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專訪|導演管虎:電影行業是臺上的角兒,而不是跪著的“三陪”

管虎, 有近三十年影視行業從業經驗, 他與賈樟柯、王小帥等同為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 管虎稱“低票房?不在乎, 只看電影本身”, 但有人卻說他已經是個商業導演。

近日, 暴娛君(baoyu_18)專訪了導演管虎, 聽聽這位一線從業者對電影、導演以及中國電影行業的看法。

電影對我來說是最至高無上的

忍著, 等著, 機會就來了

1991年, 管虎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1992年就自籌資金拍攝處女作《頭髮亂了》, 之後又拍攝了《上車, 走吧!》、《西施眼》, 但當時的時代並沒有給他太多機會, 在2002年他開始轉戰電視劇市場。 對此, 管虎直言不諱:90年代電影院要改成檯球廳了,

沒有人看電影, 也沒有人買票, 反而電視劇行業很興旺。 你得活命啊, 做的時候你就能在裡面鍛煉自己的手段, 忍著, 積累一些資源, 為了自己將來的電影做準備, 就是這樣。

從2002年到2009年期間, 管虎一直專注拍電視劇, 2009才以黑色喜劇電影《鬥牛》回歸大銀幕:2009年, 時候來了, 電影行業開始好轉了, 可以開始做了。 在暴娛君提到時隔這麼多年重返電影行業拍電影, 有什麼樣的感悟時, 管虎略作思考答到:我本身就是電影學院畢業的, 拍電影這心一直沒散, 有這麼多年的準備, 說句酸詞吧, 電影對我們來說是最至高無上的, 這是肯定的, 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那你就忍著、等著, 也許有一天機會就來了,

也許永遠都不會來, 但是它畢竟來了, 沒有什麼感受, 就是等到了, 再努力往這條路上走。

從黑色喜劇電影《鬥牛》, 荒誕懸疑劇《殺生》, 再到動作片《廚子·戲子·痞子》, 以及2015年的《老炮兒》, 管虎從來不偏向任何一種題材, 而是多方嘗試:我必須得變, 從來都不能重複。

曾有好友透露管虎有一句口頭禪“絕不!憑什麼非要這樣!我就不這樣怎麼著”, 在暴娛君提到是否會把熱門IP拍成電影時, 管虎就堅定的答到:我絕不, 一生都不會, 我不喜歡。 針對為什麼不會選取那些自帶粉絲的IP時, 管虎脫口而出:那我拍這個東西, 為了那批粉絲買電影票, 我瘋了。 他愛買不買, 我管他的。

電影最基礎的屬性不是商業行為, 它只是有商業屬性而已。 電影本身應該作為文化留下來, 留下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作為文化去討論, 那麼你告訴我有幾個電影留下來了, 可以作為文化去討論。 做電影的問題在這, 而不是如何成為院線電影這種商業想法。 現在很多電影, 一上手就賣四五個億, 兩年就被忘了。

真正的導演是站在藝術家、

文學家肩膀上看世界的人

近幾年, 徐崢、趙薇、韓寒等轉行當導演, 大批70、80後導演如楊超、張大磊、忻鈺坤進入公眾視野, 他們的片子在口碑亦或票房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肯定, 導演更新換代的話題不斷被提及, 管虎認為更新換代是正常的、應該的:為什麼不更新換代啊!每個時代都在變。 我很小的時候就看到, 我憑聰明、憑努力做的事和長輩那個大智慧、他完成的那個作品和臻於化境的境界完全是不同的, 就是得到那個時候、在那個時代才能做出相應的東西。 在任何年齡, 任何時代, 說任何他該說的話, 所以更新換代是應該的, 太好了。 早該更新換代了, 現在有點晚了?應該出來的是二十多歲的孩子, 他們這處於三四十的,

那叫更新換代嗎?不叫。

在管虎眼裡每個人不一樣, 生長的環境也不一樣, 二十多歲的青年導演都有些比較自我、擅長的、能拿捏住的生活, 他們應該並且能拍出更多的作品。 現在有很多初入行的年輕人, 每天都有各種人拿獎, 有什麼用?拍電影太容易了, 無數人都在拍電影, 這個沒什麼。 但是拍什麼電影, 未來結果是什麼, 中國這個欠太多了, 從業平臺是什麼, 未來出口在哪裡, 應該多思考這些。

