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深諳罵人藝術的梁實秋,仍被魯迅先生罵了個“狗血淋頭”

中國“”五四運動”時期兩個文人之間曠日持久的罵戰, 恐怕是沒有人不知道的。 為此。 罵戰中的主角梁實秋還寫了一篇關於罵人的文章, 結果不但無濟於事而且做為魯迅筆下的“落水狗”不但被痛駡還被在文章中一陣結結實實的痛打, 因此他那篇罵人的藝術就成了自己被吊打的經久笑談。

文章中梁實秋首先指出, 古今中外沒有一個不罵人的人, 這當然就包括他自己了, 他說有人因為罵人挨嘴巴的, 有人因為罵人吃官司的, 有人因為罵人反被人罵的, 的確, 他在被罵中獲益匪淺, 梁實秋自己確是被魯迅罵出名的。

最有意思的是, 他在文章中提出的第二個罵人的大法:“”無罵不如己者”, 就是說要罵比自己大一些的人物, 而梁實秋的罵戰物件恰恰是名氣很大的魯迅先生, 據說只要能引得魯迅先生的回罵, 那人就算出名了, 這點他可謂是做的很到位。 接著梁實秋又祭出了第三個罵人方法:“適可而止”, 毫無疑問, 當他將這條運用到對魯迅的口誅筆伐時完全失效了, 因為魯迅先生不止一次在文章中曾巧妙的回應到“不是你要我帶住, 我就得帶住”。 給了他一記悶棍。

且看, 關於他自己提出的罵人之大法:“態度鎮定, 出言典雅”, 梁實秋本人確完全沒能遵守。 在和魯迅先生的罵戰中, 他很是有幾次按捺不住地破口大駡, 魯迅出生在紹興不但成了他的罵資, 甚至在一篇文章中更拿貧窮公然調侃起來:“ 窮時受到白眼是常事, 狗不也是專愛對著鶉衣百結的人汪汪嗎?人窮則勁易縮,

肩易聳, 頭易垂……不是賊也像是賊。 窮若沒有酸支持著, 它不能持久。 ”這明晃晃的矛頭顯然直接對準了魯迅先生, 從小到大生活優渥的梁實秋, 總喜歡高高在上的俯視一切餓肚子的窮人們。

他甚至認為勞苦大眾不配瞭解真正的文學藝術。 幸而魯迅以有力的文字給他以當頭棒喝:“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裡的怪物, 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 ”梁實秋把人分為三六九等的觀念極不厚道, 他甚至主張女人結婚後應該回到家庭伺候他這樣的大老爺, 而他自己晚年娶到的韓菁清卻在他孤身一人突然發病時仍然在外面喝酒應酬, 也算是冥冥中對他早年錯誤觀念的一種報應了。

關於罵人, 梁實秋一邊表示自己從不生氣, 一邊又表示要大舉罵之直罵到對方到體無完膚, 可惜他真的是沒做到也沒有能力做到, 因為對手是以文章辛辣深刻的魯迅先生。 作為棱角分明的戰士魯迅, 早早看出了他小資情調後的虛偽和矯情, 只一句“喪家的資本家的泛走狗”穩,准,狠的將梁實秋形象躍然紙上,此時的梁實秋除了“蒙圈”已毫無還手之力。

話雖如此,梁實秋以親身經歷寫就的“罵人藝術”確有可借鑒之處,比如他對生活浪蕩放縱的郁達夫之罵,筆者本人卻是大大贊同的

只一句“喪家的資本家的泛走狗”穩,准,狠的將梁實秋形象躍然紙上,此時的梁實秋除了“蒙圈”已毫無還手之力。

話雖如此,梁實秋以親身經歷寫就的“罵人藝術”確有可借鑒之處,比如他對生活浪蕩放縱的郁達夫之罵,筆者本人卻是大大贊同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