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煤炭企業改革建立五大長效機制的思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業體制機制改革要以推動行業去產能、保供給、穩運行、調結構、促轉型為重點, 按照穩中求進的原則逐步推進, 需要政府、行業、企業共同發力, 運用市場化、法制化手段來完成。 筆者認為,建立五大長效機制是推動煤炭企業改革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

作者: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雲岡礦礦長 渠貴君

建立“控總量”的長效機制

“控總量”就是要把煤炭總供給量控制到國民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煤炭總量。 科學合理的煤炭總量是既沒有太多的過剩量, 也沒有短缺量。

所以, “控總量”是煤炭行業健康發展的根本所在。 由此可見, 要想控制好總量, 必須建立“控總量”的長效機制。 重點要在淘汰落後產能、培育先進產能、嚴控劣質煤進口三個方面下功夫。

建立退出落後產能的長效機制。 煤炭退出落後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中之重。 《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 到2020年煤炭產量39億噸, 化解淘汰過剩落後產能8億噸左右。 2016年是煤炭去產能的開局之年, 規劃去產能2.5億噸以上, 實際全年化解過剩產能2.9億噸, 超額完成了當年去產能任務。 2017年, 全國預計產煤36.5億噸, 化解過剩產能1.5億噸。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表示, 今年煤炭去產能上半年共退出煤炭產能1.11億噸, 完成全年任務的74%, 加上2016年的2.9億噸, 累計退出煤炭過剩產能超4億噸,

超“十三五”規劃8億噸目標任務的50%。 由此可見, 到目前為止, 煤炭去產能進展順利。 但毋庸諱言的是, 2016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去產能基本上去的是已經處於“僵屍”礦井的產能, 所以容易退出, 相比之下今後幾年去產能將逐漸困難, 需要建立退出的長效機制, 以此確保按規劃目標和時間要求逐年退出落後產能。 這就需要政府研究制定解決去產能涉及國有資產處置、債務處置、職工安置、兼併重組、轉型升級等深層次問題的操作辦法, 鼓勵煤企通過運用市場化、法律化手段, 有效處置“僵屍企業”, 通過兼併重組、減量置換等方式, 有計劃、積極主動地淘汰落後產能。

建立培育先進產能的長效機制。 先進產能是煤炭科技創新的體現,

是煤炭安全、清潔、高效開發利用的代表, 是保障煤炭供給的主體。 所以, 建立培育先進產能的長效機制不僅是培育先進產能的需要, 也是實現保障供給的需要。 《煤炭“十三五”規劃》通過減量置換和優化佈局增加先進產能5億噸左右。 目前, 大型煤炭企業先進產能占比很低, 僅有10%左右, 這就需要研究制定培育先進產能的建設力度、生產力度、供給力度, 以此增加先進產能的占比, 讓先進產能真正成為煤炭供應主體。 由此可見, 建立培育先進產能長效機制, 需要政府、行業、企業聯動。 首先要由行業協會出臺明確的先進產能評價依據, 然後按照評價依據評審先進產能礦井;其次要研究制定釋放先進產能的有效措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召開的迎峰度夏電力煤炭供應專題會指出, 2017年上半年已新增產能9000萬噸左右, 下半年還有部分建設專案陸續投產, 預計新增產能2億到3億噸。

建立嚴控劣質煤進口長效機制。 進口煤量是煤炭總供給量的一個組成部分, 是一個研究建立“控總量”長效機制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因為我國煤炭進口量占世界煤炭貿易量的20%之多, 2016年淨進口煤炭2.47億噸, 同比增長24.2%。 2017年上半年進口煤炭1.33億噸, 同比增長23.5%。 可見,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進口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存在, 對國內煤炭供給、煤價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 特別是劣質煤進口對國內煤炭市場衝擊很大, 影響煤炭行業健康發展。 嚴控劣質煤進口是關係到煤炭“控總量”的一個問題,

