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500強發佈:央企仍最強,銀行賺錢最多

9月10日,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在江西南昌, 發佈了“2017中國企業500強”, 這是該榜單連續第16次向社會公開發佈。 資料顯示, 今年500強企業營業收入總額首次突破60萬億元,

達到了64.00萬億元, 較上年增長7.64%, 扭轉了增速連續兩年下滑的態勢。 榜單上, 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共有157家, 較去年增加5家。 中國企業500強入圍門檻也已經提高到了280多億元, 為16年前最高。

中國500強榜單前10名的上榜企業與去年相比,

變化並不大, 全部都是中央企業, 前三甲仍然為國家電網、中石化、中石油。 其中國家電網公司成為中國唯一營業收入超過2萬億元的企業, 僅次於美國沃爾瑪, 是世界第二大企業。

但從利潤來看, 最強企業並不是最賺錢企業。 利潤最高的前十家企業,

有七家是銀行。

其中, 工、建、農、中、交五大銀行, 再加上國家開發銀行, 6家銀行總利潤超過1萬億元, 占500強總利潤的超過36.6%;而500強中的245家製造業企業, 共實現淨利潤5493.10億元, 占500強淨利潤總額的19.53%。 245家的總利潤僅僅相當於6家銀行利潤的一半。

縱觀全榜, 中國500強榜單也折射出了中國經濟發展近年來的新趨勢。 入榜企業中, 製造業企業為245家, 服務業企業為175家, 較4年前製造業企業減少23家、服務業企業增加27家。 服務業企業占全部500強營業收入的42.67%、淨利潤的68.77%、資產總額的80.83%, 較上年都有提升。 鋼鐵企業減少到43家, 煤炭企業減少到20家。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 走出國門在全世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是企業規模擴張的一條路徑。 今年, 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走出國門, 向世界輸出資金、技術和人力。 在中國500強企業當中,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海外資產規模最大, 其次, 中國中信集團、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海航集團、中國中化集團在海外的資產配置規模較大。

位居中國500強, 同時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不含港澳臺)企業多達105家, 未來也擁有更大的潛力。 與此同時, 中國經濟發展也進入跨越較長時期的新常態階段, 傳統增長動力逐漸減弱, 新的增長動力在快速形成。 從中也可以看到中國企業的長足進步, 但創新力不強、在價值鏈中的位置不高、過度多元化、管理粗放、國際化程度很低這五大不足仍待彌補。

附:2017中國企業500強名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