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暴利2000%!風險即將爆發!圈錢的手已伸向你我

最近中國比特幣首富李笑來, 在“項目書”都沒有的情況下就敢籌集2億美元(相當於13億人民幣), 把ICO推向了風口浪尖。

李笑來

ICO是什麼?

所謂ICO, 全稱Initial Coin Offering, 意思是“數位貨幣首次公開募資”, 概念拷貝自股票市場的IPO。 不同的是, IPO是企業為了發展而向公眾籌集資金, ICO是企業為了發展而向公眾籌集虛擬貨幣。

還有一種通俗解釋是:比特幣的技術並非獨一無二, 其他人也有能力做出類似的虛擬貨幣, 於是有人就自己開發了一個山寨幣, 開發費用比較高, 所以必須面向公眾提前銷售一些山寨幣來募集資金, 這就是ICO。

一位業界資深人士介紹, ICO可以看做是一種眾籌, 投資人對平臺發行的代幣進行認購, 這些代幣將作為未來項目完成上線後投資人獲得其中權益的憑證。

最早的ICO源自2014年的乙太坊, 僅用42天時間就以每個乙太幣2.84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6000多萬個乙太幣, 募集了31531個比特幣,

用於支付乙太坊專案開發和服務費用。 2017年6月12日, 乙太幣價格突破400美元, 創下歷史新高, 從2017年2月份的8美元到6月15日的400美元, 乙太幣的價格在四個月中增長了50倍。

於是從2016年開始, 國內各種ICO專案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ICO到底有多火?

如果你是股民, 你知道一個漲停也不過10%, 能有吃到漲停板也是很開心的, 但是你要多久才能守到一個漲停?

ICO就不一樣了, 隨便都有100%的收益, 或更高, 更甚有2000%的超高回報。

據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近期發佈的《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 今年上半年, 國內已完成的ICO專案共計65個, 累計融資規模26.16億元, 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

這個數字非常龐大, 而國內發達的社交媒體, 正在讓行業進一步膨脹:微信群、公眾號、小密圈……都是投資者的聚集地。 一些ICO專案開始進入社區進行宣傳, 而參與投資的是社區中的大媽。 在路演現場, 對於技術和行業應用一概不懂的大媽只關心什麼時候能賣代幣, 認購能夠打幾折。

有資深玩家總結, ICO的暴利甚至已經超過了某些犯罪手段。

能投資嗎?90%都是騙局

現在, 整個ICO市場市值增加了一萬億人民幣, 超過了1600億美元, 這比很多國家的貨幣總和還多, 要知道, 中國的貨幣也不過才一百多萬億。

1、ICO並不等於騙局

其實, ICO可分為4類:

一是完全的騙局, 純粹利用ICO這種新模式進行詐騙。

二是做區塊鏈技術的企業利用ICO進行圈錢, 但商業模式不明朗, 技術沒有絕對優勢, 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

三是扎扎實實做區塊鏈技術, 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 不過價值在於股權, 而不是代幣。 未來, 這些項目經過多年時間發展壯大, 將在證券市場上市交易。

四是利用底層連技術, 發展成為又一個類似比特幣或乙太幣的數位貨幣等較為主流的幣種, 被越來越多的受眾接受。

2、但是90%打著ICO旗號的, 都是龐氏騙局!

如今, 各種各樣的虛擬代幣正以瘋狂的速度在發行。 如比特幣、乙太坊、量子鏈、小蟻幣、未來幣, 甚至有人還創造了“馬勒戈幣”、“傻幣”。

眼下很多ICO, 是不明真相的投資者拿著自己辛苦積攢的、有政府強制信用背書的人民幣, 換來了一串虛擬代碼。 籌到的人民幣被拿去幹啥沒人知道, 嘴上說著要研發新的數字貨幣, 改變人類的未來, 分分鐘大部分錢都被老闆和高管拿去買豪車泡明星了。

而投資者唯一能期待的, 就是有人比你更加堅信ICO的價值, 用更多的人民幣換你手裡的代碼。

這些ICO背後的實質是什麼?是空對空, 講故事——什麼都沒有——典型的博傻遊戲。

3、打著ICO名義進行詐騙的也不在少數。

典型的"坐莊"騙局也正在潛入ICO領域。這種模式常見於郵幣卡騙局中的行騙模式,表現為由作為莊家的發行人與發行平臺聯合行騙,莊家持有自持大量份額,以大量資金運作使得價格暴漲,待ICO完成、散戶資金進來之後,莊家出售自己持有的份額賺取差價。

