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老子一句話,說透人生,點亮智慧!

文玩 | 字畫 | 品鑒 | 茶道

道家

名利本為浮世重, 世間能有幾人拋...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 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長久。 ”

上面這一段話, 是老子要我們看通人生的道理。 世界上的人, 就是為了名與利。 我們仔細研究人生, 從哲學的觀點看, 有時候覺得人生非常可笑, 很多非常虛假的東西。

像名叫張三或李四的, 只是一個代號, 可是他名叫張三以後, 你要罵一聲“張三混蛋”, 那他非要與你打架不可。 事實上, 那個虛名, 與他本身毫不相干, 連人的身體也是不相干的, 人最後死的時候, 身體也不會跟著走啊!

利也同樣是假的, 不過一般人不瞭解, 只想到沒有錢如何吃飯!拿這個理由來孳孳為利。

古人有兩句名詩:“名利本為浮世重, 世間能有幾人拋。 ”

名利在世界上是最嚴重的, 世界上能有幾個人拋去不顧呢?“名與身孰親”, 他要我們瞭解名就是假的, 比起身體來, 當然愛自己的身體。 如果有人對你說, 你最好不要出名, 你出名我殺了你;那你寧可不出名, 因為還是身體重要。

“身與貨孰多”, 身體與物品比較, 你手裡拿了五百萬鈔票, 遇到強盜, 用刀逼著你說:“把你的錢放下給我, 不給我就殺了你。

”這時你一定放下那五百萬元, 因為身體重要。 人對於生命當然看得更重要。

“得與亡孰病”, 得與失哪一樣是毛病?當然我們一定說, 得到比較好。 但是, 一個人又有名, 又有利, 那就忙得非生病不可;你說窮了再生病, 連看病都沒有醫藥費怎麼辦?這就涉及空與有的問題了。

前面兩句, 名與身相比, 身與貨相比, 我們一定說身體重要, 貨是物質, 當然其次。 其實這一句“得與亡孰病”, 就解釋清楚前面那二句了。

老子對這些問題並沒有講哪個對哪個不對, 兩頭都對也都不對。 名固然是虛名, 與身體沒有關係, 但是虛名有時候可以養身, 沒有虛名這個人還活不下去呢!虛名本身不能養身, 是間接的養身。 身與貨、身與名, 兩個互相為用,

得與失兩個也是互相為用。

這個道理, 後來道家的莊子也曾引用。

在《莊子》雜篇之《讓王》中, 當時韓國遭遇了魏國的騷擾, 打了敗仗, 魏國要求韓國割地, 韓國實在不願意, 痛苦極了。 有子華子者勸韓王割掉算了, 現在讓了地將來還可以反攻拿回來。

他問韓王, 名利權位與身體比, 哪一個重要?

韓王說當然身體重要。 再問他, 身體與膀子比較, 哪一個重要?韓王說, 當然身體重要。 所以子華子就勸他, 現在你等於生了病, 兩個膀子非砍不可了;你砍了脖子以後仍有天下, 有權位, 你願意權位呢, 還是願意要膀子呢?

韓王說,我看還是命比膀子重要。這是有名的故事,後來禪宗的大師相堂禪師有名的詩句——“天下由來輕兩臂,世間何故重連城”,就是由此來的。

說到人的生命,一個當帝王的,天下都屬於自己的,但是與自己生命相比的話,沒有了生命,有天下又有何用?如果現在有人說,現在的天下還是屬於漢高祖的,那漢高祖做鬼也會打你兩個耳光,說,不要騙我了,與我根本不相干了嘛!可是活在人世間的人看不開,偏偏看重連城之璧玉。藺相如見泰昭王拼命護璧,因為那塊璧的價值,可以買到現在法國、德國連起來那麼大的土地。

“天下由來輕兩臂”,這是莊子用老子的重點加以發揮。天下固然重,權位固然重,如果沒有生命的話,權位有什麼用?天下有什麼用?可是,就實際情形看來,還是天下重要,所謂“世間何故重連城”,人世間為了財富,為了虛名,忙碌一生,連命都拼進去,又何苦來哉?!

老子更進一步告訴我們,懂了這個道理——生命的重要,那麼,“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你對一樣東西愛得發瘋了,最後你所愛的丟得更多,就是“愛別離苦”,這是佛說的“八苦”之一。“多藏必厚亡”,你藏的東西不管多麼多,最後都是為別人所藏。

報紙上曾有兩則新聞,說宜蘭有一個人,一輩子討飯,死了以後,在床下找出五六十萬元來,這正是“多藏必厚亡”。同樣的,美國有一個人也是如此,平常討飯過日子,死的時候遺留了一百多萬。這樣的人生,不知道他是否也算看得很透;也許上帝的意旨要他這麼做,真是不可思議啊!

