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山藍資本劉道志:未來十年什麼樣的醫療投資機構能勝出?

今年是醫藥行業深化改革、政策落地的一年, 兩票制、一致性評價、醫保談判、優先審評四大政策紛至遝來, 帶來了深刻而又長遠的影響。

醫療專案存量與增量, 研發與銷售, 品種與管道, 支付與招標, 在複雜多變的行業背景下, 醫療投資正在變成風口浪尖, 越來越多的資金和人力湧向投資的賽道, 未來十年怎樣的醫療投資機構能勝出?

近期, 山藍資本創始及執行合夥人劉道志應邀出席並在中信證券的年度醫療健康投資峰會上分享了自己獨特的觀點, 他表示, 目前市場上有三股力量進入到醫療投資, 首先是以前做企業背景出身, 經歷完整的創業過程, 企業上市或者把企業賣掉後轉向投資, 就像山藍資本合夥人。 其次, 近兩年二級市場表現不樂觀, 從二級市場轉向做一級市場的一批人。 最後是醫療以外的傳統行業, 看好醫療行業發展潛力和防禦性投資特性,

逐漸轉到醫療行業發展和投資, 比如一些保險公司、銀行及地產商對於做醫療投資特別關注和重視。 這三股力量的湧入使得醫療投資的賽道, 還是略顯擁擠一點。

醫療健康最熱的投資領域

究竟風險投資對哪些領域的治療技術和產品最有興趣呢?劉道志分享了過去16年美國醫療風險投資的經驗和資金投向。 人體的每一個器官都可以創新發明新型藥物、醫療器械和診斷方法, 從美國的經驗看, 過去16年醫療風險投資在圍繞心臟、腦、免疫系統、骨骼系統及關節、腸胃系統的投資最多, 分別排在前5位, 吸引了最多的資金。 特別是心血管領域吸引風險投資資金接近200億美金, 遠超對於其他器官領域的投資。

這是因為心臟病病人數量多, 需求大, 產品技術更新快, 像外周血管介入、神經血管介入和瓣膜介入器械在國內外都是非常具有投資潛力的細分領域, 可以從目前的二三十億美金成長為五十億美金以上的行業。 而該領域的公司也會成為大公司收購與投資人競相投資的對象。

從2018年全球醫療器械增長預期可以看出, 到2018年全球醫療器械大概有4400億美金, 主要分佈在15個行業, 其中體外診斷占比達12%, 心血管占11%, 影像設備占10%、骨科占9%, 是排名前四的細分市場。 以心血管行業為例, 心臟病領域是一個具有非常多不同醫療技術和產品種類的行業, 從投資的角度有很多細分的賽道, 如冠狀動脈狹窄, 外周血管狹窄, 心率失常、心臟瓣膜等, 投資人需要瞭解清楚每一個具體的疾病和治療技術, 才能做出專業的投資。

近兩年, 醫療投資特別火熱。 從過去六年投資的案例數和投資的金額看, 2015年和2016年的投資額、案例數基本是前幾年投資的3倍~4倍, 從投資收益角度看, 一級市場往上走, 而二級市場往下走, 投成熟期的醫療項目獲取的收益並不高。

產業與投資的融合

目前醫療投資與產業發展融合越來越密切, 產業與投資必須結合一起, 醫療投資面臨的新形勢是GP的裂變及洗牌。

從GP類型來看,劉道志認為可以分為幾大類,第一類是老牌綜合性基金,在內部做流程改變、制度改變,讓他們更能進行醫療專業化的投資。第二類是老兵新傳,在一些大的基金做投資的合夥人,現在出來單挑,或者幾個人組在一起成立新的基金。第三類是具有深厚產業背景的人越來越多的轉向投資領域。再有就是做母基金及二級市場投資的人和做投行的人出來做醫療投資,最後就是一些上市公司成立的投資基金等。目前市場上的醫療投資機構主要由這六個部分組成,醫療相對其他行業來看,投資週期特別長,一個企業從創業到上市,到資本運作一般需要10年以上,比互聯網要長得多,但是醫療投資是比較穩健回報的投資,具有防禦性特點。

究竟什麼樣的投資機構能脫穎而出呢?需具備幾個特徵,第一對醫療行業必須有深刻認知,懂行業,通俗講你對疾病,對治療,對國際趨勢發展,技術突破方向要瞭解。不懂技術和行業只能把自己限制在看財務資料,只會看財務資料對醫療投資來說太狹窄性,所以很難讓人家認可。

第二個全方位熟悉企業運營,懂企業,深刻瞭解企業在某一個階段發展中遇到的瓶頸,設計出很好的解決方案。

第三個對新技術理解和判斷要准,醫療突破或者臨床疾病的解決主要靠新技術突破。所以技術突破是能帶來高額回報,必須懂這個技術。

第四個熟悉投資,資本運作,會投資。

最後,國際與國內資源整合,既要懂國內還要懂國際,很多技術來源於國外,假設你國際最新的狀況不知道,閉門造車,最後很難投出好的案子。產業和投資的融合基本呈現這五大特徵,從這些方面練成高手,要求還是相當高。無論從哪個起點出發都可以,但是最終進入到核心,進入到專業投資人的行列,這五個方面都不能缺的。

做投資跟做企業的差別很大,做企業需要做到1公里寬,5公里深,而做投資需要做到5公里寬、1公里深。做企業更多鍛煉你的聚焦能力,深入能力。而投資練就你的廣度。不能光看一個企業,要把這個細分賽道的企業TOP5的企業都看一遍,然後做個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明白企業的核心優勢,構築的護城河有多高。

專業的投資運營基金能勝出

伴隨著越來越多資金擠入Pre-IPO市場,項目估值水漲船高,一些Pre-IPO項目給出20倍、30倍的市盈率,加上二級市場估值中樞下調,一二級市場套利空間急劇收窄,估值倒掛已成為現實,逼迫投資機構投資一些早期項目,其實投早期項目的團隊在專業要求上極高,風險與回報成正比,因此做孵化運營投資顯得尤為突出,山藍資本就是這樣的一家醫療專業投資運營基金,已經投資控股了兩個早期專案,挖掘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搶產品上市的國際與國內時間差。

過去的10年,我們的醫療投資在消耗存量,如同割韭菜一般,一茬又一茬,存量已經消耗差不多,未來10年,投資機構的重心會放在並購和資源整合上,究竟如何做呢?

