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相聲表演藝術家倪明:要給農民實在的文化快樂

在中國的相聲舞臺上, 曾經有一對夫妻笑星非常引人注目, 他們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甚至把歡樂帶到了海外20多個國家, 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堅持送歡樂到基層, 把歡笑送給最需要的人。 無論是工廠、農村, 還是學校、軍營, 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歡聲笑語。 就因為堅持下基層30多年, 他們先後獲得了全國優秀文化志願者、全國德藝雙馨藝術家等榮譽稱號。 這就是被譽為“中國相聲第一夫妻檔”的倪明、夏文蘭。

非常遺憾的是, 由於癌症, 夏文蘭老師于2015年8月15日過早地離開了她鍾愛一生的舞臺和喜愛她的觀眾。

這對倪明老師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 為此, 倪明幾乎在螢幕和舞臺上消失了。 就在很多朋友為這對夫妻笑星的絕唱感到惋惜痛心時, 沒想到, 筆者在最近“精彩江蘇”基層演出行的舞臺上又見到了倪明老師, 儘管他比以前消瘦了不少, 但依然那麼熱情開朗、幽默樂觀。

談起“文化下基層”這一話題, 倪明坦言, 儘管很多觀眾是從舞臺上認識了他, 可自己並不是職業演員, 更不是電視臺的從業人員。 但作為在舞臺摸爬滾打了30多年的經歷者, 自己對目前舞臺的生存狀態還是比較瞭解的。

“過去演員下基層, 就是體驗生活。 你要扮演誰就得像誰, 甚至比原型還像。 俗話說得好,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要想讓觀眾喜歡你,

必須要有好作品、好演技、好人品。 這幾條缺一不可。 但不知道從何時起, 文藝工作者下基層變成了送戲下鄉, 好像有特別關照農民的意思。 ”倪明說出自己心中的困惑。

倪明直言不諱說道:“20多年前, 到基層慰問特別受歡迎。 演員賣力氣、節目也出彩、觀眾很過癮。 但最近幾年, 老百姓似乎有些愛看不看了, 有的時候甚至出現臺上演員比台下觀眾還多的尷尬局面, 任你地方政府怎麼組織, 老百姓就是不來了。 不是我們的水準下降了, 而是我們的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節點出現了問題。 因為時代發展了, 老百姓見得多了, 你還用老三樣來糊弄他肯定不行。 ”

在倪明看來, 老百姓需要的是接地氣、有人氣、振士氣的好作品。 “如果遠水解不了近渴,

那他們還真不如自娛自樂來得實惠和快樂。 如果文藝工作者還是停留在自我滿足、自我欣賞、自我消遣的基礎上, 那就讓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文/沈庭 圖/周晨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