但又不是煤炭行業自身能夠解決的問題。 為此, 煤炭企業家們呼籲國家出臺堅決控制劣質煤進口的措施。 建立控制劣質煤進口長效機制, 首先需要國家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會同有關部委聯動, 進一步研究落實國務院堅決控制劣質煤進口的措施;其次需要用煤單位嚴格執行相關規定, 不使用環保專案不合格的劣質進口煤, 不使用水份、灰份、發熱量等煤質指標不合格的劣質進口煤;再次需要社會各方面監督劣質煤進口和使用, 監督國家二類進口口岸禁止進口煤船舶靠舶卸貨等政策是否執行。

建立“穩運行”的長效機制

“穩運行”就是通過發揮市場機制和行政機制的作用, 實現煤炭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現“量”“價”“運”的大起大落。所以,建立煤炭“穩運行”的長效機制,需要在穩供給、穩煤價、穩運量三個方面下功夫。

建立“穩供給”長效機制。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煤炭的主體地位短時間內不可動搖。煤炭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仍將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中之重。所以,煤炭穩供給不僅是煤炭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建立“穩供給”的長效機制,首先要穩定產量,生產出國民經濟發展所需的煤炭總量,不出現局部地區缺煤或用煤高峰時間段缺煤。《煤炭“十三五”規劃》指出,預計2020年,全國煤炭產量39億噸,年均增速0.79%。2016年,全國原煤產量34.5億噸,滿足了消耗需求。2017年預計全國原煤產量36.5億噸,實現供需平衡。其次要穩定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發揮特大型煤炭集團穩定供煤的作用。2016年,全國5000萬噸級煤企由2005年的4家增加到17家,生產原煤18.2億噸,占全國煤炭總量的52.8%。可見,煤炭產業集中度越高對煤炭穩供應越有保障。所以,在此基礎上國家逐步發展億噸級特大型煤炭企業,不僅是煤炭兼併重組改革的需要,也是煤炭穩供給的需要。煤炭兼併重組新政指出,到2020年底,全國形成10個左右億噸級“巨無霸”。

建立“煤電長協”穩煤價長效機制。“煤電長協”是煤企和電企雙方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國資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保障煤炭中長期合同履行的意見》簽訂的包括定量、定價、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主要內容的中長期協定。今年的“煤電長協”改變了過去煤電合同只定量不定價的辦法。新的“煤電長協”明確了數量、品質、價格、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以及解決爭議方法等內容。新的“煤電長協”有利於進一步理順煤電關係,促進雙方平穩有序發展,實現煤電供需雙方互利共贏,很好地解決了煤企擔心市場份額、電企擔心煤炭供應的根本問題。所以新的“煤電長協”雙方都滿意,在此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做好完善工作。首先要做好監督考核工作,讓煤電雙方嚴格履行協議;其次是煤電雙方都要加強自律,在履行現有協議一年以上的基礎上探索5年的長協,以此促進煤價走穩,確保煤電行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建立“鐵運互保協定”穩運量長效機制。“鐵運互保協定”是由鐵路局、煤炭企業、發電集團共同簽訂煤炭運輸鐵路互保協定。今年元月份中鐵總公司總部組織中鐵總所屬的北京、太原、西安鐵路局分別與神華集團、中煤集團、山西陽煤集團等煤炭企業,和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五大發電集團,共同簽訂了2017年煤炭中長協產運需三方鐵路運輸互保協議,實現了煤電供需運輸需求與鐵路運力資源的高效對接,為煤炭“穩運量”提供了穩定可靠的鐵路運輸保障。今年上半年,我國鐵路煤炭運量完成10.6億噸,同比增加1.55億噸,其中鐵路電煤發運量為7.4億噸,同比增長17%,占煤運量的69.8%。建立“鐵運互保協定”長效機制需要在目前基礎上,積極探索擴大簽訂協定的煤企數量、延長協議時間、降低鐵路運費用、細化三方權利與義務及違約經濟責任,以此促進煤炭“穩運量”長效機制的建立。

建立“減負債”的長效機制

煤炭行業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經歷了煤價一路下滑、企業虧損逐漸增加的困境,到2015年煤炭行業負債率達3.68萬億元,同比增長10.4%,90家大型煤炭行業企業負債總額達3.2萬億元,多數企業的負債率超70%的警戒線。2016年到現在,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煤企經營狀況雖然有好轉,略有盈利,但難以彌補過去4年多的巨額負債。巨大的債務已經嚴重影響煤企的生產和發展,所以債務問題是煤企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需要建立“減負債”的長效機制。

