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民國的11種奇葩上課模式 哪種是你想要的

教師節來了, 想起那些退出了歷史“講臺”的民國大師們, 感到由衷的懷念。 我輩雖然沒有親耳聆聽這些大師們教誨的機會, 但從許多人對他們的追憶中, 依舊可以領略其氣沖牛斗、舌燦如蓮的講授風采。

他們, 或循循善誘、娓娓道來, 如錢穆、徐志摩;或慷慨激昂、活力四射, 如梁啟超、劉文典;或個性十足, 真實性情, 如魯迅、黃侃。 當然, 也有一上講臺就打哆嗦的, 如沈從文;還有差點兒被學生要求“退貨”的胡適……大師們上課怪招頻出防不勝防, 這是你想要的課堂?

沈從文

初登講臺, 十分鐘說不出話來

第一次登臺授課的日子終於來臨了。 沈從文既興奮, 又緊張。 在這之前, 他做了認真而充分的準備, 估計資料足供一小時使用而有餘。 從法租界的住所去學校時, 他還特意花了八塊錢, 租了一輛包車。 第一次以教師身份跨進大學的門, 不能顯得太寒酸!按預先約定的條件,

講一個鐘頭的課, 只有六塊錢的報酬, 結果自然是賠本!

當時, 沈從文在文壇上已初露頭角, 在社會上也已小有名氣。 因此, 來聽課的學生極多。 今天又是第一堂課, 還有一些並不聽課, 只是慕名而來, 以求一睹尊容的學生, 故教室裡早已擠得滿滿的了。 他們中已有不少人讀過沈從文的小說, 聽到一些有關他的傳聞, 因而上課之前, 教室裡有人小聲議論著沈從文的長像、性格、文章和為人。 ——他們知道沈從文是行伍出身, 小說裡又不乏湘西地域荒蠻、民氣強悍的描寫, 在他們的頭腦裡, 遂不時浮現出想像中的沈從文的形象:一個身材魁偉、濃眉大眼, 充溢著陽剛之氣的男子漢。

然而, 當沈從文低著頭, 急匆匆走上講臺, 與學生對面時,

眼前這個真實的沈從文, 卻與他們想像中的沈從文判若兩人:一件半新不舊的藍布長衫罩著一副瘦小的身軀, 眉目清秀如女子, 面容蒼白而少血色;一雙黑亮有神的眼睛稍許沖淡了幾分身心的憔悴。

他站在講臺上, 抬眼望去, 只見黑壓壓一片人頭, 心裡陡然一驚, 無數條期待的目光, 正以自己為焦點彙聚, 形成一股強大而灼熱的力量, 將他要說的第一句話堵在嗓子眼裡。 同時, 腦子裡“嗡”的一聲炸裂, 原先想好的話語一下子都飛迸開去, 留下的只是一片空白。 上課前, 他自以為成竹在胸, 既未帶教案, 也沒帶任何教材。 這一來, 他感到仿佛浮游在虛空中, 失去了任何可供攀援的依憑。

一分鐘過去了, 他未能發出聲來;五分鐘過去了,

他仍然不知從何說起。 ……眾目睽睽之下, 他竟呆呆地站了近十分鐘!

起始, 教室裡還起著人聲;五分鐘過後, 教室裡的聲浪逐漸低了下去;到這時, 滿教室鴉雀無聲!沈從文的緊張無形中傳播開去, 一些女學生也莫名地替沈從文緊張起來, 有的竟低下頭去;在她們中間, 有一位剛從預科升入大學部一年級的學生, 名叫張兆和, 時年十八, 面目秀麗, 身材窈窕, 性格平和文靜, 學生中公認為中國公學的校花, 因膚色微黑, 沈從文後來稱之為“黑鳳”。 這時, 她見沈從文行狀狼狽, 一顆心也憋得極緊, 怦怦直跳, 血潮直朝臉上湧去, 竟不敢抬頭再看沈從文——這些心地善良而富同情心的年輕女性啊!

