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你知道“竹林七賢”是哪七個人嗎?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250), 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七人, 先有七賢之稱。 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修武一帶)竹林之下, 喝酒、縱歌, 肆意酣暢, 世謂七賢, 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當時的社會動盪不安, 司馬氏和曹氏爭奪政權的鬥爭異常激烈, 民不聊生。 文士們不僅無法施展才華, 而且時時擔憂性命安全, 因此崇尚老莊哲學, 從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中去尋找精神寄託, 用清談、飲酒、佯狂等形式來排遣苦悶的心的神仙境界中去尋找精神寄託, 用清談、飲酒、佯狂等形式來排遣苦悶的心情。

“竹林七賢”就是這些文士們的代表。 在文學上, “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 但由於當時的血腥統治, 作家不能直抒胸臆, 所以他們不得不採用比興、象徵、神話等手法, 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初唐四傑”都有誰

“初唐四傑”是初唐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 《舊唐書·楊炯傳》說:“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詩齊名, 海內稱為王楊盧駱, 亦號為“四傑”。

他們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詩人, 他們在初唐詩壇的地位很重要, 上承梁陳, 下啟沈宋, 其中盧、駱長於歌行,

王、楊長於五律。 後人所說的聲律風骨兼備的唐詩, 從他們才開始定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