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話題丨民間泥塑藝人的小套路,終於被專家戳穿了……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講座現場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故事:某某年代的某某民間藝人, 常常喜歡在田間地頭或者繁華鬧市一角,

與人閒聊時, 雙手也從不閑著:褪在衣袖裡捏捏揣揣, 幾分鐘光景, 對面聊天人的塑像就捏好了。 而且惟妙惟肖, 驚得對面這個人半天合不上嘴……

這樣的故事, 聽說過沒見過, 覺得挺不可思議的。 最後只能感慨一句:高手在民間。

美術館7層的會議廳爆滿
講座主持人

上周日, 在中國美術館聽了一次講座: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主講“雕塑與時代”。 主要是為了配合最近美術館搞得首屆全國雕塑大展。

吳館長的江蘇味普通話, 個人符號鮮明, 幾乎一半聽不明白。 講座內容也比較官方, 感覺就是一場雕塑版的新聞聯播,

正能量滿滿。

不過, 吳館長還是在其中插播了一個猛料:揭秘了一個民間泥塑藝人的小套路。

紫砂陶 冷天明《法大於天》

吳館長說, 他在江蘇親眼見過這樣的泥塑藝人, 表面上看很神奇:幾分鐘, 就能把他對面的任何一個人, 塑成一個非常寫實的頭像。

這是真事, 絕非杜撰。

但是, 為什麼這些藝人非要自加難度, 把雙手藏在袖子裡捏呢?

泥塑 胡月景《鍾馗》

原來, 這些藝人們是有一個模具的, 很小的一個人頭像模子。 拿一塊泥往模子裡一按, 像做月餅一樣, 一個完整的人頭像就完成了。 然後, 根據現場的觀察再做些微調:鼻子高的,

就多捏一下;臉胖的就朝兩邊扯扯……

要想捏全身, 事先也都捏好胳膊、腿和身子, 到時組裝上就成。 然後, 還是在現場根據人的體型繼續做微調……

嚴格說, 這種民間藝人的手藝, 有點工業流水線製作的意思, 比較程式化, 還不能稱為100%的藝術創作。

瓷塑 莊稼《唐太宗》

講座進行到這裡,馬上精彩了。可惜,吳館長點到為止,讓我們只好意猶未盡……

最後,發一些雕塑展的作品。作品太多了,據說500多件,最重要的一層的雕塑居然沒看到,就閉館了。再多說一句:中國美術館下午5點閉館!

電解銅 許叔陽《山鬼》豹子和小鹿眉目傳情石雕 劉開渠《犛牛》鑄銅 熊秉明《駱駝》鑄銅 宋泊《蔣兆和》銅 熊秉明《魯迅像》這裡還要多說一句:吳館長曾問過熊秉明,為什麼魯迅只有一隻眼?熊老師答:一隻眼已經可以認出是魯迅了,幹嘛還要另一隻。偉人像安置在館外空間的作品,我想給它取個名:《亮寶》銅 馬文甲《肖像研究——張之洞》老一輩革命家我只能說:布展的小夥伴又調皮了。

近期熱文連結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瞭解更多

瓷塑 莊稼《唐太宗》

講座進行到這裡,馬上精彩了。可惜,吳館長點到為止,讓我們只好意猶未盡……

最後,發一些雕塑展的作品。作品太多了,據說500多件,最重要的一層的雕塑居然沒看到,就閉館了。再多說一句:中國美術館下午5點閉館!

電解銅 許叔陽《山鬼》豹子和小鹿眉目傳情石雕 劉開渠《犛牛》鑄銅 熊秉明《駱駝》鑄銅 宋泊《蔣兆和》銅 熊秉明《魯迅像》這裡還要多說一句:吳館長曾問過熊秉明,為什麼魯迅只有一隻眼?熊老師答:一隻眼已經可以認出是魯迅了,幹嘛還要另一隻。偉人像安置在館外空間的作品,我想給它取個名:《亮寶》銅 馬文甲《肖像研究——張之洞》老一輩革命家我只能說:布展的小夥伴又調皮了。

近期熱文連結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瞭解更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