建立市場化“債轉股”長效機制。市場化“債轉股”是煤炭企業降低負債率的重要措施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工具之一。去年11月建設銀行與山東能源簽署210億元合作協定後,簽訂了煤企市場化債轉股第一單。今年以來,大型煤企與銀行簽訂債轉股的消息頻頻報出,而且債轉股資金逐漸落地。目前,隨著銀監會發佈《商業銀行設債轉股實施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建行債轉股實施機構已經開業,工行、農行、中行的債轉股機構現已批復。在整體規模上五大行債轉股簽約突破萬億元。其中建行5442億元、農行2300億元、工行1500多億元。對於煤企來說必須抓住這個大好時機積極與銀行對接,通過銀行金融投資有限公司實施債轉股合作項目,以此降低企業的負債率。建立市場化“債轉股”長效機制,企業是主體,政府做引導,銀企合作是關鍵,需要銀行的投資金融公司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針對煤企的個性化需求,積極探索包括收購金融債轉股、可轉債等多種債轉股業務模式,為不同煤企提供高效、優質的債轉股服務,加快債轉股資金的落地。

建立“減稅降費”長效機制。煤企“減負債”離不開政府和金融支持,政府推出減稅降費措施,目的是讓企業輕裝上陣,是推進供給側改革培育企業競爭新優勢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國務院連續推出為企業減稅降費政策,上半年分五批推出為企業減稅降費新政策,預計全年為企業減負萬億元,其中降費60%以上。建立“減稅降費”的長效機制,關鍵是落實措施,需要加強督促檢查,把國務院確定的減稅降費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讓企業真正受益。重點要落實好今年6月底網上公佈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及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從源頭上防範亂收費。其次要落實好鐵路部門在今年6月下調鐵路電氣附加費的基礎上,從8月1日起取消部分貨運雜費收費專案。

建立“發行債券”長效機制。煤企發行債券,能對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優化融資結構起到積極作用。目前,煤炭企業發行債券相比較少,規模也不大,其實煤企發行債券不僅能籌集所需資金,而且有抵稅的好處。因為債券的利息是在所得稅前支付,還有債券發行費用低於股票發行費用的特點。所以,煤企應探索像金融企業一樣,建立發行債券的長效機制。8月份,中國證監會核准西山煤電股份公司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30億元人民幣的公司債券。最近,山東能源臨礦集團澳大利亞公司成功發行3年期3億美元境外債券。7月20日,該債券在港交所上市,債券發行最終獲得10倍的超額認購,簿記總規模超過32億美元,票面利率為4.55%。創出了煤企發行境外債券的成功典範。

建立“促轉型”的長效機制

煤企轉型,既是企業改革發展的需要,更是資源型企業適應本身特點的需要。因為煤企到了資源枯竭的時候,就到了關井的時候,到那時考慮轉型已經來不及了。所以,煤企轉型必須在主業正常時就建立“促轉型”的長效機制。煤企“促轉型”一定要根據自身特點和能力,在本企業優勢特色發展基礎上,選准轉型方向和項目,轉向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煤化工、高端煤機製造等有潛力、有前景的新興產業,具體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建立發展“迴圈經濟”長效機制。發展“迴圈經濟”是煤炭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煤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有效途徑。煤企建立發展“迴圈經濟”的長效機制重點要通過建設煤炭工業園區,圍繞將煤炭“吃幹榨盡”建立產業鏈。一是建立煤-電迴圈經濟發展鏈。二是建立煤-化工迴圈經濟發展鏈。三是建立煤-建材迴圈經濟發展鏈。每個產業鏈都需要以煤炭作為基礎材料,各個專案迴圈遞進,實現煤炭資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產出。同煤集團塔山礦“迴圈經濟”園區就是一個成功的典範。

