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郭英成身後金融大佬們 中信平安後佳兆業牽手中植的復活未來

觀點地產網 複牌接近半年, 佳兆業經營業績逐漸步入正軌, 而其掌門人郭英成也重新展現出他的資本手腕。

近日, 佳兆業宣佈與中海晟融達成戰略合作,

雙方擬通過設立發展基金、共同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等方式, 在包括不動產投資及資產管理、收購兼併、股權投融資等領域“形成戰略合作關係”。

對於新夥伴中海晟融的背景, 佳兆業在宣傳資料中鮮有提及, 但來自市場的消息, 正在逐漸填補資訊真空。 所有的線索, 都指向“中海晟融(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後者正是中植企業集團旗下投資平臺, 它們的實際控制人為解植琨。

過去兩年深圳樓市經歷一輪大漲, 手握眾多低成本舊改項目的佳兆業, 無疑是深圳樓市最大的得益者之一。 與此同時, 包括平安、中信、信達、華融、大連銀行、中植等各路資本先後向復活不久的佳兆業提供支援。

這就不難理解,

郭英成無論是在3月份還是8月份的業績會上, 都再三表達對市場變化的感恩。 但金融機構的熱捧並非沒有代價, 用項目收益作為交換, 成為郭氏引入外援的主要方式。

觀點地產新媒體瞭解, 目前平安、中信、信達先後以股權形式介入佳兆業位於深圳的舊改項目, 而華融資產則主要介入珠海的項目。 根據最新消息, 中海晟融將設立35億元基金收購佳兆業位於深圳的南門墩城市更新項目51%股權。

牽手中植解直錕

在援助佳兆業的過程中, 解植琨表現出極高的效率。

5月18日, 中海晟融子公司中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正式落地福田區, 這是繼香港、紐約、矽谷、倫敦等地設立六個海外辦公室後進行的又一次區域佈局。

至於選擇深圳, 中植資本解釋稱, 這座城市是投資者們不願錯過的“寶地”。

僅三個月後, 佳兆業成為中海晟融投資物件的消息開始傳出。

據佳兆業方面披露, 雙方將設立“兆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基金”, 以“產業+金融”的模式, 重點投資深圳、廣州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的優質專案。

值得一提的是, 觀點地產新媒體瞭解到, 中海晟融將為給公司非地產板塊的業務發展提供“金融服務支援”, 但並未披露具體數位。

市場人士分析指出, 中海晟融所屬的中植集團管理資產逾萬億, 香港上市公司中植資本國際也可為境內外業務聯動提供便利, 這為投資佳兆業提供了支援。

上述合作基金投資的首個項目將落地深圳龍崗南門墩城市更新專案,

基金規模約達35億元, 投資持有項目51%權益。

和深圳其它舊改項目一樣, 佳兆業南門墩改造原計劃在2008年城市更新單元規劃制定計劃, 此後面臨推進緩慢的挑戰, 直到2013年才獲准納入。

2016年底, 龍崗區城市更新局發佈南門墩專案更新規劃(草案), 專案位於布吉街道辦轄區內, 拆除用地面積12.38萬平方米, 計容建築面積63.3萬平方米, 擬打造成超高層綜合體。

對於與中海晟融的合作, 佳兆業並未在集團官網進行正式披露, 卻在8月18日刊發關於“加速推進深圳南門墩煥新工程”的文章, 提及龍崗區城市更新區已於今日批准項目更新規劃, 項目將打造成銜接“環深圳東站區域資源和功能節點的‘連通器’”。

對此, 佳兆業相關人士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

雙方處於前期合作階段, 可供披露的資訊不多。

無論怎樣, 來自金融機構的支援對於佳兆業都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在8月底中期業績會上, 心情不錯的郭英成曾對外披露未來的發展思路。

觀點地產新媒體瞭解, 郭英成表示, 針對現有的土地儲備, 佳兆業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加快發展速度, 具體目標為兩年內達到800億元銷售規模。 截止上半年, 該公司銷售額同比上升63%至225億元。

