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那些炫酷的科幻電影,是怎麼拍攝出來的?

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科幻類、冒險類或者是魔幻電影?

作為一個文科生, 每次看科幻片, 我都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好佩服他們的腦洞, 尤其是那些神奇的特效和道具, 完全想像不出是怎麼做到的。

當年看《盜夢空間》, 我就對折疊的街道和層層夢境印象深刻。 ▼

後來看了花絮, 才知道他們其實是在一個直立旋轉的背景箱裡拍出來。 好吧!▼

其實, 有很多電影的道具都很好玩, 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些戲法是怎麼“變”出來的。

嘀, 今天上線的是揭秘卡~

《哈利波特》的“魔法”道具

在《哈利波特》這個魔法世界裡, 有很多神奇的道具。 大多都是後期用電腦特效做出來的。

但也有一些是道具工作人員的“巧思”, 靠的是腦洞和想像力。 大家還記得榮恩家這個特別的時鐘嗎,

它沒有時間刻度, 會直接指出衛斯理家人的狀態, 上班、上學、回家、看牙醫等等。 ▼

看著很神奇, 其實做起來特別簡單。 鐘的指標就是是普通的剪刀, 只不過在把手處加上大頭照哈哈, 我們在家也能DIY。 不得不佩服道具組的腦洞~▼

還有這個大名鼎鼎的“火焰杯”, 哈利波特在三強爭霸賽裡為了它吃盡了苦頭, 散發著魔幻藍光的它還是個傳送門, 很厲害的樣子。 ▼

藍色光芒是怎麼發出來的呢?答案就是在裡面放一個藍色燈泡, 雖然也有特效的加持, 但主要的光源還是來自燈泡。 換個黃色燈泡感覺可以送給崔斯坦做個檯燈哈哈~▼

鄧布利多辦公室裡滿屋的厚書在電影裡的出鏡次數也不少。可誰能想到,這些書竟然都是電話號碼簿!工作人員只是把外殼替換成了古老的封面,還刻意在書上加了層灰。▼

赫敏在翻書時就不小心把封面扯下來了,哈利立馬把封面放回原處,他們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還挺搞笑的,損壞道具不知道要不要罰雞腿哈哈~▼

送信的貓頭鷹在電影中也有不少戲份。我猜你們會以為,這些叼著信飛到人身邊的小可愛們是電腦特效吧?其實它們都是活生生的貓頭鷹真身呢。▼

劇組人員花了六個月的時間來培訓這些貓頭鷹上崗送信。榮恩家的貓頭鷹愛洛看來業務不精啊~▼

表情豐富的E.T.

很多科幻電影裡也有劇組煞費苦心製作的模型,比如說《E.T.》裡的外星人E.T.。(啊,滿滿的回憶殺~)

說起E.T.這個模型,導演斯皮爾伯格可沒少花心思。他心中的E.T.是一個可以跟人類交流感情的外星人。

他特地請來了曾經為《異形》做外星人造型的設計師Carlo Rambaldi,參照了卡爾·桑德伯格、愛因斯坦和海明威這三個人的長相才設計出E.T.的樣子。

來對比看看,像嗎?據說E.T.臉上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在他們三人臉上找到原型。▼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為了讓E.T.的眼裡有“戲”,工作人員特地去眼科協會瞭解人眼和玻璃眼球的原理,這才做出了E.T.的大眼睛。▼

為了讓E.T.的面部表情更豐富,工作人員做了四顆E.T.的頭,一顆用來組裝成身體,另外三顆負責“喜怒哀樂”的拍攝。

來,表情包請收好。▼

劇組還請來了“人肉道具”:導演讓兩個侏儒和一個沒有腿的少年穿著E.T.的服裝輪流表演。▼

《星際穿越》的“原始”太空道具

一向擅長拍攝科幻類題材的諾蘭導演,沒想到在道具製作方面卻很“老派”。他不喜歡演員在一無所有的綠幕前,用臆想的方式完成表演。

他認為有了道具和真實的場景,演員更能把感情投入到表演中。他電影裡的科幻道具大多都是真實模型,而不是後期用電腦特效製作的。

看過《星際穿越》的人應該都有同一種感覺,哇,這也太科幻了吧。▼

像這個可上天下海的太空跑車就很炫酷~它的名字叫徘徊者號飛船,可以在行星間自由穿梭。▼

這可是個貨真價實的飛船。諾蘭不僅把它做出來了,而且還能動,不是個空架子。▼

飛船底部裝有萬向架,拍攝時可以模擬出飛行時的樣子。▼

飛船裡的椅子安裝了液壓軸,可以傾斜擺動,演員坐在裡面還真有一種“啊,我在太空飛”的感覺~▼

機器人TARS也是《星際穿越》裡的亮點。諾蘭想設計一個和平時機器人外貌不同的機器人,而且同樣堅持不要特效。▼

於是,TARS誕生了。劇組先用木頭做出框架,然後在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金屬板。TARS裝有iPad液晶顯示幕,可以顯示資料,甚至還能發出聲音。看起來有點像台高科技冰箱。▼

《星際特工》裡的“SKYJET”

前幾天剛上映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最近也刷屏了。裡面的特效也很厲害,想像力很豐富。我有一個朋友還說單看特效就值回票價了哈哈~