建立發展“清潔能源”長效機制。清潔能源將是我國新增能源主體,多元、低碳、清潔、高效、安全是發展趨勢。近年來,清潔能源的裝備製造技術飛速發展,光伏、風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突飛猛進。2017年版《2050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指出,清潔能源將是2030年前新增能源主體,2030年後逐漸替代煤炭,2045年前後占比超過50%,2050年煤炭、石油、非化石能源呈現三分天下的局面。由此可見,隨著清潔能源規模的逐步擴大,煤炭在能源中的主體地位將面臨嚴重的挑戰。煤炭企業需要抓住時機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首先重點發展煤化工,特別是發展煤制天然氣、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等市場需求大的專案。新疆將是我國發展煤制天然氣的大市場,誰先行動,誰將搶佔優勢,再過幾年將成為我國重要的煤制天然氣生產和外輸基地。其次進軍光伏、風電、LED項目、新能源汽車等清潔能源領域。《煤炭“十三五”規劃》指出,預計2020年,我國煤制天然氣產能為每年170億立方米,煤制油每年1300萬噸,低價煤分級利用需煤炭加工量每年1500萬噸。目前,煤炭企業需要做的是抓住歷史發展機遇,依託煤、延伸煤、超越煤,實現華麗轉身。

建立“煤電聯營”長效機制。“煤電聯營”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改革煤炭與電力生產企業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兼併重組、相互參股等方式,將煤炭、電力上下游產業有機融合的能源企業發展模式,其中煤電一體化是煤礦和電廠共屬同一主體的煤電聯營形式。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引導下,煤電聯營進展迅速,形成了雙方互惠互利,互為促進的良性迴圈格局,建立“煤電聯營”長效機制,需要煤企抓住政策鼓勵的良機。一要加速發展煤電一體化專案。2016年底,煤炭企業參股、控股電廠權益裝機容量1.8億千瓦,占全國火電裝機的17%左右,在此基礎上要擴大規模。二要抓住五大電力集團與大型煤企兼併重組或煤電聯營的契機,積極尋找戰略合作夥伴,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今年8月初,媒體報導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合併方案已上報國務院。神華國電若合併,將拉開央企煤電聯營大幕。

建立“練內功”的長效機制

“練內功”,就是煤炭企業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在做好深化改革工作的同時,建立練好安全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三大內功的長效機制。

建立“安全發展”長效機制。安全發展是煤礦永恆的主題。新形勢下,煤企建立“安全發展”的長效機制,要圍繞建立用制度管安全向用安全文化管安全轉變的長效機制。因為制度管安全,是安全管理的常規辦法,安全文化管安全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重點建立“三個六”安全長效機制。一是建立“六大安全管理目標”長效機制,就是建立“生產安全、經營安全、政治安全、形象安全、環保安全、治安安全”。二是建立“六個嚴防”長效機制,治大隱患,防大事故。就是建立嚴防瓦斯超限、嚴防井下透水、嚴防頂板漏頂、嚴防輔運跑野車、嚴防皮帶射箭、嚴防煤眼歘煤六項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六項常態化”安全工作長效機制,治一般隱患,防一般事故。就是建立每旬一次井下全覆蓋的安全隱患排查常態化、每週一次安全生產標準化專題會常態化、反三違工作常態化、安全有獎舉報常態化、月評安全區隊長和班組長常態化、班組週二五學習常態化六項管理制度。同煤集團雲岡礦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通過持續不斷地抓“三個六”安全管理,近三年來安全生產實現了事故為“零”。

建立“創新發展”的長效機制。創新發展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的動力,也是時代的強音。新形勢下,煤企創新發展,要重點圍繞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裝備創新三大方面建立長效機制。管理創新,重點圍繞企業實際,以完善先進的管理思想、可操作的管理制度、人性化的管理方法為重點有針對性開展工作。技術創新,重點圍繞先進生產工藝管理、先進支護方式、小煤柱開採、跳采等先進理念為重點有針對性開展工作。裝備創新,重點從企業實際出發,開展綜采成套設備配置自動化、智慧化專案,實現採煤機、刮板機輸送機、皮帶運輸機、液壓支架綜采“三機一架”自動化、智慧化。同煤集團同忻礦8202工作面實現了智慧化遠端控制自動化開採。

