尕裡台景語,我們仿佛在一言一語中能看到她的詩歌理想。

把羊群撒上草原,孩子喊叫母親

黑帳篷以外,犛牛是人的親戚

人是神的親戚

此時的澤多,牽著孫兒

跟著青草以上的牛羊

走上山去,她的身影發黑

似乎大地的傷疤

騎馬的男人掉頭

村莊扭動腰身。日光下的寺廟

喇嘛安詳,誦經的大地

充滿神諭

在大地上,村莊始終躬身

炊煙攜帶它們的內心

好像有人呼喚

哦,樹林裡的喧嘩

正好對應人心,尤其是在

這趨近正午的時分

在康若文琴的詩裡,我們還能讀到活躍、英勇無畏的人物,像梭磨河滾滾奔流,溫柔、暖心的畫面,像藏族家中的火塘一樣。在她的詩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動一靜,一張一弛的審美取捨。

青岡柴滿頭大汗

使勁燃燒

生命,在四處打探出路

逼退屋外的漫天飛雪

生死,一瞬間

阿妣火塘邊生

青煙一眨眼就追到了頭

也沒走出寨子

坐下,站起

有一天,不用再起來

阿妣說,她的頭巾會燃成一朵花

來世,她還是一個女人

——《阿妣和火塘》

“我一直在追求把詩意和神秘賦予身邊的普通人和平常事物。”在康若文琴的詩歌中,例如《阿媽的花腰帶》、《瑪律康城裡的阿妣》、《茶堡女人》、《阿吾雲旦嘉措》等,詩歌中的真摯的情感,讓人動容。

這位藏族女詩人能寫出這樣生動的畫面,離不開從小在外婆身邊的耳濡目染。“我的外婆不會說漢語,更不會漢字書寫,但她用嘉絨藏族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給了我精神滋養和想像力,這種傳承,成了我文學創作的重要支撐。”

“假如我一旦放下手中的筆,我就會失去屬於自己的神秘花園。”康若文琴告訴記者。

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足以可見康若文琴對寫作的執著和熱愛。寫作成了她生活的必需品,而她的詩歌卻給了每個人精神的食糧。

用對家鄉的熱愛抒寫“地理詩歌”

俄羅斯詩人葉賽甯曾寫道“去找故鄉吧,沒有故鄉就沒有詩人”。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寫作者,康若文琴把瑪律康作為詩寫的主要源泉,源于瑪律康是她的出生地,又與她成長、生活、工作、愛情息息相關。

“瑪律康坐落於峽谷之間,梭磨河穿城而過,山像四季變幻的畫掛在瑪律康的四壁,滿城都是山水的氣息。我熱愛自然的山水,生活在其間的嘉絨人,鳥鳴以及慢時光。”談起家鄉時,這位女詩人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喜悅。

作為嘉絨藏族人,生活在阿壩高原,康若文琴對故鄉的愛,滲透在了血液中。為了不使自己的作品脫離血脈相依的土地,有“根”可源,不致流逝的光陰與其漸鈍的歲月而消逝,她選擇賴以生存的這塊熱土的事物,以真正的體驗帶給人們這份感性釋放和審美愉悅。

“民族文化是我的根,我的滋養,沒有藏族文化的滋養,我的寫作將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康若文琴說,寫詩是一個人不斷完善自我,理解這個世界的過程,隨著創作的深入,她會更深入地理解藏文化、訴說家鄉的故事。

一位詩人對家鄉到底有多深愛?或許,我們可以在這本詩集中找到答案。

康若文琴在詩集《瑪律康 瑪律康》中,用108首詩歌吟唱著自己對家鄉的情感,有一首詩,她這樣寫道:

瑪律康把山撐開,讓河水慢下來

河水慢了,時光自然慢了

紅樺、白楊、青岡用呼吸說話

一出聲,便融化在群山之巔

柳低眉,柳聆聽,柳貼近河面,濺一身綠

阿妣們的語言像柳絮,陽光翻曬後

啥都可以安放

心有多靜,時光就有多慢

兩座寺廟,格魯

和雍仲本毗鄰,居山腰

其中一座叫瑪律康

陽光的火焰,讓鷹也倦怠

總有流浪狗,躺在廟前

這些時光的奴僕,它們睡上一覺

便追上了時光

——《瑪律康,慢時光》

眾所周知,“瑪律康”在嘉絨藏語中意為火苗旺盛的地方,這其實也是生命力和地方文化的飽滿象徵。就在這個地方,用自己的堅守和傾聽,抒寫家鄉的“地理詩歌”,這是康若文琴一直在做的事情。

對於她的詩歌,作家張放這樣說道,“在康若文琴的筆下,寺廟、雕樓莊嚴、雪山冰川神聖、青稞糌粑芳香,僧俗兩界人物莫不神奇美麗、和平相處、梭磨河奔流不息、閃著銀光,瑪律康在撫摸的手指間動彈、閃耀……”

作家郭毅這樣評價道:“康若文琴的詩作與眾多詩人的作品相比,就像瑪律康那片土地上的巍巍山脈和草原一樣,顯得俊俏挺拔、開闊無涯。當詩人們對自己的繆斯津津樂道、孤芳自賞的時候,康若文琴于遼闊的高原呈現的風景色彩,只有她才會意識到‘這裡’的重要。”

時光易逝但詩心不變

四川發佈用戶端記者在《康若文琴的詩》裡看到,一首詩寫於2012年《十年以來》,上面這樣寫道:

十年一定圓滿了許多因與果

一如春華尋找秋實的承諾

出發時笑,到達時也笑

唯一行走在途中的

是十年前一個疲憊的假設

風塵僕僕者,總是逾期抵達

光陰是最古老的謎語

灰色的外殼像牙齒一樣結實

一萬年都消蝕不掉,何況十年

給目光一張單程票

回去看看,假設出發的祭壇上

那一炷檀香,依然嫋嫋如今離寫這首詩的時間又過去了5年,現在給目光一張單程票,回去看看,康若文琴有了這樣的感悟:“時間一分一秒無情地流逝,五年,我從事的工作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一顆詩心沒變。因為詩歌,時間在我心裡慢了下來,時光保持了它本來應該有的模樣,保持著它優雅而舒緩的節奏,我不再那麼浮躁,我會一直用自己的語言寫自己感覺。”

來源 | 四川發佈用戶端記者 黃晶

想獲取更多政務新聞及服務資訊,請下載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政務用戶端——四川發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