來感受一下預告片。▼

這部“SKYJET”也大有來頭。這個炫酷的單人太空飛船是電影創意團隊和雷克薩斯一起設計的,靈感來源於最新的人工智慧和先進的人機交互技術,很厲害的樣子。▼

長這個樣子。▼

“SKYJET”正前方沿用了概念車LF-SA的前臉設計,看著還挺酷的。▼

同時,“SKYJET”的外觀融入了雷克薩斯標誌性的紡錘格柵元素,也借鑒了他家全新旗艦豪華跑車LC上的空氣動力學流線設計。▼

不僅長得厲害,它在電影裡的功能也很強大,你坐在飛行船裡,只要用簡單的手勢,就能讓“SKYJET”讀懂你腦袋裡的資訊,然後自如地操控整個道具了。這也剛好和雷克薩斯一直想追求的“人車合一”的概念相符合。▼

電影裡出現了“SKYJET”取出來的能量艙,那其實是雷克薩斯創新的氫燃料電池技術,是不是很有未來感?▼

鄧布利多辦公室裡滿屋的厚書在電影裡的出鏡次數也不少。可誰能想到,這些書竟然都是電話號碼簿!工作人員只是把外殼替換成了古老的封面,還刻意在書上加了層灰。▼

赫敏在翻書時就不小心把封面扯下來了,哈利立馬把封面放回原處,他們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還挺搞笑的,損壞道具不知道要不要罰雞腿哈哈~▼

送信的貓頭鷹在電影中也有不少戲份。我猜你們會以為,這些叼著信飛到人身邊的小可愛們是電腦特效吧?其實它們都是活生生的貓頭鷹真身呢。▼

劇組人員花了六個月的時間來培訓這些貓頭鷹上崗送信。榮恩家的貓頭鷹愛洛看來業務不精啊~▼

表情豐富的E.T.

很多科幻電影裡也有劇組煞費苦心製作的模型,比如說《E.T.》裡的外星人E.T.。(啊,滿滿的回憶殺~)

說起E.T.這個模型,導演斯皮爾伯格可沒少花心思。他心中的E.T.是一個可以跟人類交流感情的外星人。

他特地請來了曾經為《異形》做外星人造型的設計師Carlo Rambaldi,參照了卡爾·桑德伯格、愛因斯坦和海明威這三個人的長相才設計出E.T.的樣子。

來對比看看,像嗎?據說E.T.臉上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在他們三人臉上找到原型。▼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為了讓E.T.的眼裡有“戲”,工作人員特地去眼科協會瞭解人眼和玻璃眼球的原理,這才做出了E.T.的大眼睛。▼

為了讓E.T.的面部表情更豐富,工作人員做了四顆E.T.的頭,一顆用來組裝成身體,另外三顆負責“喜怒哀樂”的拍攝。

來,表情包請收好。▼

劇組還請來了“人肉道具”:導演讓兩個侏儒和一個沒有腿的少年穿著E.T.的服裝輪流表演。▼

《星際穿越》的“原始”太空道具

一向擅長拍攝科幻類題材的諾蘭導演,沒想到在道具製作方面卻很“老派”。他不喜歡演員在一無所有的綠幕前,用臆想的方式完成表演。

他認為有了道具和真實的場景,演員更能把感情投入到表演中。他電影裡的科幻道具大多都是真實模型,而不是後期用電腦特效製作的。

看過《星際穿越》的人應該都有同一種感覺,哇,這也太科幻了吧。▼

像這個可上天下海的太空跑車就很炫酷~它的名字叫徘徊者號飛船,可以在行星間自由穿梭。▼

這可是個貨真價實的飛船。諾蘭不僅把它做出來了,而且還能動,不是個空架子。▼

飛船底部裝有萬向架,拍攝時可以模擬出飛行時的樣子。▼

飛船裡的椅子安裝了液壓軸,可以傾斜擺動,演員坐在裡面還真有一種“啊,我在太空飛”的感覺~▼

機器人TARS也是《星際穿越》裡的亮點。諾蘭想設計一個和平時機器人外貌不同的機器人,而且同樣堅持不要特效。▼

於是,TARS誕生了。劇組先用木頭做出框架,然後在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金屬板。TARS裝有iPad液晶顯示幕,可以顯示資料,甚至還能發出聲音。看起來有點像台高科技冰箱。▼

《星際特工》裡的“SKYJET”

前幾天剛上映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最近也刷屏了。裡面的特效也很厲害,想像力很豐富。我有一個朋友還說單看特效就值回票價了哈哈~

來感受一下預告片。▼

這部“SKYJET”也大有來頭。這個炫酷的單人太空飛船是電影創意團隊和雷克薩斯一起設計的,靈感來源於最新的人工智慧和先進的人機交互技術,很厲害的樣子。▼

長這個樣子。▼

“SKYJET”正前方沿用了概念車LF-SA的前臉設計,看著還挺酷的。▼

同時,“SKYJET”的外觀融入了雷克薩斯標誌性的紡錘格柵元素,也借鑒了他家全新旗艦豪華跑車LC上的空氣動力學流線設計。▼

不僅長得厲害,它在電影裡的功能也很強大,你坐在飛行船裡,只要用簡單的手勢,就能讓“SKYJET”讀懂你腦袋裡的資訊,然後自如地操控整個道具了。這也剛好和雷克薩斯一直想追求的“人車合一”的概念相符合。▼

電影裡出現了“SKYJET”取出來的能量艙,那其實是雷克薩斯創新的氫燃料電池技術,是不是很有未來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