建立“和諧發展”長效機制。“和諧發展”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是企業穩定的基礎,也是員工的期盼和企業各方面關係平衡協調的體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企業的和諧發展要建立被動維護和諧向主動發展和諧轉變的長效機制。重點要圍繞企業怎麼幹、員工怎麼幹兩個方面下功夫。

企業怎麼幹?把維護企業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與維護員工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圍繞“七抓七保七實現”抓好有利於保證和促進企業發展的重點工作,抓好有利於保證和促進造福員工的重點工作。一是抓品質,保安全,實現品質標準化動態達標有提升、安全狀況持續好轉的工作態勢。二是抓進尺、保銜接,實現進尺完成任務、銜接能夠保證的工作要求。三是抓檢修、保產量,實現檢修制度化,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產量任務的生產目標。四是抓成本、保利潤,實現成本不超預算、利潤完成集團公司指標的經營宗旨。五是抓煤質、保市場,實現出礦的煤炭都是符合用戶要求的優質商品煤。六是抓信訪、保穩定,實現接信制度化、解決信訪問題程式化的工作格局。七是抓班子、保和諧,實現班子團結、幹群團結的良好工作氛圍。

員工怎麼幹?企業和諧發展需要員工愛礦如家、愛崗敬業,把自己融入企業,為礦井的和諧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一是爭當珍愛生命的好員工,為礦井的安全發展做貢獻。以個人的“零”事故記錄,實現礦井安全生產事故為“零”;二是爭當崗位做貢獻的好員工,為礦井的創新發展做貢獻。以個人的創新項目,彙聚礦井的創新發展;三是爭當踐行“五美德”好員工,為企業和諧發展做貢獻。以個人品德美、家庭道德美、行為檢德美、誠信厚德美、社會公德美形成礦井風清氣正、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

中國煤炭教育網微信號:coaledu

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培訓中心負責教學運行和管理的我國第一個面向全國煤炭企業,以服務行業為特色的現代遠端教育培訓網。建網十餘載,擁有會員企業近百家,遍及全國,是煤炭行業覆蓋面、受眾面和培訓面最廣的教育培訓網路體系。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培訓中心成為全國100家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之一,也是目前煤炭行業唯一的一家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

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中國煤炭教育網”官方網站或點擊“閱讀全文”

實現煤炭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現“量”“價”“運”的大起大落。所以,建立煤炭“穩運行”的長效機制,需要在穩供給、穩煤價、穩運量三個方面下功夫。

建立“穩供給”長效機制。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煤炭的主體地位短時間內不可動搖。煤炭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仍將是我國能源戰略的重中之重。所以,煤炭穩供給不僅是煤炭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建立“穩供給”的長效機制,首先要穩定產量,生產出國民經濟發展所需的煤炭總量,不出現局部地區缺煤或用煤高峰時間段缺煤。《煤炭“十三五”規劃》指出,預計2020年,全國煤炭產量39億噸,年均增速0.79%。2016年,全國原煤產量34.5億噸,滿足了消耗需求。2017年預計全國原煤產量36.5億噸,實現供需平衡。其次要穩定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發揮特大型煤炭集團穩定供煤的作用。2016年,全國5000萬噸級煤企由2005年的4家增加到17家,生產原煤18.2億噸,占全國煤炭總量的52.8%。可見,煤炭產業集中度越高對煤炭穩供應越有保障。所以,在此基礎上國家逐步發展億噸級特大型煤炭企業,不僅是煤炭兼併重組改革的需要,也是煤炭穩供給的需要。煤炭兼併重組新政指出,到2020年底,全國形成10個左右億噸級“巨無霸”。

