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網友不想買的力量實在太強大?馬雲打破管道暴利卻難改電視業低迷

Popo||撰稿

中國真的難逃電視低端製造大國形象了嗎?難道彩電製造商真的只能賺辛苦錢了嗎?

十年前, 馬雲聽生產電視的朋友抱怨“生產一台電視只賺10美元, 管道商榨取了太多的利潤”後, 決心介入零售業改變這種局面, 幫助製造商去創新。 但是未曾想到, 電視業並未就此發生改變, 反而在原材漲價和消費低迷的雙重壓力下, 處境變得更加艱難。

電視業的處境很艱難

電視利潤低?馬雲介入零售業幫創新

可能自中國企業大規模從日本引入彩管生產線開始, 中國彩電業就已經註定了坎坷的命運。

雖然歷經好幾次企業的大規模推廣和政策的強刺激, 讓電視進入了千家萬戶, 每戶家庭的電視保有量也接近兩台, 電視年銷量甚至突破了5000萬台的大關。 但難以掩飾的是, 這個行業正在經歷比以往更為嚴重的低迷, 這種低迷並非個體案例, 而是全域的極能代表行業態勢的整體低迷。

就在前兩天舉行的阿裡巴巴十八周年慶典上, 馬雲透露, “十年前, 我有個生產電視的朋友對我說, 馬雲, 我們沒生產一台電視, 只賺10美元, 而消費者花了數百美金, 因為中間管道商榨取了太多的利潤。 ”

馬雲, 我是生產電視的

每生產一台電視

只賺10美元

消費者花了數百美金

中間管道商紮去了太多利潤

這次對話, 讓馬雲意識到必須改變目前的零售狀況, 打破管道商的強勢, 應該用互聯網的手段幫助製造商去創新。

用互聯網幫助這些製造商

如果一台電視只能賺10美金

哪有動力去創新呢?

確實在十年前,正是地方管道商和全國性管道商競爭如火如荼的年代,比如兩大鱷蘇甯、國美搞開店競賽,動輒全國上千家門店的影響力,在家電廠商面前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所以那時候門店進場費、促銷返點等高居不下,對企業來說支出的成本巨大,不少企業都“有苦難言”。

所以馬雲做電視的朋友抱怨消費者錢不少花,廠商卻只能掙十美金每台,管道商榨取了太多利潤,就可以理解了。看到機會的馬雲,介入了零售。

客觀講,馬雲的介入,對管道進行了洗牌,終結了管道商一家說了算的局面。隨著阿裡、京東電商的崛起,對蘇甯和國美產生了權力制衡,現在看,對電視廠商來說,在2012年-2014年的日子過得還算舒心,那時候的面板價格也不貴,互聯網品牌也不強勢。

那時的樂視剛起步

強刺激下的低迷?彩電業需深度調整

馬雲的出發點是好的,他希望製造商有更多的利潤,這樣企業就可以堅持投入研發,從而帶來更多有創意有看點的產品,甚至領先同行成為引領行業的巨頭。

但可惜的是,即便是零售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變革,但電視可能會成為未來智慧家居的控制入口這一特殊定位,讓更多的品牌開始“不計成本”,可謂瘋狂地介入這個行業。

隨著樂視、小米、PPTV等互聯網品牌發動持續的價格戰開始,電視的反彈就宣告了結束,而就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液晶電視的主材面板價格進入上漲週期,直接造成了消費低迷甚至有些消費者拒絕消費,這些行為對電視廠商的利潤造成了很大影響,某些尺寸的淨利潤恐怕都沒有十美元每台了。

在以往的彩電競爭中,很多企業崇信“剩者為王”的理論,認為別人死了我還活著,只要活下來,未來就有機會翻盤,有機會大幅盈利。但是事實證明,這只是企業單方面的“自我安慰”,堅持到最後的結果,可能是無奈地與另一撥“不理智的瘋子”繼續玩下去。

剩者不一定為王

目前的彩電業就是這個狀況,可能連馬雲也沒料到,電視製造企業利潤低的狀況如此難打破,或許他生產電視的朋友還在跟他抱怨現在的電視利潤也很低,每台還是只賺十美元。

但這並不是馬雲不作為,相反筆者認為現在的彩電業需要深度調整,僅僅調和電視製造商和管道商的關係難以拯救彩電業,在內部讓大家達成“停火協定”(停止價格戰)作用也不大。

現在要想在彩電業過得還不錯,唯有嘗試更多的模式,比如捆綁比如合作,這與之前只負責生產銷售的模式已經大不相同,現在需要的是從創意到生產,再到銷售服務,甚至如何更智慧地讓消費者去體驗電視等過程,都需要廠商的積極參與,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掉鏈子,這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彩電業目前的頹勢。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用互聯網幫助這些製造商

如果一台電視只能賺10美金

哪有動力去創新呢?

確實在十年前,正是地方管道商和全國性管道商競爭如火如荼的年代,比如兩大鱷蘇甯、國美搞開店競賽,動輒全國上千家門店的影響力,在家電廠商面前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所以那時候門店進場費、促銷返點等高居不下,對企業來說支出的成本巨大,不少企業都“有苦難言”。

所以馬雲做電視的朋友抱怨消費者錢不少花,廠商卻只能掙十美金每台,管道商榨取了太多利潤,就可以理解了。看到機會的馬雲,介入了零售。

客觀講,馬雲的介入,對管道進行了洗牌,終結了管道商一家說了算的局面。隨著阿裡、京東電商的崛起,對蘇甯和國美產生了權力制衡,現在看,對電視廠商來說,在2012年-2014年的日子過得還算舒心,那時候的面板價格也不貴,互聯網品牌也不強勢。

那時的樂視剛起步

強刺激下的低迷?彩電業需深度調整

馬雲的出發點是好的,他希望製造商有更多的利潤,這樣企業就可以堅持投入研發,從而帶來更多有創意有看點的產品,甚至領先同行成為引領行業的巨頭。

但可惜的是,即便是零售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變革,但電視可能會成為未來智慧家居的控制入口這一特殊定位,讓更多的品牌開始“不計成本”,可謂瘋狂地介入這個行業。

隨著樂視、小米、PPTV等互聯網品牌發動持續的價格戰開始,電視的反彈就宣告了結束,而就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液晶電視的主材面板價格進入上漲週期,直接造成了消費低迷甚至有些消費者拒絕消費,這些行為對電視廠商的利潤造成了很大影響,某些尺寸的淨利潤恐怕都沒有十美元每台了。

在以往的彩電競爭中,很多企業崇信“剩者為王”的理論,認為別人死了我還活著,只要活下來,未來就有機會翻盤,有機會大幅盈利。但是事實證明,這只是企業單方面的“自我安慰”,堅持到最後的結果,可能是無奈地與另一撥“不理智的瘋子”繼續玩下去。

剩者不一定為王

目前的彩電業就是這個狀況,可能連馬雲也沒料到,電視製造企業利潤低的狀況如此難打破,或許他生產電視的朋友還在跟他抱怨現在的電視利潤也很低,每台還是只賺十美元。

但這並不是馬雲不作為,相反筆者認為現在的彩電業需要深度調整,僅僅調和電視製造商和管道商的關係難以拯救彩電業,在內部讓大家達成“停火協定”(停止價格戰)作用也不大。

現在要想在彩電業過得還不錯,唯有嘗試更多的模式,比如捆綁比如合作,這與之前只負責生產銷售的模式已經大不相同,現在需要的是從創意到生產,再到銷售服務,甚至如何更智慧地讓消費者去體驗電視等過程,都需要廠商的積極參與,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掉鏈子,這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彩電業目前的頹勢。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