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吳京推薦的電影,你去不去看?

《戰狼2》之後, 我們今天為什麼必須還要去《敦克爾克》 ?

今年夏天, 中國的電影螢幕一掃往年的小資情調一直彌漫在戰火硝煙之中。 先是《建軍大業》, 接著是《戰狼2》, 今天是《敦克爾克》。

但是, 《敦克爾克》似乎有點背。 也難怪, 這是因為, 前面的《戰狼2》太火, 而且在輿論上幾乎一直處在漩渦之中, 截止到今天還是如此。

1看《敦克爾克》不愛國?

2文化不同, 電影自然有差異, 沒什麼大不了

《戰狼2》可不可以批評?當然可以。 那麼《敦克爾克》可否表揚, 當然也可以。 二者有不同, 這是正常的。 正如我國著名軍事專家張召忠表示:“從這部電影我看到了中西電影文化的差異:敦克爾克大撤退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 不是一個虛擬的故事, 是大敵當前丟盔卸甲般倉皇出逃, 不是宜將剩勇追窮寇般大規模進攻戰役, 這種題材很少有人願意拍攝。 諾蘭視角獨特, 他看到了有一種勝利叫撤退。 如果沒有敦克爾克40萬人大撤退, 就不可能有後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張召忠談到“東西方電影文化”的不同, 這個看法是比較深刻的看法,

其實這還是可以想到目前東西方電影文化對戰爭和軍事題材的不同看法。

有文章評價:《敦克爾克》在海外好評如潮, 許多外媒稱這部電影會是今年頒獎季的大熱門。 原本以為戰爭片就是打打殺殺, 但諾蘭偏不這樣拍, 不用血腥去展現戰爭的殘酷, 諾蘭的這招險棋收穫不少讚譽。 如果想想中國戲曲中的“武戲文唱”, 這是多麼熟悉的討論呢?不過人家用在電影上而已。

但, 這我以為並不是在今天希望你走入電影院的原因。 雖然對比東西方軍事題材電影文化是件很有趣的事。

3敦克爾克——“二戰”的紀念

稍微有世界史知識的人都知道, 敦克爾克意味著什麼。 對, 就是“二戰”中的一場英法盟軍的大潰退。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於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 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以英國與法國被迫根據與波蘭的協定向德國宣戰。 因此, 二戰的正式開始是從1939年9月1日開始算的。 與我國的抗日戰爭自九一八事變開始大為不同。

在國內的主流媒體在宣傳開學季的同時, 關於“二戰”卻幾乎沒有任何資訊。而在今天各大院線開始播放這部影片,對“二戰”的紀念的態度也就表示清楚了。特別是當今周邊形勢緊張的時候,《敦克爾克》一部影片不過是在“統戰”——“二戰”時期我們可是和英美站在一條戰線上的。

小結:看《戰狼2》愛國,看《敦克爾克》熱愛和平!

因此,看《戰狼2》固然是愛國,看《敦克爾克》也與愛國不衝突。看《戰狼2》你走入影院,看《敦克爾克》為什麼就不再走入影院呢?在西方右翼勢力崛起的今天,看《敦克爾克》就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不是什麼誰好誰壞那麼膚淺的意識了。

簡言之即是,看《戰狼2》愛國,看《敦克爾克》熱愛和平!

關於“二戰”卻幾乎沒有任何資訊。而在今天各大院線開始播放這部影片,對“二戰”的紀念的態度也就表示清楚了。特別是當今周邊形勢緊張的時候,《敦克爾克》一部影片不過是在“統戰”——“二戰”時期我們可是和英美站在一條戰線上的。

小結:看《戰狼2》愛國,看《敦克爾克》熱愛和平!

因此,看《戰狼2》固然是愛國,看《敦克爾克》也與愛國不衝突。看《戰狼2》你走入影院,看《敦克爾克》為什麼就不再走入影院呢?在西方右翼勢力崛起的今天,看《敦克爾克》就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不是什麼誰好誰壞那麼膚淺的意識了。

簡言之即是,看《戰狼2》愛國,看《敦克爾克》熱愛和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