這十分鐘的經歷, 在沈從文的感覺裡,

甚至比他當年在湘川邊境翻越棉花坡還要漫長和艱難。 但他終於完成了這次翻越。 他慢慢平靜下來, 原先飛散的話語又開始在腦子裡聚擾組合。 ……他好容易開了口。 這第一句出去, 就像衝破了強敵的重圍, 大隊人馬終於決城而出。 他一面急促地講述, 一面在黑板上抄寫授課提綱。

然而, 他又一次事與願違。 預定一小時的授課內容, 不料在忙迫中, 十多分鐘便把要說的話全說完了。 他再次陷入窘迫。 最終, 他只得拿起粉筆, 在黑板上寫道: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 怕了。

下課後, 學生們議論紛紛。 消息傳到教師中間, 有人說:“沈從文這樣的人也來中公上課, 半個小時講不出一句話來!”這議論又傳到胡適的耳裡, 胡適卻不覺窘迫, 竟笑笑說:“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選自淩宇《沈從文傳》

梁啟超

“啟超沒有什麼學問——”

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高等科樓上大教堂裡坐滿了聽眾,隨後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步履穩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講臺,打開他的講稿,眼光向下面一掃,然後是他的極簡短的開場白,一共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麼學問-——,”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這樣謙遜同時又這樣自負的話是很難得聽到的。他的廣東官話是很夠標準的,距離國語甚遠,但是他的聲音沉著而有力,有時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們還是能聽懂他的每一字,我們甚至想如果他說標準國語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箜篌引》: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這四句十六字,經他一朗誦,再經他一解釋,活畫出一齣悲劇,其中有起承轉合,有情節,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後約二十餘年,偶然獲得機緣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見黃沙彌漫,黃流滾滾,景象蒼茫,不禁哀從衷來,頓時憶起先生講的這首古詩。

——選自梁實秋《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講演》

王國維

“老實得像條火腿”

在一般人心目中,王國維在講臺上一定是一言九鼎、光彩照人。但恰恰相反,如果讓學生形容講臺上的王國維,恐怕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老實”二字。

王國維講《尚書》,一上來就說,《尚書》“阿拉唯讀懂了一半”。講課中凡遇到沒有掌握的,他就用海甯方言直言“弗曾見過”,“阿拉弗曉得格”。著名語言學家王力直到晚年還念念不忘當年聽王國維上課的印象,說:“他講學的時候,常說‘這個地方我不懂’,他這樣講,只能使我敬重他。”有人把王國維的教學精神總結為“六不”:不放言高論,不攻擊古人,不議論他人長短,不吹噓,不誇淵博,不抄襲他人言論。

同為研究院導師的梁啟超在王國維去世後的新學年中,在王國維先生墓前向全體同學發表演講,稱“王先生辨證最準確而態度最溫和,完全是大學者的氣象”。魯迅曾評價王國維做學問“老實得像條火腿”。而恰恰是這種老實,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大學者的講壇風範。

徐志摩

把課堂搬到古墓前

徐志摩的課堂不局限在小小的教室裡。

據趙家璧回憶,1930年春天,學生征得徐志摩的同意,逢他上課時,就把課堂改在光華大學校園內的一座古墓前。墓前剛好有棵古槐樹。上課時,徐志摩身靠古槐,學生則分坐於樹陰下的石條上。頭頂是滿天的綠葉,小鳥兒在鳴唱。徐志摩給學生朗誦W·H·Hudson(赫德生)的作品《綠色大廈》和《鳥與人》,又介紹泰戈爾是如何喜愛W·H·Hudson的作品的。

課堂之外,徐志摩通過多種途徑,打開學生的藝術視野。他曾鼓勵學生去聆聽上海工部局交響樂團每週演出的西洋古典音樂。有一年冬天的早上,他帶領學生到中社參觀美術展覽會,在每一幅畫前,告訴學生原作的思想和風格,原畫的館藏,原畫和臨摹的不同處。

其中有一幅畫,畫了一個裸體的婦人,一手提著壺,一手放在飛瀉的泉水裡,徐志摩就問大家看到這幅畫後,是否自己的手掌裡也有一種流水的感覺。大家先是很驚異,隨後馬上湧起這種感覺。

在徐志摩看來,一個人要能真正欣賞西洋文學,就得對西洋繪畫和古典音樂有相當的訓練,這是一條大道的兩個旁支。研究文學,不應放棄這兩位文學的姊妹-繪畫與音樂,前者是空間的藝術,後者是時間的藝術,它們“同樣是觸動著性靈而發的”。

