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他筆下的人物真實質樸,毛主席說他能畫我們的人民!

黃胄(1925——1997)是20世紀中國最傑出的畫家之一。 擅長中國人物畫和動物畫, 尤以畫新疆人物和驢著稱。

1962年作 巡邏圖 206×300cm 款識:巡邏圖。 一九六二年元旦, 黃胄寫。 鈐印:黃胄畫印

黃胄的人物畫善於運用速寫的表現手法來抓住人物特徵, 線條粗獷迅疾、流暢有力, 風格奔放, 生活氣息濃郁。 動物畫除驢外, 還常畫牛、馬、駱駝等, 造型準確生動。

1959年作 瀚海詩韻圖 95×179cm 款識:瀚海詩韻圖。 黃胄作一九五九年六月雨夜。

黃胄對當時畫壇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使筆和墨活了起來。 他的作品與中國古代繪畫有血脈相連的傳承關係。 他使被擱置、中斷了的傳統中湧動起新鮮的血液, 在新中國的繪畫和中國畫傳統之間建立起了精神上的聯繫。 而他的作品又明顯不同於古代的繪畫,

他用全新的精神、意境和手法, 開闢了水墨人物畫的新時代。

1982年作 民族大團結 143.5×270cm 款識:一九八二年黃胄畫。 鈐印:黃胄、蠡縣梁氏

毛主席對黃胄的評價是很高的, 他說黃胄是新中國自己培養出來的有為青年畫家——他能畫我們的人民。

1964年作 洪荒雪原 180×326cm 款識:洪荒風雪。 一九六四年三月黃胄作。 印文:黃胄之印、黃胄之印

黃胄筆下, 都是最真實最質樸的人民。 一畫就是好多張, 一畫就是一輩子。 最有名的, 莫過於這一幅《日夜想念毛主席》, 畫的是新疆維吾爾族老人庫爾班·吐魯木。

黃胄 日夜想念毛主席(趙朴初題詩)

立軸 設色紙本1976年作

題識:日夜想念毛主席, 谷牧同志囑畫志念。 維吾爾族老貧農庫爾班·吐魯穆故事。 一九七六年九月八日黃胄作於北京。

趙朴初題詩:日夜想念毛主席, 主席恩情比天地。 冬不拉彈不盡苦難的回憶, 熱滿特唱不完貧農的心意。 邊疆各族兄和弟,日夜想念毛主席。黃胄作此圖,朴初為題記。誰知得意作圖時,正是導師彌留際。展圖諦視淚沾臆,把筆幾度不成字。庫爾班·吐魯穆啊,咱們的心在一起,日夜想念毛主席。一九七六年九月十一日,趙朴初題。鈐印:趙朴初印

鈐印:黃胄、鶯歌燕舞、黃胄之印

189.5×144.5 cm 約24.6平尺

九藤書屋藏品,谷牧舊藏

關於這件作品,崇正拍賣專門製作了下面這個視頻,大家可以通過視頻短片,來瞭解這幅畫背後的故事。

庫爾班是新疆的農民,他的童年是與地主家的牛羊一起度過的。成年後,為了擺脫被剝削的生活,庫爾班帶著一家人逃到了荒漠裡。後來妻離子散,他孤身一人度過了十七年貧困交加的生活。

新疆和平解放後,庫爾班大叔終於重返自由,他對毛澤東主席非常感激,一定要到北京去見見這位恩人。他說:“能讓我親眼見見毛主席,我這輩子也就心滿意足了。”村民們笑他不知北京有多遠,異想天開。但老人說,北京在地上,只要我的毛驢不倒下去,一直走,就一定能到北京。

庫爾班不切實際的想法迅速傳開,傳到了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恩茂那裡,王書記就讓庫爾班隨著國慶觀禮團乘飛機來到了北京。

1958年6月28日下午,75歲的庫爾班老人終於在中南海懷仁堂受到毛主席的接見。著名攝影家侯波留下的這張照片廣為流傳,王洛賓還為此創作了同名歌曲。

侯波攝影:庫爾班老人受到毛澤東的接見

黃胄也被這個故事感動。其實他1956年就見到過庫爾班,他決定要創作一幅作品,來表現這個故事。然而沒想到的是,從1956年到1976年9月8日完成最後的定稿,黃胄花了整整二十年。當然,他並不是一直在考慮,而是不斷地在畫紙上實驗。