他同時明確表示, 佳兆業預計未來兩年釋放400萬平方米舊改專案, 其中地產公司每年釋放200萬平方米, 寄望於舊改的毛利率能鞏固優勢。 過去半年內, 包括佳兆業未來城、平湖佳兆業廣場、鹽田城市廣場三大深圳舊改均已實現供地。

而基於城市對產業規劃的方向轉變,郭英成則稱,舊改出現了不少新業態,包括教育、產業、科技、健康等,佳兆業也相應做了團隊搭建及經營目標的調整。

“城市更新對我們未來會帶來很好的表現,以及帶來穩健的資源,這一塊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慷慨的回報

佳兆業從過去兩年的“黑天鵝”,到如今得到諸多金融機構支援,其背後顯露的還是房地產行業市場變化之後的向上態勢。

觀點地產新媒體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12月起,佳兆業先後簽訂合作協定的金融機構包括中信銀行、平安銀行、信達、長城資產、華融資產、大連銀行、民生銀行、中植系等,正因有了它們的慷慨支援,佳兆業才得以逐步重啟。

其中,中信、平安在早期提供總額達800億元授信支持,信達代表33家債權人參與債務重組,對佳兆業推動數百億境內外債務重組、項目重啟銷售起了重要作用。

對於金融機構援助的原因,佳兆業高級顧問譚禮甯在今年3月底明確提及,因為公司擁有優質土地儲備,重組的時候得到了很多銀行的大力支持。

截至2016年底,佳兆業土地儲備約2100萬平方米,其中80%位於深圳、廣州、上海等一二線城市。此外,擁有潛在的城市更新土地儲備1300萬平方米,保守估計總建築面積可達5000萬平方米。

不過,從後續的資本運作看,金融機構的支援並非沒有回報。實際上,郭英成相當於出讓手裡的項目收益,換取了與金融機構的合作。

據不完全統計,上述機構先後以股權投資方式接入了佳兆業目前在深圳多個子公司。其中,中信信託於2016年5月以總額31.35億元獲得鴻利金融57%股權,至6月持股增至99%,由此主導佳兆業位於南山蛇口東角頭一宗17萬平方米的土地。

除了中信,信達亦通過與佳兆業設立基金,以股權形式介入深圳龍崗阪田街道的舊改專案;平安則透過合作方式入股橫崗佳兆業投資諮詢公司,後者是龍崗區龍城街道雅駿眼鏡廠更新單元二期實施主體,華融則於今年1月介入佳兆業位於珠海的專案。

即便在最新的合作中,中植旗下中海晟融透過35億元的基金入股龍崗南門墩舊改專案,同樣獲得51%股權。按63.3萬平方米、單價4萬元計算,該項目可售貨值也超過250億元。

對於佳兆業而言,出讓專案收益無疑是付出代價。不過,考慮到目前融資環境趨緊,且房地產專案尤其是舊改需要沉澱大量的資金,引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合作可以為佳兆業未來開發提供資金基礎。

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底,佳兆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人民幣31.31億元、23.24億元、108.19億元。不過,截至2017年上半年,該公司現金及銀行存款248.02億元中,有97億處於抵押狀態,同時一年內償還貸款也達到140.24億元,顯示現金流充裕度仍需拓寬。

同時,引入資金也意味著犧牲了專案未來部分的利潤。據中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佳兆業半年總收益85.87億元,同比增長72%;分項目看,物業銷售中,持作銷售的已落成物業57.87億元,同比增長26%,擬發展專案高達20.80億元,去年同期則為零。

對此,佳兆業首席財務官在8月底的中期業績會上解釋稱,擬發展項目錄得確認收入20多億元,主要是公司和其它機構合作,“把舊改專案賣出去一部分”。而此次出售的舊改部分,毛利率超過60%。