建立“煤電長協”穩煤價長效機制。“煤電長協”是煤企和電企雙方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國資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保障煤炭中長期合同履行的意見》簽訂的包括定量、定價、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主要內容的中長期協定。今年的“煤電長協”改變了過去煤電合同只定量不定價的辦法。新的“煤電長協”明確了數量、品質、價格、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以及解決爭議方法等內容。新的“煤電長協”有利於進一步理順煤電關係,促進雙方平穩有序發展,實現煤電供需雙方互利共贏,很好地解決了煤企擔心市場份額、電企擔心煤炭供應的根本問題。所以新的“煤電長協”雙方都滿意,在此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做好完善工作。首先要做好監督考核工作,讓煤電雙方嚴格履行協議;其次是煤電雙方都要加強自律,在履行現有協議一年以上的基礎上探索5年的長協,以此促進煤價走穩,確保煤電行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建立“鐵運互保協定”穩運量長效機制。“鐵運互保協定”是由鐵路局、煤炭企業、發電集團共同簽訂煤炭運輸鐵路互保協定。今年元月份中鐵總公司總部組織中鐵總所屬的北京、太原、西安鐵路局分別與神華集團、中煤集團、山西陽煤集團等煤炭企業,和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五大發電集團,共同簽訂了2017年煤炭中長協產運需三方鐵路運輸互保協議,實現了煤電供需運輸需求與鐵路運力資源的高效對接,為煤炭“穩運量”提供了穩定可靠的鐵路運輸保障。今年上半年,我國鐵路煤炭運量完成10.6億噸,同比增加1.55億噸,其中鐵路電煤發運量為7.4億噸,同比增長17%,占煤運量的69.8%。建立“鐵運互保協定”長效機制需要在目前基礎上,積極探索擴大簽訂協定的煤企數量、延長協議時間、降低鐵路運費用、細化三方權利與義務及違約經濟責任,以此促進煤炭“穩運量”長效機制的建立。

建立“減負債”的長效機制

煤炭行業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經歷了煤價一路下滑、企業虧損逐漸增加的困境,到2015年煤炭行業負債率達3.68萬億元,同比增長10.4%,90家大型煤炭行業企業負債總額達3.2萬億元,多數企業的負債率超70%的警戒線。2016年到現在,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煤企經營狀況雖然有好轉,略有盈利,但難以彌補過去4年多的巨額負債。巨大的債務已經嚴重影響煤企的生產和發展,所以債務問題是煤企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需要建立“減負債”的長效機制。

建立市場化“債轉股”長效機制。市場化“債轉股”是煤炭企業降低負債率的重要措施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工具之一。去年11月建設銀行與山東能源簽署210億元合作協定後,簽訂了煤企市場化債轉股第一單。今年以來,大型煤企與銀行簽訂債轉股的消息頻頻報出,而且債轉股資金逐漸落地。目前,隨著銀監會發佈《商業銀行設債轉股實施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建行債轉股實施機構已經開業,工行、農行、中行的債轉股機構現已批復。在整體規模上五大行債轉股簽約突破萬億元。其中建行5442億元、農行2300億元、工行1500多億元。對於煤企來說必須抓住這個大好時機積極與銀行對接,通過銀行金融投資有限公司實施債轉股合作項目,以此降低企業的負債率。建立市場化“債轉股”長效機制,企業是主體,政府做引導,銀企合作是關鍵,需要銀行的投資金融公司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針對煤企的個性化需求,積極探索包括收購金融債轉股、可轉債等多種債轉股業務模式,為不同煤企提供高效、優質的債轉股服務,加快債轉股資金的落地。

建立“減稅降費”長效機制。煤企“減負債”離不開政府和金融支持,政府推出減稅降費措施,目的是讓企業輕裝上陣,是推進供給側改革培育企業競爭新優勢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國務院連續推出為企業減稅降費政策,上半年分五批推出為企業減稅降費新政策,預計全年為企業減負萬億元,其中降費60%以上。建立“減稅降費”的長效機制,關鍵是落實措施,需要加強督促檢查,把國務院確定的減稅降費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讓企業真正受益。重點要落實好今年6月底網上公佈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及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從源頭上防範亂收費。其次要落實好鐵路部門在今年6月下調鐵路電氣附加費的基礎上,從8月1日起取消部分貨運雜費收費專案。