1976年較早期作品

這是比較早期的作品,庫爾班牽著小毛驢,頭頂上還有一架飛機。

後來,庫爾班的形象從牽著小毛驢變成了騎著小毛驢。

1976年2月作品

黃胄終於找到了比較滿意的造型——庫爾班大爺騎著毛驢,彈著冬不拉,向著東方快樂前行。

1976年9月8日作,崇正16秋拍0558號拍品

1976年9月8日作,收錄于鄭聞慧所編《黃胄作品集》第2卷

有時候,畫面中還會適當添上新的人物,造型也會有所改變。

0048 黃胄 庫爾班大叔

設色紙本 鏡片

55.2×37.7cm

九藤書屋藏品,谷牧舊藏

估價:RMB 300,000-400,000

當然,這次九藤書屋專場上穀牧上款的這幅,可謂是意義最重。這幅畫中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毛驢也畫的更為健碩,在藝術上是最有高度的一幅。

與之前的作品相比,這幅作品庫爾班大叔的臉龐更加立體形象,膚色發紅,飽經風霜驕陽。

毛驢也更加健壯,毛髮黝黑發亮,昂頭前行,神情堅毅。

他用速寫的方法迅速勾勒出人物的形象,但是又細心畫出這些表現維族身份的細節。比如這個馬鞍上的織毯,細看畫的逸筆草草的,但遠看卻非常真實,把羊毛的絨感都畫出來了。

這幅畫之所以這麼用心,是因為受畫的人來頭很大。這幅畫的上款人是谷牧,穀牧是國務院原副總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這些抬頭都大的不得了,但是穀牧對於文化界人士的形象卻不是一個大官兒,而是“可以推心置腹,無話不談的黨內領導”(季羨林語)。

此畫上款人為前國務院副總理谷牧

更有意義的是,這樣一幅“日夜想念毛主席”的作品,恰恰完成于毛主席逝世的前夕!趙朴初先生9月11日為此畫補寫了題記說,“誰知得意作圖時,正是導師彌留際。展圖諦視淚沾臆,把筆幾度不成字。”

趙朴初補題詩說明了這幅畫創作時間恰好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天

不知道是因緣湊巧,還是命中註定,這幅畫成了一個傳奇。

從二十年間陸陸續續畫出來的那些作品到定稿,畫中的庫爾班總是洋溢著歡笑。半輩子的艱苦生活,奴役和打壓,並沒有壓彎這位老人的脊樑,當希望來臨時,他反而更加昂揚,更加堅定,牽著小毛驢,彈著冬不拉,向著自己心中的太陽靠近。

親人 紙本設色 1964年

黃胄之所以能畫出這些傳神的人物形象,和他的藝術理念分不開,他也認同“為人生而藝術”,但他更多強調的是對生活的熱愛:“一個畫家一旦離開了對生活的愛,他的藝術生命也就結束了。”

飛雪迎春 紙本設色 1976年

他在西北新疆一帶采風的時候,與邊疆牧民同吃同睡,有一次,為了畫兩位牧民,趕了二百多裡路,又連續作畫好幾個小時,實在喘不過氣來,就跪在地上繼續畫。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紙本設色 1976年

邊塞的壯闊讓黃胄的筆墨充滿雄鷹般的氣魄,與牧民的朝夕相處,讓他能夠平視繪畫物件。正因如此,黃胄才能畫出這樣活潑潑的人,正是這樣活潑潑的人,才征服了二十世紀的人物畫壇。

姑娘追 紙本設色 1986年

據韓天衡說,當時北京榮寶齋出售的在世畫家的作品中,黃胄的畫價位是沒人能比得上的:“齊白石先生的扇面5元一張,溥雪齋先生的大冊頁5角一張,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畫60元一張,而黃胄先生的人物畫則標價在60元至90元,且人見人愛,需求旺盛。”

更多黃胄作品欣賞:

1981年作 歡騰的草原 142×360cm 款識:歡騰的草原。辛酉年,黃胄。 鈐印:黃胄之鉨、蠡縣梁氏、老在鬚眉壯在心

1957年作 小哈薩克 69×138cm 款識:小哈薩克。黃胄一九五七秋。 鈐印:黃胄寫

1982年作 草原追嬉 68.5×270cm 款識:壬戌年秋夜,黃胄寫。 鈐印:黃胄寫意

1972年作 幸福一代 142.5×368cm 款識:一九七二年黃胄寫於北京。 鈐印:黃胄畫印、無限風光、黃胄之印

1962年作 高原子弟兵 185×143cm 款識:高原子弟兵。一九六二年十月,黃胄作。 鈐印:黃胄之印

1975年作 春風拂柳運糧圖 179×96cm 款識:一九七五年冬月,黃胄寫於武漢工農兵美術廠。 鈐印:黃胄畫印

1972年作 出診圖 204×119cm 款識:黃胄,一九七二年初秋寫於京郊。 鈐印:無限。風光、黃胄畫印

1975年作 維族歌舞 176×96cm 款識:黃胄一九七五年冬月於武漢市工農兵美術廠。 鈐印:黃胄

1983年作 送糧圖 136×67cm 款識:楊公指正,癸亥年秋(1983年)黃胄寫于思遠樓。 鈐印:黃胄寫意、蠡縣梁氏

1987年作 駝背上的小學生 143×135cm 款識:黃胄一九八七年二月。 鈐印:黃胄之印

1981年作 育羔圖 179.7×96.3cm 款識:育羔圖。辛酉年七月,黃胄寫塔什庫爾幹所見。 鈐印:蠡縣梁氏黃胄、老在鬚眉壯在心

1976年作 飛雪迎春 190.5×123.5cm 款識:飛雪迎春。一九七六年十月八日,黃胄畫於京郊。 鈐印:黃胄畫印、無限風光、黃胄之印

1984年作 眾美圖 129.5×72cm 款識:甲子年二月于福州。黃胄。 鈐印:黃胄之印、映齋梁氏

1975年作 女馴馬師 102×104.5cm 款識:黃胄一九七五年寫于蓮花池。 鈐印:黃胄之印

邊疆各族兄和弟,日夜想念毛主席。黃胄作此圖,朴初為題記。誰知得意作圖時,正是導師彌留際。展圖諦視淚沾臆,把筆幾度不成字。庫爾班·吐魯穆啊,咱們的心在一起,日夜想念毛主席。一九七六年九月十一日,趙朴初題。鈐印:趙朴初印

鈐印:黃胄、鶯歌燕舞、黃胄之印

189.5×144.5 cm 約24.6平尺

九藤書屋藏品,谷牧舊藏

關於這件作品,崇正拍賣專門製作了下面這個視頻,大家可以通過視頻短片,來瞭解這幅畫背後的故事。

庫爾班是新疆的農民,他的童年是與地主家的牛羊一起度過的。成年後,為了擺脫被剝削的生活,庫爾班帶著一家人逃到了荒漠裡。後來妻離子散,他孤身一人度過了十七年貧困交加的生活。

新疆和平解放後,庫爾班大叔終於重返自由,他對毛澤東主席非常感激,一定要到北京去見見這位恩人。他說:“能讓我親眼見見毛主席,我這輩子也就心滿意足了。”村民們笑他不知北京有多遠,異想天開。但老人說,北京在地上,只要我的毛驢不倒下去,一直走,就一定能到北京。

庫爾班不切實際的想法迅速傳開,傳到了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恩茂那裡,王書記就讓庫爾班隨著國慶觀禮團乘飛機來到了北京。

1958年6月28日下午,75歲的庫爾班老人終於在中南海懷仁堂受到毛主席的接見。著名攝影家侯波留下的這張照片廣為流傳,王洛賓還為此創作了同名歌曲。

侯波攝影:庫爾班老人受到毛澤東的接見

黃胄也被這個故事感動。其實他1956年就見到過庫爾班,他決定要創作一幅作品,來表現這個故事。然而沒想到的是,從1956年到1976年9月8日完成最後的定稿,黃胄花了整整二十年。當然,他並不是一直在考慮,而是不斷地在畫紙上實驗。

1976年較早期作品

這是比較早期的作品,庫爾班牽著小毛驢,頭頂上還有一架飛機。

後來,庫爾班的形象從牽著小毛驢變成了騎著小毛驢。

1976年2月作品

黃胄終於找到了比較滿意的造型——庫爾班大爺騎著毛驢,彈著冬不拉,向著東方快樂前行。

1976年9月8日作,崇正16秋拍0558號拍品

1976年9月8日作,收錄于鄭聞慧所編《黃胄作品集》第2卷

有時候,畫面中還會適當添上新的人物,造型也會有所改變。

0048 黃胄 庫爾班大叔

設色紙本 鏡片

55.2×37.7cm

九藤書屋藏品,谷牧舊藏

估價:RMB 300,000-400,000

當然,這次九藤書屋專場上穀牧上款的這幅,可謂是意義最重。這幅畫中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毛驢也畫的更為健碩,在藝術上是最有高度的一幅。

與之前的作品相比,這幅作品庫爾班大叔的臉龐更加立體形象,膚色發紅,飽經風霜驕陽。

毛驢也更加健壯,毛髮黝黑發亮,昂頭前行,神情堅毅。

他用速寫的方法迅速勾勒出人物的形象,但是又細心畫出這些表現維族身份的細節。比如這個馬鞍上的織毯,細看畫的逸筆草草的,但遠看卻非常真實,把羊毛的絨感都畫出來了。

這幅畫之所以這麼用心,是因為受畫的人來頭很大。這幅畫的上款人是谷牧,穀牧是國務院原副總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這些抬頭都大的不得了,但是穀牧對於文化界人士的形象卻不是一個大官兒,而是“可以推心置腹,無話不談的黨內領導”(季羨林語)。