徐志摩的詩歌教學,強調把詩歌與音樂等藝術打成一片,這種做法對於幫助學生理解現代詩歌的精髓,應該是非常有益的。

徐志摩生前最後一個學生卞之琳在《徐志摩詩重讀志感》中追憶:徐志摩的課富有詩人氣質,他在課堂上講英國浪漫派詩歌,特別是講雪萊,眼睛朝著窗外,或者對著天花板,仿佛自己已沉入作詩的狀態中,天馬行空,“大概雪萊就是化在這一片空氣裡了”。晚年卞之琳仍然清楚記得,徐志摩在講課中說過:他自己從小近視,有一天在上海配了一副近視鏡,晚上抬頭一看,發現滿天星斗,感到無比激動。

——選自王木春《徐志摩竟然這樣當老師》

錢穆

滔滔不絕如飛流直下三千尺

錢穆先生亦是學生們喜愛的教授,他講課時從來都是座無虛席。朱海濤先生在《北大與北大人》中寫道:

“向例他總帶著幾本有關的書,走到講桌旁,將書打開,身子半倚半伏在桌上,俯著頭,對那滿堂的學生一眼也不看,自顧自的用一隻手翻書。翻,翻,翻,足翻到一分鐘以上,這時全堂的學生都坐定了,聚精會神地等著他,他不翻書了,抬起頭來滔滔不絕地開始講下去。對於一個問題每每反復申論,引經據典,使大家驚異於其淵博,更驚異於其記憶力之強……”

以下是他自己回憶給學生講作文的事:

“余告諸生,出口為言,下筆為文。作文只如說話,口中如何說,筆下即如何寫,即為作文。只就口中所欲說者如實寫出,遇不識字,可隨時發問。一日,下午第一課,命諸生作文。出題為《今天的午飯》。諸生繳卷訖,擇一佳者,寫黑板上。文雲,今天午飯,吃紅燒豬肉,味道很好,可惜鹹了些。告諸生,說話須有曲折,如此文末一語。

又一日,余選林紓《技擊余談》中一故事,由餘口述,命諸生記下。今此故事已忘,姑以意說之。有五兄弟,大哥披掛上陣,二哥又披掛上陣,三哥亦披掛上陣,四哥還披掛上陣,五弟隨之仍然披掛上陣。諸生皆如所言記下。余告諸生,作文固如同說話,但有時說話可如此,作文卻宜求簡潔。因在黑板上寫林紓原文,雖系文言,諸生一見,皆明其義。餘曰:如此寫,只一語可盡,你們卻寫了五句,便太囉嗦了。

又一日,命諸生各帶石板石筆鉛筆及毛邊稿紙出校門,至郊外一古墓;蒼松近百棵。命諸生各自擇坐一樹下,靜觀四圍形勢景色,各自寫下。再圍坐,命諸生各有陳述。何處有人忽略了,何處有人遺忘了,何處有人輕重倒置,何處有人先後失次,即據實景互作討論。”

——選自錢穆《八十憶雙親並師友雜憶合刊》

胡適

竟然險些被“退貨”

胡適先生的演講式教學在學生中很受歡迎,亦常常因紅樓教室人滿為患而搬入二院大講堂。他講課從不發講義,自己也沒有講稿。

但在他初任北大哲學系教授時,卻不那麼受學生歡迎。作為當時北大最年輕的文科教授之一,胡適被安排接替陳漢章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課程。原先的教授講哲學史從三皇五帝講起,講了兩年才講到商朝,而這位新教授卻直接從周宣王講起。學生說,這是割斷中國哲學史,是思想造反,想將這位教授趕走。

受到老學究們的青睞、新學生們的欽羨二年級學生傅斯年,認真地旁聽了幾次課之後,對那些要趕走胡適的人說:“這個人書雖然讀得不多,但他走的這一條路是對的。你們不能鬧。” 於是,胡適留在了北大哲學系。

而對於此事,傅斯年多少年都沒向胡適說過。傅斯年去世後,胡適在緬懷文章中提及此事,不無動情地說:“我這個二十幾歲的留學生,在北京大學教書,面對著一幫思想成熟的學生而沒有引起風波,過了十幾年之後才曉得,是孟真(傅斯年字孟真)暗地裡做了我的保護人。”