建立“發行債券”長效機制。煤企發行債券,能對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優化融資結構起到積極作用。目前,煤炭企業發行債券相比較少,規模也不大,其實煤企發行債券不僅能籌集所需資金,而且有抵稅的好處。因為債券的利息是在所得稅前支付,還有債券發行費用低於股票發行費用的特點。所以,煤企應探索像金融企業一樣,建立發行債券的長效機制。8月份,中國證監會核准西山煤電股份公司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30億元人民幣的公司債券。最近,山東能源臨礦集團澳大利亞公司成功發行3年期3億美元境外債券。7月20日,該債券在港交所上市,債券發行最終獲得10倍的超額認購,簿記總規模超過32億美元,票面利率為4.55%。創出了煤企發行境外債券的成功典範。

建立“促轉型”的長效機制

煤企轉型,既是企業改革發展的需要,更是資源型企業適應本身特點的需要。因為煤企到了資源枯竭的時候,就到了關井的時候,到那時考慮轉型已經來不及了。所以,煤企轉型必須在主業正常時就建立“促轉型”的長效機制。煤企“促轉型”一定要根據自身特點和能力,在本企業優勢特色發展基礎上,選准轉型方向和項目,轉向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煤化工、高端煤機製造等有潛力、有前景的新興產業,具體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建立發展“迴圈經濟”長效機制。發展“迴圈經濟”是煤炭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煤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有效途徑。煤企建立發展“迴圈經濟”的長效機制重點要通過建設煤炭工業園區,圍繞將煤炭“吃幹榨盡”建立產業鏈。一是建立煤-電迴圈經濟發展鏈。二是建立煤-化工迴圈經濟發展鏈。三是建立煤-建材迴圈經濟發展鏈。每個產業鏈都需要以煤炭作為基礎材料,各個專案迴圈遞進,實現煤炭資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產出。同煤集團塔山礦“迴圈經濟”園區就是一個成功的典範。

建立發展“清潔能源”長效機制。清潔能源將是我國新增能源主體,多元、低碳、清潔、高效、安全是發展趨勢。近年來,清潔能源的裝備製造技術飛速發展,光伏、風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突飛猛進。2017年版《2050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指出,清潔能源將是2030年前新增能源主體,2030年後逐漸替代煤炭,2045年前後占比超過50%,2050年煤炭、石油、非化石能源呈現三分天下的局面。由此可見,隨著清潔能源規模的逐步擴大,煤炭在能源中的主體地位將面臨嚴重的挑戰。煤炭企業需要抓住時機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首先重點發展煤化工,特別是發展煤制天然氣、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等市場需求大的專案。新疆將是我國發展煤制天然氣的大市場,誰先行動,誰將搶佔優勢,再過幾年將成為我國重要的煤制天然氣生產和外輸基地。其次進軍光伏、風電、LED項目、新能源汽車等清潔能源領域。《煤炭“十三五”規劃》指出,預計2020年,我國煤制天然氣產能為每年170億立方米,煤制油每年1300萬噸,低價煤分級利用需煤炭加工量每年1500萬噸。目前,煤炭企業需要做的是抓住歷史發展機遇,依託煤、延伸煤、超越煤,實現華麗轉身。

建立“煤電聯營”長效機制。“煤電聯營”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改革煤炭與電力生產企業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兼併重組、相互參股等方式,將煤炭、電力上下游產業有機融合的能源企業發展模式,其中煤電一體化是煤礦和電廠共屬同一主體的煤電聯營形式。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引導下,煤電聯營進展迅速,形成了雙方互惠互利,互為促進的良性迴圈格局,建立“煤電聯營”長效機制,需要煤企抓住政策鼓勵的良機。一要加速發展煤電一體化專案。2016年底,煤炭企業參股、控股電廠權益裝機容量1.8億千瓦,占全國火電裝機的17%左右,在此基礎上要擴大規模。二要抓住五大電力集團與大型煤企兼併重組或煤電聯營的契機,積極尋找戰略合作夥伴,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今年8月初,媒體報導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合併方案已上報國務院。神華國電若合併,將拉開央企煤電聯營大幕。

建立“練內功”的長效機制

“練內功”,就是煤炭企業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在做好深化改革工作的同時,建立練好安全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三大內功的長效機制。