此畫上款人為前國務院副總理谷牧

更有意義的是,這樣一幅“日夜想念毛主席”的作品,恰恰完成于毛主席逝世的前夕!趙朴初先生9月11日為此畫補寫了題記說,“誰知得意作圖時,正是導師彌留際。展圖諦視淚沾臆,把筆幾度不成字。”

趙朴初補題詩說明了這幅畫創作時間恰好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天

不知道是因緣湊巧,還是命中註定,這幅畫成了一個傳奇。

從二十年間陸陸續續畫出來的那些作品到定稿,畫中的庫爾班總是洋溢著歡笑。半輩子的艱苦生活,奴役和打壓,並沒有壓彎這位老人的脊樑,當希望來臨時,他反而更加昂揚,更加堅定,牽著小毛驢,彈著冬不拉,向著自己心中的太陽靠近。

親人 紙本設色 1964年

黃胄之所以能畫出這些傳神的人物形象,和他的藝術理念分不開,他也認同“為人生而藝術”,但他更多強調的是對生活的熱愛:“一個畫家一旦離開了對生活的愛,他的藝術生命也就結束了。”

飛雪迎春 紙本設色 1976年

他在西北新疆一帶采風的時候,與邊疆牧民同吃同睡,有一次,為了畫兩位牧民,趕了二百多裡路,又連續作畫好幾個小時,實在喘不過氣來,就跪在地上繼續畫。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紙本設色 1976年

邊塞的壯闊讓黃胄的筆墨充滿雄鷹般的氣魄,與牧民的朝夕相處,讓他能夠平視繪畫物件。正因如此,黃胄才能畫出這樣活潑潑的人,正是這樣活潑潑的人,才征服了二十世紀的人物畫壇。

姑娘追 紙本設色 1986年

據韓天衡說,當時北京榮寶齋出售的在世畫家的作品中,黃胄的畫價位是沒人能比得上的:“齊白石先生的扇面5元一張,溥雪齋先生的大冊頁5角一張,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畫60元一張,而黃胄先生的人物畫則標價在60元至90元,且人見人愛,需求旺盛。”

更多黃胄作品欣賞:

1981年作 歡騰的草原 142×360cm 款識:歡騰的草原。辛酉年,黃胄。 鈐印:黃胄之鉨、蠡縣梁氏、老在鬚眉壯在心

1957年作 小哈薩克 69×138cm 款識:小哈薩克。黃胄一九五七秋。 鈐印:黃胄寫

1982年作 草原追嬉 68.5×270cm 款識:壬戌年秋夜,黃胄寫。 鈐印:黃胄寫意

1972年作 幸福一代 142.5×368cm 款識:一九七二年黃胄寫於北京。 鈐印:黃胄畫印、無限風光、黃胄之印

1962年作 高原子弟兵 185×143cm 款識:高原子弟兵。一九六二年十月,黃胄作。 鈐印:黃胄之印

1975年作 春風拂柳運糧圖 179×96cm 款識:一九七五年冬月,黃胄寫於武漢工農兵美術廠。 鈐印:黃胄畫印

1972年作 出診圖 204×119cm 款識:黃胄,一九七二年初秋寫於京郊。 鈐印:無限。風光、黃胄畫印

1975年作 維族歌舞 176×96cm 款識:黃胄一九七五年冬月於武漢市工農兵美術廠。 鈐印:黃胄

1983年作 送糧圖 136×67cm 款識:楊公指正,癸亥年秋(1983年)黃胄寫于思遠樓。 鈐印:黃胄寫意、蠡縣梁氏

1987年作 駝背上的小學生 143×135cm 款識:黃胄一九八七年二月。 鈐印:黃胄之印

1981年作 育羔圖 179.7×96.3cm 款識:育羔圖。辛酉年七月,黃胄寫塔什庫爾幹所見。 鈐印:蠡縣梁氏黃胄、老在鬚眉壯在心

1976年作 飛雪迎春 190.5×123.5cm 款識:飛雪迎春。一九七六年十月八日,黃胄畫於京郊。 鈐印:黃胄畫印、無限風光、黃胄之印

1984年作 眾美圖 129.5×72cm 款識:甲子年二月于福州。黃胄。 鈐印:黃胄之印、映齋梁氏

1975年作 女馴馬師 102×104.5cm 款識:黃胄一九七五年寫于蓮花池。 鈐印:黃胄之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