劉道志表示需要新的創造性,醫療企業不像互聯網企業能一夜間坍塌,價值從1到0,醫療企業發展最難的是在完成產品註冊這個階段,之後是產品進入醫院、招標定價、管道掌控。醫療企業只要過了臨床、產品註冊證拿到,剩餘的就是跑的快慢問題,如果有強大的運營團隊支持,淨利潤達到3000萬或5000萬,就可以實現上市,或者賣掉等。

心臟病、骨科、微創外科、口腔、眼科、IVD這些領域都具有非常好的整合機會,中國在全球市場占的比重最大,可以做出大公司來。

未來十年若想成為一個頂級的專業醫療投資人和投資機構,最好具有行業和企業背景;有醫學或者科學研究背景,對顛覆性的技術有洞察力;有投資經驗及思維;熟悉國際國內的投資環境和項目。只有具備這四個特質的投資機構,才能更容易的在醫療投資的逐浪淘沙中勝出。

從GP類型來看,劉道志認為可以分為幾大類,第一類是老牌綜合性基金,在內部做流程改變、制度改變,讓他們更能進行醫療專業化的投資。第二類是老兵新傳,在一些大的基金做投資的合夥人,現在出來單挑,或者幾個人組在一起成立新的基金。第三類是具有深厚產業背景的人越來越多的轉向投資領域。再有就是做母基金及二級市場投資的人和做投行的人出來做醫療投資,最後就是一些上市公司成立的投資基金等。目前市場上的醫療投資機構主要由這六個部分組成,醫療相對其他行業來看,投資週期特別長,一個企業從創業到上市,到資本運作一般需要10年以上,比互聯網要長得多,但是醫療投資是比較穩健回報的投資,具有防禦性特點。

究竟什麼樣的投資機構能脫穎而出呢?需具備幾個特徵,第一對醫療行業必須有深刻認知,懂行業,通俗講你對疾病,對治療,對國際趨勢發展,技術突破方向要瞭解。不懂技術和行業只能把自己限制在看財務資料,只會看財務資料對醫療投資來說太狹窄性,所以很難讓人家認可。

第二個全方位熟悉企業運營,懂企業,深刻瞭解企業在某一個階段發展中遇到的瓶頸,設計出很好的解決方案。

第三個對新技術理解和判斷要准,醫療突破或者臨床疾病的解決主要靠新技術突破。所以技術突破是能帶來高額回報,必須懂這個技術。

第四個熟悉投資,資本運作,會投資。

最後,國際與國內資源整合,既要懂國內還要懂國際,很多技術來源於國外,假設你國際最新的狀況不知道,閉門造車,最後很難投出好的案子。產業和投資的融合基本呈現這五大特徵,從這些方面練成高手,要求還是相當高。無論從哪個起點出發都可以,但是最終進入到核心,進入到專業投資人的行列,這五個方面都不能缺的。

做投資跟做企業的差別很大,做企業需要做到1公里寬,5公里深,而做投資需要做到5公里寬、1公里深。做企業更多鍛煉你的聚焦能力,深入能力。而投資練就你的廣度。不能光看一個企業,要把這個細分賽道的企業TOP5的企業都看一遍,然後做個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明白企業的核心優勢,構築的護城河有多高。

專業的投資運營基金能勝出

伴隨著越來越多資金擠入Pre-IPO市場,項目估值水漲船高,一些Pre-IPO項目給出20倍、30倍的市盈率,加上二級市場估值中樞下調,一二級市場套利空間急劇收窄,估值倒掛已成為現實,逼迫投資機構投資一些早期項目,其實投早期項目的團隊在專業要求上極高,風險與回報成正比,因此做孵化運營投資顯得尤為突出,山藍資本就是這樣的一家醫療專業投資運營基金,已經投資控股了兩個早期專案,挖掘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搶產品上市的國際與國內時間差。

過去的10年,我們的醫療投資在消耗存量,如同割韭菜一般,一茬又一茬,存量已經消耗差不多,未來10年,投資機構的重心會放在並購和資源整合上,究竟如何做呢?

劉道志表示需要新的創造性,醫療企業不像互聯網企業能一夜間坍塌,價值從1到0,醫療企業發展最難的是在完成產品註冊這個階段,之後是產品進入醫院、招標定價、管道掌控。醫療企業只要過了臨床、產品註冊證拿到,剩餘的就是跑的快慢問題,如果有強大的運營團隊支持,淨利潤達到3000萬或5000萬,就可以實現上市,或者賣掉等。

心臟病、骨科、微創外科、口腔、眼科、IVD這些領域都具有非常好的整合機會,中國在全球市場占的比重最大,可以做出大公司來。

未來十年若想成為一個頂級的專業醫療投資人和投資機構,最好具有行業和企業背景;有醫學或者科學研究背景,對顛覆性的技術有洞察力;有投資經驗及思維;熟悉國際國內的投資環境和項目。只有具備這四個特質的投資機構,才能更容易的在醫療投資的逐浪淘沙中勝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