監管層持續發聲,提示風險

ICO全球兩大中心——中國和美國的證監會都接連發出警告,認為眼下民間的ICO過於狂熱,然而ICO缺乏監管,導致資訊不透明,交易規則隨意更改,存在很大的欺詐和洗錢風險。

今年8月10日,新加坡金管局也警示ICO投資風險:

新加坡監管局表示,投資於ICO數字權杖的資金,由於ICO交易匿名、易被濫用於非法活動,在短時間內容易籌集大量資金。如果執法部門調查相關非法活動,消費者將受到不利影響。

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也在8月28日晚間發佈風險提示,點名ICO五大風險:

1)相關線上交易平臺,存在非法經營和涉稅等風險;

2)相關專案發起人和機構,存在洗錢、非法集資和組織傳銷、涉稅等風險;

3)相關投資人,存在參與非法集資、傳銷等風險;

4)相關技術、媒體服務/研究機構,存在參與、組織非法集資、傳銷、虛假宣傳等風險;

5)相關監管機構已經高度重視並提示ICO的風險。

30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佈了《關於防範各類以ICO名義吸收投資相關風險的提示》,指出各類以ICO名義進行籌資的項目在國內迅速增長,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並形成了較大風險隱患。國內外部分機構採用各類誤導性宣傳手段,以ICO名義從事融資活動,相關金融活動未取得任何許可,其中涉嫌詐騙、非法證券、非法集資等行為,廣大投資者應保持清醒,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一旦發現有涉及違法違規的行為,應立即報送公安機關。

同一天,ICO專案發行平臺ICOINFO發表聲明,主動暫停一切ICO業務,“待相關部門監管政策出臺後,再按照政策規範開展業務。”

CCTV證券資訊頻道總編輯鈕文新認為,ICO就是利用“虛擬貨幣”的非法集資。建議中國證監會不要手軟,不要留下後患。再先進的技術,如果生產的是鴉片,也必須嚴格管制,這才是市場與政府的正確關係。

更多

綜合鳳凰財經、中金線上、21財聞匯、人民創投等

支持我們請點贊或使用評論功能↓↓

典型的"坐莊"騙局也正在潛入ICO領域。這種模式常見於郵幣卡騙局中的行騙模式,表現為由作為莊家的發行人與發行平臺聯合行騙,莊家持有自持大量份額,以大量資金運作使得價格暴漲,待ICO完成、散戶資金進來之後,莊家出售自己持有的份額賺取差價。

監管層持續發聲,提示風險

ICO全球兩大中心——中國和美國的證監會都接連發出警告,認為眼下民間的ICO過於狂熱,然而ICO缺乏監管,導致資訊不透明,交易規則隨意更改,存在很大的欺詐和洗錢風險。

今年8月10日,新加坡金管局也警示ICO投資風險:

新加坡監管局表示,投資於ICO數字權杖的資金,由於ICO交易匿名、易被濫用於非法活動,在短時間內容易籌集大量資金。如果執法部門調查相關非法活動,消費者將受到不利影響。

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也在8月28日晚間發佈風險提示,點名ICO五大風險:

1)相關線上交易平臺,存在非法經營和涉稅等風險;

2)相關專案發起人和機構,存在洗錢、非法集資和組織傳銷、涉稅等風險;

3)相關投資人,存在參與非法集資、傳銷等風險;

4)相關技術、媒體服務/研究機構,存在參與、組織非法集資、傳銷、虛假宣傳等風險;

5)相關監管機構已經高度重視並提示ICO的風險。

30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佈了《關於防範各類以ICO名義吸收投資相關風險的提示》,指出各類以ICO名義進行籌資的項目在國內迅速增長,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並形成了較大風險隱患。國內外部分機構採用各類誤導性宣傳手段,以ICO名義從事融資活動,相關金融活動未取得任何許可,其中涉嫌詐騙、非法證券、非法集資等行為,廣大投資者應保持清醒,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一旦發現有涉及違法違規的行為,應立即報送公安機關。

同一天,ICO專案發行平臺ICOINFO發表聲明,主動暫停一切ICO業務,“待相關部門監管政策出臺後,再按照政策規範開展業務。”

CCTV證券資訊頻道總編輯鈕文新認為,ICO就是利用“虛擬貨幣”的非法集資。建議中國證監會不要手軟,不要留下後患。再先進的技術,如果生產的是鴉片,也必須嚴格管制,這才是市場與政府的正確關係。

更多

綜合鳳凰財經、中金線上、21財聞匯、人民創投等

支持我們請點贊或使用評論功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