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崔健音樂會受訪:生命太短 自己還是不夠聰明

每日新報報導 記者 翟翊 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月1日, 崔健與北京交響樂團合作, 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搖滾交響音樂會”。 像是一場輪回, 在揭開國內搖滾大幕之前的上世紀80年代初, 崔健曾是這個樂團的小號手;像是一場輪回, 25年前的1986年北京工人體育館紀念國際和平年音樂會上, 崔健唱響《一無所有》, 刺激了所有人的神經。 如今, 7年前那場音樂會的現場實錄被製作成音樂專輯《搖滾交響音樂會》發行, 剛剛在華語傳媒音樂大賞大獲全勝的崔健聊起這張新專輯躊躇滿志。

記者:回看上一張專輯《光凍》感受如何?反響有達到你的預期嗎?

崔健:我做了很多調整, 包括混音時做了很多, 開始混錄了一大半, 只差一首時發現方向不對, 就全部廢掉, 專程又去英國和製作人溝通, 這樣的投入是很奢侈的, 在別的樂隊確實不可能這樣推翻重來。 從中我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 特別喜歡大家都能感受到我的用意並回饋給我。 不過說句實話, 市場方面的回饋並未像我期待的那樣。

記者:搖滾和交響樂混合在一起, 你的初衷是什麼?

崔健:其實“搖滾”二字不重要, 重要的是“獨立”。 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反行業的, 我是比較接受流行音樂的, 甚至一開始也是在這個環境裡發展起來的, 包括《一無所有》一開始的運作形式。 所以有些不瞭解我的人覺得我應該憤世嫉俗,

可能讓這些人失望了, 而且我也不是第一次被這樣指責和諷刺了, 我還參加過一些主流晚會, 很多人覺得詫異, 實際上他們都忽略了音樂家是需要經常活動、需要表演的, 目前來說這個社會也只給音樂家這樣的機會。

記者:《搖滾交響音樂會》這張專輯是2010-2011年跨年時的演繹, 為什麼現在才出?

崔健:其實早就做完了, 一直沒拿出來, 我甚至還有其他兩張專輯。 市場的概念和音樂人本身的市場概念不同, 我們要尊重他們(市場發行)的銷售經驗。 他們覺得觀眾一下子會受不了, 尤其是原創作品, 要給聽眾時間消化, 人的胃也是這樣, 慢慢吃。

記者:你怎麼看待時下的音樂潮流, 比如去年的電音潮、今年的嘻哈潮?《中國有嘻哈》大火,

回想你和其他同輩當年掀起的搖滾潮流, 覺得歷史是否在迴圈?

崔健:我會批判, 但我不是不認可。 我周圍有很多批判這個節目(《中國有嘻哈》)的人, 有吐槽, 甚至謾駡。 我更願意說, 像這種大型綜藝節目, 會和主流有一些默契, 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讓人覺得繁榮, 但這種市場的繁榮肯定是有益的, 讓它為你服務, 為地下音樂服務。

記者:你也參與了《中國樂隊》這類節目, 選擇的標準是什麼?

崔健:這問題很大。 我參加這個節目時, 節目形式已經申報、固定了, 這時我做推薦人去影響節目形態, 某種程度上是較勁和冒險。 但我還是做出了嘗試, 提出了我的方案, 我也感受到團隊的努力, 但遺憾的是最後沒有達成滿意的結果。 但至少這個節目創作出一個市場形象,

我只能說他們努力去靠近真實了, 但做不到純粹的真實。

記者:如果你有機會掌控一檔節目, 你會怎麼做?

崔健:有機會我一定會做, 告訴電視機前任何一個角落的人。 有的人從來不看電視, 但是聽說老崔要做節目他會打開電視, 還有偏遠山區沒有機會接觸的人, 我也希望他們能知道搖滾音樂離他們很近。 成天去夜總會、追星的也能關注, 我也希望他們的父母茶餘飯後能看到他們喜歡的節目。 搖滾樂能讓他們感受到是貼近生活的, 這些都不是能設計出來的。

記者:電影也做了, 電視節目也參加了, 還有什麼其他計畫?

崔健:我覺得生命太短, 自己還是不夠聰明, 沒說服應該說服的人,

還在摸索, 信心不足, 還得等市場觸底反彈, 不然自己乾著急沒用。 我希望對我所有的東西負責, 包括不希望隨隨便便做一個宣傳自己的採訪, 我想做真的能跟媒體互動的採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