有些人只是拍電影, 誰不會啊, 到處都是。 在我看來, 我都遠遠夠不上導演, 能稱為導演這兩字的人, 應該是真正站在藝術家、畫家、音樂家、文學家肩膀上看世界的人。 我覺得做這個行業的人, 唯一能做的事, 就是低下頭來做好自己的事, 別的都不要去管。

中國電影市場不是快,是泡沫,早晚會破滅

從2005年到2016年,除去2007年年度票房增比為27%外,近十年來中國年度票房增速均在30%之上,2016年電影市場更是以457億的年度票房資料收官。

管虎不禁感歎: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不是快而是泡沫,沒有一個國家需要這麼多電影,一年七百部,三百部上不了線,中國電影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這個國家只需要二三百部更好的電影。所以所謂的這種發展快,早晚會慢下來,泡沫會破滅。不能因為這個就不耐心,不安靜下來,不盡力去打磨,我覺得不能被這個環境和亂想所左右。針對大家掛在嘴邊的中國電影評分虛高、票房虛高,管虎認為這種亂想都太正常了,每個國家都會經歷這個事,終歸會過去,會水落石出,會慢慢的退去。

如今,從電視臺到門戶網站,很多平臺都主打要做出符合新生代的內容,它們口中的新生代就是95後,00後。談及此,管虎提高了聲調: 你95後還是00後跟我沒關係,作為從業者我拍電影是引導觀眾,不是你喜歡什麼我就幹什麼,我憑什麼要這麼幹,電影行業是臺上的角兒,而不是妓女,跪著三陪的。

如今電影行業的門檻低,有錢就能拍,每年大量的電影、電影人湧入人們視線。管虎認為這些都是一個正常過程,慢慢的都會被淘汰。讓管虎欣慰的是觀眾的日益成熟:從前幾年到現在,觀眾漸漸地成熟,變得冷靜,對電影變得挑剔,觀眾群在成熟。 2009年的建國大業,一百多個明星賣了4個億,這是事實,你看現在還能賣到這麼多錢嗎?觀眾不再被你騙了,它有挑剔在裡面,觀眾其實在往好的方向轉變。

電影行業需要專業的從業人員

而不是大師和明星

3月26日,管虎出席了2017 EZ.ART影像大賽啟動儀式發佈會,2016年時他還是評委,這次卻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出現。當問起為何會從評委轉變成聯合創始人時,管虎表示:因為容藝教育它和北京電影學院、中戲不一樣,它更多的是培養專業的從業人員而不是大師和明星,我覺得這個行業最缺的可能還是從業人員,比如美術、攝影、燈光、錄音……

現在人一窩蜂的都去當導演了,我覺得這是這個行業最大的缺陷,一線的美術助理都不會作圖了,都拿電腦做的,特效的都不懂英語就生背硬看,軟體也不會用,真正的專業的從業人員太缺太缺了。

針對暴娛君提及的美國電影課程設置上涵蓋技術、內容等各個方面,海歸是否會彌補這個缺口時,管虎說起了自己去美國的最大感觸:我覺得美國不是這個重要,而是從業人員對行業的熱愛。比如說我們去派拉蒙,哪怕一個帶著你參觀的、開車的小姑娘,她都會特別熱愛這個行業,就是任何一個焦點員、化妝助理,他都會極為熱愛這個工作和享受這個工作,一生從事,這是美國最重要的,這我們能不能學到?而不是去學大師。

在中國電影行業從傳統作坊式向高度工業化跨越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平臺為影視行業各個崗位提供具有實操能力的人才,培養他們對這個行業的熱愛,正如管虎所說“這是工業的做法,要不然我們永遠是手工做法”。

在採訪接近尾聲時,管虎提起了自己籌備多時的片子:9月份會有一個戰爭片,我們籌備很久了,我想做一種中國的戰爭類型,我覺得中國的戰爭片還沒有形成類型,大多是八一廠的那種戰爭片,所以我挑選的是這個名族最苦難的那一天,就是1937年的淞滬戰役,全國的軍隊全給人家一夜之間打沒了,就剩了400多人,史稱八百壯士,電影名就選擇了《八百壯士》。