——選自《語文報社》作者:虛白

胡先生在大庭廣眾間講演之好,不在其講演綱要的清楚,而在他能夠儘量地發揮演說家的神態、姿勢,和能夠以安徽績溪化的國語儘量地抑揚頓挫。並因為他是具有純正的學者氣息的一個人,他說話時的語氣總是十分的熱摯真懇,帶有一股自然的傻氣,所以特別能夠感動人。

——選自柳存仁《記北京大學的教授》

竟笑笑說:“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選自淩宇《沈從文傳》

梁啟超

“啟超沒有什麼學問——”

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高等科樓上大教堂裡坐滿了聽眾,隨後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步履穩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講臺,打開他的講稿,眼光向下面一掃,然後是他的極簡短的開場白,一共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麼學問-——,”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這樣謙遜同時又這樣自負的話是很難得聽到的。他的廣東官話是很夠標準的,距離國語甚遠,但是他的聲音沉著而有力,有時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們還是能聽懂他的每一字,我們甚至想如果他說標準國語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箜篌引》: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這四句十六字,經他一朗誦,再經他一解釋,活畫出一齣悲劇,其中有起承轉合,有情節,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後約二十餘年,偶然獲得機緣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見黃沙彌漫,黃流滾滾,景象蒼茫,不禁哀從衷來,頓時憶起先生講的這首古詩。

——選自梁實秋《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講演》

王國維

“老實得像條火腿”

在一般人心目中,王國維在講臺上一定是一言九鼎、光彩照人。但恰恰相反,如果讓學生形容講臺上的王國維,恐怕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老實”二字。

王國維講《尚書》,一上來就說,《尚書》“阿拉唯讀懂了一半”。講課中凡遇到沒有掌握的,他就用海甯方言直言“弗曾見過”,“阿拉弗曉得格”。著名語言學家王力直到晚年還念念不忘當年聽王國維上課的印象,說:“他講學的時候,常說‘這個地方我不懂’,他這樣講,只能使我敬重他。”有人把王國維的教學精神總結為“六不”:不放言高論,不攻擊古人,不議論他人長短,不吹噓,不誇淵博,不抄襲他人言論。

同為研究院導師的梁啟超在王國維去世後的新學年中,在王國維先生墓前向全體同學發表演講,稱“王先生辨證最準確而態度最溫和,完全是大學者的氣象”。魯迅曾評價王國維做學問“老實得像條火腿”。而恰恰是這種老實,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大學者的講壇風範。

徐志摩

把課堂搬到古墓前

徐志摩的課堂不局限在小小的教室裡。

據趙家璧回憶,1930年春天,學生征得徐志摩的同意,逢他上課時,就把課堂改在光華大學校園內的一座古墓前。墓前剛好有棵古槐樹。上課時,徐志摩身靠古槐,學生則分坐於樹陰下的石條上。頭頂是滿天的綠葉,小鳥兒在鳴唱。徐志摩給學生朗誦W·H·Hudson(赫德生)的作品《綠色大廈》和《鳥與人》,又介紹泰戈爾是如何喜愛W·H·Hudson的作品的。

課堂之外,徐志摩通過多種途徑,打開學生的藝術視野。他曾鼓勵學生去聆聽上海工部局交響樂團每週演出的西洋古典音樂。有一年冬天的早上,他帶領學生到中社參觀美術展覽會,在每一幅畫前,告訴學生原作的思想和風格,原畫的館藏,原畫和臨摹的不同處。

其中有一幅畫,畫了一個裸體的婦人,一手提著壺,一手放在飛瀉的泉水裡,徐志摩就問大家看到這幅畫後,是否自己的手掌裡也有一種流水的感覺。大家先是很驚異,隨後馬上湧起這種感覺。

在徐志摩看來,一個人要能真正欣賞西洋文學,就得對西洋繪畫和古典音樂有相當的訓練,這是一條大道的兩個旁支。研究文學,不應放棄這兩位文學的姊妹-繪畫與音樂,前者是空間的藝術,後者是時間的藝術,它們“同樣是觸動著性靈而發的”。

徐志摩的詩歌教學,強調把詩歌與音樂等藝術打成一片,這種做法對於幫助學生理解現代詩歌的精髓,應該是非常有益的。

徐志摩生前最後一個學生卞之琳在《徐志摩詩重讀志感》中追憶:徐志摩的課富有詩人氣質,他在課堂上講英國浪漫派詩歌,特別是講雪萊,眼睛朝著窗外,或者對著天花板,仿佛自己已沉入作詩的狀態中,天馬行空,“大概雪萊就是化在這一片空氣裡了”。晚年卞之琳仍然清楚記得,徐志摩在講課中說過:他自己從小近視,有一天在上海配了一副近視鏡,晚上抬頭一看,發現滿天星斗,感到無比激動。

