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百信銀行:被耽誤的兩年

從2015年11月, 中信銀行和百度聯合宣佈, 合資開辦一家直銷銀行獨立子公司, 到近日, 百信銀行宣佈獲批成立, 整整走過了足足兩年, 這兩年由於在互聯網衝擊正在發生地殼裂變的銀行業而言, 百信銀行的籌建者們甘苦自知, 正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在這兩年裡, 其實競爭者已經開始尋找模式, 形成規模, 並產生盈利。 再聯想到前一段幾乎所有成規模的銀行都宣佈與聲名煊赫的互聯網巨頭“atjb”合作, 則百信銀行被寄託的眾望和所承擔的使命就更加沉重。

直銷銀行的根本意義是“直銷”,

它主要是區別于傳統銀行大量開設網點, 幾乎不設營業網點, 只通過信件、ATM、電話、互聯網等遠端通訊手段開展業務的銀行。 而到了互聯網時代, 則直銷銀行幾乎就是和互聯網銀行不分伯仲, 或者互聯網銀行就是直銷銀行的一種。

在中國目前直銷銀行的探索中, 主要是銀行自己成立一個直銷銀行部門, 或者事業部, 從2013年開始, 國內的大多數銀行已經開始探索直銷銀行, 數量也有幾十家之多但都是銀行內的部門, 獨立法人的直銷銀行目前還只有百信銀行一家。

總的來講, 也許是因為時間太短, 也許是因為其他複雜的體制內外因素, 目前許多銀行探索的部門直銷銀行, 還遠遠談不上成功, 有論者的概括是“定位不清晰、產品同質化、創新程度低、缺少競爭力……”。

最近筆者聽過一個論壇, 其中一個銀行董事長就說, 在中國的體制下, 事業部制很難成功, 前幾年幾乎所有的銀行都建立事業部制, 但最終都消失了, 現在大家不提事業部制了, 什麼原因?中國的國情決定了統一、中心、集中等可能是目前最適用的組織模式, 那麼由此可見部門制或者事業部制的直銷銀行步履維艱。

直銷銀行的要義就是要避免傳統銀行大面積鋪設網點, 所形成的管理上資訊傳導路徑過長, 成本過高的弊病, 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 服務靈活將單客固定壓至最低, 從而形成較高的毛利率, 同時極限增加客戶數量, 分攤成本, 從而形成規模效應, 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百信銀行未來最大的看點是百度海量客戶的導入, 有了海量客戶, 百信銀行就可以推送標準化產品。 百度基於搜索和各種應用的場景是未來客戶業務生長的根基, 比如百度旗下的齊家網等就是突破口, 基於用戶消費生活行為而形成的大資料和雲計算可以讓銀行業務爆發, 而目前百度正在畢其功於一役的人工智慧, 將讓百信銀行的未來更具想像力。

然而正是這兩年, 其他互聯網巨頭在直銷銀行的探索已經碩果累累, 具有先發優勢。

騰訊旗下的微眾銀行披露的2016年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末, 微眾銀行資產總額為520億元, 同比增加424億元, 增幅440%, 其中, 各項貸款餘額308億元, 同比增加269億元, 增幅697%。 全年營業收入24.49億元,

同比增幅近10倍。 在開業的第二個完整年, 微眾銀行扭虧為盈, 錄得淨利潤4.01億元,

報告顯示, 截至2016年末, 微眾銀行的拳頭產品“微粒貸”累計發放貸款1987億元, 每筆平均放款約8000元。 主動授信超過7000萬人, 開通用戶超過1500萬人, 覆蓋面達31個省、市、自治區, 567座城市;管理貸款餘額517 億元, 與25家金融機構合作求。 而今年8月微粒貸的貸款餘額已經突破1000億, 速度相當驚人。

阿裡巴巴旗下的網商銀行2016年營業收入達26.4億元, 淨利潤約3.2億元。 網商銀行資產總額約615億元, 較2015年末增長313億元, 增幅103%。 其中, 貸款餘額約329億元, 較2015年末增長256億元, 增幅351%, 占總資產的53%;應收款項類投資170億元, 較2015年末下降40億元, 降幅19%, 占總資產的28%。

截至2016年末, 網商銀行負債規模573億元, 較2015年末增長310億元, 增幅為118%。

微眾銀行是2014年年末開業, 網商銀行是2015年6月成立, 他們成立的時間大概正是兩年。

也許有人認為把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同百信銀行相比不合適, 因為它們否認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屬於直銷銀行。 但是筆者則認為, 至少在不開設網點、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成果, 包括互聯網場景、大資料、雲計算、現代支付技術方面, 他們是一樣的, 是這三家銀行不同于傳統銀行的核心本質特徵。

從這個角度看, 百信銀行作為傳統銀行互聯網化的一個試驗田, 其實已經是後來者, 先行優勢盡失。 互聯網直銷銀行的競爭是真正給予資料基礎和精准計算基礎上的服務, 而在這個領域傳統銀行非常陌生, 這才是百信銀行需要更加警惕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