建立“安全發展”長效機制。安全發展是煤礦永恆的主題。新形勢下,煤企建立“安全發展”的長效機制,要圍繞建立用制度管安全向用安全文化管安全轉變的長效機制。因為制度管安全,是安全管理的常規辦法,安全文化管安全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重點建立“三個六”安全長效機制。一是建立“六大安全管理目標”長效機制,就是建立“生產安全、經營安全、政治安全、形象安全、環保安全、治安安全”。二是建立“六個嚴防”長效機制,治大隱患,防大事故。就是建立嚴防瓦斯超限、嚴防井下透水、嚴防頂板漏頂、嚴防輔運跑野車、嚴防皮帶射箭、嚴防煤眼歘煤六項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六項常態化”安全工作長效機制,治一般隱患,防一般事故。就是建立每旬一次井下全覆蓋的安全隱患排查常態化、每週一次安全生產標準化專題會常態化、反三違工作常態化、安全有獎舉報常態化、月評安全區隊長和班組長常態化、班組週二五學習常態化六項管理制度。同煤集團雲岡礦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通過持續不斷地抓“三個六”安全管理,近三年來安全生產實現了事故為“零”。

建立“創新發展”的長效機制。創新發展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的動力,也是時代的強音。新形勢下,煤企創新發展,要重點圍繞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裝備創新三大方面建立長效機制。管理創新,重點圍繞企業實際,以完善先進的管理思想、可操作的管理制度、人性化的管理方法為重點有針對性開展工作。技術創新,重點圍繞先進生產工藝管理、先進支護方式、小煤柱開採、跳采等先進理念為重點有針對性開展工作。裝備創新,重點從企業實際出發,開展綜采成套設備配置自動化、智慧化專案,實現採煤機、刮板機輸送機、皮帶運輸機、液壓支架綜采“三機一架”自動化、智慧化。同煤集團同忻礦8202工作面實現了智慧化遠端控制自動化開採。

建立“和諧發展”長效機制。“和諧發展”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是企業穩定的基礎,也是員工的期盼和企業各方面關係平衡協調的體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企業的和諧發展要建立被動維護和諧向主動發展和諧轉變的長效機制。重點要圍繞企業怎麼幹、員工怎麼幹兩個方面下功夫。

企業怎麼幹?把維護企業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與維護員工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圍繞“七抓七保七實現”抓好有利於保證和促進企業發展的重點工作,抓好有利於保證和促進造福員工的重點工作。一是抓品質,保安全,實現品質標準化動態達標有提升、安全狀況持續好轉的工作態勢。二是抓進尺、保銜接,實現進尺完成任務、銜接能夠保證的工作要求。三是抓檢修、保產量,實現檢修制度化,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產量任務的生產目標。四是抓成本、保利潤,實現成本不超預算、利潤完成集團公司指標的經營宗旨。五是抓煤質、保市場,實現出礦的煤炭都是符合用戶要求的優質商品煤。六是抓信訪、保穩定,實現接信制度化、解決信訪問題程式化的工作格局。七是抓班子、保和諧,實現班子團結、幹群團結的良好工作氛圍。

員工怎麼幹?企業和諧發展需要員工愛礦如家、愛崗敬業,把自己融入企業,為礦井的和諧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一是爭當珍愛生命的好員工,為礦井的安全發展做貢獻。以個人的“零”事故記錄,實現礦井安全生產事故為“零”;二是爭當崗位做貢獻的好員工,為礦井的創新發展做貢獻。以個人的創新項目,彙聚礦井的創新發展;三是爭當踐行“五美德”好員工,為企業和諧發展做貢獻。以個人品德美、家庭道德美、行為檢德美、誠信厚德美、社會公德美形成礦井風清氣正、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

中國煤炭教育網微信號:coaledu

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培訓中心負責教學運行和管理的我國第一個面向全國煤炭企業,以服務行業為特色的現代遠端教育培訓網。建網十餘載,擁有會員企業近百家,遍及全國,是煤炭行業覆蓋面、受眾面和培訓面最廣的教育培訓網路體系。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培訓中心成為全國100家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之一,也是目前煤炭行業唯一的一家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

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中國煤炭教育網”官方網站或點擊“閱讀全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