因此老子教我們瞭解一個人生的道理,人生什麼才是福氣。“知足不辱”,真正的福氣沒有標準,福氣只有一個自我的標準,自我的滿足。今天天氣很熱,一杯霜淇淋下肚,涼麵半碗,然後坐在樹蔭底下,把上身衣服脫光了,一把扇子搖兩下,好舒服!那個時候比冷氣、電風扇什麼的都痛快。

那是人生知足的享受,所以要把握現實。現實的享受就是真享受,如果坐在這裡,腦子什麼都不想,人很清醒,既無歡喜也無痛苦,就是定境最舒服的享受。

不知足,是說人的欲望永遠沒有停止,不會滿足,所以永遠在煩惱痛苦中。老子所講的“辱”,與佛家講的“煩惱”是同一個意義。

“知止不殆”,人生在恰到好處時,要曉得刹車止步,如果不刹車止步,車子滾下坡,整個完了。

人生的歷程就是這樣,要在恰到好處時知止。所以老子說,“功成、名遂、身退”,這句話意味無窮,所以知止才不會有危險。這是告訴我們知止、知足的重要,也不要被虛名所騙,更不要被情感得失矇騙自己,這樣才可以長久。

【精彩閱讀】

⊙版權說明:文章源于簽約作家或網路,網路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書畫︱收藏︱鑒賞︱國學

公眾訂閱號ID:zxbsyjc

如需授權,請在後臺回復“轉載+平臺名稱”

注: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本君聯繫!

韓王說,我看還是命比膀子重要。這是有名的故事,後來禪宗的大師相堂禪師有名的詩句——“天下由來輕兩臂,世間何故重連城”,就是由此來的。

說到人的生命,一個當帝王的,天下都屬於自己的,但是與自己生命相比的話,沒有了生命,有天下又有何用?如果現在有人說,現在的天下還是屬於漢高祖的,那漢高祖做鬼也會打你兩個耳光,說,不要騙我了,與我根本不相干了嘛!可是活在人世間的人看不開,偏偏看重連城之璧玉。藺相如見泰昭王拼命護璧,因為那塊璧的價值,可以買到現在法國、德國連起來那麼大的土地。

“天下由來輕兩臂”,這是莊子用老子的重點加以發揮。天下固然重,權位固然重,如果沒有生命的話,權位有什麼用?天下有什麼用?可是,就實際情形看來,還是天下重要,所謂“世間何故重連城”,人世間為了財富,為了虛名,忙碌一生,連命都拼進去,又何苦來哉?!

老子更進一步告訴我們,懂了這個道理——生命的重要,那麼,“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你對一樣東西愛得發瘋了,最後你所愛的丟得更多,就是“愛別離苦”,這是佛說的“八苦”之一。“多藏必厚亡”,你藏的東西不管多麼多,最後都是為別人所藏。

報紙上曾有兩則新聞,說宜蘭有一個人,一輩子討飯,死了以後,在床下找出五六十萬元來,這正是“多藏必厚亡”。同樣的,美國有一個人也是如此,平常討飯過日子,死的時候遺留了一百多萬。這樣的人生,不知道他是否也算看得很透;也許上帝的意旨要他這麼做,真是不可思議啊!

因此老子教我們瞭解一個人生的道理,人生什麼才是福氣。“知足不辱”,真正的福氣沒有標準,福氣只有一個自我的標準,自我的滿足。今天天氣很熱,一杯霜淇淋下肚,涼麵半碗,然後坐在樹蔭底下,把上身衣服脫光了,一把扇子搖兩下,好舒服!那個時候比冷氣、電風扇什麼的都痛快。

那是人生知足的享受,所以要把握現實。現實的享受就是真享受,如果坐在這裡,腦子什麼都不想,人很清醒,既無歡喜也無痛苦,就是定境最舒服的享受。

不知足,是說人的欲望永遠沒有停止,不會滿足,所以永遠在煩惱痛苦中。老子所講的“辱”,與佛家講的“煩惱”是同一個意義。

“知止不殆”,人生在恰到好處時,要曉得刹車止步,如果不刹車止步,車子滾下坡,整個完了。

人生的歷程就是這樣,要在恰到好處時知止。所以老子說,“功成、名遂、身退”,這句話意味無窮,所以知止才不會有危險。這是告訴我們知止、知足的重要,也不要被虛名所騙,更不要被情感得失矇騙自己,這樣才可以長久。

【精彩閱讀】

⊙版權說明:文章源于簽約作家或網路,網路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書畫︱收藏︱鑒賞︱國學

公眾訂閱號ID:zxbsyjc

如需授權,請在後臺回復“轉載+平臺名稱”

注: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本君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