我覺得中國人應該停下來的,靜下來看一看自己這個民族怎麼回事,經歷過什麼,是不是該安定一會兒了,不能再跟著這個潮流這麼折騰,反正總得有人做這事吧,那就我來做吧。

作者:Flaneur

引爆泛娛樂,發現新價值

別的都不要去管。

中國電影市場不是快,是泡沫,早晚會破滅

從2005年到2016年,除去2007年年度票房增比為27%外,近十年來中國年度票房增速均在30%之上,2016年電影市場更是以457億的年度票房資料收官。

管虎不禁感歎: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不是快而是泡沫,沒有一個國家需要這麼多電影,一年七百部,三百部上不了線,中國電影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這個國家只需要二三百部更好的電影。所以所謂的這種發展快,早晚會慢下來,泡沫會破滅。不能因為這個就不耐心,不安靜下來,不盡力去打磨,我覺得不能被這個環境和亂想所左右。針對大家掛在嘴邊的中國電影評分虛高、票房虛高,管虎認為這種亂想都太正常了,每個國家都會經歷這個事,終歸會過去,會水落石出,會慢慢的退去。

如今,從電視臺到門戶網站,很多平臺都主打要做出符合新生代的內容,它們口中的新生代就是95後,00後。談及此,管虎提高了聲調: 你95後還是00後跟我沒關係,作為從業者我拍電影是引導觀眾,不是你喜歡什麼我就幹什麼,我憑什麼要這麼幹,電影行業是臺上的角兒,而不是妓女,跪著三陪的。

如今電影行業的門檻低,有錢就能拍,每年大量的電影、電影人湧入人們視線。管虎認為這些都是一個正常過程,慢慢的都會被淘汰。讓管虎欣慰的是觀眾的日益成熟:從前幾年到現在,觀眾漸漸地成熟,變得冷靜,對電影變得挑剔,觀眾群在成熟。 2009年的建國大業,一百多個明星賣了4個億,這是事實,你看現在還能賣到這麼多錢嗎?觀眾不再被你騙了,它有挑剔在裡面,觀眾其實在往好的方向轉變。

電影行業需要專業的從業人員

而不是大師和明星

3月26日,管虎出席了2017 EZ.ART影像大賽啟動儀式發佈會,2016年時他還是評委,這次卻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出現。當問起為何會從評委轉變成聯合創始人時,管虎表示:因為容藝教育它和北京電影學院、中戲不一樣,它更多的是培養專業的從業人員而不是大師和明星,我覺得這個行業最缺的可能還是從業人員,比如美術、攝影、燈光、錄音……

現在人一窩蜂的都去當導演了,我覺得這是這個行業最大的缺陷,一線的美術助理都不會作圖了,都拿電腦做的,特效的都不懂英語就生背硬看,軟體也不會用,真正的專業的從業人員太缺太缺了。

針對暴娛君提及的美國電影課程設置上涵蓋技術、內容等各個方面,海歸是否會彌補這個缺口時,管虎說起了自己去美國的最大感觸:我覺得美國不是這個重要,而是從業人員對行業的熱愛。比如說我們去派拉蒙,哪怕一個帶著你參觀的、開車的小姑娘,她都會特別熱愛這個行業,就是任何一個焦點員、化妝助理,他都會極為熱愛這個工作和享受這個工作,一生從事,這是美國最重要的,這我們能不能學到?而不是去學大師。

在中國電影行業從傳統作坊式向高度工業化跨越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平臺為影視行業各個崗位提供具有實操能力的人才,培養他們對這個行業的熱愛,正如管虎所說“這是工業的做法,要不然我們永遠是手工做法”。

在採訪接近尾聲時,管虎提起了自己籌備多時的片子:9月份會有一個戰爭片,我們籌備很久了,我想做一種中國的戰爭類型,我覺得中國的戰爭片還沒有形成類型,大多是八一廠的那種戰爭片,所以我挑選的是這個名族最苦難的那一天,就是1937年的淞滬戰役,全國的軍隊全給人家一夜之間打沒了,就剩了400多人,史稱八百壯士,電影名就選擇了《八百壯士》。

我覺得中國人應該停下來的,靜下來看一看自己這個民族怎麼回事,經歷過什麼,是不是該安定一會兒了,不能再跟著這個潮流這麼折騰,反正總得有人做這事吧,那就我來做吧。

作者:Flaneur

引爆泛娛樂,發現新價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