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董其昌:書到自然可通禪

董其昌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書法作品, 特別是他以禪論書, 對書法的用筆、用墨、結構章法和意境均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把質樸無華、平淡自然作為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終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書法藝術風格。

一、虛和取韻風神超逸

董其昌書法用筆最突出的特點為“虛靈”。 在此方面, 他有獨到的論述:“書法雖貴藏鋒, 然不得以模糊為藏鋒”, “蓋以勁利取勢, 以虛和取韻。 顏魯公所謂如印印泥, 如錐畫沙是也”。 虛包含了豐富的內涵和無窮的意韻。 為了達到虛和取韻, 他十分強調書者主宰筆的能動性。

他說:“作書須提得筆起, 不可信筆。 蓋信筆則其波畫皆無力。 提得筆起, 則一轉一束處皆有主宰。 轉、束二字, 書家妙訣也。 今人只是筆作主, 未嘗運筆。 ”他的作品中沒有偃筆和拙滯之筆, 轉折處均提筆暗轉, 如作品《楷書周子通書軸》用筆以勁力取勢、以虛和取韻, 使其作品風神超逸。

二、秀潤閒雅瀟灑流暢

董其昌非常重視用墨技巧, 他將墨分為五種不同的濃淡層次用於書法藝術創作之中。 他認為“字之巧處在用筆, 尤在用墨” “用墨須使有潤, 不可使其枯燥, 尤忌肥, 肥則大惡道矣”。 董其昌書法作品最突出的特色就是精於用墨,

如《草書杜律詩冊》用筆蒼潤兼施, 通篇在墨色濃淡枯潤的變化中呈現出音樂般的節奏和旋律。

他還喜用枯淡之墨作書, 如《草書張旭郎官壁石記卷》和《節臨懷素自敘帖卷》墨色豐富, 淡而不薄、枯而不浮, 精彩地表現出董其昌書法行雲流水、無拘無滯的瀟灑風神。

三、疏朗空曠意境深邃

董其昌非常重視章法的構成, 他曾說:“古人論書, 以章法為一大事。 ”“右軍《蘭亭序》, 章法為古今第一, 其字皆映帶而生, 或小或大, 隨手所如, 皆入法則, 所以為神品也。 ”董其昌書法作品的章法疏闊空曠、氣度閒雅, 如《楷書神仙起居法扇面》、《草書房村夜宿詩扇面》中的字距和行距十分寬闊, 黑白對比反差較大, 作品蕭散沉靜, 恬淡閒雅。

四、悠遠空靈、神秘玄妙的禪境

董其昌把禪宗思想運用到書法藝術創作之中, 以“平淡自然”為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把握了意境的本質特徵和內涵。 所謂“平淡”是在稀少、簡淡、樸素中包蘊無窮的意趣, 有味外味、韻外韻, 讓人咀嚼不盡。 平淡的實質是自然天真, 是真性靈的自然流淌。 為此, 董其昌極力推崇王羲之、顏真卿和蘇軾質樸無華、平淡自然的書作及美學思想。

他說:“惟魯公天真爛漫, 姿態橫出, 深得右軍靈和之致, 故為宋一代書家淵源。 ” “東坡詩論書法雲:‘天真爛漫是吾師’, 此一句丹髓也。 ”王羲之《蘭亭序》和顏真卿《祭侄文稿》皆是草稿, 書家本無心創作,卻使書作得自然之妙和生動之趣。

五、主張書法作品的“書卷氣”

在《畫禪室隨筆》中記載,董其昌書法有一種淡雅虛靜的高遠意境,用筆虛、章法疏、用墨淡。董其昌自言:“用墨須使有潤,不可使其枯燥,尤忌濃肥,肥則大惡道矣。”董其昌書法的技巧在理論和實踐中都有極其特色的創新。從他所追求的淡秀意韻的審美取向,書法中白大於黑的視覺效果看出他用筆強調虛靈和變化,結字強調似欹反正,章法強調疏空簡遠,用墨強調濃淡相間,用筆虛和而骨力內蘊,章法疏空而氣勢流宕,用墨清淡而神韻反出,這便是董其昌書法的風格特徵。

這種風格表現了禪意,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崇尚自然的率真之趣和所謂丰采姿神,飄飄欲仙,也就是董其昌書法的書卷氣。

中國書法教程:董其昌行書習字帖 ¥12.2 購買

書家本無心創作,卻使書作得自然之妙和生動之趣。

五、主張書法作品的“書卷氣”

在《畫禪室隨筆》中記載,董其昌書法有一種淡雅虛靜的高遠意境,用筆虛、章法疏、用墨淡。董其昌自言:“用墨須使有潤,不可使其枯燥,尤忌濃肥,肥則大惡道矣。”董其昌書法的技巧在理論和實踐中都有極其特色的創新。從他所追求的淡秀意韻的審美取向,書法中白大於黑的視覺效果看出他用筆強調虛靈和變化,結字強調似欹反正,章法強調疏空簡遠,用墨強調濃淡相間,用筆虛和而骨力內蘊,章法疏空而氣勢流宕,用墨清淡而神韻反出,這便是董其昌書法的風格特徵。

這種風格表現了禪意,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崇尚自然的率真之趣和所謂丰采姿神,飄飄欲仙,也就是董其昌書法的書卷氣。

中國書法教程:董其昌行書習字帖 ¥12.2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