——選自王木春《徐志摩竟然這樣當老師》

錢穆

滔滔不絕如飛流直下三千尺

錢穆先生亦是學生們喜愛的教授,他講課時從來都是座無虛席。朱海濤先生在《北大與北大人》中寫道:

“向例他總帶著幾本有關的書,走到講桌旁,將書打開,身子半倚半伏在桌上,俯著頭,對那滿堂的學生一眼也不看,自顧自的用一隻手翻書。翻,翻,翻,足翻到一分鐘以上,這時全堂的學生都坐定了,聚精會神地等著他,他不翻書了,抬起頭來滔滔不絕地開始講下去。對於一個問題每每反復申論,引經據典,使大家驚異於其淵博,更驚異於其記憶力之強……”

以下是他自己回憶給學生講作文的事:

“余告諸生,出口為言,下筆為文。作文只如說話,口中如何說,筆下即如何寫,即為作文。只就口中所欲說者如實寫出,遇不識字,可隨時發問。一日,下午第一課,命諸生作文。出題為《今天的午飯》。諸生繳卷訖,擇一佳者,寫黑板上。文雲,今天午飯,吃紅燒豬肉,味道很好,可惜鹹了些。告諸生,說話須有曲折,如此文末一語。

又一日,余選林紓《技擊余談》中一故事,由餘口述,命諸生記下。今此故事已忘,姑以意說之。有五兄弟,大哥披掛上陣,二哥又披掛上陣,三哥亦披掛上陣,四哥還披掛上陣,五弟隨之仍然披掛上陣。諸生皆如所言記下。余告諸生,作文固如同說話,但有時說話可如此,作文卻宜求簡潔。因在黑板上寫林紓原文,雖系文言,諸生一見,皆明其義。餘曰:如此寫,只一語可盡,你們卻寫了五句,便太囉嗦了。

又一日,命諸生各帶石板石筆鉛筆及毛邊稿紙出校門,至郊外一古墓;蒼松近百棵。命諸生各自擇坐一樹下,靜觀四圍形勢景色,各自寫下。再圍坐,命諸生各有陳述。何處有人忽略了,何處有人遺忘了,何處有人輕重倒置,何處有人先後失次,即據實景互作討論。”

——選自錢穆《八十憶雙親並師友雜憶合刊》

胡適

竟然險些被“退貨”

胡適先生的演講式教學在學生中很受歡迎,亦常常因紅樓教室人滿為患而搬入二院大講堂。他講課從不發講義,自己也沒有講稿。

但在他初任北大哲學系教授時,卻不那麼受學生歡迎。作為當時北大最年輕的文科教授之一,胡適被安排接替陳漢章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課程。原先的教授講哲學史從三皇五帝講起,講了兩年才講到商朝,而這位新教授卻直接從周宣王講起。學生說,這是割斷中國哲學史,是思想造反,想將這位教授趕走。

受到老學究們的青睞、新學生們的欽羨二年級學生傅斯年,認真地旁聽了幾次課之後,對那些要趕走胡適的人說:“這個人書雖然讀得不多,但他走的這一條路是對的。你們不能鬧。” 於是,胡適留在了北大哲學系。

而對於此事,傅斯年多少年都沒向胡適說過。傅斯年去世後,胡適在緬懷文章中提及此事,不無動情地說:“我這個二十幾歲的留學生,在北京大學教書,面對著一幫思想成熟的學生而沒有引起風波,過了十幾年之後才曉得,是孟真(傅斯年字孟真)暗地裡做了我的保護人。”

——選自《語文報社》作者:虛白

胡先生在大庭廣眾間講演之好,不在其講演綱要的清楚,而在他能夠儘量地發揮演說家的神態、姿勢,和能夠以安徽績溪化的國語儘量地抑揚頓挫。並因為他是具有純正的學者氣息的一個人,他說話時的語氣總是十分的熱摯真懇,帶有一股自然的傻氣,所以特別能夠感動人。

——選自柳存仁《記北京大學的教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