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融豫軍崛起冷思考 中原銀行與鄭州銀行業績“德比”

本報記者 葛愛峰 北京報導

繼中原證券、鄭州銀行後, 中原銀行在港交所掛牌交易, 金融豫軍中的三駕馬車在港交所會師, 被譽為“金融豫軍強勢崛起”。

在港交所上市並非金融豫軍的終極目標, 中原證券於今年初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成為河南首家實現A+H上市的金融企業, 鄭州銀行A股上市目前處於已回饋階段, 而河南省唯一的省級法人銀行中原銀行, 其負責人竇榮興也曾表示日後有回歸A股的計畫。

登陸港股之後再謀求回歸A股, 顯然已成為金融豫軍三駕馬車獲取更高估值的最佳路徑。 然而, 無論赴港上市還是回歸A股, 銀行業“躺著賺錢”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 隨著“強監管”、“去杠杆”的深入, 作為河南兩大商業銀行的中原銀行與鄭州銀行, 如何適應經濟新常態, 如何回歸實體經濟, 面臨著重重危機考驗。

H股上市“遭冷對”

2015年末, 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機板上市,

成為繼青島銀行、錦州銀行之後, 當年第三家在香港聯交所掛牌的內地城市商業銀行, 也是河南首家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銀行機構。

鄭州銀行不含超額配售部分, 共發售H股13.2億股, 每股最終發售定價為3.85港元, 募集資金約50億港元。 募集資金全部用於補充鄭州銀行資本金, 以支援業務持續增長。

在H股掛牌上市半年多後, 鄭州銀行就宣佈回歸A股上市, 成為H股上市後宣佈A股IPO間隔時間最短的地方銀行。

面對資本的快速消耗, 資本充足水準不容樂觀的鄭州銀行, 如何充實資本充足水準或成為其最為迫切的首要任務, 顯然計畫通過A股IPO以拓寬資本補充管道。 目前, 其A股首發處於已回饋階段,

並已完成首輪資料補充。

中原銀行是河南省最大的城商行, 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省級城商行, 最初由於為做強做大地方銀行, 在地方政府推動下, 由河南省內開封、安陽、鶴壁等地的13家城商行於2014年底重組成立。 重組之初被外界認為是“弱弱聯合”, 但其當時154.2億元的註冊資本金, 高居國內城商行第一。

成立僅兩年半的中原銀行, 在港股等候僅3個月, 就於2017年7月19日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 成為2017年首家在港股上市的內資城商行。

從掛牌成立到H股成功上市, 該行僅僅用了兩年半左右的時間就迅速實現上市, 速度之快較為罕見。

然而, 內地城商行H股IPO之旅在經歷受追捧、受歡迎、較為平穩之後, 陷入“遭冷對”的局面。 中原銀行在港上市,

雖然其H股上市之路相對用時較短, 但港股市場對於內地城商行的持續低迷, 即便上市時估值已非常保守, 依然讓其陷入了申購不足的窘境, 認購比例甚至下降到不足四成。 而無論是中原銀行還是鄭州銀行, 平日交易量均比較清淡。

金融豫軍“德比戰”

隨著鄭州銀行、中原銀行相繼在港交所掛牌交易, 河南本地城商行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焦作中旅銀行等均加快了擴張步伐, 除穩固自身總部根據地業務基礎外, 目前均已在河南省會鄭州成立或正在籌建分行等相關業務機構, 在業務爭奪中勢必出現“貼身肉搏”的情景, 而中原銀行與鄭州銀行更是無可爭辯地上演著“同城德比”。

8月29日, 中原銀行發佈2017年半年報, 截至報告期末,

該行資產總額為4580.10億元, 增幅5.8%;存款總額2795.54 億元, 增幅約13.9%;發放貸款及墊款總額為人民幣1842.36 億元, 增幅11.7%;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7.48億元, 同比增長16.5%;每股收益為0.1元。

8月28日, 鄭州銀行發佈2017年半年報, 截至報告期末, 該行資產規模人民幣4175.35億元, 較年初增幅14.03%;存款餘額人民幣2454.01億元, 增幅13.41%;貸款餘額人民幣1219.53億元, 增幅9.78%。 上半年實現淨利潤人民幣23.25億元, 增幅9.10%;每股收益為0.43元。

對比上述資料可見, 截至6月30日, 中原銀行資產總額規模高出鄭州銀行405億元, 鄭州銀行存貸款規模及增速均低於中原銀行, 淨利潤及增幅亦大幅低於中原銀行。

資產品質方面, 不良貸款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資產品質的重要指標。 截至6月30日, 中原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為人民幣34.02億元, 不良貸款率為1.85%, 較上年末下降1個基點。鄭州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為人民幣16.8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38%,較上年末上升0.07%。

在銀行監管最核心指標資本充足率方面,中原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82%、10.68%、10.67%;鄭州銀行則為12.08%、8.61%、8.59%,鄭州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接近銀行監管8.5%的最低標準。

從存貸比上看,中原銀行存貸比為65.9%;較2016年末67.2%下降1.3%;鄭州銀行存貸比則為49.70%,較上年末51.34%下降1.64%。雖然目前存貸比75%的監管標準已經取消,但國際上公認75%是警戒線,存貸比過低,表明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不夠,或因控制貸款風險,無論何種原因,存貸比較低均會增加成本、影響利潤。

較上年末下降1個基點。鄭州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為人民幣16.8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38%,較上年末上升0.07%。

在銀行監管最核心指標資本充足率方面,中原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82%、10.68%、10.67%;鄭州銀行則為12.08%、8.61%、8.59%,鄭州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接近銀行監管8.5%的最低標準。

從存貸比上看,中原銀行存貸比為65.9%;較2016年末67.2%下降1.3%;鄭州銀行存貸比則為49.70%,較上年末51.34%下降1.64%。雖然目前存貸比75%的監管標準已經取消,但國際上公認75%是警戒線,存貸比過低,表明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不夠,或因控制貸款風險,無論何種原因,存貸比較低均會增加成本、影響利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