然而,在這20多億元的收益還未轉為現實之前,佳兆業已經把這些擬發展項目賣了出去,或者引入了不少投資者稀釋了佳兆業未來獲取收益的股份比例。這意味著,21億元的未來收入最終能落入佳兆業口袋的並沒有這麼多。

而基於城市對產業規劃的方向轉變,郭英成則稱,舊改出現了不少新業態,包括教育、產業、科技、健康等,佳兆業也相應做了團隊搭建及經營目標的調整。

“城市更新對我們未來會帶來很好的表現,以及帶來穩健的資源,這一塊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慷慨的回報

佳兆業從過去兩年的“黑天鵝”,到如今得到諸多金融機構支援,其背後顯露的還是房地產行業市場變化之後的向上態勢。

觀點地產新媒體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12月起,佳兆業先後簽訂合作協定的金融機構包括中信銀行、平安銀行、信達、長城資產、華融資產、大連銀行、民生銀行、中植系等,正因有了它們的慷慨支援,佳兆業才得以逐步重啟。

其中,中信、平安在早期提供總額達800億元授信支持,信達代表33家債權人參與債務重組,對佳兆業推動數百億境內外債務重組、項目重啟銷售起了重要作用。

對於金融機構援助的原因,佳兆業高級顧問譚禮甯在今年3月底明確提及,因為公司擁有優質土地儲備,重組的時候得到了很多銀行的大力支持。

截至2016年底,佳兆業土地儲備約2100萬平方米,其中80%位於深圳、廣州、上海等一二線城市。此外,擁有潛在的城市更新土地儲備1300萬平方米,保守估計總建築面積可達5000萬平方米。

不過,從後續的資本運作看,金融機構的支援並非沒有回報。實際上,郭英成相當於出讓手裡的項目收益,換取了與金融機構的合作。

據不完全統計,上述機構先後以股權投資方式接入了佳兆業目前在深圳多個子公司。其中,中信信託於2016年5月以總額31.35億元獲得鴻利金融57%股權,至6月持股增至99%,由此主導佳兆業位於南山蛇口東角頭一宗17萬平方米的土地。

除了中信,信達亦通過與佳兆業設立基金,以股權形式介入深圳龍崗阪田街道的舊改專案;平安則透過合作方式入股橫崗佳兆業投資諮詢公司,後者是龍崗區龍城街道雅駿眼鏡廠更新單元二期實施主體,華融則於今年1月介入佳兆業位於珠海的專案。

即便在最新的合作中,中植旗下中海晟融透過35億元的基金入股龍崗南門墩舊改專案,同樣獲得51%股權。按63.3萬平方米、單價4萬元計算,該項目可售貨值也超過250億元。

對於佳兆業而言,出讓專案收益無疑是付出代價。不過,考慮到目前融資環境趨緊,且房地產專案尤其是舊改需要沉澱大量的資金,引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合作可以為佳兆業未來開發提供資金基礎。

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底,佳兆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人民幣31.31億元、23.24億元、108.19億元。不過,截至2017年上半年,該公司現金及銀行存款248.02億元中,有97億處於抵押狀態,同時一年內償還貸款也達到140.24億元,顯示現金流充裕度仍需拓寬。

同時,引入資金也意味著犧牲了專案未來部分的利潤。據中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佳兆業半年總收益85.87億元,同比增長72%;分項目看,物業銷售中,持作銷售的已落成物業57.87億元,同比增長26%,擬發展專案高達20.80億元,去年同期則為零。

對此,佳兆業首席財務官在8月底的中期業績會上解釋稱,擬發展項目錄得確認收入20多億元,主要是公司和其它機構合作,“把舊改專案賣出去一部分”。而此次出售的舊改部分,毛利率超過60%。

然而,在這20多億元的收益還未轉為現實之前,佳兆業已經把這些擬發展項目賣了出去,或者引入了不少投資者稀釋了佳兆業未來獲取收益的股份比例。這意味著,21億元的未來收入最終能落入佳兆業口袋的並沒有這麼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